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和路由器各自的实现原理


1.什么是交换机 
交换机也叫交换式集线器,它通过对信息进行重新生成,并经过内部处理后转发至指定端口,具备自动寻址能力和交换作用,由于交换机根据所传递信息包的目的地址,将每一信息包独立地从源端口送至目的端口,避免了和其他端口发生碰撞。广义的交换机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 
2.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机是针对共享工作模式的弱点而推出的。集线器是采用共享工作模式的代表,如果把集线器比作一个邮递员,那么这个邮递员是个不认识字的“傻瓜”--要他去送信,他不知道直接根据信件上的地址将信件送给收信人,只会拿着信分发给所有的人,然后让接收的人根据地址信息来判断是不是自己的!而交换机则是一个“聪明”的邮递员--交换机拥有一条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当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交换机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地址表中。 
可见,交换机在收到某个网卡发过来的“信件”时,会根据上面的地址信息,以及自己掌握的“常住居民户口簿”快速将信件送到收信人的手中。万一收信人的地址不在“户口簿”上,交换机才会像集线器一样将信分发给所有的人,然后从中找到收信人。而找到收信人之后,交换机会立刻将这个人的信息登记到“户口簿”上,这样以后再为该客户服务时,就可以迅速将信件送达了。 
3.交换机的性能特点 
1)独享带宽 
由于交换机能够智能化地根据地址信息将数据快速送到目的地,因此它不会像集线器那样在传输数据时“打扰”那些非收信人。这样一来,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组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每个端口都可视为是独立的网段,相互通信的双方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比如说,当A主机向D主机发送数据时,B主机可同时向C主机发送数据,而且这两个传输都享有网络的全部带宽--假设此时它们使用的是10Mb的交换机,那么该交换机此时的总流通量就等于2×10Mb=20Mb。 
2)全双工 
当交换机上的两个端口在通信时,由于它们之间的通道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它们可以实现全双工通信。 
1.路由器的作用 
通过集线器或交换机,我们可以将很多台电脑组成一个比较大的局域网(图3),但是当机器的数量达到一定数目时,问题也就来了:对于用集线器构成的局域网而言,由于采用“广播”工作模式,当网络规模较大时,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碰撞、堵塞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即使是交换机,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其次,这种局域网不安全,也不利于管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便将一个较大的网络划分为一个个小的子网、网段,或者直接将它们划分为多个 VLAN(即虚拟局域网),在一个VLAN内,一台主机发出的信息只能发送到具有相同VLAN号的其他主机,其他VLAN的成员收不到这些信息或广播帧。采用VLAN划分网络后,可有效地抑制网络上的广播风暴,增加网络的安全性,使管理控制集中(图4)。 
既然是局域网,万一分别处于不同 VLAN的主机需要互相通信时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得通过路由器(Router,转发者)来帮忙了。路由器可以将处于不同子网、网段、VLAN的电脑连接起来,让它们自由通信。另外,我们都知道目前的网络有很多种结构类型,且不同网络所使用的协议、速度也不尽相同。当两个不同结构的网络需要互连时,也可以通过路由器来实现。路由器可以使两个相似或不同体系结构的局域网段连接到一起,以构成一个更大的局域网或一个广域网。 
