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封装js工具类(JS中定义类的几种方式:混合的构造函数/原型方式,动态原型等)

整理内容来源网络:

1、工厂方式 


  function Car(){ 
  var ocar = new Object; 
  ocar.color = "blue"; 
  ocar.doors = 4; 
  ocar.showColor = function(){ 
  document.write(this.color) 
  }; 
  return ocar; 
  } 
  var car1 = Car(); 
  var car2 = Car(); 
  调用此函数时将创建新对象,并赋予它所有的属性和方法。使用此函数可以创建2个属性完全相同的对象。当然我们可以通过给它传递参数来改版这种方式。 


  function Car(color,door){ 
  var ocar = new Object; 
  ocar.color = color; 
  ocar.doors = door; 
  ocar.showColor = function(){ 
  document.write(this.color) 
  }; 
  return ocar; 
  } 
  var car1 = Car("red",4); 
  var car2 = Car("blue",4); 
  car1.showColor() //output:"red" 
  car2.showColor() //output:"blue" 
  现在可以通过给函数传递不同的参数来得到具有不同值的对象。 
  在前面的例子中,每次调用函数Car(),都要创建showcolor(),意味着每个对象都有一个自己的showcolor()方法。

 但是事实上,每个对象都共享了同一个函数。 
  虽然可以在函数外定义方法,然后通过将函数的属性指向该方法。

  function showColor(){ 
  alert(this.color); 
  } 
  function Car(){ 
  var ocar = new Object(); 
  ocar.color = color; 
  ocar.doors = door; 
  ocar.showColor = showColor; 
  return ocar; 
  } 

  但是这样看起来不像是函数的方法。 


2、构造函数方式 


  构造函数方式同工厂方式一样简单,如下所示: 

  function Car(color,door)...{ 
  this.color = color; 
  this.doors = door; 
  this.showColor = function()...{ 
  alert(this.color) 
  }; 
  } 
  var car1 = new Car("red",4); 
  var car2 = new Car("blue",4); 

  可以看到构造函数方式在函数内部没有创建对象,是用this关键字。因为在调用构造函数时已经创建了对象,而在函数内部只能用this来访问对象属性。 

  现在用new来创建对象,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了!但是它同工厂方式一样。每次调用都会为对象创建自己的方法。 


3、原型方式 


  该方式利用了对象的prototype属性。首先用空函数创建类名,然后所有的属性和方法都被赋予prototype属性。 


  function Car()...{ 
  } 
  Car.prototype.color = "red"; 
  Car.prototype.doors = 4; 
  Car.prototype.showColor = function()...{ 
  alert(this.color); 
  } 
  var car1 = new Car(); 
  var car2 = new Car(); 

  在这段代码中,首先定义了一个空函数,然后通过prototype属性来定义对象的属性。调用该函数时,原型的所有属性都会立即赋予要创建的对象,所有该函数的对象存放的都是指向showColor()的指针,语法上看起来都属于同一个对象。 
  但是这个函数没有参数,不能通过传递参数来初始化属性,必须要在对象创建后才能改变属性的默认值。 
  原型方式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当属性指向的是对象时,如数组。 

  function Car(){ 
  } 
  Car.prototype.color = "red"; 
  Car.prototype.doors = 4; 
  Car.prototype.arr = new Array("a","b"); 
  Car.prototype.showColor = function(){ 
  alert(this.color); 
  } 
  var car1 = new Car(); 
  var car2 = new Car(); 
  car1.arr.push("cc"); 
  alert(car1.arr); //output:aa,bb,cc 
  alert(car2.arr); //output:aa,bb,cc 
  这里由于数组的引用值,Car的两个对象指向的都是同一个数组,所以当在car1添加值后,在car2中也可以看到。 

 

4.混合的构造函数/原型方式


是用构造函数/原型方式就可以像其他程序设计语言一样创建对象,是用构造函数定义对象的非函数属性,用原型方式定义对象的方法。 


  function Car(color,door){ 
  this.color = color; 
  this.doors = door; 
  this.arr = new Array("aa","bb"); 
  } 
  Car.prototype.showColor(){ 
  alert(this.color); 
  } 
  var car1 = new Car("red",4); 
  var car2 = new Car("blue",4); 
  car1.arr.push("cc"); 
  alert(car1.arr); //output:aa,bb,cc 
  alert(car2.arr); //output:aa,bb 
   

5、动态原型方式 


  动态原型的方式同混合的构造函数/原型方式原理相似。唯一的区别就是赋予对象方法的位置。 

  function Car(color,door){ 
  this.color = color; 
  this.doors = door; 
  this.arr = new Array("aa","bb"); 
  if(typeof Car._initialized == "undefined"){ 
  Car.prototype.showColor = function(){ 
  alert(this.color); 
  }; 
  Car._initialized = true; 
  } 
  }

 动态原型方式是使用一个标志来判断是否已经给原型赋予了方法。这样可以保证该方法只创建一次 


6、混合工厂方式 


  它的目的是创建假构造函数,只返回另一种对象的新实例。 

  function Car(){ 
  var ocar = new Object(); 
  ocar.color = "red"; 
  ocar.doors = 4; 
  ocar.showColor = function(){ 
  alert(this.color) 
  }; 
  return ocar; 
  } 

