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802.11协议基础知识

34 篇文章 13 订阅
13 篇文章 17 订阅

1. 802.11管理功能用户接入过程

      STA (工作站)启动初始化、开始正式使用、AP 传送数据幀之前,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接入:

      (1) 扫描(SCAN) 
      (2) 认证(Authentication) 

      (3) 关联(Association) 


1.1 802.11管理扫描(SCAN)

      1)  若无线站点 STA 设成 Ad-hoc (无AP)模式:

         STA先寻找是否已有 IBSS(与STA所属相同的SSID)存在,如有,则参加(join);若无, 则会自己创建一个IBSS,等其他站来 join。 

      2) 若无线站点 STA 设成 Infrastructure (有AP)模式:

           --主动扫描方式 (特点:能迅速找到)

              •依次在每个信道上发送Probe request报文,从Probe Response中获取BSS的基本信息, Probe Response包含的信息和Beacon帧类似

           -- 被动扫描方式 (特点:找到时间较长,但STA节电)              

              • 通过侦听AP定期发送的Beacon帧来发现网络, Beacon帧中包含该AP所属的BSS的基本信息以及AP的基本能力级,包括: BSSID(AP的MAC地址)、 SSID、支持的速率、支持的认证方式,加密算法、 Beacons帧发送间隔,使用的信道等
              • 当未发现包含期望的SSID的BSS时,STA可以工作于IBSS状态

1.2  802.11管理功能认证(Authentication) 

       802.11支持两种基本的认证方式: 
       • Open-system Authentication
          1) 等同于不需要认证,没有任何安全防护能力
          2) 通过其他方式来保证用户接入网络的安全性,例如Address filter、用户报文中的SSID

      • Shared-Key Authentication
         1) 采用WEP加密算法
         2) Attacker可以通过监听AP发送的明文Challenge text和STA回复的密文Challenge text计算出WEP KEY

      另外, STA可以通过Deauthentication来终结认证关系。


1.3 802.11管理功能关联(Association) 

     1) Association

         • STA通过Association和一个AP建立关联,后续的数据报文的收发只能和建立Association关系的AP进行
     2) Reassociation
         • STA在从一个老的AP移动到新AP时通过Reassociation和新AP建立关联
         • Reassociation前必须经历Authentication过程
     3) Deassociation
         • STA通过Deassociation和AP解除关联关系


2. 802.11相关协议


3. 802.11帧格式



3.1 802.11 MAC Header(MAC头)

     • Frame Control(帧控制域)

     • Duration/ID(持续时间/标识)

     • Address(地址域)

     • Sequence Control(序列控制域)

3.1.1 Frame Control(帧控制域)

     • Protocol Version(协议版本):通常为0;
      Type(类型域)和Subtype(子类型域):共同指出帧的类型;
      To DS:表明该帧是BSS向DS发送的帧;
      From DS:表明该帧是DS向BSS发送的帧;
      More Frag:用于说明长帧被分段的情况,是否还有其它的帧;
      Retry(重传域):用于帧的重传,接收STA利用该域消除重传帧;
      Pwr Mgt(能量管理域):1:STA处于power_save模式;0:处于active模式;
     • More Data(更多数据域):1:至少还有一个数据帧要发送给STA ;
      Protected Frame: 1:帧体部分包含被密钥套处理过的数据;否则:0;
     • Order(序号域):1:长帧分段传送采用严格编号方式;否则:0。

3.1.2 Duration/ID(持续时间/标识)

     表明该帧和它的确认帧将会占用信道多长时间;对于帧控制域子类型为:Power Save-Poll的帧,该域表示了STA的连接身份(AID, Association Indentification)。

3.1.3 Address(地址域)

       Address(地址域):源地址(SA)、目的地址(DA)、传输工作站地址(TA)、接收工作站地址(RA),SA与DA必不可少,后两个只对跨BSS的通信有用,而目的地址可以为单播地址(Unicast address)、多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广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

3.1.4 Sequence Control(序列控制域)

      Sequence Control(序列控制域):由代表MSDU(MAC Server Data Unit)或者MMSDU(MAC Management Server Data Unit)的12位序列号(Sequence Number)和表示MSDU和MMSDU的每一个片段的编号的4位片段号组成(Fragment Number)。