可见,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网段或VLAN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2.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所谓路由就是指通过相互连接的网络把信息从源地点移动到目标地点的活动。那么路由器具体是如何进行“翻译”工作的呢?我们平时在学习、翻译英语时,肯定会准备一本英汉字典,通过它来实现英文与中文之间的互现转换。而对于路由器而言,它也有这种用于翻译的字典--路径表。路径表(Routing Table)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如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路径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 
通过路由器可以让不同子网、网段进行互连,因此路由器与集线器、交换机不同,它一般安装在网络的“骨干”部位,而不像集线器、交换机那样工作在基层。比如说一个较大规模的企业局域网,基于管理、安全、性能的考虑,一般都会将整个网络划分为多个VLAN,如此一来,当VLAN与VLAN之间进行通讯时,就必须使用路由器。 
对于该企业网而言,肯定还需要与互联网相连,对于企业而言,一般都是通过租用电信的DDN专线或者利用ADSL、Cable、ISDN等方式将企业网接入互联网,而此时由于网络体系及所用协议的不同,也需要路由器来完成企业网与互联网的互连工作。

交换机和路由器

“交换”是今天网络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从桥接到路由到ATM直至电话系统,无论何种场合都可将其套用,搞不清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交换。其实交换一词最早出现于电话系统,特指实现两个不同电话机之间话音信号的交换,完成该工作的设备就是电话交换机。所以从本意上来讲,交换只是一种技术概念,即完成信号由设备入口到出口的转发。因此,只要是和符合该定义的所有设备都可被称为交换设备。由此可见,“交换”是一个涵义广泛的词语,当它被用来描述数据网络第二层的设备时,实际指的是一个桥接设备;而当它被用来描述数据网络第三层的设备时,又指的是一个路由设备。 
我们经常说到的以太网交换机实际是一个基于网桥技术的多端口第二层网络设备,它为数据帧从一个端口到另一个任意端口的转发提供了低时延、低开销的通路。 
由此可见,交换机内部核心处应该有一个交换矩阵,为任意两端口间的通信提供通路,或是一个快速交换总线,以使由任意端口接收的数据帧从其他端口送出。在实际设备中,交换矩阵的功能往往由专门的芯片(ASIC)完成。另外,以太网交换机在设计思想上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即交换核心的速度非常之快,以致通常的大流量数据不会使其产生拥塞,换句话说,交换的能力相对于所传信息量而无穷大(与此相反,ATM交换机在设计上的思路是,认为交换的能力相对所传信息量而言有限)。 
虽然以太网第二层交换机是基于多端口网桥发展而来,但毕竟交换有其更丰富的特性,使之不但是获得更多带宽的最好途径,而且还使网络更易管理。 
而路由器是OSI协议模型的网络层中的分组交换设备(或网络层中继设备),路由器的基本功能是把数据(IP报文)传送到正确的网络,包括: 
1.IP数据报的转发,包括数据报的寻径和传送; 
2.子网隔离,抑制广播风暴; 
3.维护路由表,并与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这是IP报文转发的基础。 
4.IP数据报的差错处理及简单的拥塞控制; 
5.实现对IP数据报的过滤和记帐。 
对于不同地规模的网络,路由器的作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在主干网上,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路由选择。主干网上的路由器,必须知道到达所有下层网络的路径。这需要维护庞大的路由表,并对连接状态的变化作出尽可能迅速的反应。路由器的故障将会导致严重的信息传输问题。 
在地区网中,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网络连接和路由选择,即连接下层各个基层网络单位--园区网,同时负责下层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 
在园区网内部,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分隔子网。早期的互连网基层单位是局域网(LAN),其中所有主机处于同一逻辑网络中。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局域网演变成以高速主干和路由器连接的多个子网所组成的园区网。在其中,处个子网在逻辑上独立,而路由器就是唯一能够分隔它们的设备,它负责子网间的报文转发和广播隔离,在边界上的路由器则负责与上层网络的连接。 
