JVM垃圾收集算法总结

第一次写技术博客,目的很简单,就是总结自己最近学习的一些知识,同时能够分享给大家。如果有什么说的不准确或者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尽管直接指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学习。

1、如何判断对象已死?

JVM是否使用了Perl和PHP等语言采用的引用计数算法?No,引用计数算法虽然简单,但存在两个问题:
1)、每次内存对象被引用或引用被销毁时必须修改引用计数,造成整体性能消耗;
2)、出现循环引用时难以处理。
JVM采用的是根搜索算法:通过一系列的名为“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点,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Reference Chain),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时,则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
在Java语言里,可作为GC Roots的对象包括下面几种:
1)、虚拟机栈(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
2)、方法区中的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3)、方法区中的常量引用的对象。
4)、本地方法栈中JNI的引用的对象。

2、基本的垃圾回收算法

1)、标记-清除(Mark-Sweep):

优点:简单
缺点:a)、效率低
b)、产生大量不连续内存碎片

2)、复制算法:

将可用内存按照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的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然后再把已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
优点:实现简单,运行高效
缺点:内存利用率减半

3)、标记-整理(Mark-Compact):

标记过程与“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进行清理,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

4)、分代收集算法(当前商业虚拟机使用的收集算法):

根据对象的存活周期的不同将内存划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在新生代中,每次垃圾收集时都发现有大批对象死去,只有少量存活,那就选用复制算法,只需要付出少量存活对象的复制成本就可以完成收集。而老年代中由于对象存活率高、没有额外空间对它进行分配担保,就必须使用“标记-清理”或“标记-整理”算法来进行回收。

如上图所示,JVM堆内存区域被分为新生代,老年代(上图中的永久代不属于堆内存区域,属于方法区)。在新生代内,内存被分为一块儿较大的Eden空间和两块较小的Survivor空间,每次使用Eden和其中一块Survivor区域(From和To只是一个逻辑区域,也就是说当上图中左边的Survivor为From Space时,右边的Survivor是To Space,当右边的Survivor为From Space时,左边的就叫To Space;并且除非正在执行垃圾收集,否则总有一个幸存者空间是空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