3.2 Frame Body(帧体部分)

    包含信息根据帧的类型有所不同,主要封装的是上层的数据单元,长度为0~2312个字节,可以推出,802.11帧最大长度为:2346个字节;

3.3 FCS(校验域)

    包含32位循环冗余码。

3.4 地址格式

1) 方案一:


     A和B 在同一个IBSS,A->B (Ad hoc无线自组网中的数据帧的地址格式)。

2) 方案二:


    从AP发出的无线数据帧中的地址格式。

3) 方案三:


    发到AP的无线数据帧中的地址格式。

4) 方案四:


    通过无线分布系统传输的无线数据帧中的地址格式。

4. WLAN拓扑结构

   WLAN有以下三种网络拓扑结构:
     1) 独立基本服务集(Independent BSS, IBSS)网络(也叫ad-hoc网络);
     2) 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 BSS)网络;
     3) 扩展服务集(Extent Service Set, ESS)网络。

    其各自的特点如下所示:

4.1 IBSS-无AP


也叫Ad Hoc 网(无线自组网):IBSS (Independent BSS,独立基本服务集),无AP,站点间直接通信。

4.2 BSS-有AP


又名Infrastructured网(基础设施网):有AP(Access Point, 接入点),无线站点通信首先要经过AP。


4.3 ESS-有AP和DS



    ESS:属 Infrastructured 网 ( DS:分配系统,AP:接入点, SSID:ESS扩展服务集标识符。一个移动节点使用某 ESS 的 SSID 加入到该扩展服务集中,一旦加入ESS,移动节点便可实现从该ESS的一个BSS到另一个BSS的漫游)


5. 802.11帧类型

    针对帧的不同功能,可将802.11中的MAC帧细分为以下3类:

    • 数据帧用于在竞争期和非竞争期传输数据;

    • 控制帧:用于竞争期间的握手通信和正向确认(RTS信道预约、CTS预约成功、ACK等)、结束非竞争期等,为数据帧的发送提供辅助功能;

    • 管理帧:主要用于STA与AP之间协商、关系的控制,如关联、认证、同步等。

     Frame Control(帧控制域)中的Type(类型域)和Subtype(子类型域)共同指出帧的类型,当Type的B3B2位为00时,该帧为管理帧;为01时,该帧为控制帧;为10时,该帧为数据帧。而Subtype进一步判断帧类型,如管理帧里头细分为关联和认证帧

5.1 管理帧 (Management Frame)

TypeSubTypeFrameType
000000
Association request (连接请求)
00
0001Association response (连接响应)
00
0010Reassociation request(重连接请求)
00
0011Reassociation response(重连接联响应)
00
0100Probe request(探测请求)
00
0101Probe response(探测响应)
00
1000
Beacon(信标,被动扫描时AP 发出,notify)
00
1001ATIM(通知传输指示消息)
00
1010Disassociation(解除连接,notify)
00
1011Authentication(身份验证)
00
1100Deauthentication(解除认证,notify)
00
1101~1111
Reserved(保留,未使用)

    ATIM:Announcement Traffic Indication Message,ATIM仅在ATIM窗口期间传送,ATIM没有负载。

5.2 控制帧 (Control Frame)

TypeSubtypeFrametype
011010Power Save(PS)- Poll(省电-轮询)
01
1011RTS(请求发送,即: Request To Send ,预约信道,帧长20字节)
01
1100CTS(清除发送,即:Clear To Send ,同意预约,帧长14字节)
01
1101ACK(确认)
01
1110CF-End(无竞争周期结束)
01
1111CF-End(无竞争周期结束)+CF-ACK(无竞争周期确认)

     RTS和CTS用于信道预约,CF-End+CF_ACK和ACK用于确认正确接收到帧

    1) ACK帧


5.3 数据帧 (Data Frame)

TypeSubtypeFrametype
100000Data(数据)
10
0001Data+CF-ACK
10
0010Data+CF-Poll
10
0011Data+CF-ACK+CF-Poll
10
0100Null data(无数据:未传送数据)
10
0101CF-ACK(未传送数据)
10
0110CF-Poll(未传送数据)
10
0111Data+CF-ACK+CF-Poll
10
1000Qos Data
10
1001Qos Data + CF-ACK
10
1010Qos Data + CF-Poll
10
1011Qos Data + CF-ACK+ CF-Poll
10
1100QoS Null(未传送数据)
10
1101QoS CF-ACK(未传送数据)
10
1110QoS CF-Poll(未传送数据)
10
1111QoS CF-ACK+ CF-Poll(未传送数据)
   

