  与工厂方式所不同的是,这种方式使用new运算符。 
   

  以上就是全部的创建对象方法。目前使用混合的构造函数/原型方式,此外,动态原型方式也很流行。在功能上与构造函数/原型方式等价。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主要是介绍各种格式流行的软件设计模式,对于程序员的进一步提升起推进作用,有时间可以随便翻翻~~ 23种设计模式汇集 如果你还不了解设计模式是什么的话? 那就先看设计模式引言 ! 学习 GoF 设计模式的重要性 建筑和软件模式之异同 A. 创建模式 设计模式之 Singleton(单态/单件) 阎宏博士讲解:单例(Singleton)模式 保证一个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设计模式之 Factory(工厂方法和抽象工厂) 使用工厂模式就象使用 new 一样频繁. 设计模式之 Builder 汽车由车轮 方向盘 发动机很多部件组成,同时,将这些部件组装成汽车也是一件复杂的工作,Builder 模式就是将这两 种情况分开进行。 设计模式之 Prototype(原型) 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B. 结构模式 设计模式之 Adapter(适配器) 使用再生的两个方式:组合(new)和继承(extends),这个已经在 thinking in java提到过. 设计模式之 Proxy(代理) 以 Jive 为例,剖析代理模式在用户级别授权机制上的应用 设计模式之 Facade(门面?) 可扩展的使用 JDBC针对不同的数据库编程,Facade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实现. 设计模式之 Composite(组合) 就是将用树形结构组合成一个单位.你向别人介绍你是某单位,你是单位的一个元素,别人和你做买卖,相当于 和单位做买卖。文章还对 Jive再进行了剖析。 设计模式之 Decorator(装饰器) Decorator 是个油漆工,给你的东东的外表刷上美丽的颜色. 设计模式之 Bridge(桥连) 将牛郎织女分开(本应在一起,分开他们,形成两个接口),在他们之间搭建一个桥(动态的结合) 设计模式之 Flyweight(共享元) 提供 Java运行性能,降低小而大量重复的的开销. C. 行为模式 设计模式之 Command(命令) 什么是将行为封装,Command 是最好的说明. 设计模式之 Observer(观察者) 介绍如何使用 Java API 提供的现成 Observer 设计模式之 Iterator(迭代器) 这个模式已经被整合入Java的Collection.在大多数场合下无需自己制造一个Iterator,只要将对象装入Collection, 直接使用 Iterator 进行对象遍历。 设计模式之 Template(模板方法) 实际上向你介绍了为什么要使用 Java 抽象,该模式原理简单,使用很普遍. 设计模式之 Strategy(策略) 不同算法各自封装,用户端可随意挑选需要的算法. 设计模式之 Chain of Responsibility(责任链) 各司其职的串成一串,好象击鼓传花,当然如果自己能完成,就不要推委给下一个. 设计模式之 Mediator(介) Mediator 很象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每个车辆只需和红绿灯交互就可以. 设计模式之 State(状态) 状态是编程经常碰到的实例,将状态对象化,设立状态变换器,便可在状态轻松切换. 设计模式之 Memento(注释状态?) 很简单一个模式,就是在内存保留原来数据的拷贝. 设计模式之 Interpreter(解释器) 主要用来对语言的分析,应用机会不多. 设计模式之 Visitor(访问者) 访问者在进行访问时,完成一系列实质性操作,而且还可以扩展. 设计模式引言 设计面向对象软件比较困难,而设计可复用的面向对象软件就更加困难。你必须找到相关的对象,以适当的粒度将它们归 ,再定义的接口和继承层次,建立对象之间的基本关系。你的设计应该对手头的问题有针对性,同时对将来的问题和需求 也要有足够的通用性。 你也希望避免重复设计或尽可能少做重复设计。有经验的面向对象设计者会告诉你,要一下子就得到复用性和灵活性好的设计, 即使不是不可能的至少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个设计在最终完成之前常要被复用好几次,而且每一次都有所修改。 有经验的面向对象设计者的确能做出良好的设计,而新手则面对众多选择无从下手,总是求助于以前使用过的非面向对象 技术。新手需要花费较长时间领会良好的面向对象设计是怎么回事。有经验的设计者显然知道一些新手所不知道的东西,这又 是什么呢? 内行的设计者知道:不是解决任何问题都要从头做起。他们更愿意复用以前使用过的解决方案。当找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他 们会一遍又一遍地使用。这些经验是他们成为内行的部分原因。因此,你会在许多面向对象系统看到和相互通信的对象( c o m m u n i c a t i n go b j e c t)的重复模式。这些模式解决特定的设计问题,使面向对象设计更灵活、优雅,最终复用性更 好。它们帮助设计者将新的设计建立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复用以往成功的设计方案。 一个熟悉这些模式的设计者不需要再去发现它们,而能够立即将它们应用于设计问题。以下比可以帮助说明这一点。 小说家和剧本作家很少从头开始设计剧情。他们总是沿袭一些业已存在的模式,像“悲剧性英雄”模式(《麦克白》、《哈姆雷特》 等)或“浪漫小说”模式(存在着无数浪漫小说)。同样地,面向对象设计员也沿袭一些模式,像“用对象表示状态”和“修饰对象以便 于你能容易地添加/删除属性”等。一旦懂得了模式,许多设计决策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我们都知道设计经验的重要价值。你曾经多少次有过这种感觉—你已经解决过了一个问题但就是不能确切知道是在什么地 方或怎么解决的?如果你能记起以前问题的细节和怎么解决它的,你就可以复用以前的经验而不需要重新发现它。然而,我们 并没有很好记录下可供他人使用的软件设计经验。 学习 GoF设计模式的重要性 著名的 EJB 领域顶尖的专家 Richard Monson-Haefel 在其个人网站:www.EJBNow.com 极力推荐的 GoF 的《设计模式》,原文 如下: Design Patterns Most developers claim to experience an epiphany reading this book. If you've never read the Design Patterns book then you have suffered a very serious gap in your programming education that should be remedied immediately. 翻译: 很多程序员在读完这本书,宣布自己相当于经历了一次"主显节"(纪念那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如果你从来没有读 过这本书,你会在你的程序教育生涯里存在一个严重裂沟,所以你应该立即挽救弥补! 可以这么说:GoF 设计模式是程序员真正掌握面向对象核心思想的必修课。虽然你可能已经通过了 SUN 的很多令人炫目的 技术认证,但是如果你没有学习掌握 GoF 设计模式,只能说明你还是一个技工。 在浏览《Thingking in Java》(第一版)时,你是不是觉得好象这还是一本 Java 基础语言书籍?但又不纯粹是,因为这本书的作 者将面向对象的思想巧妙的融合在 Java 的具体技术上,潜移默化的让你感觉到了一种新的语言和新的思想方式的诞生。 但是读完这本书,你对书这些蕴含的思想也许需要一种更明晰更系统更透彻的了解和掌握,那么你就需要研读 GoF 的《设 计模式》了。 《Thingking in Java》(第一版文)是这样描述设计模式的:他在由 Gamma, Helm 和 Johnson Vlissides 简称 Gang of Four(四人 帮),缩写 GoF 编著的《Design Patterns》一书定义成一个“里程碑”。事实上,那本书现在已成为几乎所有 OOP(面向对象程 序设计)程序员都必备的参考书。(在国外是如此)。 GoF 的《设计模式》是所有面向对象语言(C++ Java C#)的基础,只不过不同的语言将之实现得更方便地使用。 GOF 的设计模式是一座"桥" 就 Java 语言体系来说,GOF 的设计模式是 Java 基础知识和 J2EE 框架知识之间一座隐性的"桥"。 会 Java 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一直徘徊在语言层次的程序员不在少数,真正掌握 Java 接口或抽象的应用不是很多,大家 经常以那些技术只适合大型项目为由,避开或忽略它们,实际,Java 的接口或抽象是真正体现 Java 思想的核心所在,这些 你都将在 GoF 的设计模式里领略到它们变幻无穷的魔力。 GoF 的设计模式表面上好象也是一种具体的"技术",而且新的设计模式不断在出现,设计模式自有其自己的发展轨道,而这 些好象和 J2EE .Net 等技术也无关! 实际上,GoF 的设计模式并不是一种具体"技术",它讲述的是思想,它不仅仅展示了接口或抽象在实际案例的灵活应用 和智慧,让你能够真正掌握接口或抽象的应用,从而在原来的 Java 语言基础上跃进一步,更重要的是,GoF 的设计模式反复 向你强调一个宗旨:要让你的程序尽可能的可重用。 这其实在向一个极限挑战:软件需求变幻无穷,计划没有变化快,但是我们还是要寻找出不变的东西,并将它和变化的东 西分离开来,这需要非常的智慧和经验。 而 GoF 的设计模式是在这方面开始探索的一块里程碑。 J2EE 等属于一种框架软件,什么是框架软件?它不同于我们以前接触的 Java API 等,那些属于 Toolkist(工具箱),它不再被动 的被使用,被调用,而是深刻的介入到一个领域去,J2EE 等框架软件设计的目的是将一个领域不变的东西先定义好,比如 整体结构和一些主要职责(如数据库操作 事务跟踪 安全等),剩余的就是变化的东西,针对这个领域具体应用产生的具体不同 的变化需求,而这些变化东西就是 J2EE 程序员所要做的。 由此可见,设计模式和 J2EE 在思想和动机上是一脉相承,只不过 1.设计模式更抽象,J2EE 是具体的产品代码,我们可以接触到,而设计模式在对每个应用时才会产生具体代码。 2.设计模式是比 J2EE 等框架软件更小的体系结构,J2EE 许多具体程序都是应用设计模式来完成的,当你深入到 J2EE 的内 部代码研究时,这点尤其明显,因此,如果你不具备设计模式的基础知识(GoF 的设计模式),你很难快速的理解 J2EE。不能理解 J2EE,如何能灵活应用? 3.J2EE 只是适合企业计算应用的框架软件,但是 GoF 的设计模式几乎可以用于任何应用!因此 GoF 的设计模式应该是 J2EE 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所以说,GoF 的设计模式是 Java 基础知识和 J2EE 框架知识之间一座隐性的"桥"。为什么说隐性的? GOF 的设计模式是一座隐性的"桥" 因为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点,学完 Java 基础语言就直接去学 J2EE,有的甚至鸭子赶架,直接使用起 Weblogic 等具体 J2EE 软 件,一段时间下来,发现不过如此,挺简单好用,但是你真正理解 J2EE 了吗?你在具体案例的应用是否也是在延伸 J2EE 的思 想? 如果你不能很好的延伸 J2EE 的思想,那你岂非是大炮轰蚊子,认识到 J2EE 不是适合所有场合的人至少是明智的,但我们更 需要将 J2EE 用对地方,那么只有理解 J2EE 此框架软件的精髓,那么你才能真正灵活应用 Java 解决你的问题,甚至构架出你自 己企业的框架来。(我们不能总是使用别人设定好的框架,为什么不能有我们自己的框架?) 因此,首先你必须掌握 GoF 的设计模式。虽然它是隐性,但不是可以越过的。 关于本站“设计模式” Java 提供了丰富的 API,同时又有强大的数据库系统作底层支持,那么我们的编程似乎变成了似积木的简单"拼凑"和调用, 甚至有人提倡"蓝领程序员",这些都是对现代编程技术的不了解所至. 在真正可复用的面向对象编程,GoF 的《设计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复用的面向对象技术,再配合 Refactoring(重构方法), 所以很少存在简单重复的工作,加上Java 代码的精炼性和面向对象纯洁性(设计模式是 java 的灵魂),编程工作将变成一个让你时刻 体验创造快感的激动人心的过程. 为能和大家能共同探讨"设计模式",我将自己在学习的心得写下来,只是想帮助更多人更容易理解 GoF 的《设计模式》。由 于原著都是以C++为例, 以Java为例的设计模式基本又都以图形应用为例,而我们更关心Java在间件等服务器方面的应用,因此, 本站所有实例都是非图形应用,并且顺带剖析 Jive论坛系统.同时为降低理解难度,尽量避免使用 UML 图. 如果你有一定的面向对象编程经验,你会发现其某些设计模式你已经无意识的使用过了;如果你是一个新手,那么从开始就 培养自己良好的编程习惯(让你的的程序使用通用的模式,便于他人理解;让你自己减少重复性的编程工作),这无疑是成为一个优秀 程序员的必备条件. 整个设计模式贯穿一个原理:面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面对实现.目标原则是:降低耦合,增强灵活性. 建筑和软件模式之异同 CSDN 的透明特别推崇《建筑的永恒之道》,认为从探寻到软件的永恒之道,并就"设计模式"写了专门文章《探寻软件的永恒 之道 》,其很多观点我看了很受启发,以前我也将"设计模式" 看成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没有从一种高度来看待"设计模式"在软 件地位,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建筑和软件某些地方是可以来比喻的 特别是国传统建筑,那是很讲模式的,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使然,比如京剧 一招一式都有套路;国画,也有套路,树应该怎么画 法?有几种画法?艺术大家通常是创造出自己的套路,比如明末清初,水墨画法开始成熟,这时画树就不用勾勒这个模式了,而是一笔 下去,浓淡几个叶子,待毛笔的水墨要干枯时,画一下树干,这样,一个活生写意的树就画出来. 我上面这些描述其实都是一种模式,创建模式的人是大师,但是拘泥于模式的人永远是工匠. 再回到传统建筑,国的传统建筑是过分注重模式了,所以建筑风格发展不大,基本分南北两派,大家有个感觉,旅游时,到南 方,你发现古代名居建筑都差不多;北方由于受满人等少数民族的影响,在建筑色彩上有些与南方迥异,但是很多细节地方都差不多. 这些都是模式的体现. 由于建筑受材料和功用以及费用的影响,所用模式种不多,这点是和软件很大的不同. 正因为这点不同,导致建筑的管理模式和软件的管理模式就有很多不同, 有些人认识不到这点,就产生了可以大量使用"软件 蓝领"的想法,因为他羡慕建筑"民工"的低成本. 要知道软件还有一个与建筑截然相反的责任和用途,那就是:现代社会,计划感不上变化,竞争激烈,所有一切变幻莫测,要应 付所有这些变化,首推信息技术的软件,只有软件能够帮助人去应付各种变化.而这点正好与建筑想反,建筑是不能帮助人去 应付变化的,(它自己反而要求稳固,老老实实帮助人遮风避雨,总不能叫人在露天或树叶下打开电脑编软件吧). 软件要帮助人去应付变化,这是软件的首要责任,所以,软件模式产生的目的就和建筑不一样了,建筑的模式产生可以因 为很多原因:建筑大师的创意;材料的革新等;建筑这些模式一旦产生,容易发生另外一个缺点,就是有时会阻碍建筑本身的发展, 因为很多人会不思创造,反复使用老的模式进行设计,阻碍建筑的发展. 但是在软件,这点正好相反,软件模式的产生是因为变化的东西太多,为减轻人的负担,将一些不变的东西先用模式固化,这 样让人可以更加集精力对付变化的东西,所以在软件大量反复使用模式(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软件就叫框架软件了,比如J2EE), 不但没阻碍软件的发展,反而是推动了软件的发展.因为其他使用这套软件的人就可以将更多精力集在对付那些无法用模式的 应用上来. 可以关于建筑和软件的模式作用可以总结如下: 在软件,模式是帮助人向"变化"战斗,但是在软件还需要和'变化'直接面对面战斗的武器:人的思维,特别是创造 分析思 维等等,这些是软件真正的灵魂,这种思维可以说只要有实践需求(如有新项目)就要求发生,发生频度高,人的创造或分析思 维决定了软件的质量和特点。 而在建筑,模式可以构成建筑全部知识,当有新的需求(如有新项目),一般使用旧的模式都可以完成,因此对人的创造以 及分析思维不是每个项目都必须的,也不是非常重要的,对创造性的思维的需求只是属于锦上添花(除非人以后离开地球居 住了〕。 设计模式之 Singleton(单态) 模式实战书籍《Java实用系统开发指南》 单态定义: Singleton 模式主要作用是保证在 Java 应用程序,一个 Class 只有一个实例存在。 在很多操作,比如建立目录 数据库连接都需要这样的单线程操作。 还有, singleton 能够被状态化; 这样,多个单态在一起就可以作为一个状态仓库一样向外提供服务,比如,你要论坛的 帖子计数器,每次浏览一次需要计数,单态能否保持住这个计数,并且能 synchronize 的安全自动加 1,如果你要把这个数字 永久保存到数据库,你可以在不修改单态接口的情况下方便的做到。 另外方面,Singleton 也能够被无状态化。提供工具性质的功能, Singleton 模式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实现的可能。使用 Singleton 的好处还在于可以节省内存,因为它限制了实例的个数,有 利于 Java 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 我们常常看到工厂模式装入器(class loader)也用 Singleton 模式实现的,因为被装入的实际也属于资源。 如何使用? 一般 Singleton 模式通常有几种形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在自己内部定义自己一个实例,是不是很奇怪? //注意这是 private 只供内部调用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这里提供了一个供外部访问本 class 的静态方法,可以直接访问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第二种形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 //这个方法比上面有所改进,不用每次都进行生成对象,只是第一次 //使用时生成实例,提高了效率! if (instance==null) instance=new Singleton(); return instance; } } 使用 Singleton.getInstance()可以访问单态。 上面第二形式是 lazy initialization,也就是说第一次调用时初始 Singleton,以后就不用再生成了。 注意到 lazy initialization 形式的 synchronized,这个 synchronized 很重要,如果没有 synchronized,那么使用 getInstance() 是有可能得到多个 Singleton 实例。关于 lazy initialization 的 Singleton 有很多涉及 double-checked locking (DCL)的讨论,有兴趣者 进一步研究。 一般认为第一种形式要更加安全些。 使用 Singleton 注意事项: 有时在某些情况下,使用 Singleton 并不能达到 Singleton 的目的,如有多个 Singleton 对象同时被不同的装入器装载;在 EJB 这样的分布式系统使用也要注意这种情况,因为 EJB 是跨服务器,跨 JVM 的。 我们以 SUN 公司的宠物店源码(Pet Store 1.3.1)的 ServiceLocator 为例稍微分析一下: 在 Pet Store ServiceLocator 有两种,一个是 EJB 目录下;一个是 WEB 目录下,我们检查这两个 ServiceLocator 会发现内容 差不多,都是提供 EJB 的查询定位服务,可是为什么要分开呢?仔细研究对这两种 ServiceLocator 才发现区别:在 WEB 的 ServiceLocator 的采取 Singleton 模式,ServiceLocator 属于资源定位,理所当然应该使用 Singleton 模式。但是在 EJB ,Singleton 模式已经失去作用,所以 ServiceLocator 才分成两种,一种面向 WEB 服务的,一种是面向 EJB 服务的。 Singleton 模式看起来简单,使用方法也很方便,但是真正用好,是非常不容易,需要对 Java 的 线程 内存等概念有相当 的了解。 总之:如果你的应用基于容器,那么 Singleton 模式少用或者不用,可以使用相关替代技术。 进一步深入可参考: Double-checked locking and the Singleton pattern When is a singleton not a singleton? 设计模式如何在具体项目应用见《Java 实用系统开发指南》。 设计模式之 Factory 工厂模式定义:提供创建对象的接口. 为何使用? 工厂模式是我们最常用的模式了,著名的Jive论坛 ,就大量使用了工厂模式,工厂模式在Java程序系统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为什么工厂模式是如此常用?因为工厂模式就相当于创建实例对象的 new,我们经常要根据 Class 生成实例对象,如 A a=new A() 工厂模式也是用来创建实例对象的,所以以后 new时就要多个心眼,是否可以考虑实用工厂模式,虽然这样做, 可能多做一些工作,但会给你系统带来更大的可扩展性和尽量少的修改量。 我们以 Sample为例, 如果我们要创建 Sample的实例对象: Sample sample=new Sample(); 可是,实际情况是,通常我们都要在创建 sample实例时做点初始化的工作,比如赋值 查询数据库等。 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可以使用 Sample的构造函数,这样生成实例就写成: Sample sample=new Sample(参数); 但是,如果创建 sample 实例时所做的初始化工作不是象赋值这样简单的事,可能是很长一段代码,如果也写入构造函数 ,那你的代码很难看了(就需要 Refactor 重整)。 为什么说代码很难看,初学者可能没有这种感觉,我们分析如下,初始化工作如果是很长一段代码,说明要做的工作很多, 将很多工作装入一个方法,相当于将很多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很危险的,这也是有背于 Java 面向对象的原则,面向对象 的封装(Encapsulation)和分派(Delegation)告诉我们,尽量将长的代码分派“切割”成每段,将每段再“封装”起来(减少段和段 之间偶合联系性),这样,就会将风险分散,以后如果需要修改,只要更改每段,不会再发生牵一动百的事情。 在本例,首先,我们需要将创建实例的工作与使用实例的工作分开, 也就是说,让创建实例所需要的大量初始化工作从 Sample的构造函数分离出去。 这时我们就需要 Factory 工厂模式来生成对象了,不能再用上面简单 new Sample(参数)。还有,如果 Sample 有个继承 如 MySample, 按照面向接口编程,我们需要将 Sample 抽象成一个接口.现在 Sample 是接口,有两个子 MySample 和 HisSample .我们要实例化他们时,如下: Sample mysample=new MySample(); Sample hissample=new HisSample(); 随着项目的深入,Sample可能还会"生出很多儿子出来", 那么我们要对这些儿子一个个实例化,更糟糕的是,可能还要对以 前的代码进行修改:加入后来生出儿子的实例.这在传统程序是无法避免的. 但如果你一开始就有意识使用了工厂模式,这些麻烦就没有了. 工厂方法 你会建立一个专门生产 Sample实例的工厂: public class Factory{ public static Sample creator(int which){ //getClass 产生 Sample 一般可使用动态装载装入。 if (which==1) return new SampleA(); else if (which==2) return new SampleB(); } } 那么在你的程序,如果要实例化 Sample 时.就使用 Sample sampleA=Factory.creator(1); 这样,在整个就不涉及到 Sample 的具体子,达到封装效果,也就减少错误修改的机会,这个原理可以用很通俗的话来比喻: 就是具体事情做得越多,越容易范错误.这每个做过具体工作的人都深有体会,相反,官做得越高,说出的话越抽象越笼统,范错误可 能性就越少.好象我们从编程序也能悟出人生道理?呵呵. 使用工厂方法 要注意几个角色,首先你要定义产品接口,如上面的 Sample,产品接口下有 Sample接口的实现,如 SampleA,其次要有一个 factory ,用来生成产品 Sample,如下图,最右边是生产的对象 Sample: 进一步稍微复杂一点,就是在工厂上进行拓展,工厂也有继承它的实现 concreteFactory 了。 抽象工厂 工厂模式有: 工厂方法(Factory Method) 抽象工厂(Abstract Factory). 这两个模式区别在于需要创建对象的复杂程度上。如果我们创建对象的方法变得复杂了,如上面工厂方法是创建一个对象 Sample,如果我们还有新的产品接口 Sample2. 这里假设:Sample有两个 concrete SampleA 和 SamleB,而 Sample2 也有两个 concrete Sample2A 和 SampleB2 那么,我们就将上例 Factory 变成抽象,将共同部分封装在抽象,不同部分使用子实现,下面就是将上例的 Factory 拓展成抽象工厂: public abstract class Factory{ public abstract Sample creator(); public abstract Sample2 creator(String name); } public class SimpleFactory extends Factory{ public Sample creator(){ ......... return new SampleA } public Sample2 creator(String name){ ......... return new Sample2A } } public class BombFactory extends Factory{ public Sample creator(){ ...... return new SampleB } public Sample2 creator(String name){ ...... return new Sample2B } } 从上面看到两个工厂各自生产出一套 Sample和 Sample2,也许你会疑问,为什么我不可以使用两个工厂方法来分别生产 Sample和 Sample2? 抽象工厂还有另外一个关键要点,是因为 SimpleFactory 内,生产 Sample和生产 Sample2 的方法之间有一定联系, 所以才要将这两个方法捆绑在一个,这个工厂有其本身特征,也许制造过程是统一的,比如:制造工艺比较简单,所以 名称叫 SimpleFactory。 