3 第二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传统交换机从网桥发展而来,属于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设备。它根据MAC地址寻址,通过站表选择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维护由交换机自动进行。路由器属于 OSI第三层即网络层设备,它根据IP地址进行寻址,通过路由表路由协议产生。交换机最大的好处是快速,由于交换机只须识别帧中MAC地址,直接根据 MAC地址产生选择转发端口算法简单,便于ASIC实现,因此转发速度极高。但交换机的工作机制也带来一些问题。 
1.回路:根据交换机地址学习和站表建立算法,交换机之间不允许存在回路。一旦存在回路,必须启动生成树算法,阻塞掉产生回路的端口。而路由器的路由协议没有这个问题,路由器之间可以有多条通路来平衡负载,提高可靠性。 
2.负载集中:交换机之间只能有一条通路,使得信息集中在一条通信链路上,不能进行动态分配,以平衡负载。而路由器的路由协议算法可以避免这一点,OSPF路由协议算法不但能产生多条路由,而且能为不同的网络应用选择各自不同的最佳路由。 
3.广播控制:交换机只能缩小冲突域,而不能缩小广播域。整个交换式网络就是一个大的广播域,广播报文散到整个交换式网络。而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域,广播报文不能通过路由器继续进行广播。 
4.子网划分:交换机只能识别MAC地址。MAC地址是物理地址,而且采用平坦的地址结构,因此不能根据MAC地址来划分子网。而路由器识别IP地址,IP地址由网络管理员分配,是逻辑地址且IP地址具有层次结构,被划分成网络号和主机号,可以非常方便地用于划分子网,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 
5.保密问题:虽说交换机也可以根据帧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和其他帧中内容对帧实施过滤,但路由器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TCP端口地址等内容对报文实施过滤,更加直观方便。 
6.介质相关:交换机作为桥接设备也能完成不同链路层和物理层之间的转换,但这种转换过程比较复杂,不适合ASIC实现,势必降低交换机的转发速度。因此目前交换机主要完成相同或相似物理介质和链路协议的网络互连,而不会用来在物理介质和链路层协议相差甚元的网络之间进行互连。而路由器则不同,它主要用于不同网络之间互连,因此能连接不同物理介质、链路层协议和网络层协议的网络。路由器在功能上虽然占据了优势,但价格昂贵,报文转发速度低。 
近几年,交换机为提高性能做了许多改进,其中最突出的改进是虚拟网络和三层交换。 
划分子网可以缩小广播域,减少广播风暴对网络的影响。路由器每一接口连接一个子网,广播报文不能经过路由器广播出去,连接在路由器不同接口的子网属于不同子网,子网范围由路由器物理划分。对交换机而言,每一个端口对应一个网段,由于子网由若干网段构成,通过对交换机端口的组合,可以逻辑划分子网。广播报文只能在子网内广播,不能扩散到别的子网内,通过合理划分逻辑子网,达到控制广播的目的。由于逻辑子网由交换机端口任意组合,没有物理上的相关性,因此称为虚拟子网,或叫虚拟网。虚拟网技术不用路由器就解决了广播报文的隔离问题,且虚拟网内网段与其物理位置无关,即相邻网段可以属于不同虚拟网,而相隔甚远的两个网段可能属于不同虚拟网,而相隔甚远的两个网段可能属于同一个虚拟网。不同虚拟网内的终端之间不能相互通信,增强了对网络内数据的访问控制。 
交换机和路由器是性能和功能的矛盾体,交换机交换速度快,但控制功能弱,路由器控制性能强,但报文转发速度慢。解决这个矛盾的最新技术是三层交换,既有交换机线速转发报文能力,又有路由器良好的控制功能。 
4 第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在第三层交换技术出现之前,几乎没有必要将路由功能器件和路由器区别开来,他们完全是相同的:提供路由功能正在路由器的工作,然而,现在第三层交换机完全能够执行传统路由器的大多数功能。作为网络互连的设备,第三层交换机具有以下特征: 
1.转发基于第三层地址的业务流; 
2.完全交换功能; 
3.可以完成特殊服务,如报文过滤或认证; 
4.执行或不执行路由处理。 
第三层交换机与传统路由器相比有如下优点: 
1.子网间传输带宽可任意分配:传统路由器每个接口连接一个子网,子网通过路由器进行传输的速率被接口的带宽所限制。而三层交换机则不同,它可以把多个端口定义成一个虚拟网,把多个端口组成的虚拟网作为虚拟网接口,该虚拟网内信息可通过组成虚拟网的端口送给三层交换机,由于端口数可任意指定,子网间传输带宽没有限制。 
2.合理配置信息资源:由于访问子网内资源速率和访问全局网中资源速率没有区别,子网设置单独服务器的意义不大,通过在全局网中设置服务器群不仅节省费用,更可以合理配置信息资源。 
3.降低成本:通常的网络设计用交换机构成子网,用路由器进行子网间互连。目前采用三层交换机进行网络设计,既可以进行任意虚拟子网划分,又可以通过交换机三层路由功能完成子网间通信,为此节省了价格昂贵的路由器。 