  • 8
    点赞
  • 9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网络结构等等。 序言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3 计算机网络分类 1.3.1 局域网 1.3.2 城域网 1.3.3 广域网 1.3.4 互联网 1.3.5 无线网 1.4 网络体系结构 1.4.1 协议分层 1.4.2 服务类型 1.4.3 服务原语 1.5 ISO/OSI参考模型 1.5.1 参考模型 1.5.2 模型评价 1.6 本书的结构 第一部分 数据通信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2.1 基本概念 2.1.1 信号与通信 2.1.2 模拟通信 2.1.3 数字通信 2.2 数据通信基础理论 2.2.1 信号的频谱和带宽 2.2.2 信道的截止频率与带宽 2.2.3 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 2.3 传输介质 2.3.1 双绞线 2.3.2 同轴电缆 2.3.3 光纤 2.3.4 无线介质 2.4 多路复用 2.4.1 频分多路复用 2.4.2 波分多路复用 2.4.3 时分多路复用 2.5 数据交换技术 2.5.1 电路交换 2.5.2 报文交换 2.5.3 分组交换 2.6 调制解调器 2.6.1 调制方式 2.6.2 Modem标准 2.6.3 Modem分类 2.6.4 工作模式 2.7 小结 习题 第3章 物理层接口 3.1 RS-232-C接口 3.1.1 机械特性 3.1.2 电气特性 3.1.3 功能特性 3.1.4 过程特性 3.1.5 空Modem电缆 3.2 其他接口 3.2.1 RS-449接口 3.2.2 RS-530接口 3.3 小结 习题 第二部分 底层物理网络 第4章 广域网 4.1 广域网结构 4.1.1 虚电路和数据报 4.1.2 两者比较 4.2 广域网实例 4.2.1 PSTN 4.2.2 X.25 4.2.3 DDN 4.2.4 帧中继 4.2.5 SMDS 4.2.6 B-ISDN/ATM 4.3 各种广域网的比较 4.4 小结 习题 第5章 局域网 5.1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5.1.1 ALOHA协议 5.1.2 CSMA协议 5.1.3 CSMA/CD协议 5.2 以太网和IEEE 802.3 5.2.1 物理层标准 5.2.2 MAC协议 5.2.3 性能分析 5.3 令牌环网和IEEE 802.5 5.3.1 MAC协议 5.3.2 管理与维护 5.3.3 性能分析 5.4 网桥 5.4.1 透明网桥 5.4.2 源选径网桥 5.5 小结 习题 第6章 高速局域网 6.1 FDDI网络 6.1.1 与OSI的关系 6.1.2 帧格式 6.1.3 MAC协议 6.1.4 工作原理 6.1.5 拓扑结构 6.1.6 网络容错 6.1.6 技术指标 6.2 快速以太网 6.3 千兆位以太网 6.4 局域网交换机 6.5 小结 习题 第三部分 网络互联 第7章 网络互联与TCP/IP 7.1 网络互联层次 7.1.1 应用级互联 7.1.2 网络级互联 7.2 TCP/IP参考模型 7.3 TCP/IP参考模型的特点 7.3.1 TCP/IP的两大边界 7.3.2 IP层的地位 7.3.3 TCP/IP的可靠性思想 7.3.4 TCP/IP模型的特点 7.4 TCP/IP与ISO/OSI 7.5 小结 习题 第8章 IP 8.1 IP数据报 8.1.1 数据报格式 8.1.2 地址格式 8.2 IPv6 8.2.1 固定头部格式 8.2.2 IPv6地址 8.2.3 扩展头部 8.3 小结 习题 第9章 ARP、RARP和ICMP 9.1 ARP和RARP 9.1.1 ARP 9.1.2 RARP协议 9.1.3 报文格式 9.2 ICMP 9.2.1 ICMP报文类型 9.2.2 ICMP报文格式 9.2.3 ICMP差错报文 9.2.4 ICMP控制报文 9.2.5 ICMP请求/应答报文 9.3 小结 习题 第10章 IP路由协议 10.1 路由器与路由选择 10.1.1 路由器 10.1.2 路由选择 10.2 Internet结构 10.3 基本路由算法 10.3.1 