在实际应用,工厂方法用得比较多一些,而且是和动态装入器组合在一起应用, 举例 我们以 Jive的 ForumFactory 为例,这个例子在前面的 Singleton 模式我们讨论过,现在再讨论其工厂模式: public abstract class ForumFactory { private static Object initLock = new Object(); private static String className = "com.jivesoftware.forum.database.DbForumFactory"; private static ForumFactory factory = null; public static ForumFactory getInstance(Authorization authorization) { //If no valid authorization passed in, return null. if (authorization == null) { return null; } //以下使用了 Singleton 单态模式 if (factory == null) { synchronized(initLock) { if (factory == null) { ...... try { //动态转载 Class c = Class.forName(className); factory = (ForumFactory)c.newInstance(); } catch (Exception e) { return null; } } } } //Now, 返回 proxy.用来限制授权对 forum 的访问 return new ForumFactoryProxy(authorization, factory, factory.getPermissions(authorization)); } //真正创建 forum 的方法由继承 forumfactory 的子去完成. public abstract Forum createForum(String name, String description) throws UnauthorizedException, ForumAlreadyExistsException; .... } 因为现在的 Jive是通过数据库系统存放论坛帖子等内容数据,如果希望更改为通过文件系统实现,这个工厂方法 ForumFactory 就提供了提供动态接口: private static String className = "com.jivesoftware.forum.database.DbForumFactory"; 你可以使用自己开发的创建 forum 的方法代替 com.jivesoftware.forum.database.DbForumFactory 就可以. 在上面的一段代码一共用了三种模式,除了工厂模式外,还有 Singleton 单态模式,以及 proxy模式,proxy 模式主要用来 授权用户对 forum 的访问,因为访问 forum 有两种人:一个是注册用户 一个是游客 guest,那么那么相应的权限就不一样,而且 这个权限是贯穿整个系统的,因此建立一个 proxy,似网关的概念,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个效果. 看看 Java 宠物店的 CatalogDAOFactory: public class CatalogDAOFactory { /** * 本方法制定一个特别的子来实现 DAO 模式。 * 具体子定义是在 J2EE 的部署描述器。 */ public static CatalogDAO getDAO() throws CatalogDAOSysException { CatalogDAO catDao = null; try { InitialContext ic = new InitialContext(); //动态装入 CATALOG_DAO_CLASS //可以定义自己的 CATALOG_DAO_CLASS,从而在无需变更太多代码 //的前提下,完成系统的巨大变更。 String className =(String) ic.lookup(JNDINames.CATALOG_DAO_CLASS); catDao = (CatalogDAO) Class.forName(className).newInstance(); } catch (NamingException ne) { throw new CatalogDAOSysException(" CatalogDAOFactory.getDAO: NamingException while getting DAO type : \n" + ne.getMessage()); } catch (Exception se) { throw new CatalogDAOSysException(" CatalogDAOFactory.getDAO: Exception while getting DAO type : \n" + se.getMessage()); } return catDao; } } CatalogDAOFactory 是典型的工厂方法, catDao 是通过动态装入器 className 获得 CatalogDAOFactory 具体实现 子,这个实现子在 Java 宠物店是用来操作 catalog 数据库,用户可以根据数据库的型不同,定制自己的具体实现子, 将自己的子名给与 CATALOG_DAO_CLASS 变量就可以。 由此可见,工厂方法确实为系统结构提供了非常灵活强大的动态扩展机制,只要我们更换一下具体的工厂方法,系统其他 地方无需一点变换,就有可能将系统功能进行改头换面的变化。 设计模式之 Builder Builder 模式定义: 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Builder 模式是一步一步创建一个复杂的对象,它允许用户可以只通过指定复杂对象的型和内容就可以构建它们.用户不知 道内部的具体构建细节.Builder 模式是非常似抽象工厂模式,细微的区别大概只有在反复使用才能体会到. 为何使用? 是为了将构建复杂对象的过程和它的部件解耦.注意: 是解耦过程和部件. 因为一个复杂的对象,不但有很多大量组成部分,如汽车,有很多部件:车轮 方向盘 发动机还有各种小零件等等,部件很多,但 远不止这些,如何将这些部件装配成一辆汽车,这个装配过程也很复杂(需要很好的组装技术),Builder 模式就是为了将部件和组装 过程分开. 如何使用? 首先假设一个复杂对象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Builder 模式是把复杂对象的创建和部件的创建分别开来,分别用 Builder 和 Director 来表示. 首先,需要一个接口,它定义如何创建复杂对象的各个部件: public interface Builder { //创建部件 A 比如创建汽车车轮 void buildPartA(); //创建部件 B 比如创建汽车方向盘 void buildPartB(); //创建部件 C 比如创建汽车发动机 void buildPartC(); //返回最后组装成品结果 (返回最后装配好的汽车) //成品的组装过程不在这里进行,而是转移到下面的 Director 进行. //从而实现了解耦过程和部件 Product getResult(); } 用 Director 构建最后的复杂对象,而在上面 Builder 接口封装的是如何创建一个个部件(复杂对象是由这些部件组成的),也就 是说 Director 的内容是如何将部件最后组装成成品: public class Director { private Builder builder; public Director( Builder builder ) { this.builder = builder; } // 将部件 partA partB partC 最后组成复杂对象 //这里是将车轮 方向盘和发动机组装成汽车的过程 public void construct() { builder.buildPartA(); builder.buildPartB(); builder.buildPartC(); } } Builder 的具体实现 ConcreteBuilder: 通过具体完成接口 Builder 来构建或装配产品的部件; 定义并明确它所要创建的是什么具体东西; 提供一个可以重新获取产品的接口: public class ConcreteBuilder implements Builder { Part partA, partB, partC; public void buildPartA() { //这里是具体如何构建 partA 的代码 }; public void buildPartB() { //这里是具体如何构建 partB 的代码 }; public void buildPartC() { //这里是具体如何构建 partB 的代码 }; public Product getResult() { //返回最后组装成品结果 }; } 复杂对象:产品 Product: public interface Product { } 复杂对象的部件: public interface Part { } 我们看看如何调用 Builder 模式: ConcreteBuilder builder = new ConcreteBuilder(); Director director = new Director( builder ); director.construct(); Product product = builder.getResult(); Builder 模式的应用 在 Java 实际使用,我们经常用到"池"(Pool)的概念,当资源提供者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并且这些资源需要被很多用户反复共 享时,就需要使用池. "池"实际是一段内存,当池有一些复杂的资源的"断肢"(比如数据库的连接池,也许有时一个连接会断),如果循环再利用这 些"断肢",将提高内存使用效率,提高池的性能.修改 Builder 模式 Director 使之能诊断"断肢"断在哪个部件上,再修复这个部件. 设计模式之 Prototype(原型) 原型模式定义: 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Prototype模式允许一个对象再创建另外一个可定制的对象,根本无需知道任何如何创建的细节,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一个 原型对象传给那个要发动创建的对象,这个要发动创建的对象通过请求原型对象拷贝它们自己来实施创建。 如何使用? 因为 Java 的提供 clone()方法来实现对象的克隆,所以 Prototype模式实现一下子变得很简单. 以勺子为例: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Spoon implements Cloneable { String spoonName; public void setSpoonName(String spoonName) {this.spoonName = spoonName;} public String getSpoonName() {return this.spoonName;} public Object clone() { Object object = null; try { object = super.clone();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xception) { System.err.println("AbstractSpoon is not Cloneable"); } return object; } } 有个具体实现(ConcretePrototype): public class SoupSpoon extends AbstractSpoon { public SoupSpoon() { setSpoonName("Soup Spoon"); } } 调用 Prototype 模式很简单: AbstractSpoon spoon = new SoupSpoon(); AbstractSpoon spoon2 = spoon.clone(); 当然也可以结合工厂模式来创建 AbstractSpoon 实例。 在 Java Prototype 模式变成 clone()方法的使用,由于 Java 的纯洁的面向对象特性,使得在 Java 使用设计模式变 得很自然,两者已经几乎是浑然一体了。这反映在很多模式上,如 Interator 遍历模式。 设计模式之 Adapter(适配器) 适配器模式定义: 将两个不兼容的纠合在一起使用,属于结构型模式,需要有 Adaptee(被适配者)和 Adaptor(适配器)两个身份. 为何使用? 我们经常碰到要将两个没有关系的组合在一起使用,第一解决方案是:修改各自的接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源代码,或 者,我们不愿意为了一个应用而修改各自的接口。 怎么办? 使用 Adapter,在这两种接口之间创建一个混合接口(混血儿). 如何使用? 实现 Adapter 方式,其实"think in Java"的"再生"一节已经提到,有两种方式:组合(composition)和继承 (inheritance). 假设我们要打桩,有两种:方形桩 圆形桩. public class SquarePeg{ public void insert(String str){ System.out.println("SquarePeg insert():"+str); } } public class RoundPeg{ public void insertIntohole(String msg){ System.out.println("RoundPeg insertIntoHole():"+msg); } } 现在有一个应用,需要既打方形桩,又打圆形桩.那么我们需要将这两个没有关系的综合应用.假设 RoundPeg 我们没有源 代码,或源代码我们不想修改,那么我们使用 Adapter 来实现这个应用: public class PegAdapter extends SquarePeg{ private RoundPeg roundPeg; public PegAdapter(RoundPeg peg)(this.roundPeg=peg;) public void insert(String str){ roundPeg.insertIntoHole(str);} } 在上面代码,RoundPeg 属于 Adaptee,是被适配者.PegAdapter 是 Adapter,将 Adaptee(被适配者 RoundPeg)和 Target(目标 SquarePeg)进行适配.实际上这是将组合方法(composition)和继承(inheritance)方法综合运用. PegAdapter 首先继承 SquarePeg,然后使用 new 的组合生成对象方式,生成 RoundPeg 的对象 roundPeg,再重载父 insert()方法。从这里,你也了解使用 new生成对象和使用 extends 继承生成对象的不同,前者无需对原来的修改,甚至无 需要知道其内部结构和源代码. 如果你有些 Java 使用的经验,已经发现,这种模式经常使用。 进一步使用 上面的 PegAdapter 是继承了 SquarePeg,如果我们需要两边继承,即继承 SquarePeg 又继承 RoundPeg,因为 Java 不允许多继承,但是我们可以实现(implements)两个接口(interface) public interface IRoundPeg{ public void insertIntoHole(String msg); } public interface ISquarePeg{ public void insert(String str); } 下面是新的 RoundPeg 和 SquarePeg, 除了实现接口这一区别,和上面的没什么区别。 public class SquarePeg implements ISquarePeg{ public void insert(String str){ System.out.println("SquarePeg insert():"+str); } } public class RoundPeg implements IRoundPeg{ public void insertIntohole(String msg){ System.out.println("RoundPeg insertIntoHole():"+msg); } } 下面是新的 PegAdapter,叫做 two-way adapter: public class PegAdapter implements IRoundPeg,ISquarePeg{ private RoundPeg roundPeg; private SquarePeg squarePeg; // 构造方法 public PegAdapter(RoundPeg peg){this.roundPeg=peg;} // 构造方法 public PegAdapter(SquarePeg peg)(this.squarePeg=peg;) public void insert(String str){ roundPeg.insertIntoHole(str);} } 还有一种叫 Pluggable Adapters,可以动态的获取几个 adapters 一个。使用 Reflection 技术,可以动态的发现的 Public 方法。 设计模式之 Proxy(代理) 理解并使用设计模式,能够培养我们良好的面向对象编程习惯,同时在实际应用,可以如鱼得水,享受游刃有余的乐趣. 代理模式是比较有用途的一种模式,而且变种较多,应用场合覆盖从小结构到整个系统的大结构,Proxy 是代理的意思,我们 也许有代理服务器等概念,代理概念可以解释为:在出发点到目的地之间有一道间层,意为代理. 设计模式定义: 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为什么要使用 Proxy? 1.授权机制 不同级别的用户对同一对象拥有不同的访问权利,如 Jive 论坛系统,就使用 Proxy 进行授权机制控制,访问 论坛有两种人:注册用户和游客(未注册用户),Jive 就通过似 ForumProxy 这样的代理来控制这两种用户对论坛的访问权 限. 2.某个客户端不能直接操作到某个对象,但又必须和那个对象有所互动. 举例两个具体情况: (1)如果那个对象是一个是很大的图片,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那么当这个图片包含在文档时,使用编辑器或浏 览器打开这个文档,打开文档必须很迅速,不能等待大图片处理完成,这时需要做个图片 Proxy 来代替真正的图片. (2)如果那个对象在 Internet 的某个远端服务器上,直接操作这个对象因为网络速度原因可能比较慢,那我们可以先用 Proxy来代替那个对象. 总之原则是,对于开销很大的对象,只有在使用它时才创建,这个原则可以为我们节省很多宝贵的 Java 内存. 所以,有些人认 为 Java 耗费资源内存,我以为这和程序编制思路也有一定的关系. 如何使用 Proxy? 以 Jive 论坛系统为例,访问论坛系统的用户有多种型:注册普通用户 论坛管理者 系统管理者 游客,注册普通用户才能发 言;论坛管理者可以管理他被授权的论坛;系统管理者可以管理所有事务等,这些权限划分和管理是使用 Proxy完成的. Forum 是 Jive的核心接口,在 Forum 陈列了有关论坛操作的主要行为,如论坛名称 论坛描述的获取和修改,帖子发表删 除编辑等. 在 ForumPermissions 定义了各种级别权限的用户: public class ForumPermissions implements Cacheable { /** * Permission to read object.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READ = 0; /** * Permission to administer the entire sytem.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YSTEM_ADMIN = 1; /** * Permission to administer a particular forum.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FORUM_ADMIN = 2; /** * Permission to administer a particular user.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USER_ADMIN = 3; /** * Permission to administer a particular group.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GROUP_ADMIN = 4; /** * Permission to moderate threads.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MODERATE_THREADS = 5; /** * Permission to create a new thread.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CREATE_THREAD = 6; /** * Permission to create a new message.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CREATE_MESSAGE = 7; /** * Permission to moderate messages.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MODERATE_MESSAGES = 8; ..... public boolean isSystemOrForumAdmin() { return (values[FORUM_ADMIN] || values[SYSTEM_ADMIN]); } ..... } 因此,Forum 各种操作权限是和 ForumPermissions 定义的用户级别有关系的,作为接口 Forum 的实现:ForumProxy 正是将这种对应关系联系起来.比如,修改 Forum 的名称,只有论坛管理者或系统管理者可以修改,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ForumProxy implements Forum { private ForumPermissions permissions; private Forum forum; this.authorization = authorization; public ForumProxy(Forum forum, Authorization authorization, ForumPermissions permissions) { this.forum = forum; this.authorization = authorization; this.permissions = permissions; }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rows UnauthorizedException, ForumAlreadyExistsException { //只有是系统或论坛管理者才可以修改名称 if (permissions.isSystemOrForumAdmin()) { forum.setName(name); } else { throw new UnauthorizedException(); } } ... } 而 DbForum 才是接口 Forum 的真正实现,以修改论坛名称为例: public class DbForum implements Forum, Cacheable {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rows ForumAlreadyExistsException { .... this.name = name; //这里真正将新名称保存到数据库 saveToDb(); .... } ... } 凡是涉及到对论坛名称修改这一事件,其他程序都首先得和ForumProxy打交道,由ForumProxy决定是否有权限做某一样 事情,ForumProxy 是个名副其实的"网关","安全代理系统". 在平时应用,无可避免总要涉及到系统的授权或安全体系,不管你有无意识的使用 Proxy,实际你已经在使用 Proxy了. 我们继续结合 Jive谈入深一点,下面要涉及到工厂模式了,如果你不了解工厂模式,请看我的另外一篇文章:设计模式之 Factory 我们已经知道,使用 Forum 需要通过 ForumProxy,Jive 创建一个 Forum 是使用 Factory 模式,有一个总的抽象 ForumFactory,在这个抽象,调用 ForumFactory 是通过 getInstance()方法实现,这里使用了 Singleton(也是设计模式 之一,由于介绍文章很多,我就不写了),getInstance()返回的是 ForumFactoryProxy. 为什么不返回 ForumFactory,而返回 ForumFactory 的实现 ForumFactoryProxy? 原因是明显的,需要通过代理确定是否有权限创建 forum. 在 ForumFactoryProxy 我们看到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ForumFactoryProxy extends ForumFactory { protected ForumFactory factory; protected Authorization authorization; protected ForumPermissions permissions; public ForumFactoryProxy(Authorization authorization, ForumFactory factory, ForumPermissions permissions) { this.factory = factory; this.authorization = authorization; this.permissions = permissions; } public Forum createForum(String name, String description) throws UnauthorizedException, ForumAlreadyExistsException { //只有系统管理者才可以创建 forum if (permissions.get(ForumPermissions.SYSTEM_ADMIN)) { Forum newForum = factory.createForum(name, description); return new ForumProxy(newForum, authorization, permissions); } else { throw new UnauthorizedException(); } } 方法 createForum 返回的也是 ForumProxy, Proxy 就象一道墙,其他程序只能和 Proxy交互操作. 注意到这里有两个 Proxy:ForumProxy 和 ForumFactoryProxy. 代表两个不同的职责:使用 Forum 和创建 Forum; 至于为什么将使用对象和创建对象分开,这也是为什么使用 Factory 模式的原因所在:是为了"封装" "分派";换句话说,尽可 能功能单一化,方便维护修改. Jive论坛系统其他如帖子的创建和使用,都是按照 Forum 这个思路而来的. 以上我们讨论了如何使用Proxy进行授权机制的访问,Proxy还可以对用户隐藏另外一种称为copy-on-write的优化方式. 拷贝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对象是一个开销很大的操作,如果拷贝过程,没有对原来的对象有所修改,那么这样的拷贝开销就没有必 要.用代理延迟这一拷贝过程. 比如:我们有一个很大的 Collection,具体如 hashtable,有很多客户端会并发同时访问它.其一个特别的客户端要进行连 续的数据获取,此时要求其他客户端不能再向 hashtable 增加或删除 东东. 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是:使用 collection 的 lock,让这特别的客户端获得这个 lock,进行连续的数据获取,然后再释放 lock. public void foFetches(Hashtable ht){ synchronized(ht){ //具体的连续数据获取动作.. } } 但是这一办法可能锁住 Collection 会很长时间,这段时间,其他客户端就不能访问该 Collection 了. 