4.交换机之间连接灵活:作为交换机,它们之间不允许存在回路,作为路由器,又可有多条通路来提高可靠性、平衡负载。三层交换机用生成树算法阻塞造成回路的端口,但进行路由选择时,依然把阻塞掉的通路作为可选路径参与路由选择。 
5 结论 
综上所述,交换机一般用于LAN-WAN的连接,交换机归于网桥,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有些交换机也可实现第三层的交换。路由器用于WAN-WAN之间的连接,可以解决异性网络之间转发分组,作用于网络层。他们只是从一条线路上接受输入分组,然后向另一条线路转发。这两条线路可能分属于不同的网络,并采用不同协议。相比较而言,路由器的功能较交换机要强大,但速度相对也慢,价格昂贵,第三层交换机既有交换机线速转发报文能力,又有路由器良好的控制功能,因此得以广播应用。

  • 0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实验三 交换机VLAN实验 1. 规划ip地址 PCA的ip 地址: 10.65.1.1 PCB的ip 地址: 10.66.1.1 PCC的ip 地址: 10.65.1.3 PCD的ip 地址: 10.66.1.3 SWA的ip 地址: 10.65.1.7 SWB的ip 地址: 10.65.1.8 SWA的f0/5~f0/7 vlan 2 ,f0/8为trunk SWB的f0/5~f0/7 valn 2 ,f0/1为trunk 用ping命令测试,从PCA和PCB到各点的连通情况。由于交换机初始化为vlan 1, 所以同网段的可以通。即PCA到PCC、SWA、SWB是通的,而PCB只与PCD通。 2.设置VLAN 双击SwitchA,改名SwitchA为SWA,建立2 个vlan,分别为2、3 switch>en switch#sh vla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hosthame SWA switch(config)#exit SWA#vlan database SWA(vlan)#vlan 2 SWA(vlan)#vlan 3 SWA(vlan)#exit 将SWA交换机的f0/5,f0/6,f0/7 加入到vlan 2 SWA(config)#int f0/5 SW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A(config-if)#int f0/6 SW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A(config-if)#int f0/7 SW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A(config-if)# end SWA#sh vlan 在SWB上与SWA上类似,将SWB交换机f0/5,f0/6,f0/7 加入到vlan 2。 3.测试可通性 从PCA到PCC测试: [root@PCA root]# ping 10.65.1.3 (通) 从PCA到PCB测试: [root@PCA root]# ping 10.66.1.1 (不通,因为不同网段,不同VLAN) 从PCB到PCD测试: [root@PCB root]# ping 10.66.1.3 (不通,要求trunk) 从PCA到SWA测试: [root@PCA root]# ping 10.65.1.7(通,同一网段,同在vlan 1) 从PCA到SWB测试: [root@PCA root]# ping 10.65.1.8(通,同一网段,同在vlan 1) 从SWA到PCA测试: SWA#ping 10.65.1.1 (通) 从SWA到PCB测试: SWA#ping 10.66.1.1 (不通,因为不同网段,不同VLAN) 从SWA到SWB测试: SWA#ping 10.65.1.8 (通) 4. 设置干线trunk 将连接两个交换机的端口设置成trunk。 SWA(config)#int f0/8 SW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A(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2,3 SWA(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 dot1q SWA(config-if)#end SWA#sh run SWB(config)#int f0/1 SWB(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B(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2,3 SWB(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 dot1q SWB(config-if)#end SWB#sh run 交换机创建trunk时默认allowed all,所以上面的trunk allowed 命令可以不 用。 