D-V路由算法 10.3.2 L-S路由算法 10.4 IGP:内部网关协议 10.4.1 RIP 10.4.2 IGRP 10.4.3 OSPF协议 10.5 外部网关协议EGP 10.6 Internet组播 10.6.1 组播协议 10.6.2 组的维护 10.6.3 组播范围 10.7 移动IP路由 10.8 无类域间路由 10.9 小结 习题 第11章 传输层协议:TCP和UDP 11.1 传输层基本原理 11.1.1 服务质量 11.1.2 传输层端口 11.2 UDP 11.2.1 UDP报文格式 11.2.2 UDP伪头部 11.2.3 UDP多路复用 11.3 TCP 11.3.1 TCP报文格式 11.3.2 TCP连接端点 11.3.3 TCP可靠传输 11.3.4 TCP流量控制 11.3.5 TCP拥塞控制 11.3.6 TCP连接建立 11.3.7 TCP连接删除 11.3.8 TCP紧急数据传输 11.4 小结 习题 第四部分 网络应用 第12章 客户/服务器模型与套接字编程接口 12.1 网络间进程通信 12.2 客户/服务器模型 12.3 套接字编程接口 12.3.1 套接字基本概念 12.3.2 套接字系统调用 12.3.3 其它系统调用 12.4 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型的套接字编程举例 12.4.1 客户/服务器模型流程图 12.4.2 套接字实现机制 12.4.3 Unix环境下的套接字编程举例 12.5 小结 习题 第13章 DNS域名系统 13.1 域名结构 13.1.1 平面型命名机制 13.1.2 层次型命名机制 13.1.3 层次型名字管理 13.1.4 TCP/IP域名 13.2 域名解析 13.2.1 TCP/IP域名服务器 13.2.2 域名解析 13.2.3 逆向域名解析 13.2.4 域名解析的效率 13.3小结 习题 第14章 远程登录Telnet和Rlogin 14.1 为什么要引入远程登录? 14.2 TELNET协议 14.2.1 Telnet工作原理 14.2.2 网络虚终端 14.2.3 Telnet选项 14.3 Rlogin 14.4 小结 习题 第15章 文件传输与访问 15.1 FTP:文件传输协议 15.1.1 FTP特点 15.1.2 FTP工作原理 15.1.3 FTP连接建立 15.1.4 FTP访问控制 15.2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15.3 NFS:网络文件系统 15.4 小结 习题 第16章 电子邮件 16.1 电子邮件系统体系结构 16.1.1 ISO/OSI电子邮件系统 16.1.2 TCP/IP电子邮件系统 16.2 TCP/IP电子邮件地址 16.3 TCP/IP电子邮件标准 16.3.1 TCP/IP电子邮件格式 16.3.2 MIME:多用途Internet邮件扩展 16.3.3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16.4 邮箱访问 16.5 小结 习题 第17章 万维网 17.1 Web页面浏览 17.1.1 浏览器和服务器 17.1.2 HTTP 17.1.3 HTML语言 17.2 交互式动态页面 17.2.1 CGI 17.2.2 Java 17.2.3 ASP 17.3小结 习题 第五部分 网络管理与安全 第18章 网络管理 18.1 互连网管理 18.2 SNMP网管体系 18.2.1 管理员/代理模型 18.2.2 MIB:管理信息库 18.2.3 ASN.1 18.2.4 SNMP 18.3 小结 习题 第19章 网络安全 19.1 基本概念 19.2 网络安全攻击 19.3 安全策略 19.4 安全机制 19.4.1 加密 19.4.2 鉴别 19.4.3 数字签名 19.5 防火墙 19.5.1 包过滤 19.5.2 应用级网关 19.6 小结 习题 第20章 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 20.1 新型网络应用技术 20.2 宽带网络技术 20.3 无线接入技术 20.4 统一网络技术 20.5 网络安全技术 20.6 主动网络技术 20.7 小结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