第二个解决方案是clone这个Collection,然后让连续的数据获取针对clone出来的那个Collection操作.这个方案前提是, 这个 Collection 是可 clone的,而且必须有提供深度 clone的方法.Hashtable 就提供了对自己的 clone方法,但不是 Key和 value对象的 clone,关于 Clone含义可以参考专门文章. public void foFetches(Hashtable ht){ Hashttable newht=(Hashtable)ht.clone(); } 问题又来了,由于是针对clone出来的对象操作,如果原来的母体被其他客户端操作修改了, 那么对clone出来的对象操作就 没有意义了. 最后解决方案:我们可以等其他客户端修改完成后再进行 clone,也就是说,这个特别的客户端先通过调用一个叫 clone的方 法来进行一系列数据获取操作.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的进行对象拷贝,直至有其他客户端修改了这个对象 Collection. 使用 Proxy实现这个方案.这就是 copy-on-write操作. Proxy应用范围很广,现在流行的分布计算方式 RMI 和 Corba 等都是 Proxy模式的应用. 更多 Proxy应用,见 http://www.research.umbc.edu/~tarr/cs491/lectures/Proxy.pdf Sun 公司的 Explore the Dynamic Proxy API Dynamic Proxy Classes 设计模式之 Facade(外观 总管 Manager) Facade 模式的定义: 为子系统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 Facade一个典型应用就是数据库 JDBC 的应用,如下例对数据库的操作: public class DBCompare { Connection conn = null; PreparedStatement prep = null; ResultSet rset = null; try { Class.forName( "<driver>" ).newInstance();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 "<database>" ); 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column name> = ?"; prep = conn.prepareStatement( sql ); prep.setString( 1, "<column value>" ); rset = prep.executeQuery(); if( rset.next() ) { System.out.println( rset.getString( "<column name" ) ); } } catch( SException e )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rset.close(); prep.close(); conn.close(); } } 上例是 Jsp 最通常的对数据库操作办法. 在应用,经常需要对数据库操作,每次都写上述一段代码肯定比较麻烦,需要将其不变的部分提炼出来,做成一个接口,这 就引入了 facade 外观对象.如果以后我们更换 Class.forName 的<driver>也非常方便,比如从 Mysql 数据库换到 Oracle 数据库,只要更换 facade接口的 driver 就可以. 我们做成了一个 Facade 接口,使用该接口,上例的程序就可以更改如下: public class DBCompare { 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column name> = ?"; try { Mysql msql=new mysql(sql); prep.setString( 1, "<column value>" ); rset = prep.executeQuery(); if( rset.next() ) { System.out.println( rset.getString( "<column name" ) ); } } catch( SException e )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mysql.close(); mysql=null; } } 可见非常简单,所有程序对数据库访问都是使用改接口,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了灵活性. 如果我们要使用连接池,也只要针对 facade接口修改就可以. 由上图可以看出, facade实际上是个理顺系统间关系,降低系统间耦合度的一个常用的办法,也许你已经不知不觉在使用,尽 管不知道它就是 facade. 设计模式之 Composite(组合) Composite 模式定义: 将对象以树形结构组织起来,以达成“部分-整体” 的层次结构,使得客户端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Composite比较容易理解,想到 Composite 就应该想到树形结构图。组合体内这些对象都有共同接口,当组合体一个对象 的方法被调用执行时,Composite 将遍历(Iterator)整个树形结构,寻找同样包含这个方法的对象并实现调用执行。可以用牵一 动百来形容。 所以 Composite 模式使用到 Iterator 模式,和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模式似。 Composite 好处: 1.使客户端调用简单,客户端可以一致的使用组合结构或其单个对象,用户就不必关系自己处理的是单个对象还是整个 组合结构,这就简化了客户端代码。 2.更容易在组合体内加入对象部件. 客户端不必因为加入了新的对象部件而更改代码。 如何使用 Composite? 首先定义一个接口或抽象,这是设计模式通用方式了,其他设计模式对接口内部定义限制不多, Composite 却有个规定, 那就是要在接口内部定义一个用于访问和管理 Composite组合体的对象们(或称部件 Component). 下面的代码是以抽象定义,一般尽量用接口 interface, public abstract class Equipm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实价 public abstract double netPrice(); //折扣价格 public abstract double discountPrice(); //增加部件方法 public boolean add(Equipment equipment) { return false; } //删除部件方法 public boolean remove(Equipment equipment) { return false; } //注意这里,这里就提供一种用于访问组合体的部件方法。 public Iterator iter() { return null; } public Equipment(final String name) { this.name=name; } } 抽象 Equipment 就是 Component 定义,代表着组合体的对象们,Equipment 定义几个共同的方法。 public class Disk extends Equipment { public Disk(String name) { super(name); } //定义 Disk 实价为 1 public double netPrice() { return 1.; } //定义了 disk 折扣价格是 0.5 对折。 public double discountPrice() { return .5; } } Disk是组合体内的一个对象,或称一个部件,这个部件是个单独元素( Primitive)。 还有一种可能是,一个部件也是一个组合体,就是说这个部件下面还有'儿子',这是树形结构通常的情况,应该比较容易理解。 现在我们先要定义这个组合体: abstract class CompositeEquipment extends Equipment { private int i=0; //定义一个 Vector 用来存放'儿子' private Lsit equipment=new ArrayList(); public CompositeEquipment(String name) { super(name); } public boolean add(Equipment equipment) { this.equipment.add(equipment); return true; } public double netPrice() { double netPrice=0.; Iterator iter=equipment.iterator(); for(iter.hasNext()) netPrice+=((Equipment)iter.next()).netPrice(); return netPrice; } public double discountPrice() { double discountPrice=0.; Iterator iter=equipment.iterator(); for(iter.hasNext()) discountPrice+=((Equipment)iter.next()).discountPrice(); return discountPrice; } //注意这里,这里就提供用于访问自己组合体内的部件方法。 //上面 dIsk 之所以没有,是因为 Disk 是个单独(Primitive)的元素. public Iterator iter() { return equipment.iterator() ; { //重载 Iterator 方法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i<equipment.size(); } //重载 Iterator 方法 public Object next() { if(hasNext()) return equipment.elementAt(i++); else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 } 上面 CompositeEquipment 继承了 Equipment,同时为自己里面的对象们提供了外部访问的方法,重载了 Iterator,Iterator 是 Java 的 Collection 的一个接口,是 Iterator 模式的实现. 我们再看看 CompositeEquipment 的两个具体:盘盒 Chassis 和箱子 Cabinet,箱子里面可以放很多东西,如底板, 电源盒,硬盘盒等;盘盒里面可以放一些小设备,如硬盘 软驱等。无疑这两个都是属于组合体性质的。 public class Chassis extends CompositeEquipment { public Chassis(String name) { super(name); } public double netPrice() { return 1.+super.netPrice(); } public double discountPrice() { return .5+super.discountPrice(); } } public class Cabinet extends CompositeEquipment { public Cabinet(String name) { super(name); } public double netPrice() { return 1.+super.netPrice(); } public double discountPrice() { return .5+super.discountPrice(); } } 至此我们完成了整个 Composite模式的架构。 我们可以看看客户端调用 Composote 代码: Cabinet cabinet=new Cabinet("Tower"); Chassis chassis=new Chassis("PC Chassis"); //将 PC Chassis 装到 Tower (将盘盒装到箱子里) cabinet.add(chassis); //将一个 10GB 的硬盘装到 PC Chassis (将硬盘装到盘盒里) chassis.add(new Disk("10 GB")); //调用 netPrice()方法; System.out.println("netPrice="+cabinet.netPrice()); System.out.println("discountPrice="+cabinet.discountPrice()); 上面调用的方法 netPrice()或 discountPrice(),实际上 Composite 使用 Iterator 遍历了整个树形结构,寻找同样包含这 个方法的对象并实现调用执行. Composite是个很巧妙体现智慧的模式,在实际应用,如果碰到树形结构,我们就可以尝试是否可以使用这个模式。 以论坛为例,一个版(forum)有很多帖子(message),这些帖子有原始贴,有对原始贴的回应贴,是个典型的树形结构, 那么当然可以使用 Composite模式,那么我们进入 Jive看看,是如何实现的. Jive 解剖 在 Jive ForumThread 是 ForumMessages 的容器 container(组合体).也就是说,ForumThread 似我们上例的 CompositeEquipment.它和 messages 的关系如图: [thread] |- [message] |- [message] |- [message] |- [message] |- [message] 我们在 ForumThread 看到如下代码: public interface ForumThread { .... public void addMessage(ForumMessage parentMessage, ForumMessage newMessage) throws UnauthorizedException; public void deleteMessage(ForumMessage message) throws UnauthorizedException; public Iterator messages(); .... } 似 CompositeEquipment, 提供用于访问自己组合体内的部件方法: 增加 删除 遍历. 结合我的其他模式对 Jive的分析,我们已经基本大体理解了 Jive 论坛体系的框架,如果你之前不理解设计模式,而直接去看 Jive源代码,你肯定无法看懂。 参考文章: Composite 模式和树形结构的讨论 设计模式之 Decorator(油漆工) 装饰模式:Decorator 常被翻译成"装饰",我觉得翻译成"油漆工"更形象点,油漆工(decorator)是用来刷油漆的,那么被刷油漆的 对象我们称 decoratee.这两种实体在 Decorator 模式是必须的. Decorator定义: 动态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象在墙上刷油漆.使用 Decorator 模式相比用生成子方式达到功能的扩充显得更为灵 活. 为什么使用 Decorator? 我们通常可以使用继承来实现功能的拓展,如果这些需要拓展的功能的种很繁多,那么势必生成很多子,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同时,使用继承实现功能拓展,我们必须可预见这些拓展功能,这些功能是编译时就确定了,是静态的. 使用Decorator的理由是:这些功能需要由用户动态决定加入的方式和时机.Decorator提供了"即插即用"的方法,在运行期间决 定何时增加何种功能. 如何使用? 举Adapter 的打桩示例,在 Adapter 有两种:方形桩 圆形桩,Adapter模式展示如何综合使用这两个,在Decorator模 式,我们是要在打桩时增加一些额外功能,比如,挖坑 在桩上钉木板等,不关心如何使用两个不相关的. 我们先建立一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Work { public void insert(); } 接口 Work有一个具体实现:插入方形桩或圆形桩,这两个区别对 Decorator 是无所谓.我们以插入方形桩为例: public class SquarePeg implements Work{ public void insert(){ System.out.println("方形桩插入"); } } 现在有一个应用:需要在桩打入前,挖坑,在打入后,在桩上钉木板,这些额外的功能是动态,可能随意增加调整修改,比如,可能又需 要在打桩之后钉架子(只是比喻). 那么我们使用 Decorator 模式,这里方形桩 SquarePeg 是 decoratee(被刷油漆者),我们需要在 decoratee 上刷些"油漆",这 些油漆就是那些额外的功能. public class Decorator implements Work{ private Work work; //额外增加的功能被打包在这个 List private ArrayList others = new ArrayList(); //在构造器使用组合 new方式,引入 Work 对象; public Decorator(Work work) { this.work=work; others.add("挖坑"); others.add("钉木板"); } public void insert(){ newMethod(); } //在新方法,我们在 insert 之前增加其他方法,这里次序先后是用户灵活指定的 public void newMethod() { otherMethod(); work.insert(); } public void otherMethod() { ListIterator listIterator = others.listIterator(); while (listIterator.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String)(listIterator.next())) + " 正在进行"); } } } 在上例,我们把挖坑和钉木板都排在了打桩 insert 前面,这里只是举例说明额外功能次序可以任意安排. 好了,Decorator 模式出来了,我们看如何调用: Work squarePeg = new SquarePeg(); Work decorator = new Decorator(squarePeg); decorator.insert(); Decorator 模式至此完成. 如果你细心,会发现,上面调用似我们读取文件时的调用: FileReader fr = new FileReader(filename);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fr); 实际上 Java 的 I/O API 就是使用 Decorator 实现的,I/O变种很多,如果都采取继承方法,将会产生很多子,显然相当繁琐. Jive 的 Decorator 实现 在论坛系统,有些特别的字是不能出现在论坛如"打倒 XXX",我们需要过滤这些"反动"的字体.不让他们出现或者高亮度显 示. 在 IBM Java 专栏专门谈 Jive的文章,有谈及 Jive ForumMessageFilter.java 使用了 Decorator 模式,其实,该程序并 没有真正使用 Decorator,而是提示说:针对特别论坛可以设计额外增加的过滤功能,那么就可以重组 ForumMessageFilter 作 为 Decorator 模式了. 所以,我们在分辨是否真正是Decorator模式,以及会真正使用Decorator模式,一定要把握好Decorator模式的定义,以及其 参与的角色(Decoratee 和 Decorator). 设计模式之 Bridge Bridge 模式定义 :将抽象和行为划分开来,各自独立,但能动态的结合。 任何事物对象都有抽象和行为之分,例如人,人是一种抽象,人分男人和女人等;人有行为,行为也有各种具体表现,所 以,“人”与“人的行为”两个概念也反映了抽象和行为之分。 在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概念,对象这个概念实际是由属性和行为两个部分组成的,属性我们可以认为是一种静止的,是 一种抽象,一般情况下,行为是包含在一个对象,但是,在有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将这些行为也进行归,形成一个总的行 为接口,这就是桥模式的用处。 为什么使用? 不希望抽象部分和行为有一种固定的绑定关系,而是应该可以动态联系的。 如果一个抽象或接口有多个具体实现(子、concrete subclass),这些子之间关系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1. 这多个子之间概念是并列的,如前面举例,打桩,有两个 concrete class:方形桩和圆形桩;这两个形状上的桩是并列的, 没有概念上的重复。 2.这多个子有内容概念上重叠.那么需要我们把抽象共同部分和行为共同部分各自独立开来,原来是准备放在一个接 口里,现在需要设计两个接口:抽象接口和行为接口,分别放置抽象和行为. 例如,一杯咖啡为例,子实现为四个:杯加奶、大杯加奶、 杯不加奶、大杯不加奶。 但是,我们注意到:上面四个子有概念重叠,可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考虑,这四个实际是两个角色的组合:抽象 和 行为,其抽象为:杯和大杯;行为为:加奶 不加奶(如加橙汁 加苹果汁). 实现四个子在抽象和行为之间发生了固定的绑定关系,如果以后动态增加加葡萄汁的行为,就必须再增加两个杯 加葡萄汁和大杯加葡萄汁。显然混乱,扩展性极差。 那我们从分离抽象和行为的角度,使用 Bridge模式来实现。 如何实现?
spring 的优点? 1.降低了组件之间的耦合性 ,实现了软件各层之间的解耦 2.可以使用容易提供的众多服务,如事务管理,消息服务等 3.容器提供单例模式支持 4.容器提供了AOP技术,利用它很容易实现如权限拦截,运行期监控等功能 5.容器提供了众多的辅助,能加快应用的开发 6.spring对于主流的应用框架提供了集成支持,如hibernate,JPA,Struts等 7.spring属于低侵入式设计,代码的污染极低 8.独立于各种应用服务器 9.spring的DI机制降低了业务对象替换的复杂性 10.Spring的高度开放性,并不强制应用完全依赖于Spring,开发者可以自由选择spring的部分或全部 什么是DI机制? 依赖注入(Dependecy Injection)和控制反转(Inversion of Control)是同一个概念,具体的讲:当某个角色 需要另外一个角色协助的时候,在传统的程序设计过程,通常由调用者来创建被调用者的实例。但在spring 创建被调用者的工作不再由调用者来完成,因此称为控制反转。创建被调用者的工作由spring来完成,然后注入调用者 因此也称为依赖注入。 spring以动态灵活的方式来管理对象 , 注入的两种方式,设置注入和构造注入。 设置注入的优点:直观,自然 构造注入的优点:可以在构造器决定依赖关系的顺序。 什么是AOP? 面向切面编程(AOP)完善spring的依赖注入(DI),面向切面编程在spring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面向切面编程提供声明式事务管理 2.spring支持用户自定义的切面 面向切面编程(aop)是对面向对象编程(oop)的补充, 面向对象编程将程序分解成各个层次的对象,面向切面编程将程序运行过程分解成各个切面。 AOP从程序运行角度考虑程序的结构,提取业务处理过程的切面,oop是静态的抽象,aop是动态的抽象, 是对应用执行过程的步骤进行抽象,,从而获得步骤之间的逻辑划分。 aop框架具有的两个特征: 1.各个步骤之间的良好隔离性 2.源代码无关性 Hibernate工作原理及为什么要用? 原理: 1.读取并解析配置文件 2.读取并解析映射信息,创建SessionFactory 3.打开Sesssion 4.创建事务Transation 5.持久化操作 6.提交事务 7.关闭Session 8.关闭SesstionFactory 为什么要用: 1. 对JDBC访问数据库的代码做了封装,大大简化了数据访问层繁琐的重复性代码。 2. Hibernate是一个基于JDBC的主流持久化框架,是一个优秀的ORM实现。他很大程度的简化DAO层的编码工作 3. hibernate使用Java反射机制,而不是字节码增强程序来实现透明性。 4. hibernate的性能非常好,因为它是个轻量级框架。映射的灵活性很出色。它支持各种关系数据库,从一对一到多对多的各种复杂关系。 2. Hibernate是如何延迟加载? 1. Hibernate2延迟加载实现:a)实体对象 b)集合(Collection) 2. Hibernate3 提供了属性的延迟加载功能 当Hibernate在查询数据的时候,数据并没有存在与内存,当程序真正对数据的操作时,对象才存在与内存,就实现了延迟加载,他节省了服务器的内存开销,从而提高了服务器的性能。 3.Hibernate怎样实现之间的关系?(如: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 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表与表之间的关系进行操作,它们都市对对象进行操作,我们程序把所有的表与都映射在一起,它们通过配置文件的many-to-one、one-to-many、many-to-many、 4. 说下Hibernate的缓存机制 1. 内部缓存存在Hibernate又叫一级缓存,属于应用事物级缓存 2. 二级缓存: a) 应用及缓存 b) 分布式缓存 条件:数据不会被第三方修改、数据大小在可接受范围、数据更新频率低、同一数据被系统频繁使用、非 关键数据 c) 第三方缓存的实现 5. Hibernate的查询方式 Sql、Criteria,object comptosition Hql: 1、 属性查询 2、 参数查询、命名参数查询 3、 关联查询 4、 分页查询 5、 统计函数 6. 如何优化Hibernate? 1.使用双向一对多关联,不使用单向一对多 2.灵活使用单向一对多关联 3.不用一对一,用多对一取代 4.配置对象缓存,不使用集合缓存 5.一对多集合使用Bag,多对多集合使用Set 6. 继承使用显式多态 7. 表字段要少,表关联不要