dot1q是vlan中继协议(802.1q),由于正确设置了trunk,两个交换机间可以多 个vlan通过,所以PCA->PCC, PCB->PCD 可以通了。 [root@PCA root]# ping 10.65.1.3 (通,同在vlan 1) [root@PCB root]# ping 10.66.1.3(通,同在vlan 2) [root@PCA root]# ping 10.66.1.3 (不通,不同vlan需要路由) 5. 三个交换机的情况 再加入一个交换机switchC,将它串入switchA和switchB之间,连接方式: switchA:F0/8-->switchC:F0/3; switchC:F0/6-->switchB:F0/1 (1) 新加入的SwitchC 默认状态时,测试连通性。 从PCA->PCC,从PCB->PCD 测试: [root@PCA root]# ping 10.65.1.3 (不通) [root@PCB root]# ping 10.66.1.3 (不通) 由于新加入的交换机没有设置trunk,所有接口默认vlan 1,对于交换机而言, trunk 要成对出现,如果dot1q不能和另一端交换信息会自动down掉。 (2) 将交换机之间的连线都设置成trunk时,再测试连通性。 SWC(config)#int f0/3 SWC(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C(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 dot1q SWC(config-if)#int f0/6 SWC(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C(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 dot1q SWC(config-if)#end SWC#sh run 由于建立trunk时默认为trunk allowed vlan all,所以这里没设置。 现在有两条正确的trunk,再看一下联通情况: [root@PCA root]# ping 10.65.1.3 (通) [root@PCB root]# ping 10.66.1.3 (通) (3) 设置vtp VTP是vlan 传输协议,在VTP Server上配置的vlan 在条件允许条件下,可以 从VTP Client 端看到VTP Server上的vlan,并将自己端口加入到vlan中。 SWC(config)#vtp domain abc SWC(config)#vtp mode server SWC(config)#vtp password ok SWB(config)#vtp domain abc SWB(config)#vtp mode client SWB(config)#vtp password ok SWB#sh vlan SWA#sh vlan SWC#sh vlan 当口令和域名一致时,client端可以学习到server端的vlan,在VTP Server端还 可以有很多策略,这里只是说明最基本的问题。 VTP在企业、机关、学校的应用是很多的,在主交换机上设置好vlan以后,下级的 交换机不用再设置vlan,可以将client的某些端口添加到VTP Server中定义的vlan中 去,加强了管理。 名词解释: 什么是交换机的trunk功能   TRUNK是端口汇聚的意思,就是通过配置软件的设置,将2个或多个物理端口组合在一起成为一条逻辑的路径从而增加在交换机和网络节点之间的带宽,将属于这几个端口的带宽合并,给端口提供一个几倍于独立端口的独享的高带宽。Trunk是一种封装技术,它是一条点到点的链路,链路的两端可以都是交换机,也可以是交换机路由器,还可以是主机和交换机路由器。基于端口汇聚(Trunk)功能,允许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路由器、主机与交换机路由器之间通过两个或多个端口并行连接同时传输以提供更高带宽、更大吞吐量, 大幅度提供整个网络能力。   “TRUNK”的三个意思 不要混淆在技术领域中把TRUNK翻译为中文是“主干、干线、中继线、长途线” ,不过一般不翻译,直接用原文。而且这个词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解释:   1、 在网络的分层结构和宽带的合理分配方面,TRUNK被解释为“端口汇聚”,是带宽扩展和链路备份的一个重要途径。TRUNK把多个物理端口捆绑在一起当作一个逻辑端口使用,可以把多组端口的宽带叠加起来使用。TRUNK技术可以实现TRUNK内部多条链路互为备份的功能,即当一条链路出现故障时,不影响其他链路的工作,同时多链路之间还能实现流量均衡,就像我们熟悉的打印机池和MODEM池一样   2、在电信网络的语音级的线路中,Trunk指“主干网络、电话干线”,即两个交换局或交换机之间的连接电路或信道,它能够在两端之间进行转接,并提供必要的信令和终端设备。   3、 但是在最普遍的路由与交换领域,VLAN的端口聚合也有的叫TRUNK,不过大多数都叫TRUNKING ,如CISCO公司。