谭浩强教授,我国著名计算机教育专家。1934年生。1958年清华大学毕业。学生时代曾担任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北京市人民代表。他是我国计算机普及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开拓者之一,现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 谭浩强教授创造了3个世界纪录:(1)20年来他(及和他人合作)共编著出版了130本计算机著作,此外主编了250多本计算机书籍,是出版科技著作数量最多的人。(2)他编著和主编的书发行量超过4500万册,是读者最多的科技作家。我国平均每30人、知识分子每1.5人就拥有1本谭浩强教授编著的书。(3)他和别人合作编著的《BASIC语言》发行了1200万册,创科技书籍发行量的世界纪录。此外,他编著的《C程序设计》发行了600万册。他曾在央电视台主讲了BASIC,FORTRAN,COBOL,Pascal,QBASIC,C,Visual Basic七种计算机语言,观众超过300万人。 在我国学习计算机的人很少有不知道谭浩强教授的。他善于用容易理解的方法和语言说明复杂的概念。许多人认为他开创了计算机书籍贴近大众的新风,为我国的计算机普及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谭浩强教授曾获全国高校教学成果国家级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以及北京市政府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计算机世界》报组织的“世纪评选”把他评为我国“20世纪最有影响的IT人物”10个人之一(排在第2位)。他的功绩是把千百万群众带入计算机的大门。 1 C语言概述 1.1 C语言的发展过程 1.2 当代最优秀的程序设计语言 1.3 C语言版本 1.4 C语言的特点 1.5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1.6 C和C++ 1.7 简单的C程序介绍 1.8 输入和输出函数 1.9 C源程序的结构特点 1.10 书写程序时应遵循的规则 1.11 C语言的字符集 1.12 C语言词汇 1.13 Turbo C 2.0 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1.13.1 Turbo C 2.0 简介和启动 1.13.2 Turbo C 2.0 集成开发环境 1.13.3 File菜单 1.13.4 Edit 菜单 1.13.5 Run 菜单 1.13.6 Compile 菜单 11.13.7 Project 菜单 1.13.8 Options菜单 1.13.9 Debug 菜单 1.13.10 Break/watch 菜单 1.13.11 Turbo C 2.0 的配置文件 2 程序的灵魂—算法 2.1 算法的概念 21 2.2 简单算法举例 21 2.3 算法的特性 24 2.4 怎样表示一个算法 24 2.4.1 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 24 2.4.2 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24 2.4.3 三种基本结构和改进的流程图 28 2.4.4 用N-S 流程图表示算法 29 2.4.5 用伪代码表示算法 30 2.4.6 用计算机语言表示算法 31 2.5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31 3 数据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3.1 C语言的数据型 32 3.2 常量与变量 33 23.2.1 常量和符号常量 33 3.2.2 变量 33 3.3 整型数据 34 3.3.1 整型常量的表示方法 34 3.3.2 整型变量 35 3.4 实型数据 37 3.4.1 实型常量的表示方法 37 3.4.2 实型变量 38 3.4.3 实型常数的型 39 3.5 字符型数据 39 3.5.1 字符常量 39 3.5.2 转义字符 39 3.5.3 字符变量 40 3.5.4 字符数据在内存的存储形式及使用方法 41 3.5.5 字符串常量 41 3.5.6 符号常量 42 3.6 变量赋初值 42 3.7 各数值型数据之间的混合运算 43 3.8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44 3.8.1 C运算符简介 44 3.8.2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45 3.9 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47 33.10 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48 3.11 小结 49 3.11.1 C的数据型 49 3.11.2 基本型的分及特点 49 3.11.3 常量后缀 49 3.11.4 常量型 49 3.11.5 数据型转换 49 3.11.6 运算符优先级和结合性 50 表达式 50 4 最简单的 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 4.1 C语句概述 51 4.2 赋值语句 53 4.3 数据输入输出的概念及在 C 语言的实现 54 4.4 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 54 4.4.1 putchar 函数(字符输出函数) 54 4.4.2 getchar函数(键盘输入函数) 55 4.5 格式输入与输出 55 4.5.1 printf 函数(格式输出函数) 56 4.5.2 scanf函数(格式输入函数) 58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 60 45 分支结构程序 5.1 关系运算符和表达式 61 5.1.1 关系运算符及其优先次序 61 5.1.2 关系表达式 61 5.2 逻辑运算符和表达式 62 5.2.1 逻辑运算符极其优先次序 62 5.2.2 逻辑运算的值 63 5.2.3 逻辑表达式 63 5.3 if 语句 64 5.3.1 if语句的三种形式 64 5.3.2 if语句的嵌套 67 5.3.3 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 69 5.4 switch语句 70 5.5 程序举例 71 6 循环控制 6.1 概述 71 6.2 goto 语句以及用goto 语句构成循环 71 6.3 while语句 72 6.4 do-while语句 74 6.5 for 语句 76 6.6 循环的嵌套 79 56.7 几种循环的比较 79 6.8 break 和 continue语句 79 6.8.1 break 语句 79 6.8.2 continue 语句 80 6.9 程序举例 81 7 数组 7.1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82 7.1.1 一维数组的定义方式 82 7.1.2 一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83 7.1.3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84 7.1.4 一维数组程序举例 84 7.2 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86 7.2.1 二维数组的定义 86 7.2.2 二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86 7.2.3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87 7.2.4 二维数组程序举例 89 7.3 字符数组 89 7.3.1 字符数组的定义 89 7.3.2 字符数组的初始化 89 7.3.3 字符数组的引用 90 7.3.4 字符串和字符串结束标志 91 67.3.5 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 91 7.3.6 字符串处理函数 92 7.4 程序举例 94 本章小结 97 8 函 数 8.1 概述 98 8.2 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 99 8.3 函数的参数和函数的值 100 8.3.1 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 101 8.3.2 函数的返回值 102 8.4 函数的调用 106 8.4.1 函数调用的一般形式 106 8.4.2 函数调用的方式 106 8.4.3 被调用函数的声明和函数原型 107 8.5 函数的嵌套调用 108 8.6 函数的递归调用 109 8.7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110 8.8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112 8.8.1 局部变量 113 8.8.2 全局变量 119 8.9 变量的存储别 120 78.9.1 动态存储方式与静态动态存储方式 120 8.9.2 auto变量 120 8.9.3 用static 声明局部变量 121 8.9.4 register 变量 122 用extern 声明外部变量 123 9 预处理命令 9.1 概述 124 9.2 宏定义 125 9.2.1 无参宏定义 126 9.2.2 带参宏定义 127 9.3 文件包含 128 9.4 条件编译 130 9.5 本章小结 10 指针 10.1 地址指针的基本概念 131 10.2 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 132 10.2.1 定义一个指针变量 133 10.2.2 指针变量的引用 133 10.2.3 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 137 10.2.4 指针变量几个问题的进一步说明 140 810.3 数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141 10.3.1 指向数组元素的指针 142 10.3.2 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 143 10.3.3 数组名作函数参数 146 10.3.4 指向多维数组的指针和指针变量 148 10.4 字符串的指针指向字符串的针指变量 150 10.4.1 字符串的表示形式 152 10.4.2 使用字符串指针变量与字符数组的区别 158 10.5 函数指针变量 159 10.6 指针型函数 160 10.7 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161 10.7.1 指针数组的概念 161 10.7.2 指向指针的指针 164 10.7.3 main 函数的参数 166 10.8 有关指针的数据型和指针运算的小结 167 10.8.1 有关指针的数据型的小结 167 10.8.2 指针运算的小结 167 10.8.3 void 指针型 168 11 结构体与共用体 11.1 定义一个结构的一般形式 170 11.2 结构型变量的说明 172 911.3 结构变量成员的表示方法 174 11.4 结构变量的赋值 174 11.5 结构变量的初始化 175 11.6 结构数组的定义 175 11.7 结构指针变量的说明和使用 177 11.7.1 指向结构变量的指针 177 11.7.2 指向结构数组的指针 179 11.7.3 结构指针变量作函数参数 180 11.8 动态存储分配 181 11.9 链表的概念 182 11.10 枚举型 184 11.10.1 枚举型的定义和枚举变量的说明 184 11.10.2 枚举型变量的赋值和使用 185 11.11 定义符typedef 12 位运算 12.1 位运算符C语言提供了六种位运算符: 189 12.1.1 按位与运算 191 12.1.2 按位或运算 192 12.1.3 按位异或运算 192 12.1.4 求反运算 193 12.1.5 左移运算 193 1012.1.6 右移运算 193 12.2 位域(位段) 194 12.3 本章小结 13 文件 13.1 C文件概述 197 13.2 文件指针 198 13.3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199 13.3.1 文件的打开(fopen 函数) 200 13.3.2 文件关闭函数(fclose函数) 202 13.4 文件的读写 204 13.4.1 字符读写函数fgetc 和fputc 204 13.4.2 字符串读写函数fgets 和fputs 208 13.4.3 数据块读写函数fread 和fwtrite 209 13.4.4 格式化读写函数fscanf和fprintf 201 13.5 文件的随机读写 202 13.5.1 文件定位 202 13.5.2 文件的随机读写 203 13.6 文件检测函数 204 13.6.1 文件结束检测函数 feof函数 204 13.6.2 读写文件出错检测函数 205 1113.6.3 文件出错标志和文件结束标志置 0 函数 206 13.7 C库文件 208 13.8 本章小结 第1篇 基本知识 第1章 C++的初步知识 *1.1 从C到C++ *1.2 最简单的C++程序 1.3 C++程序的构成和书写形式 1.4 C++程序的编写和实现 1.5 关于C++上机实践 习题 第2章 数据型与表达式 2.1 C++的数据型 2.2 常量 2.2.1 什么是常量 2.2.2 数值常量 2.2.3 字符常量 2.2.4 符号常量 2.3 变量 2.3.1 什么是变量 2.3.2 变量名规则 2.3.3 定义变量 2.3.4 为变量赋初值 2.3.5 常变量 2.4 C++的运算符 2.5 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 2.5.1 基本的算术运算符 2.5.2 算术表达式和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 2.5.3 表达式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2.5.4 自增和自减运算符 2.5.5 强制型转换运算符 2.6 赋值运算符与赋值表达式 2.6.1 赋值运算符 2.6.2 赋值过程型转换 2.6.3 复合的赋值运算符 2.6.4 赋值表达式 2.7 逗号运算符与逗号表达式 习题 第2篇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 第3章 程序设计初步 3.1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和算法 3.1.1 算法的概念 3.1.2 算法的表示 3.2 C++程序和语句 3.3 赋值语句 3.4 C++的输入与输出 *3.4.1 输入流与输出流的基本操作 *3.4.2 在输入流与输出流使用控制符 3.4.3 用getchar和putchar函数进行字符的输入和输出 3.4.4 用scanf和printf函数进行输入和输出 3.5 编写顺序结构的程序 3.6 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 3.6.1 关系运算和关系表达式 3.6.2 逻辑常量和逻辑变量 3.6.3 逻辑运算和逻辑表达式 3.7 选择结构和if语句 3.7.1 if语句的3种形式 3.7.2 if语句的嵌套 3.8 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 3.9 多分支选择结构和switch语句 3.10 编写选择结构的程序 3.11 循环结构和循环语句 3.11.1 用while语句构成循环 3.11.2 用do-while语句构成循环 3.11.3 用for语句构成循环 3.11.4 几种循环的比较 3.12 循环的嵌套 3.13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3.14 编写循环结构的程序 习题 第4章 函数与预处理 4.1 概述 4.2 定义函数的一般形式 4.2.1 定义无参函数的一般形式 4.2.2 定义有参函数的一般形式 4.3 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 4.3.1 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 4.3.2 函数的返回值 4.4 函数的调用 4.4.1 函数调用的一般形式 4.4.2 函数调用的方式 4.4.3 对被调用函数的声明和函数原型 *4.5 内置函数 *4.6 函数的重载 *4.7 函数模板 *4.8 有默认参数的函数 4.9 函数的嵌套调用 4.10 函数的递归调用 4.11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4.11.1 局部变量 4.11.2 全局变量 4.12 变量的存储别 4.12.1 动态存储方式与静态存储方式 4.12.2 自动变量 4.12.3 用static声明静态局部变量 4.12.4 用register声明寄存器变量 4.12.5 用extern声明外部变量 4.12.6 用static声明静态外部变量 4.13 变量属性小结 4.14 关于变量的声明和定义 4.15 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4.15.1 内部函数 4.15.2 外部函数 4.16 预处理命令 4.16.1 宏定义 4.16 2 “文件包含”处理 4.16.3 条件编译 习题 第5章 数组 5.1 数组的概念 5.2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5.2.1 定义一维数组 5.2.2 引用一维数组的元素 5.2.3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5.2.4 一维数组程序举例 5.3 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5.3.1 定义二维数组 5.3.2 二维数组的引用 5.3.3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5.3.4 二维数组程序举例 5.4 用数组名作函数参数 5.5 字符数组 5.5.1 字符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 5.5.2 字符数组的赋值与引用 5.5.3 字符串和字符串结束标志 5.5.4 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 5.5.5 字符串处理函数 5.5.6 字符数组应用举例 *5.6 C++处理字符串的方法——字符串与字符串变量 5.6.1 字符串变量的定义和引用 5.6.2 字符串变量的运算 5.6.3 字符串数组 5.6.4 字符串运算举例 习题 第6章 指针 6.1 指针的概念 6.2 变量与指针 6.2.1 定义指针变量 6.2.2 引用指针变量 6.2.3 指针作为函数参数 6.3 数组与指针 6.3.1 指向数组元素的指针 6.3.2 用指针变量作函数参数接收数组地址 6.3.3 多维数组与指针 6.4 字符串与指针 6.5 函数与指针 6.5.1 用函数指针变量调用函数 6.5.2 用指向函数的指针作函数参数 6.6 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6.7 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6.7.1 指针数组的概念 6.7.2 指向指针的指针 6.8 有关指针的数据型和指针运算的小结 6.8.1 有关指针的数据型的小结 6.8.2 指针运算小结 *6.9 引用 6.9.1 什么是变量的引用 6.9.2 引用的简单使用 6.9.3 引用作为函数参数 习题 第7章 自定义数据型 7.1 结构体型 7.1.1 结构体概述 7.1.2 结构体型变量的定义方法及其初始化 7.1.3 结构体变量的引用 7.1.4 结构体数组 7.1.5 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 7.1.6 结构体型数据作为函数参数 *7.1.7 动态分配和撤销内存的运算符new和delete 7.2 共用体 7.2.1 共用体的概念 7.2.2 对共用体变量的访问方式 7.2.3 共用体型数据的特点 7.3 校举型 7.4 用typedef声明型 习题 第3篇 基于对象的程序设计 第8章 和对象 8.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概述 8.1.1 什么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8.1.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 8.1.3 和对象的作用 8.1.4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 8.2 的声明和对象的定义 8.2.1 和对象的关系 8.2.2 声明型 8.2.3 定义对象的方法 8.2.4 和结构体型的异同 8.3 的成员函数 8.3.1 成员函数的性质 8.3.2 在定义成员函数 8.3.3 inline成员函数 8.3.4 成员函数的存储方式 8.4 对象成员的引用 8.4.1 通过对象名和成员运算符访问对象的成员 8.4.2 通过指向对象的指针访问对象的成员 8.4.3 通过对象的引用变量来访问对象的成员 8.5 封装性和信息隐蔽 8.5.1 公用接口与私有实现的分离 8.5.2 声明和成员函数定义的分离 8.5.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几个名词 8.6 和对象的简单应用举例 习题 第9章 关于和对象的进一步讨论 9.1 构造函数 9.1.1 对象的初始化 9.1.2 构造函数的作用 9.1.3 带参数的构造函数 9.1.4 用参数初始化表对数据成员初始化 9.1.5 构造函数的重载 9.1.6 使用默认参数的构造函数 9.2 析构函数 9.3 调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顺序 9.4 对象数组 9.5 对象指针 9.5.1 指向对象的指针 9.5.2 指向对象成员的指针 9.5.3 this指针 9.6 共用数据的保护 9.6.1 常对象 9.6.2 常对象成员 9.6.3 指向对象的常指针 9.6.4 指向常对象的指针变量 9.6.5 对象的常引用 9.6.6 const型数据的小结 9.7 对象的动态建立和释放 9.8 对象的赋值和复制 9.8.1 对象的赋值 9.8.2 对象的复制 9.9 静态成员 9.9.1 静态数据成员 9.9.2 静态成员函数 9.10 友元 9.10.1 友元函数 9.10.2 友元 9.11 模板 习题 第10章 运算符重载 10.1 什么是运算符重载 10.2 运算符重载的方法 10.3 重载运算符的规则 10.4 运算符重载函数作为成员函数和友元函数 10.5 重载双目运算符 10.6 重载单目运算符 10.7 重载流插入运算符和流提取运算符 10.7.1 重载流插入运算符“<<” 10.7.2 重载流提取运算符“>>” 10.8 不同型数据间的转换 10.8.1 标准型数据间的转换 10.8.2 转换构造函数 10.8.3 型转换函数 习题 第4篇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第11章 继承与派生 11.1 继承与派生的概念 11.2 派生的声明方式 11.3 派生的构成 11.4 派生成员的访问属性 11.4.1 公用继承 11.4.2 私有继承 11.4.3 保护成员和保护继承 11.4.4 多级派生时的访问属性 11.5 派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11.5.1 简单的派生构造函数 11.5.2 有子对象的派生构造函数 11.5.3 多层派生时的构造函数 11.5.4 派生构造函数的特殊形式 11.5.5 派生的析构函数 11.6 多重继承 11.6.1 声明多重继承的方法 11.6.2 多重继承派生构造函数 11.6.3 多重继承引起的二义性问题 11.6.4 虚基 11.7 基与派生的转换 11.8 继承与组合 11.9 继承在软件开发的重要意义 习题 第12章 多态性与虚函数 12.1 多态性的概念 12.2 一个典型的例子 12.3 虚函数 12.3.1 虚函数的作用 12.3.2 静态关联与动态关联 12.3.3 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声明虚函数 12.3.4 虚析构函数 12.4 纯虚函数与抽象 12.4.1 纯虚函数 12.4.2 抽象 12.4.3 应用实例 习题 第13章 输入输出流 13.1 C++的输入和输出 13.1.1 输入输出的含义 13.1.2 C++的I/O对C的发展——型安全和可扩展性 13.1.3 C++的输入输出流 13.2 标准输出流 13.2.1 cout,cerr和clog流 13.2.2 格式输出 13.2.3 用流成员函数put输出字符 13.3 标准输入流 13.3.1 cin流 13.3.2 用于字符输入的流成员函数 13.3.3 istream的其他成员函数 13.4 文件操作与文件流 13.4.1 文件的概念 13.4.2 文件流与文件流对象 13.4.3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13.4.4 对ASCII文件的操作 13.4.5 对二进制文件的操作 13.5 字符串流 习题 第14章 C++工具 14.1 异常处理 14.1.1 异常处理的任务 14.1.2 异常处理的方法 14.1.3 在函数声明进行异常情况指定 14.1.4 在异常处理处理析构函数 14.2 命名空间 14.2.1 为什么需要命名空间 14.2.2 什么是命名空间 14.2.3 使用命名空间解决名字冲突 14.2.4 使用命名空间成员的方法 14.2.5 无名的命名空间 14.2.6 标准命名空间std 14.3 使用早期的函数库 习题 附录A 常用字符与ASCII代码对照表 附录B 运算符与结合性 参考文献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数据结构(第2版)》第二版在保持原书基本框架和特色的基础上,对主要各章,如第一、二、三、四、六及九章等,作了增删和修改。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数据结构(第2版)》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型的数据结构和查找、排序的各种方法。对每一种数据结构,除了详细阐述其基本概念和具体实现外,并尽可能对每种操作给出PASCAL的算法,对查找和排序的各种算法,还着重在时间上作出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比较。最后一章讨论文件的各种组织方法。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数据结构(第2版)》概念清楚,内容丰富,并有配套的《数据结构题集》(第二版),既便于教学,又便于自学。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数据结构(第2版)》可作为计算机专业和信息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第一章 绪论 1.1 什么是数据结构 1.2 基本概念和术语 1.3 数据结构的发展简史及它在计算机科学所处的地位 1.4 算法的描述和算法分析 1.4.1 算法的描述 1.4.2 算法设计的要求 1.4.3 算法效率的度量 1.4.4 算法的存储空间需求 第二章 线性表 2.1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 2.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2.3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2.3.1 线性链表 2.3.2 循环链表 2.3,3 双向链表 2.4 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及相加 第三章 栈和队列 3.1 栈 3.1.1 抽象数据型栈的定义 3.1.2 栈的表示和实现 3.2 表达式求值 **3.3 栈与递归过程 3.3.1 递归过程及其实现 3.3.2 递归过程的模拟 3.4 队列 3.4.1 抽象数据型队列的定义 3.4.2 链队列——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3.4.3 循环队列——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3.5 离散事件模拟 第四章 串 4.1 串及其操作 4.1.1 串的逻辑结构定义 4.1.2 串的基本操作 4.2 串的存储结构 4.2.1 静态存储结构 4.2.2 动态存储结构 4.3 串基本操作的实现 4.3.1 静态结构存储串时的操作 4.3.2 模式匹配的一种改进算法 4.3.3 堆结构存储串时的操作 4.4 串操作应用举例 4.4.1 文本编辑 **4.4.2 建立词索引表 第五章 数组和广义表 5.1 数组的定义和运算 5.2 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 5.3 矩阵的压缩存储 5.3.1 特殊矩阵 5.3.2 稀疏矩阵 5.4 广义表的定义 5.5 广义表的存储结构 **5.6 m元多项式的表示 **5.7 广义表的递归算法 5.7.1 求广义表的深度 5.7.2 复制广义表 5.7.3 建立广义表的存储结构 第六章 树和二叉树 6.1 树的结构定义和基本操作 6.2 二叉树 6.2.1 定义与基本操作 6.2.2 二叉树的性质 6.2.3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6.3 遍历二叉树和线索二叉树 6.3.1 遍历二叉树 5.3.2 线索二叉树 6.4 树和森林 6.4.1 树的存储结构 6.4.2 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6.4.3 树的遍历 **6.5 树与等价问题 6.6 哈夫曼树及其应用 6.6.1 最优二叉树(哈夫曼树) 6.6.2 哈夫曼编码 **6.7 回溯法与树的遍历 **6.8 树的计数 第七章 图 7.1 图的定义和术语 7.2 图的存储结构 7.2.1 数组表示法 7.2.2 邻接表 7.2.3 十字链表 7.2.4 邻接多重表 7.3 图的遍历 7.3.1 深度优先搜索 7.3.2 广度优先搜索 7.4 图的连通性问题 7.4.1 无向图的连通分量和生成树 **7.4.2 有向图的强连通分量 7.4.3 最小生成树 **7.4.4 关节点和重连通分量 7.5 有向无环图及其应用 7.5.1 拓扑排序 7.5.2 关键路径 7.6 最短路径 7.6.1 从某个源点到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 7.6.2 每一对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7.7 二部图与图匹配 第八章 动态存储管理 8.1 概述 8.2 可利用空间表及分配方法 8.3 边界标识法 8.3.1 可利用空间表的结构 8.3.2 分配算法 8.3.3 回收算法 8.4 伙伴系统 8.4.1 可利用空间表的结构 8.4.2 分配算法 8.4.3 回收算法 8.5 无用单元收集 8.6 存储紧缩 第九章 查找 9.1 静态查找表 9.1.1 顺序表的查找 9.1.2 有序表的查找 9.1.3 静态树表的查找 9.1.4 索引顺序表的查找 9.2 动态查找表 9.2.1 二叉排序树和平衡二叉树 9.2.2 B_树和B+树 9.2.3 键树 9.3 哈希表 9.3.1 什么是哈希表 9.3.2 哈希函数的构造方法 9.3.3 处理冲突的方法 9.3.4 哈希表的查找及其分析 第十章 内部排序 10.1 概述 10.2 插入排序 10.2.1 直接插入排序 10.2.2 其它插入排序 10.2.3 希尔排序 10.3 快速排序 10.4 选择排序 10.4.1 简单选择排序 10.4.2 树形选择排序 10.4.3 堆排序 10.5 归并排序 10.6 基数排序 10.6.1 多关键字的排序 10.6.2 链式基数排序 10.7 各种内部排序方法的比较讨论 第十一章 外部排序 11.1 外存信息的存取 11.2 外部排序的方法 11.3 多路平衡归并的实现 11.4 置换-选择排序 **11.5 缓冲区的并行操作处理 11.6 最佳归并树 **11.7 磁带归并排序 11.7.1 平衡归并 11.7.2 多步归并 第十二章 文件 12.1 有关文件的基本概念 12.2 顺序文件 12.3 索引文件 12.4 ISAM文件和VSAM文件 12.4.1 ISAM文件 12.4.2 VSAM文件 12.5 直接存取文件(散列文件) 12.6 多关键字文件 12.6.1 多重表文件 12.6.2 倒排文件 附录一 PASCAL语言扩充部分的语法图 附录二 名词索引 附录三 过程和函数索引 参考书目 《面向对象的C++数据结构算法实现与解析》是采用面向对象的c++语言数据结构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内容包括采用c++语言的、模板、虚函数、友元、友编写的各种主要数据存储结构的算法、基本操作成员函数、调用这些成员函数的主程序和程序运行结果以及各主要数据存储结构的图示。《面向对象的C++数据结构算法实现与解析》还介绍了stl模板的应用。   《面向对象的C++数据结构算法实现与解析》结合存储结构和算法,配合大量的图示,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算法,还配有文字说明。   《面向对象的C++数据结构算法实现与解析》适用于高等学校学生和自学者,同时也是很好的考研参考书。 第1章 线性表 1.1 顺序存储结构 1.2 链式存储结构 1.2.1 单链表 1.2.2 单循环链表 1.2.3 向循环链表 1.2.4 不设头结点的链表 1.3 静态链表存储结构 第2章 栈和队列 2.1 栈 2.1.1 栈的顺序存储结构 2.1.2 栈的链式存储结构 2.2 栈的应用与递归 2.2.1 数制转换 2.2.2 表达式求值 2.2.3 汉诺塔问题与递归的实现 2.2.4 迷宫问题 2.2.5 皇后问题 2.2.6 马踏棋盘问题 2.2.7 背包问题 2.3 队列 2.3.1 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2.3.2 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2.4 队列的应用——排队和排队机的模拟 第3章 字符串和矩阵 3.1 字符串 3.1.1 字符串的按需(堆)存储结构 3.1.2 字符串的模式匹配算法 3.2 矩阵 3.2.1 多维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 3.2.2 矩阵的压缩存储 第4章 树与二叉树 4.1 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 4.2 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 4.3 二叉树的遍历 4.4 线索二叉树 4.5 二叉排序树 4.6 平衡二叉树 4.7 红黑树 4.8 伸展树 4.9 树的存储结构 4.10 赫夫曼树和赫夫曼编码 第5章 图 5.1 图的邻接矩阵存储结构 5.2 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 5.3 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 5.4 图的应用 5.4.1 无向图的连通分量和生成树 5.4.2 最小生成树 5.4.3 关节点和重连通分量 5.4.4 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 5.4.5 最短路径 第6章 查找 6.1 静态查找表 6.2 静态树表 6.3 哈希表的插入、删除及查找 6.4 动态查找表 6.4.1 b树 6.4.2 键树 第7章 内部排序 7.1 插入排序 7.2 冒泡排序 7.3 简单选择排序 7.4 希尔排序 7.5 快速排序 7.6 堆排序 7.7 二路归并排序 7.8 静态链表排序 7.9 基数排序 第8章 外部排序 8.1 多路平衡归并 8.2 置换-选择排序 第9章 动态存储管理 9.1 边界标识法 9.2 伙伴系统 参考文献
HGE 系列教材(1) --- 简介 HGE 是一个硬件加速(Hardware accelerated)的2D 游戏引擎(Game Engine), HGE 是一个富有特性的间件,可以用于开发任何型的2D 游戏。HGE 封装性良好, 以至于你仅仅需要关系游戏逻辑(Game Logic),而不需要在意DirectX,Windows 消 息循环等。 HGE 架构在DirectX 8.0 之上,能够跑在大多数的Windows 系统上。 1. 选用HGE 的理由: 1)专业化--- 专注于2D 领域 2)简单化--- 非常容易使用 3)技术优势--- 基于Direct3D API 有较好的性能和特性 4)免费--- 对于个人或者商业用户都免费,遵循zlib/libpng license 5)代码高度的一致性--- 代码是否具有一致性,是衡量代码质量的标准之一(《Co de Reading: The Open Source Perspective》) 2. 体系结构: HGE 有3 个抽象层(layers of abstraction): 1)核心函数(Core Functions) 处于核心的函数和例程(routines),被整个系统所依赖。 2)辅助(Helper Classes) 游戏对象相关的,架构于HGE Core Functions 层之上,辅助用户进行游戏开发。 3)创作工具(Authoring Tools) 用于游戏开发的一组工具。 从上图可以看见: 1)用于代码只需要架构在HGE Helper Classes 之上 2)通常游戏资源(Game Resources)需要使用HGE 创作工具来产生 3. 体系结构概述: 1)Core Functions 层 <1> 图形格式支持:支持BMP, JPG, PNG, TGA, DDS, DIB 文件格式 <2> 支持窗口模式和全屏模式 <3> 音频支持和音乐回放(music playback):支持WAV, MP3, MP2, MP1 an d OGG 音频文件格式(audio file formats),支持MO3, IT, XM, S3M, MTM, MO D and UMX 音乐文件格式(music file formats),支持压缩流的回放。声音大小和声 道的控制 <4> 输入设备支持:鼠标和键盘 <5> 资源:读取硬盘上的资源,支持ZIP 打包的文件格式 <6> 日志支持 2)Helper Classes 层 <1> 精灵(Sprites)和动画(Animations) 对于所有硬件设备特性的直接支持:锚点(anchor)支持,伸展、缩放、旋转的支持, 不同的回放模式的支持 <2> 字体 读取和渲染(render)位图字体,多种字体排列方式,旋转和缩放字体,字符串宽度计 算等 <3> 粒子系统(particle systems)和网格变形(distortion mesh) 高效的粒子系统,可用于创建烟雾、爆炸、魔法效果等,提供粒子系统的管理,支持定 界盒(bounding box)计算和冲突检测(collision detection) <4> 资源管理:通过简单的函数调用,来创建复杂的对象,自动的内存管理。对于资 源组(resource groups)采用预先缓存和特殊的清除处理(这是一种通过控制对象分配 和释放来提高效率的方法) <5> GUI:强大而灵活的GUI 管理,支持动画式的GUI <6> 矢量(Vectors),对于2D 矢量的完全支持 3)Authoring Tools 层 <1> 资源的打包(pack):HGE 使用ZIP 格式的资源包,你可以使用任何的打包工 具,甚至还可以给资源包加密 <2> 纹理(Texture)工具 <3> 粒子系统编辑器:能够设定粒子的速度,方向,生命周期,轨迹,颜色,透明等 <4> 位图字体编辑器:运行通过系统已经安装的字体来创建位图字体,你可以使用 图形编辑器来为位图字体添加额外的效果 HGE 系列教材(2) --- 安装 HGE 在HGE 的文档有详细谈到如何安装的问题,这里讲一下VC6 平台的安装问题: 1. 下载完HGE 之后,需要使用到lib\vc 文件夹下的库文件以及include 目录下的头文 件 2. 打开 Tools->Options->Directories 如上两图,添加路径 3. 在游戏开发使用HGE 首先建立一个空的Win32 工程,然后选择Project->Settings...->Link 按图所示,输入hge.lib 和hgehelp.lib 当然,也可以使用预编译器指令pragram 来打到同样的目的。 HGE 系列教材(3) --- 初试 HGE 当HGE 安装完成之后,就可以使用了,关于HGE 的安装,可以参考《HGE 系列教材(2) --- 安装HGE》 现在使用HGE 开发一个极小的程序: 1. 包含hge.h 文件,并且定义一个HGE 的指针,通过这个指针,我们可以访问HGE Core Functions 层的函数。 #include <hge.h> HGE *pHge = 0; 使用完HGE 指针之后,需要释放这个指针,pHGE->Release(); 2. 帧函数(Frame Function)是一个用户定义的函数,每一帧时间,它会被HGE Engi ne 调用一次,函数返回true,则调用停止: bool FrameFunc() { if (hge->Input_GetKeyState(HGEK_ESCAPE))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3. 建立一个WinMain 函数,WinMain 函数是标准的Windows 应用程序入口,这里, 我们首先初始化HGE 指针: int WINAPI 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LPSTR lpCmdLine, int nShowCmd) { pHge = hgeCreate(HGE_VERSION); // ... pHge->Release(); return 0; } 通过HGE 指针,我们才可以访问HGE Engine 的接口。调用了hgeCreate 函数之 后,不要忘记了使用Release 函数释放资源。 4. 初始化操作: 有一些初始化操作需要完成,使得程序能够跑起来: // 设置帧函数 pHge->System_SetState(HGE_FRAMEFUNC, FrameFunc); // 设置窗口模式 pHge->System_SetState(HGE_WINDOWED, true); // 设置不使用声音 pHge->System_SetState(HGE_USESOUND, false); // 设置标题为"Minimal HGE" pHge->System_SetState(HGE_TITLE, "Minimal HGE"); 最后需要调用函数System_Initiate 来完成初始化操作,这个函数返回值是一个bool 型的变量,如果是true 那么表示初始化成功,如果是false 表示出错,这时候可以通 过System_GetErrorMessage 函数来获取错误消息: if (pHge->System_Initiate()) { pHge->System_Start(); } else { MessageBox(NULL, pHge->System_GetErrorMessage(), "Error", MB_O K | MB_ICONERROR | MB_APPLMODAL); } 再程序结束的时候,需要释放资源: pHge->System_Shutdown(); pHge->Release(); 5. 整个完整的程序如下: #include <hge.h> HGE* pHge = 0; bool FrameFunc() { if (pHge->Input_GetKeyState(HGEK_ESCAPE))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int WINAPI 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LPSTR lpCmdLine, int nShowCmd) { pHge = hgeCreate(HGE_VERSION); pHge->System_SetState(HGE_FRAMEFUNC, FrameFunc); pHge->System_SetState(HGE_WINDOWED, true); pHge->System_SetState(HGE_USESOUND, false); pHge->System_SetState(HGE_TITLE, "HGE 小程序"); if (pHge->System_Initiate()) { pHge->System_Start(); } else { MessageBox(NULL, pHge->System_GetErrorMessage(), "Error", MB_O K | MB_ICONERROR | MB_APPLMODAL); } pHge->System_Shutdown(); pHge->Release(); return 0; } 注意,程序运行之后,一直调用函数FrameFunc 直到用户按下ESC,那么跳到pHge- HGE 系列教材(4) --- 初探 HGE Core Functions 层 HGE Core Functions 层的函数需要通过HGE 指针来访问,就如《HGE 系列教 材(3) --- 初试HGE》所谈到的一样,通过调用hgeCreate 函数来初始化HGE 指针, HGE Core Functions 层的函数,大致分层一下几: 1. 接口函数(Interface functions): hgeCreate --- 初始化HGE 指针,这是一个全局函数,除了这个函数,HGE Cor e Funtions 所有的函数都需要通过HGE 指针调用。 Release --- 释放HGE 接口,调用了hgeCreate 就应该调用Release 释放。 2. 系统函数(System functions): 这函数都是以System_ 开头,后面加上表示函数意义的单词(不出现下划线), 之后介绍的函数也将使用这种命名方式,即型前缀+ 有意义的单词: System_Initiate 初始化相关软件和硬件 System_Shutdown 恢复声音模式并且释放资源 System_Start 开始运行用户定义的帧函数 System_SetState 设置系统内部状态 System_GetState 返回内部状态的值 System_GetErrorMessage 返回最后出错的HGE 错误描述符 System_Log 在日志文件书写格式化消息 System_Launch 运行一个URL 或者外部的可执行文件或数据文件 System_Snapshot 截屏并保存到一个文件 3. 资源函数(Resource functions): Resource_Load 从硬盘上读取资源到内存 Resource_Free 从内存删除读取的资源 Resource_AttachPack 附加一个资源包 Resource_RemovePack 移除一个资源包 Resource_RemoveAllPacks 移除之前关联的所有资源包 Resource_MakePath 建立一个绝对文件路径 Resource_EnumFiles 通过通配符来枚举文件 4. 初始化文件函数(initialization file functions) Ini_SetInt 在初始化文件写入一个整数值 Ini_GetInt 从初始化文件读取一个整数值 Ini_SetFloat 在初始化文件写入一个浮点值(float) Ini_GetFloat 从初始化文件读取一个浮点值(float) Ini_SetString 在初始化文件写入一个字符串 Ini_GetString 从初始化文件读取一个字符串 5. 随机数参数函数(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functions) Random_Seed 设置随机数产生器的种子 Random_Int 产生int 型的随机数 Random_Float 产生float 型的随机数 6. 计时函数(Timer functions) Timer_GetTime 返回从调用System_Initiate 函数到现在所用的时间(单位 为秒) Timer_GetDelta 返回上一次调用帧函数到现在所用的时间(单位为秒) Timer_GetFPS 返回当前FPS 的值 7. 声效函数(Sound effect functions) Effect_Load 载入从硬盘载入声音到内存 Effect_Free 从内存删除载入的音效和相关的资源 Effect_Play 开始播放音效 Effect_PlayEx 开始播放音效,这个函数含有更多的参数 8. 更多查看HGE 的文档 HGE 系列教材(5) --- 输入、声音和渲染 建议读者对应HGE 的官方的例子:Tutorial 02 - Using input, sound and renderi ng 来阅读本文 渲染: 在HGE ,四边形是一种图元,对应了结构体hgeQuad,另外还有三角形图元,对应 hgeTriple,为了渲染,我们现在需要使用hgeQuad 结构体,这个结构体如下: struct hgeQuad { hgeVertex v[4]; // 顶点描述了这个四边形 HTEXTURE tex; // 纹理的句柄或者为0 int blend; // 混合模式(blending mode) }; HGE 图元对应的结构体总含有这3 个部分:顶点,纹理句柄,混合模式 struct hgeVertex { float x, y; // 屏幕的x,y 坐标 float z; // Z-order,范围[0, 1] DWORD col; // 顶点的颜色 float tx, ty; // 纹理的 x,y 坐标(赋值前需要规格化坐标间隔,使得 tx,ty 取 值范围在[0,1]) }; 规格化坐标间隔在后面的例子会谈到 1. 颜色的表示: 颜色使用32 位表示,从左开始,8 位为Alpha 通道,8 位红色,8 位绿色,8 位蓝色 对于后24 位,如果全部为0,表示黑色,如果全部为1,表示白色 2. 定义颜色的运算: 我们把颜色看成一个四维向量,即alpha 通道,红色,绿色,蓝色这四个分量 <1> 颜色是可以相乘的 颜色的相乘是对应的四个分量分别相乘的结果,即:alpha 通道的值与alpha 通道的 值相乘,红色的值与红色的值相乘,绿色的值与绿色的值相乘,蓝色的值与蓝色的值相乘。 <2> 颜色是可以相加的 同上,对应分量相加。 颜色的每个分量使用浮点数表示,范围是[0-1],相加操作可能导致溢出,一种处理的方式 就是,如果溢出,则设定值为1。 3. 混合模式: 1)BLEND_COLORADD 表示顶点的颜色与纹理的纹元(texel)颜色相加,这使得纹理变亮,可见顶点颜色为0x0 0000000 将不造成任何影响。 2)BLEND_COLORMUL 表示顶点的颜色与纹理的纹元颜色相乘,这使得纹理变暗,可见顶点颜色为0xFFFFFFFF 将不造成任何影响。 注意:必须在1),2)做一个选择,且只能选择1),2)的一个。处理的对象是纹理 颜色和顶点颜色。 这里有一个技巧: 如果我们需要在程序显示一个气球,这个气球的颜色不断变化,这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准备 多张不同颜色的气球纹理,而只需要一张白色的气球纹理,设置blend 为BLEND_COL ORMUL,白色的R,G,B 值被表示成1.0,也就是说,纹理颜色和顶点颜色相乘的结果是 顶点的颜色,那么就可以通过修改顶点颜色,得到任意颜色的气球了。 3)BLEND_ALPHABLEND 渲染时,将对象的像素颜色(而非顶点的颜色)与当前屏幕的对应像素颜色进行alpha 混 合。alpha 混合使用到alpha 通道,对于两个像素颜色进行如下操作,得到一个颜色: R(C)=alpha*R(B)+(1-alpha)*R(A) G(C)=alpha*G(B)+(1-alpha)*G(A) B(C)=alpha*B(B)+(1-alpha)*B(A) 这里的BLEND_ALPHABLEND 使用的是对象像素的颜色的alpha 通道。可见如果对象像 素颜色alpha 通道为0,那么结果就是只有当前屏幕的像素颜色,也就是常常说的100 % 透明,因此,我们可以理解alpha 混合就是一个是图像透明的操作,0 表示完全透明, 255 表示完全不透明。 4)BLEND_ALPHAADD 渲染时,将对象的像素颜色与当前屏幕的对应像素颜色相加,结果是有了变亮的效果。 注意:这里的3),4)必选其一,且只能选其一。处理的对象是对象像素颜色和屏幕像素 颜色。 5)BLEND_ZWRITE 渲染时,写像素的Z-order 到Z-buffer 6)BLEND_NOZWRITE 渲染时,不写像素的Z-order 到Z-buffer 这里一样是二者选一 设置举例: quad.blend=BLEND_ALPHAADD | BLEND_COLORMUL | BLEND_ZWRITE; // quad 为hgeQuad 变量 4. HGE 渲染 1)定义和初始化hgeQuad 结构体: hgeQuad quad; // 定义四边形 2)初始化hgeQuad 变量: // 设置混合模式 quad.blend=BLEND_ALPHAADD | BLEND_COLORMUL | BLEND_ZWRITE; // 加载纹理 quad.tex = pHGE->Texture_Load("particles.png"); 注意,读取硬盘上资源的时候,可能会失败,因此通常都需要检查,例如: if (!quad.tex) { MessageBox(NULL, "Load particles.png", "Error", 0); } // 初始化顶点 for(int i=0;i<4;i++) { // 设置顶点的z 坐标 quad.v[i].z=0.5f; // 设置顶点的颜色,颜色的格式为0xAARRGGBB quad.v[i].col=0xFFFFA000; } // 这里假定载入的纹理大小为128*128,现在截取由点(96,64),(128,64), (128,96),(96,96)这四个点围成的图形。 quad.v[0].tx=96.0/128.0; quad.v[0].ty=64.0/128.0; // 规格化坐标间隔 quad.v[1].tx=128.0/128.0; quad.v[1].ty=64.0/128.0; quad.v[2].tx=128.0/128.0; quad.v[2].ty=96.0/128.0; quad.v[3].tx=96.0/128.0; quad.v[3].ty=96.0/128.0; 注意,对于hgeQuad 结构体,顶点quad.v[0] 表示左上那个点,quad.v[1] 表示右上 的点,quad.v[2] 表示右下的点,quad.v[3] 表示左下的点。 // 设置hgeQuad 在屏幕的位置 float x=100.0f, y=100.0f; quad.v[0].x=x-16; quad.v[0].y=y-16; quad.v[1].x=x+16; quad.v[1].y=y-16; quad.v[2].x=x+16; quad.v[2].y=y+16; quad.v[3].x=x-16; quad.v[3].y=y+16; System_SetState(HGE_RENDERFUNC,RenderFunc); RenderFunc 原型和帧函数一样: bool RenderFunc(); 4)编写RenderFunc 函数: bool RenderFunc() { pHGE->Gfx_BeginScene(); // 在如何渲染之前,必须调用这个函数 pHGE->Gfx_Clear(0); // 清屏,使用黑色,即颜色为0 pHGE->Gfx_RenderQuad(&quad); // 渲染 pHGE->Gfx_EndScene(); // 结束渲染,并且更新窗口 return false; // 必须返回false } 补充:Load 函数是和Free 函数成对出现的,即在硬盘上加载了资源之后,需要Free 它们,例如: quad.tex = pHGE->Texture_Load("particles"); // ... pHGE->Texture_Free(quad.tex); 音效: 使用音效是很简单的 1. 载入音效: HEFFECT hEffect = pHGE->Effect_Load("sound.mp3"); 2. 播放: pHGE->Effect_PlayEx(hEffect); 或者pHGE->Effect_Play(hEffect); 1)Effect_Play 函数只接受一个参数就是音效的句柄HEFFECT xx; 2)Effect_PlayEx 函数较为强大,一共有四个参数: HCHANNEL Effect_PlayEx( HEFFECT effect, // 音效的句柄 int volume = 100, // 音量,100 为最大,范围是[0, 100] int pan = 0, // 范围是[-100, 100],-100 表示只使用左声道, 100 表示只使用右声道 float pitch = 1.0, // 播放速度,1.0 表示正常速度,值越大播放 速度越快,值越小播放越慢。