所谓的TRUNKING是用来在不同的交换机之间进行连接,以保证在跨越多个交换机上建立的同一个VLAN的成员能够相互通讯。其中交换机之间互联用的端口就称为TRUNK端口。与一般的交换机的级联不同,TRUNKING是基于OSI第二层摹<偕杳挥蠺RUNKING技术,如果你在2个交换机上分别划分了多个VLAN(VLAN也是基于Layer2的),那么分别在两个交换机上的VLAN10和VLAN20的各自的成员如果要互通,就需要在A交换机上设为VLAN10的端口中取一个和交换机B上设为VLAN10的某个端口作级联连接。VLAN20也是这样。那么如果交换机上划了10个VLAN就需要分别连10条线作级联,端口效率就太低了。 当交换机支持TRUNKING的时候,事情就简单了,只需要2个交换机之间有一条级联线,并将对应的端口设置为Trunk,这条线路就可以承载交换机上所有VLAN的信息。这样的话,就算交换机上设了上百个个VLAN也只用1个端口就解决了。   如果是不同台的交换机上相同id的vlan要相互通信,那么可以通过共享的trunk端口就可以实现,如果是同一台上不同id的vlan/不同台不同id的vlan它们之间要相互通信,需要通过第三方的路由来实现;vlan的划分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划分了几个不同的vlan组,都有不同的vlan id号;分配到vlan 组里面的交换机端口也有port id.比如端口1,2,3,4划分到vlan10,5,6,7,8划分到vlan20,我可以把1,3,4的端口的port id设置为10,而把2端口的 port id设置为20;把5,6,7端口的port id设置为20,而把8端口的port id设置为10.这样的话,vlan10中的1,3,4端口能够和vlan20中8端口相互通信;而vlan10中的2端口能够和vlan20中的5,6,7端口相互通信;虽然vlan id不同,但是port id相同,就能通信,同样vlan id相同,port id不同的端口之间却不能相互访问,比如vlan10中的2端口就不能和1,3,4端口通信。 VTP(VLAN Trunking Protocol):是VLAN中继协议,也被称为虚拟局域网干道协议。 它是一个OSI参考模型第二层的通信协议,主要用于管理在同一个域的网络范围内VLANs的建立、删除和重命名。在一台VTP Server 上配置一个新的VLAN时,该VLAN的配置信息将自动传播到本域内的其他所有交换机。这些交换机会自动地接收这些配置信息,使其VLAN的配置与VTP Server保持一致,从而减少在多台设备上配置同一个VLAN信息的工作量,而且保持了VLAN配置的统一性。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报告 项目名称:交换机VLAN 分组情况:1人/组 任课老师:孔宇强 实训指导老师:孔宇强 实训时间 2009年 实训目的及理论依据 掌握交换机VLAN设置及其原理 实训要求及操作规程 正确使用交换机VLAN的设置命令 所用仪器设备/软件 运行windows xp的PC一台 思科路由器配置模拟软件 实训步骤 1.规划ip地址 2.设置VLAN 3测试可通性 4. 设置干线trunk 5. 三个交换机的情况 实训结果分析及体会
交换机实验II 实验目的 1. 理解掌握环路对网络造成的影响,掌握环路的自检测的配置; 2. 理解路由的原理,掌握三层交换设备路由的配置方法 3. 掌握DHCP的原理以及其配置方法 实验步骤 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及基本的线路连接等; 实验1: .用独立网线连接同一台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端口时期形成自环 . 对交换机的两个端口进行配置,开启所有端口的环路检测功能、设置检测周期等属性 实验2: .按图1方式对三层交换机的VLAN、端口进行配置 . 在交换机中分别对VLAN的IP地址进行配置 . 启动三层交换机的IP路由 . 设置PC-A、PC- B的IP地址,分别将它们的网关设置为所属三层交换机VLAN的IP地址 . 通过Ping验证主机A、B之间的互通状况 实验3: 三层交换机作为DHCP服务器,两台PC-A和PC- B,分别从交换机上获取IP地址。PC-C手动配置IP地址。 .按图2方式建立主机A、B、C与三层交换机间的连接,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 . 配置三层交换机的DHCP地址池属性 . 启动DHCP服务 . (1)查看主机A、B能否正确的获取到给定范围内IP地址,通过Ping查看网关、交 换机之间的互通情况;(2)拔掉主机B的网线,将主机C的IP地址设置为主机B所 获取的到的IP地址,然后再插上B机网线,查看其是否能获取到不同的IP地址; (3)分别重启主机A、B及交换机,查看A、B获取到的IP地址是否和前一次相同 。 " " " "图1. 三层路由连接图 "图连接图 " 实验结果 实验1:环路测试 交换机出现环路的自检测结果: 实验2:路由配置: 主机A连接交换机端口2,划分为vlan10,端口IP地址为。