这个值要大于0 才有效(不可以等于0) bool loop = false // 是否循环播放,false 表示不循环 ); 输入: 仅仅需要调用函数pHGE->Input_GetKeyState(HGEK_xxx); 来判断输入,应该在帧 函数调用它,例如: bool FrameFunc() { if (pHGE->Input_GetKeyState(HGEK_LBUTTOM)) // ... if (pHGE->Input_GetKeyState(HGEK_UP)) // ... } HGE 系列教材(6) --- 程序流程与细节 HGE 的一些细节,通过源码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通过读源码,可以更加高效的使用HG E Engine。 必要的第一步: Help Classes 层建立于Core Functions 层之上,这并不意味着用户只需要关心Help Classes 而忽略Core Functions,因此我们需要获得一个HGE 指针,来使用Core F unctions 的函数: <1> 获取HGE 指针: HGE* pHGE = pgeCreate(HGE_VERSION); <2> 释放HGE 指针: 使用之后,需要释放HGE 指针。 pHGE->Release(); Create 和Release 过程使用了引用计数,也就是说,一般来看,除了第一次的Create 调用之外几乎不消耗CPU 时间和资源,每调用一次Create 函数,引用计数器就加一,只 有在第一次调用的时候才会真正的分配空间,调用Release 会使得引用计数器减一,当它 为0 的时候,才真正是释放资源。因此以下代码是可用的: while(true) { HGE* pHGE = pgeCreate(HGE_VERSION); // 确保不是第一次调用pgeCre ate 函数,因为如果是第一次调用,会分配内存。 // ... do something pHGE->Release(); } 此外,要成对的调用pgeCreate 和Release 函数,每次调用Release 之后,调用它的 指针将被赋值为0,例如: HGE* pHGE = hgeCreate(HGE_VERSION); pHGE->Release(); pHGE->Release(); // ERROR: pHGE == 0 另外,pHGE->Release 会调用pHGE->System_Shutdown(); 必要的第二步: 初始化: pHGE->System_Initiate(); 初始化语句放在Windows 入口函数,这个函数将按顺序完成 1)窗口的注册 2)创建窗口 3)初始化子系统 4)显示一个HGE 的LOGO(这个东西在HGE 里面被称之为HGE splash) 一般使用System_Initiate() 都会是这样的: if (pHGE->System_Initiate()) { pHGE->System_Start(); } else { MessageBox(NULL, pHGE->System_GetErrorMessage(), "Error", MB_O K | MB_ICONERROR | MB_APPLMODAL); } 必要的第三步: 调用: pHGE->System_Start(); 调用了System_Start 的目的是开始消息循环,见必要的第二步代码 pHGE->System_Start 和pHGE->System_Shutdown 是成对出现的,处于某些原 因,即使我们知道pHGE->Release 会调用System_Shutdown 函数,我们还是应该 去显示的调用System_Shutdown 函数。System_Shutdown 相比Release 要安全, 我们可以这样调用,而不会出错: pHGE->System_Start(); // ... Something pHGE->System_Shutdown(); pHGE->System_Shutdown(); // OK 不论如何,Create 和Release 成对调用,Start 和Shutdown 成对调用,那么就不会 有问题出现。 还有什么是需要的? System_SetState 函数 常常需要设置窗口大小或者是设置为全屏模式,需要设置是否使用声音等,这一系列操作被 称之为设置系统状态,统一通过调用pHGE->System_SetState 函数来完成,最为关键 的是设置帧函数,调用了pHGE->System_Start 之后,会在绘制每帧图像时调用帧函数。 pHGE->System_SetState(XXX, XXX) 通常可以在如何地方,如何情况下调用,不要 认为它们只能在pHGE->System_Initiate 之前调用 System_SetState 函数的第一个参数表示状态,在内部实现时,它是FSM 的状态,而 第二个参数表示值,通过这个函数,可以绑定状态和相关的值 补充一下,帧函数必须是一个全局函数,而不能是一个的成员函数,并且帧函数的原型必 须是: bool FunName(void); 惯用法: 我们通常会在程序初始化之前设置状态,即在System_Initiate 调用之前,例如: int WINAPI 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LPSTR lpCmdLine, int nShowCmd) { pHGE->System_SetState(HGE_FRAMEFUNC, FrameFunc); pHGE->System_SetState(HGE_WINDOWED, true); pHGE->System_SetState(HGE_USESOUND, false); pHGE->System_SetState(HGE_TITLE, "HGE"); pHGE->System_SetState(HGE_SHOWSPLASH, false); // 用于去除 L OGO if (pHGE->System_Initiate()) { pHGE->System_Start(); } { MessageBox(NULL, pHGE->System_GetErrorMessage(), "Error", MB_O K | MB_ICONERROR | MB_APPLMODAL); } pHGE->System_Shutdown(); pHGE->Release(); return 0; } HGE 系列教材(7) --- 使用 Helper Classes 字体的使用: 1. 头文件 #include <hgeFont.h> 2. 载入字体 hgeFont* pFont; pFont = new hgeFont("font1.fnt"); // 不要忘记delete fnt 文件是一个字体描述文件(font description file),可以通过创作工具产生 3. 打印字体 pFont->printf(5, 5, HGETEXT_LEFT, "dt:%.3f\nFPS:%d (constant)", // 使用文将出现“??” pHGE->Timer_GetDelta(), pHGE->Timer_GetFPS() ); 在渲染函数打印文字,HGE 到目前版本1.81 依然不支持文,只能使用第三方支持。 建议使用微妙的平衡(BOGY)提供的解决方案。 粒子系统的使用: 1. 建立一个hgeSprite 对象,hgeSprite 构造函数如下: hgeSprite( HTEXTURE tex, // 纹理的句柄 float x, // sprite 对应的纹理的x 坐标 float y, // sprite 对应的纹理的y 坐标(区别于顶点的纹理坐标,这里无需规格 化坐标间隔) float w, // sprite 的宽 float h // sprite 的高 ); 注意,sprite 对应的纹理的坐标,是sprite 的左上的坐标。由此可见,一个精灵对应了 纹理的一个四边形区域,实际的源码,sprite 含有一个hgeQuad 成员变量。 如果tex 为0,那么就使用白色作为纹理的数据(texture data) hgeSprite* pSpt = new hgeSprite(tex, 32, 32, 32, 32); 2. 设置混合模式,根据情况设置混合模式,后面详细讨论: pSpt->SetBlendMode(BLEND_COLORMUL | BLEND_ALPHAADD | BLEND_N OZWRITE); // 建议使用BLEND_ALPHAADD,这样看起来效果会好很多(增亮)。 3. 设置锚点(似乎和函数名字有点不符) void SetHotSpot( float x, // 锚点的x 坐标 float y // 锚点的y 坐标 ); 锚点是这样的一个点:进行一些操作的心点。例如进行旋转操作的心点,即旋转操作依 赖于这个点。通常设置sprite 的心点为锚点。 4. 关联hgeParticleSystem pPar = new hgeParticleSystem("trail.psi", m_pSpt); // 关联hgeParticleSys tem psi 文件被称之为粒子系统描述文件(particle system description file),这个文件是 hgeParticleSystemInfo 结构对象的硬盘镜像,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5. 粒子系统的基本参数介绍: 系统生命周期(System lifetime):粒子系统的生命周期,在这个周期内会产生新粒子 Emission:每秒产生多少个新的粒子 粒子生命周期(Particle lifetime):特定的某个粒子的生命周期 6. 设定Emission: pPar->info.nEmission=10; 7. 调用Fire 函数 pPar->Fire() 函数会重启粒子系统,但它不会影响当前活跃粒子 pPar->Render(); 9. MoveTo 函数 pPar->MoveTo(x, y); 用于移动粒子系统到(x,y)处 10. Update 函数 pPar->Update(m_pHGE->Timer_GetDelta()); 在帧函数应该调用Update 且使用参数为m_pHGE->Timer_GetDelta() 使用 hgeSprite 渲染: 前面说了为了渲染,使用了hgeQuad,那样做是复杂的,我们完全可以使用sprite 来实 现,而不需要使用到过多的Core Functions 层的函数。 1. 创建sprite pSpt = new hgeSprite(tex, 96, 64, 32, 32); 2. 设置颜色 pSpr->SetColor(0xFFFFA000); SetColor 函数将为sprite 添加颜色,添加的方式混合模式决定,设置混合模式,通过 调用函数pSpr->SetBlendMode 实现。 注意,这里设置的颜色是sprite hgeQuad 对象的顶点的颜色,四个顶点颜色将设为 相同,而混合模式设置的是sprite 的hgeQuad 对象的blend 值。 pSpr->SetBlendMode(BLEND_COLORMUL | BLEND_ALPHAADD | BLEND_NO ZWRITE); // 这里使用的纹理是alpha 通道渐变,颜色为白色的纹理,因此会使用到B LEND_COLORMUL,这点在《HGE 系列教材(5) --- 输入、声音和渲染》做了详细的 说明 3. 设置锚点: pSpr->SetHotSpot(16, 16); 4. 渲染 在渲染函数,调用pSpr->Render(x, y); 方可 HGE 系列教材(8) --- hgeResourceManager helper class(本文未完成) hgeResourceManager 是一个资源管理 1. 构造函数 hgeResourceManager( const char* scriptname = 0 ); scriptname 表示资源脚本文件名(Resource script filename),如果此参数为0,表 示不使用Resource script file 现在来介绍一下资源脚本: 资源脚本是一个文本文件,用于定义资源。资源文件由多个(或一个)命令(command) 组成,格式如下: Command ResourceName : BaseResourceName { Parameter1=Value1 ; 这里是注释 Parameter2=Value2 ... ParameterN=ValueN }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Resource level1 { filename=levels\level1.dat resgroup=1 } 这里只有一个命令:Resource,Resource 命令定义了一个原生资源(raw resource) 注意,资源文件是大小写敏感的,资源文件可以有注释,使用“;”开头。资源文件的参数 (parameter)是没有顺序限制的。 同种型的资源,不可以使用相同的资源名(Resource Name)。在定义资源名或者文件 路径时,出现空格或者特殊字符,需要把整个字符串用双引号引起来。 BaseResourceName 是可选的,如果被指定,那么就表示对BaseResourceName 对 应的参数(Parameters)的拷贝,例如: Sprite wizard { texture=characters rect=0,0,32,32 hotspot=16,16 blendmode=COLORMUL,ALPHABLEND,NOZWRITE resgroup=1 } Sprite orc : wizard { rect=0,64,32,32 ; 设定新值 color=FF808000 ; 设定新值 } 这里orc 除了rect 和color 两个参数以外,其他参数值都和wizard 一样。 hgeResourceManager 是可以容错的,如果脚本出现错误,不会导致程序的终止,错误 信息将被写入日志文件。 1)Command(命令) Command 表明了资源的含义,含有以下几种: Include,Resource,Texture,Sound,Music,Stream,Target,Sprite,Animat ion,Font,Particle,Distortion,StringTable <1> Include 命令:Include 命令用于导入其他的资源脚本文件,例如: Include level2.res ; level2.res 是一个资源脚本文件 注意,自引用和循环引用是可行的,它们会被检查出来,并报告在日志文件,例如: <2> Resource 命令:定义原生资源(raw resource) 参数: filename,resgroup。例如: Resource level1 { filename=levels\level1.dat ; 可以使用绝对或者相对路径,相对路径是相对于应 用程序所在的文件夹或者是相对于资源包的根目录,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它是一个相对 路径,相对的是应用程序或者资源包的根目录而不是脚本文件 resgroup=1 ; 资源组(resource group)标识符,0 表示没有特定的组 } <3> Texture 命令:定义一个纹理 参数:filename,mipmap,resgroup。例如: Texture background { filename=images\bg.jpg resgroup=1 } 由于没有设定mipmap 参数的值,因此它取默认值。 <4> Sound 命令:定义一个音效 参数:filename,resgroup。例如: Sound explosion1 { filename=sounds\expl1.ogg resgroup=1 } <5> Music 命令 HGE 系列教材(9) --- GUI(本文未完成) 1. hge GUI 对象和控件 hge GUI 对象被看作是一个控件的容器,hge 提供了创建GUI 对象的hgeGUI 2. hgeGUI 1)AddCtrl 函数 void AddCtrl( hgeGUIObject *ctrl // hgeGUIObject 对象的指针 ); 我们通常可以有这样的写法: gui->AddCtrl(new hgeGUIMenuItem(1,fnt,snd,400,200,0.0f,"Play")); 这里hgeGUIMenuItem 是一个控件,继承于hgeGUIObject ,注意,我们创建了 hgeGUIObject 对象,但是却没有去销毁它,因为hgeGUI 的析构函数会去处理这些 问题。 2)SetNavMode 设置GUI 导航模式(Navigate mode): void SetNavMode( int navmode ); HGEGUI_NONAVKEYS - 无键盘导航 HGEGUI_LEFTRIGHT - 左右按键导航 HGEGUI_UPDOWN - 上下按键导航 HGEGUI_CYCLED - 循环 默认情况下,navmode 被设置为HGEGUI_NONAVKEYS,对于一个菜单,我们可以这 样设置: SetNavMode(HGEGUI_UPDOWN | HGEGUI_CYCLED); 使用上下键导航,并且循环。 设置光标sprite: void SetCursor( hgeSprite *sprite ); 设置光标对应的sprite,如果为0,表示不显示光标,默认情况为0。注意,光标不受G UI 对象的管理,也就是用户必须自己释放光标资源。 4)SetFocus void SetFocus( int id ); 每个控件都有一个对应的ID 号,这个ID 号被称之为控件的标识符,这里通过控件标识 符来设置焦点。键盘事件只会被分发到成为焦点的控件上。 5)Enter 开始GUI Enter 动画 3. hgeGUIObject hgeGUIObject 是一个抽象,它有一个纯虚函数Render hgeGUIObject 的子的对象并不是GUI 对象,而是GUI 控件,这一点应该清楚 1)hgeGUIObject 的成员变量 hgeGUIObject 的成员变量都为public: // 必须在构造函数初始化的变量 int id; // 控件标识符 bool bStatic; // 如果为true 控件无法成为焦点也不会接受键盘事件,同时它将被 navigate 例程忽略(前面已谈到设置navigate) bool bVisible; // 控件是否可见,如果为false,控件将不被渲染 bool bEnabled; // false 时,控件对用户的输入不作出任何回应,但是控件是可以 接受到用户的通知(区别于bStatic) hgeRect rect; // 控件有界框(bounding box)在屏幕上的区域 DWORD color; // 控件颜色 // 不需要在构造函数初始化的变量 hgeGUI *gui; // GUI 对象指针 hgeGUIObject *prev; // 连接GUI 对象的所有控件,子不需要改变它 // hge 指针 static HGE *hge; 2)void Render(void) 渲染控件到屏幕 3)void Update(float fDt) fDt 上次调用Update 函数到现在所用的时间(单位是秒) 4)void Enter(void) 控件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被调用,用于播放控件出现时的动画 5)void Leave(void) 控件离开屏幕的时候被调用,用于播放控件离开屏幕的动画 6)bool IsDone(void) 判断控件出现动画和控件离开动画是否播放完毕 7)void Focus(bool bFocused) 控件获得焦点,bFocused 为true,反之为false 8)bool MouseMove(float x, float y) 以控件左上为原点,鼠标指针的坐标。如果控件状态改变,需要通知调用者,那么返回tr ue,否则返回false 9)bool MouseLButton( bool bDown) bDown 如果为true,表示按下鼠标左键,如果bDown 为false,表示松开鼠标左键 10)bool KeyClick( int key, int chr) key 表示按键的虚拟代码(Virtual code of the pressed key),见下表: HGEK_LBUTTON Left mouse button HGEK_RBUTTON Right mouse button HGEK_MBUTTON Middle mouse button (wheel button) HGEK_BACKSPACE BACKSPACE key HGEK_TAB TAB key HGEK_ENTER Any of the two ENTER keys HGEK_SPACE SPACE key HGEK_SHIFT Any of the two SHIFT keys HGEK_CTRL Any of the two CTRL keys HGEK_ALT Any of the two ALT keys HGEK_LWIN Left WINDOWS key HGEK_RWIN Right WINDOWS key HGEK_APPS APPLICATIONS key HGEK_PAUSE PAUSE key HGEK_CAPSLOCK CAPS LOCK key HGEK_NUMLOCK NUM LOCK key HGEK_SCROLLLOCK SCROLL LOCK key HGEK_PGUP PAGE UP key HGEK_PGDN PAGE DOWN key HGEK_HOME HOME key HGEK_END END key HGEK_INSERT INSERT key HGEK_DELETE DELETE key HGEK_LEFT LEFT ARROW key HGEK_UP UP ARROW key HGEK_RIGHT RIGHT ARROW key HGEK_DOWN DOWN ARROW key HGEK_0 Main keyboard '0' key HGEK_1 Main keyboard '1' key HGEK_2 Main keyboard '2' key HGEK_3 Main keyboard '3' key HGEK_4 Main keyboard '4' key HGEK_5 Main keyboard '5' key HGEK_6 Main keyboard '6' key HGEK_7 Main keyboard '7' key HGEK_8 Main keyboard '8' key HGEK_9 Main keyboard '9' key HGEK_A 'A' key HGEK_B 'B' key HGEK_C 'C' key HGEK_D 'D' key HGEK_E 'E' key HGEK_F 'F' key HGEK_G 'G' key HGEK_H 'H' key HGEK_I 'I' key HGEK_J 'J' key HGEK_K 'K' key HGEK_L 'L' key HGEK_M 'M' key HGEK_N 'N' key HGEK_O 'O' key HGEK_P 'P' key HGEK_Q 'Q' key HGEK_R 'R' key HGEK_S 'S' key HGEK_T 'T' key HGEK_U 'U' key HGEK_V 'V' key HGEK_W 'W' key HGEK_X 'X' key HGEK_Y 'Y' key HGEK_Z 'Z' key HGEK_GRAVE Grave accent (`) HGEK_MINUS Main keyboard MINUS key (-) HGEK_EQUALS Main keyboard EQUALS key (=) HGEK_BACKSLASH BACK SLASH key (\) HGEK_LBRACKET Left square bracket ([) HGEK_RBRACKET Right square bracket (]) HGEK_SEMICOLON Semicolon (;) HGEK_APOSTROPHE Apostrophe (') HGEK_COMMA Comma (,) HGEK_PERIOD Main keyboard PERIOD key (.) HGEK_SLASH Main keyboard SLASH key (/) HGEK_NUMPAD0 Numeric keyboard '0' key HGEK_NUMPAD1 Numeric keyboard '1' key HGEK_NUMPAD2 Numeric keyboard '2' key HGEK_NUMPAD3 Numeric keyboard '3' key HGEK_NUMPAD4 Numeric keyboard '4' key HGEK_NUMPAD5 Numeric keyboard '5' key HGEK_NUMPAD6 Numeric keyboard '6' key HGEK_NUMPAD7 Numeric keyboard '7' key HGEK_NUMPAD8 Numeric keyboard '8' key HGEK_NUMPAD9 Numeric keyboard '9' key HGEK_MULTIPLY Numeric keyboard MULTIPLY key (*) HGEK_DIVIDE Numeric keyboard DIVIDE key (/) HGEK_ADD Numeric keyboard ADD key (+) HGEK_SUBTRACT Numeric keyboard SUBTRACT key (-) HGEK_DECIMAL Numeric keyboard DECIMAL key (.) HGEK_F1 F1 key HGEK_F2 F2 key HGEK_F3 F3 key HGEK_F4 F4 key HGEK_F5 F5 key HGEK_F6 F6 key HGEK_F7 F7 key HGEK_F8 F8 key HGEK_F9 F9 key HGEK_F10 F10 key HGEK_F11 F11 key HGEK_F12 F12 key 如果控件状态修改了,希望通知调用者,那么返回true,否则为false