主机IP地址; 主机B连接交换机端口10,划分为vlan20,端口IP地址为。主机IP地址; 在未设置IP routing之前主机A、B分属于不同网段,因此它们不能互通,设置后通过路由则可相互联 通: 实验三:DHCP配置和验证: 主机A、B、C分别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2,端口18和端口10上。其中主机A、B的IP地址 自动获取,主机C的IP地址则手动配置。 主机A通过DHCP获取的IP地址() 主机B通过DHCO获取到的IP地址() 测试主机A与主机C的互通性(可连通) 测试主机B与主机A、C之间的互通性(可连通) 当主机C配置为主机B获取到的IP地址是会产生IP地址冲突的错误提示: 配置的主机C的IP地址与主机B的IP地址相冲突 主机B网线重新连接后获取到的新的IP地址 交换机重新启动后A、B主机自动获取到的IP地址信息: 主机A自动获取的IP地址 主机B自动获取的IP地址 DHCP可分配IP地址池内IP数目小于申请的主机数目时实验验证情况:(可分配的I P地址为 — ),此时连接主机A、B、C、D。 " " " 主机D自动获取IP地址的结果 实验与结果分析 环路问题: 分为第二层环路和第三层环路,所有环路的形成都是由于目的路径不明确导致混乱而 造成的。例如第二层,一个广播信息经过两个交换机的时候会不断恶性循环的产生广播 造成环路,而第三层环路则是原路由意外不能工作,造成路由通告错误,形成一个恶性 循环。传统的二层预防技术主要有STP(Spanning tree)来预防,STP在不断的修改和更新中,产生了诸如STP/RSTP/MSTP等多个版本,大家 可根据各自的组网规划来选择应用,但是STP的配置复杂度,以及协议本身的开销通常都 是网络管理人员比较头痛的事情。 解决因环路(自环或外环)对网络造成的影响,能够提高网络的自检错性、容错性和 健壮性。环路检测的过称为:对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周期性的发送回路检测(Loopback- detection)数据包;交换机查看端口收到包的CPUMAC字段,如果其中存的是本交换机的 MAC,则本交换机的某些端口形成环路,否则将其丢弃,出现环路后,交换机会关闭端口 号较大的端口以消除环路。图1中反映了在交换机开启所有端口的环路检测功能后每隔3 0秒检测到的信息以及对端口的关闭等操作信息。 三层路由意义和工作过程: 实现不同VLAN间主机的通信,通过配置VLAN能够有效地控制广播域的大小。在同一V LAN内的主机间的通信不需要经过交换机的路由处理可直接到达目的主机,当不同VLAN间 通讯时,数据包先转发至路由器,由路由器查询其路由转发表选择正确的端口间数据包 转发到目的VLAN的交换机,再由目的VLAN内交换机将数据包转发至目的主机。其中扮演 主要角色的即为交换机的路由功能,如果没有设置相关属性则不同VLAN间不能通讯。 因此在图3的验证实验中,通过路由器的转发功能实现了分别位于VLAN10和VLAN20中 主机A、B之间的通信,在未配置IP Routing之前VLAN10和VLAN20分属
交换机路由器都是网络设备,但它们有着不同的设计目标和工作原理,下面是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 交换机: 特点: - 交换机是在局域网中实现数据交换和转发的设备。 - 交换机可以通过学习源MAC地址和端口信息,将数据包直接转发到目标地址,从而提高局域网的传输效率。 - 交换机可以根据端口进行VLAN划分,实现网络隔离和资源共享。 优点: - 交换机的转发速度快,适合处理高速数据流量。 - 交换机可以提供多个端口,支持多台设备同时接入。 缺点: - 交换机只能在本地网络内进行数据交换,无法连接到其他网络。 - 交换机无法处理IP协议,因此无法进行路由选择。 路由器: 特点: - 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它通过选择最佳路径将数据包从源网络传送到目标网络。 - 路由器可以根据网络拓扑和路由表信息,进行转发和路由选择。 - 路由器可以进行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转换,实现内网与公网之间的通信。 优点: - 路由器可以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跨网段通信。 - 路由器可以进行路由选择,选择最佳路径,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缺点: - 路由器的转发速度相对较慢,不适合处理高速数据流量。 - 路由器的端口数量有限,不适合同时连接多台设备。 总体来说,交换机路由器各有其优势和不足,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部署。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