本教程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C语言提高部分,第二部分为C++基础部分,第三部分为C++进阶部分,第四部分为C、C++及数据结构基础部分,第五部分为C_C++与设计模式基础,内容非常详细. 第一部分 C语言提高部分目录 01_初学者的企业用人标准寻找引言 02_socketclient_api模型的抽象_初学者应知的标准_传智扫地僧 03_本套视频总体课程简介 04_就业班课程总体简介_课堂答疑 05_初学者建立信心 06_学员学习标准_排序及问题抛出 07_数组做函数参数退化问题剖析_传智扫地僧 08_数据型基础提高 09_数据型引申和思考 10_变量本质剖析和内存四区模型引出_传智扫地僧 11_c的学习重理解到位_对初学者_传智扫地僧 12_直接通过内存标号操作内存空间_课堂答疑 13_午课程回顾 14_内存四区基本原理_全局区案例理解 15_内存四区_堆栈案例理解 16_课堂答疑_理解指针的关键关键在内存 17_vs20102013上配置#系列快捷方式 18_栈的属性和buf地址增长方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9_函数调用模型_主调函数和被调用函数 20_课堂答疑_函数调用流程入栈出栈过程 21_指针也是一种数据型_基础 22_指针也是一种数据型_强化_传智扫地僧 源码及文档 01_课程回顾 02_作业题强化和野指针 03_向null地址copy数据和不断改变指针指向强化 04_有关字面量 05_间接赋值从0级指针到1级指针 06_间接赋值从1级指针到2级指针_技术推演_传智扫地僧 07_间接赋值是指针存在的最大意义 08_间接赋值成立的三个条件和应用场景 09_指针学习思路应用清晰起来 10_指针强化3和指针强化4思想讲解 11_字符串的基本操作 12_数组括号与指针关系和数组名常量指针分析 13_字符串一级指针内存模型_传智扫地僧 14_字符串copy函数技术推演 15_字符串copy函数强化训练_判断null_引入辅助指针变量_传智扫地僧 16_项目开发模型强化_strstr_while模型_重要 17_作业考试强化 源码及文档 01_上一次课程回顾 02_两头堵模型 03_字符串反转_方法1指针 04_字符串反转_方法2递归逆序(3个点)_传智扫地僧 05_考试题解答和项目开发代码书写手法 06_一级指针易错模型分析_重点 07_C语言的const知识点总结 08_指针的输入和输出模型 09_课堂答疑_指针所指向内存释放 10_二级指针做输入_第1种内存模型 11_二级指针做输入_第2种内存模型 12_二级指针做输入_第2种内存模型_课堂答疑_多维数组名本质抛砖 13_二级指针做输入_第3种内存模型_传智扫地僧 14_二级指针三种内存模型示意图_传智扫地僧 15_玩转多级指针_传智扫地僧 16_两个辅助指针变量挖字符串测试框架搭建 18_作业 源码及文档 01_课程回顾 02_两个赋值指针变量挖字符训练_第3种内存模型_传智扫地僧 03_多级指针的野指针问题(释放问题)_传智扫地僧 04_学员作业点评_典型错误吸取教训 05_数组型 06_数组指针型和定义数组指针变量的3种方法 07_多维数组名本质剖析_传智扫地僧 08_多维数组的【】和多级指针星号转化推演 09_多维数组做函数参数技术推演和退化原因抛出 10_多维数组做函数参数退化总结_ 11_指针数组的应用场景01 12_指针数组自我结束能力(三种表示方法) 13_干活要知道在什么框架之下干活 14_结构体型和变量定义及基本操作 15_结构体元素做函数参数pk结构指针做函数参数 16_结构体做函数基本操作 17_结构体做函数内存分配指针 18_结构套一级指针 19_结构体套二级指针_传智扫地僧 20_作业强化 21_C提高课程_day01-day04_知识体系梳理_传智扫地僧 源码及文档 01_上次课程回顾 02_二级指针三种内存模型综合训练_框架搭建 03_二级指针三种内存模型综合训练_实现 04_二级指针三种内存模型综合训练_典型错误 05_结构体作业点评 06_结构体的深copy和浅copy 07_结构的高级话题_偏移量 08_结构的高级话题_偏移量强化 09_文件操作api基本概念 10_按照字符读写文件 11_按照行方式操作文件 12_按照块的方式操作文件 13_午课程回顾 14_配置文件读写案例功能介绍 15_配置文件读写案例_接口设计 16_配置文件读写案例_集成框架搭建 17_配置文件读写案例_读配置项实现 18_配置文件读写案例_写和修改接口实现 19_文件加密案例_思路分析 20_文件加密案例_文件搬运实现 21_文件加密案例_文件加密功能集成 22_文件加密案例_文件加密实现 23_作业 24_学员二级指针代码bug调试_传智扫地僧 源码及文档 01_课程回顾 02_解密作业 03_指针用法杂项 04_再谈多级指针做输出_传智扫地僧 05_动态库的基本概念和使用 06_动态库测试环境和调试环境搭建 07_socketclient动态库函数_初始化实现wmv 08_socketclient动态库函数_发送接受释放实现wmv 09_socketclient动态库_第二套api函数_传智扫地僧 10_socketclient动态库_日志功能集成 11_项目检索内存泄漏使用和基本原理 12_动态库基本知识和环境调试注意 13_动态库内存释放问题 源码及文档 01_上一次课程回顾 02_链表热身_结构体套元素和指针 03_结构体数据型的嵌套定义和函数的嵌套调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04_静态链表及局限性 05_链表的分和链表的辅助指针变量 06_链表api函数搭建 07_链表的创建和打印 08_链表的插入操作和辅助指针变量分析_传智扫地僧 09_链表的删除和销毁 10_链表的逆置_传智扫地僧 11_链表的逆置_课堂答疑 12_课堂答疑pheadnextnext 13_午课程回顾 14_传统链表和非传统链表 15_链表的技术体系推演 16_通用链表库集成和测试 17_C提高课程_day05-day07_知识体系梳理_传智扫地僧 源码及文档 第二部分 C++基础目录 01_C++基础课程的安排和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02_简单的C++程序helloworld 03_用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方法求解圆形面积_和对象的关系思考_传智扫地僧 04_不写成员函数易犯错误模型 05-易犯错误模型-为什么需要成员函数(补充资料)-传智扫地僧 06_课堂答疑写成员函数_调用的时才会执行 07_程序设计方法发展历程 08_C语言和C++语言的关系_工作经验分享 09_namespace和iotream 10_实用性加强_register增强_检测增强 11_struct关键字型增强 12_c++型检查加强 13_新增数据型bool型 14_午课程回顾 15_c++的三目运算符_传智扫地僧 16_const的基础和const符号表机制探究_传智扫地僧 17_const和#define的对比_传智扫地僧 18_引用的基础知识(定义和函数参数) 19_复杂数据型引用做函数参数__传智扫地僧 20_引用的本质剖析_传智扫地僧 21_函数返回值是引用(当左值右值)_传智扫地僧 源码及文档 01_上一次课程复习 02_指针的引用_传智扫地僧 03_常引用 04_inline内联函数 05_函数参数相关扩展 06_函数重载 07_函数重载和函数指针在一起 08_午课程回顾 09_c++学习路线和c++基础课程学习标准_传智扫地僧 10_封装和访问控制 11_struct和class关键字区别 12_的声明和的实现分开 13_面向过程向面向对象转变案例1 14_面向过程向面向对象转变案例2 15_面向过程向面向对象转变案例3 16_作业 17_C++基础课程day01-day02_知识体系梳理_传智扫地僧 源码及文档 01_上一次课程回顾 02_构造和析构的基础知识 03_构造和析构的用途演示 04_构造函数的调用(无参数和有参构造)_传智扫地僧 05_课堂答疑对象的初始化和对象的赋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06_为什么需要构造和析构函数 07_copy构造函数的调用时机1和2 08_课堂答疑 09_copy构造函数调用时机3_传智扫地僧 10_copy构造函数调用时机4_函数返回值是匿名对象_传智扫地僧 11_copy构造函数调用时机4_函数返回值是匿名对象的去和留的剖析_传智扫地僧 12_构造和析构的重点整理 13_构造和析构总结 14_午课程复习 15_构造函数的调用规则研究 16_浅拷贝问题抛出 17_浅拷贝问题分析_传智扫地僧 18_浅拷贝问题解决_深拷贝_显示编写拷贝构造函数 19_深拷贝和浅拷贝_默认的等号操作符也是浅拷贝_传智扫地僧 20_构造函数的初始化列表 21_强化训练1_构造和析构调用顺序 22_强化训练2_匿名对象生命周期 23_强化训练3_构造调用构造(产生匿名对象)_传智扫地僧 24_new和delete的基本语法 25_new和delete的深入分析 26_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成员函数 27_C++面向对象模型初探_传智扫地僧 28_this指针 29_作业 源码及文档 01_上一次课程回顾 02_const修饰的是谁_传智扫地僧 03_this的const修饰课堂答疑 04_全局函数pk成员函数(返回元素,引用,星号this) 05_强化训练数组_的设计和测试程序 06_强化训练数组_的实现和测试 07_友元函数 08_友元 09_运算符重载入门基础推演_传智扫地僧 10_运算符重载语法理论知识介绍 11_午课程回顾 12_成员函数和友元函数完成二元运算符重载 13_成员函数和友元函数完成一元运算符重载(前置) 14_成员函数和友元函数完成一元运算符重载(后置) 15_友元函数实现左移右移操作符重载(函数返回值当左值需返回引用)_传智扫地僧 16_友元函数实现操作符重载知识总结 17_重载等号操作符_传智扫地僧 18_数组小案例_操作符重载需求 19_数组小案例_重载[]_传智扫地僧 20_数组小案例_重载等号_传智扫地僧 21_数组小案例_重载==和!= 22_作业 源码及文档 01_上一次课程的回顾 02_()运算符重载 03_逻辑与和逻辑或运算符重载说明 04_课堂答疑_逻辑与和逻辑或运算符重载 05_MyString案例_构造和析构函数 06_MyString案例_重载等号和数组操作符_传智扫地僧 07_MyString案例_重载左移操作符 08_MyString案例_重载双等号和不等号 操作符 09_MyString案例_重载大于和小于操作符 10_MyString案例_其他技巧 11_MyString案例_重载右移操作符 12_C++基础课程day03-day05_知识体系梳理 13_作业和考试 源码及文档 01_继承的概念 02_子可以访问父的属性和方法 03_派生的访问控制 04_派生的访问控制综合训练_传智扫地僧 05_型兼容性原则_传智扫地僧 06_继承的构造和析构 07_继承和组合混搭下的构造和析构_传智扫地僧 08_继承的同名成员变量和同名成员函数 09_继承的static关键字 10_多继承的基本语法 11_二义性和虚继承解决方案 12_午课程回顾 13_多继承原理抛砖_传智扫地僧 14_多态思想引言 15_型兼容性原则遇上还是函数重写_面向对象新需求_传智扫地僧 16_多态案例_多态的意义_多态成立的三个条件_传智扫地僧 17_多态案例丰富多彩和多态的理论知识 18_虚析构函数 19_重载重写重定义_问题抛出 20_重载重写重定义_概念分析_传智扫地僧 21_重载重写重定义_课堂答疑_传智扫地僧 文档和源码 01_上一次课程回顾 02_多态原理探究_传智扫地僧 03_证明vptr指针的存在 04_子的vptr指针是分步初始化的_传智扫地僧 05_面试题强化_多态相关 06_父指针的步长和子指针的步长不一样 07_课堂答疑什么时候子的步长和父的步长一样 08_抽象基本语法 09_抽象在多继承的应用 10_面向抽象编程_计算程序员工资 11_午课程回顾 12_信息系统框架集成第三方产品案例_背景和需求 13_信息系统框架集成第三方产品案例_编码实现分析_传智扫地僧 14_信息系统框架集成第三方产品案例_socket抽象和框架搭建__传智扫地僧 15_信息系统框架集成第三方产品案例_框架实现第一个socket厂商实现 16_信息系统框架集成第三方产品案例_第二个socket厂商实现 17_信息系统框架集成第三方产品案例_加解密抽象和加解密厂商实现 18_信息系统框架集成第三方产品案例_集成测试加密厂商和socket厂商入围 19_信息系统框架集成第三方产品案例_集成框架变成方式_传智扫地僧 20_信息系统框架集成第三方产品案例_几个重要的面向对象思想_传智扫地僧 21_作业 文档和源码 01_上一次课程回顾 02_数组指针语法梳理 03_函数指针语法梳理_传智扫地僧 04_函数指针做函数参数思想剖析_传智扫地僧 05_函数指针的正向调用案例 06_C动态库升级成框架案例_项目需求和基本思想_传智扫地僧 07_C动态库升级成框架案例_开发环境搭建 08_C动态库升级成框架案例_方法1动态直接添加回调函数_传智扫地僧 09_C动态库升级成框架案例_方法2把回调函数缓存到动态库_编写 10_C动态库升级成框架案例_方法2把回调函数混存到动态库_测试 11_C++基础课程day06-day08_知识体系梳理 文档和源码 第三部分 C++进阶部分目录 01_上一次课程知识点_梳理 02_函数模板为什么和函数模板语法基础 03_课堂答疑_遇到莫名其妙的问题_重新编译 04_函数模板当函数参数 05_普通函数和模板函数区别_传智扫地僧 06_函数模板和函数重载在一起(调用规则研究)_传智扫地僧 07_函数模板机制探究上 08_函数模板机制探究下_传智扫地僧 09_课堂答疑_二次编译 10_模板语法_数据型和算法的分离_抛砖 11_单个模板基本语法 12_模板_派生_普通语法 13_模板_派生_模板语法 14_午知识点梳理 15_复数_所有函数都写在的内部 16_复数_所有函数都写在的外部_上 17_复数_所有函数都写在的外部_下 18_复数_所有函数都写在的外部(h和cpp分开) 19_模板的static关键字 20_案例_数组模板_需求和的初步设计 21_案例_数组模板_测试框架搭建 22_案例_数组模板_的实现和测试_传智扫地僧 23_案例_数组模板_数组元素存储的是对象思想抛砖_传智扫地僧 24_作业 代码 文档 01_泛型编程_知识点梳理 02_模板数组_作业讲解和思想强化(数据型和算法的分离)_传智扫地僧 03_型转换_static_cast和reinterpret_cast 04_型转换_dynamic_cast和reinterpret_cast_传智扫地僧 05_型转换_const_cast 06_异常的基本语法 07_异常机制基本思想梳理 08_栈解旋unwinding 09_异常接口声明 10_异常型_异常变量的生命周期上 11_异常型_异常变量的生命周期下_传智扫地僧 12_午知识点梳理 13_异常的层次结构_传智扫地僧 14_标准异常库 15_流库结构 16_标准IO_输入api_上 17_标准IO_输入api_下 18_标准IO输出_api和格式控制 19_文件的读写 代码 文档 01_stl总体课程安排 02_stl容器算法迭代器三大概念入门 03_stl理论知识_基本概念串讲 04_stl的string的典型操作1_初始化_遍历_连接_和字符指针转化_查找替换传智扫地僧 05_stl的string的典型操作2_删除和插入 06_stl的string的常用算法 07_vector基本操作_对象创建_头部尾部操作元素_数组方式遍历vector 08_vector的迭代器遍历和迭代器的种_传智扫地僧 09_vector基本操作_删除和插入_传智扫地僧 10_午知识点回顾 11_deque容器基本操作 12_stack栈模型 13_queue模型 14_list容器模型基本操作 15_优先级队列priority_queue基本操作 16_set容器_插入_遍历_基本数据型比较 17_set容器_自定义数据型排序(仿函数应用)_insert判断返回值(pair的使用)_传智扫地僧_ 18_set容器_find查找_equal_range(pair的使用)_传智扫地僧_ 19_multiset容器基本操作_ 文档 源码 01_上一次课程知识点回顾 02_map容器基本操作_插入和插入结果判断_传智扫地僧 03_map容器基本操作_查找和查找的异常处理 04_multimap容器案例_按照部门_增删改查员工信息 05_容器的值拷贝语意 06_各个容器特点比较 07_stl算法设计理念_函数对象和函数对象当参数和返回值_传智扫地僧 08_stl算法设计理念_一元函数对象和一元谓词 09_午课程知识点回顾 10_stl算法设计理念_二元函数对象和二元谓词 11_stl算法设计理念_二元谓词在set集合的应用 12_stl算法设计理念_预定义函数对象和函数适配器1_传智扫地僧 13_stl算法设计理念_预定义函数对象和函数适配器2_案例_传智扫地僧 14_stl容器算法迭代器的设计理念_重要理论思想总结_传智扫地僧 15_stl的算法概念和分 16_stl算法_foreach和transform基本使用 17_stl算法_foreach和transform算法比较_transform算法源码追踪_传智扫地僧 文档 源码 01_上一次课程复习 02_stl常用算法_查找相关 03_stl常用算法_排序相关 04_stl常用算法_拷贝和替换相关 05_stl常用算法_算法和生成 06_stl常用算法_集合运算 07_STL案例_演讲比赛_比赛介绍和需求分析 08_STL案例_演讲比赛_搭建案例框架_传智扫地僧 09_STL案例_演讲比赛_实现思路分析_传智扫地僧 10_STL案例_演讲比赛_业务函数实现_产生选手和选手抽签 11_STL案例_演讲比赛_业务函数实现_选手比赛_传智扫地僧 12_STL案例_演讲比赛_业务函数实现_比赛晋级结果打印 13_STL课程_知识体系梳理_传智扫地僧 文档 源码 第四部分 01_数据结构课程_学习思路_学习基础 02_数据结构概念_基本概念 03_数据结构概念_逻辑关系_物理结构 04_算法基本概念和大O表示 05_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06_算法的空间复杂度_空间换时间案例 07_课堂答疑_学员思路 08_线性表的理论知识梳理_重点在链表算法和具体数据型的分离 09_线性表顺序存储设计和实现_环境搭建 10_线性表顺序存储设计和实现_api函数实现1 11_线性表顺序存储设计和实现_api函数实现2_插入算法 12_线性表顺序存储设计和实现_api函数实现3_get和delete 13_线性表顺序存储设计和实现_总结 14_线性表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框架搭建和链表技术领域推演_传智扫地僧 15_线性表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api实现_传智扫地僧 16_线性表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api实现下_传智扫地僧 17_线性表链式存储_总结 18_c++模板链表_设计和测试框架搭建 19_c++模板链表_实现 代码 文档 01_数据结构day01_知识点梳理 02_c++链表模板_思想加强 03_循环链表api熟悉 04_循环链表应用_约瑟夫问题求解 05_循环链表_插入算法分析_传智扫地僧 06_循环链表_删除算法分析 07_循环链表_游标课堂答疑 08_循环链表_api串讲 09_循环链表_api熟悉 10_栈的顺序存储_设计与实现_测试框架搭建 11_午课程回顾 12_栈模型和链表模型_顺序存储_思想分析_传智扫地僧 13_栈的顺序存储_设计与实现_api实现和调试 14_栈的顺序存储_设计与实现_课堂答疑 15_栈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测试框架搭建 16_栈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栈结点转换成链表结点_思想分析_传智扫地僧 17_栈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api实现_传智扫地僧 18_栈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内存管理 19_栈的应用案例_就近匹配 20_栈的应用案例_缀转后缀 21_栈的应用案例_基于后缀表达式的计算_传智扫地僧 22_栈的应用案例_程序讲解 23_树模型抛砖 代码 文档 01_上一次课程_知识点回顾 02_队列顺序存储_设计与实现_测试框架 03_队列顺序存储_设计与实现_api函数的实现 04_队列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测试框架 05_队列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api函数实现 06_树的概念_定义_表示法_二叉树转换_树的存储 07_二叉树的概念_定义和性质 08_二叉树的概念_表示法_二叉树遍历 09_午课程回顾 10_二叉树编程_遍历本质剖析和递归方式遍历_传智扫地僧 11_二叉树编程案例1_求叶子结点的数目 12_二叉树编程案例2和3_求树高度_拷贝二叉树 13_二叉树编程案例_课堂答疑 14_树非递归序遍历_思想分析 15_树非递归序遍历_遍历过程演示 16_树非递归序遍历_实现(stl方式)_传智扫地僧 17_stl栈模型组合容器对象_思想抛砖 18_创建树思想抛砖 代码 文档 01_上一次课程回顾 02_创建树_先序和序确定树 03_学习数据结构_常用工具介绍 04_创建树_#号法 05_创建树_#号法编程实践 06_创建树_#号法课堂答疑 07_线索化_概念_过程分析 08_线索化_两个赋值指针变量线索化思想 09_线索化_线索化初始化流程 10_线索化_遍历思想 11_线索化_遍历树时,把结点插入链表 12_午课程总结和线索化逆序访问 13_霍夫曼树概念 14_排序_概念 15_排序_选择法 16_排序_插入法 17_排序_冒泡 18_排序_希尔排序 19_排序_希尔排序_分组很重要 20_排序_快速排序 21_排序_归并 22_数据结构课程_知识体系梳理 代码 文档 01_上一次课程知识点回顾 02_递归需要需要掌握的点补充 03_链表_链式存储_测试 04_链表_链式存储_api实现 05_链表_链式存储_课堂答疑 06_栈_链式存储_api实现 07_队列_链式存储设计与实现_api 08_链表_顺序存储_设计和测试框架 09_链表_顺序存储_api实现 10_栈_顺序存储_实现 11_队列_顺序存储设计与实现 c++基础串讲复习1 c++基础串讲复习2 c++基础串讲复习3 c++基础串讲复习4 c++基础串讲复习5 代码 数据结构书籍和工具收集 文档 第四部分 C和C++与数据结构基础 01_数据结构课程_学习思路_学习基础 02_数据结构概念_基本概念 03_数据结构概念_逻辑关系_物理结构 04_算法基本概念和大O表示 05_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06_算法的空间复杂度_空间换时间案例 07_课堂答疑_学员思路 08_线性表的理论知识梳理_重点在链表算法和具体数据型的分离 09_线性表顺序存储设计和实现_环境搭建 10_线性表顺序存储设计和实现_api函数实现1 11_线性表顺序存储设计和实现_api函数实现2_插入算法 12_线性表顺序存储设计和实现_api函数实现3_get和delete 13_线性表顺序存储设计和实现_总结 14_线性表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框架搭建和链表技术领域推演_传智扫地僧 15_线性表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api实现_传智扫地僧 16_线性表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api实现下_传智扫地僧 17_线性表链式存储_总结 18_c++模板链表_设计和测试框架搭建 19_c++模板链表_实现 代码 文档 01_数据结构day01_知识点梳理 02_c++链表模板_思想加强 03_循环链表api熟悉 04_循环链表应用_约瑟夫问题求解 05_循环链表_插入算法分析_传智扫地僧 06_循环链表_删除算法分析 07_循环链表_游标课堂答疑 08_循环链表_api串讲 09_循环链表_api熟悉 10_栈的顺序存储_设计与实现_测试框架搭建 11_午课程回顾 12_栈模型和链表模型_顺序存储_思想分析_传智扫地僧 13_栈的顺序存储_设计与实现_api实现和调试 14_栈的顺序存储_设计与实现_课堂答疑 15_栈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测试框架搭建 16_栈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栈结点转换成链表结点_思想分析_传智扫地僧 17_栈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api实现_传智扫地僧 18_栈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内存管理 19_栈的应用案例_就近匹配 20_栈的应用案例_缀转后缀 21_栈的应用案例_基于后缀表达式的计算_传智扫地僧 22_栈的应用案例_程序讲解 23_树模型抛砖 代码 文档 01_上一次课程_知识点回顾 02_队列顺序存储_设计与实现_测试框架 03_队列顺序存储_设计与实现_api函数的实现 04_队列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测试框架 05_队列链式存储_设计与实现_api函数实现 06_树的概念_定义_表示法_二叉树转换_树的存储 07_二叉树的概念_定义和性质 08_二叉树的概念_表示法_二叉树遍历 09_午课程回顾 10_二叉树编程_遍历本质剖析和递归方式遍历_传智扫地僧 11_二叉树编程案例1_求叶子结点的数目 12_二叉树编程案例2和3_求树高度_拷贝二叉树 13_二叉树编程案例_课堂答疑 14_树非递归序遍历_思想分析 15_树非递归序遍历_遍历过程演示 16_树非递归序遍历_实现(stl方式)_传智扫地僧 17_stl栈模型组合容器对象_思想抛砖 18_创建树思想抛砖 代码 文档 01_上一次课程回顾 02_创建树_先序和序确定树 03_学习数据结构_常用工具介绍 04_创建树_#号法 05_创建树_#号法编程实践 06_创建树_#号法课堂答疑 07_线索化_概念_过程分析 08_线索化_两个赋值指针变量线索化思想 09_线索化_线索化初始化流程 10_线索化_遍历思想 11_线索化_遍历树时,把结点插入链表 12_午课程总结和线索化逆序访问 13_霍夫曼树概念 14_排序_概念 15_排序_选择法 16_排序_插入法 17_排序_冒泡 18_排序_希尔排序 19_排序_希尔排序_分组很重要 20_排序_快速排序 21_排序_归并 22_数据结构课程_知识体系梳理 代码 文档 01_上一次课程知识点回顾 02_递归需要需要掌握的点补充 03_链表_链式存储_测试 04_链表_链式存储_api实现 05_链表_链式存储_课堂答疑 06_栈_链式存储_api实现 07_队列_链式存储设计与实现_api 08_链表_顺序存储_设计和测试框架 09_链表_顺序存储_api实现 10_栈_顺序存储_实现 11_队列_顺序存储设计与实现 c++基础串讲复习1 c++基础串讲复习2 c++基础串讲复习3 c++基础串讲复习4 c++基础串讲复习5 代码 数据结构书籍和工具收集 文档 第5部分 C_C++与设计模式基础 01_设计模式课程安排和要求 02_UML的建模和基本概念 03_UML图_用例图_基础 04_UML图_用例图_人事管理系统案例_传智扫地僧 05_UML图_图_基础和关系依赖 06_UML图_图_关联_聚合_组合_传智扫地僧 07_UML图_时序图_传智扫地僧 08_UML图_活动图_传智扫地僧 09_UML图_状态图_进程状态案例 10_UML图_协作图_包图_部署图 11_设计模式_概念和设计原则 12_午课程回顾 13_设计模式基本原则_依赖倒转 14_设计模式基本_依赖倒置和迪米特法则 15_单例模式_懒汉式和饿汉式 16_懒汉式遇上多线程问题 17_懒汉式多线程同步优化 18_简单工厂模式 19_工厂模式_传智扫地僧 文档 源码 01_上一次课程知识点梳理 02_抽象工厂模式 03_抽象工厂课堂答疑 04_建造者模式_理论模型 05_建造者模式_实现 06_建造者模式_问题抛出 07_原型模式 08_建造模式总结 09_课堂交流从建造者模式说开去 10_厚积薄发话题 11_代理模式_传智扫地僧 12_装饰模式_传智扫地僧 13_午课程回顾 14_适配器模式 15_桥接模式_理论模型 16_桥接模式_实现_传智扫地僧 17_组合模式_上 18_组合模式_下 19_外观模式 20_享元模式 文档 源码 01_设计模式知识体系梳理01 02_模板模式_传智扫地僧 03_命令模式_技术推演上 04_命令模式_技术推演下_传智扫地僧 05_责任链模式 06_策略模式_及题外话 07_策略模式_实现 08_介者模式_问题抛出上 09_介者模式_实现下 10_午知识点回顾 11_观察者模式_传智扫地僧 12_备忘录模式 13_访问者模式_概念基本原理_案例了解 14_访问者模式_实现_传智扫地僧 15_状态模式_原理及代码串讲 16_解释器模式 17_迭代器模式_思想_传智扫地僧 18_迭代器模式_实现_传智扫地僧 19_设计模式知识体系梳理02 文档 源码
Visual C++MFC入门教程 目录 +-- 第一章 VC入门 |------ 1.1 如何学好VC |------ 1.2 理解Windows消息机制 |------ 1.3 利用Visual C++/MFC开发Windows程序的优势 |------ 1.4 利用MFC进行开发的通用方法介绍 |------ 1.5 MFC常用,宏,函数介绍 +-- 第二章 图形输出 |------ 2.1 和GUI有关的各种对象 |------ 2.2 在窗口输出文字 |------ 2.3 使用点,刷子,笔进行绘图 |------ 2.4 在窗口绘制设备相关位图,图标,设备无关位图 |------ 2.5 使用各种映射方式 |------ 2.6 多边形和剪贴区域 +-- 第三章 文档视结构 |------ 3.1 文档 视图 框架窗口间的关系和消息传送规律 |------ 3.2 接收用户输入 |------ 3.3 使用菜单 |------ 3.4 文档,视,框架之间相互作用 |------ 3.5 利用序列化进行文件读写 |------ 3.6 MFC所提供的各种视介绍 +-- 第四章 窗口控件 |------ 4.1 Button |------ 4.2 Static Box |------ 4.3 Edit Box |------ 4.4 Scroll Bar |------ 4.5 List Box/Check List Box |------ 4.6 Combo Box/Combo Box Ex |------ 4.7 Tree Ctrl |------ 4.8 List Ctrl |------ 4.9 Tab Ctrl |------ 4.A Tool Bar |------ 4.B Status Bar |------ 4.C Dialog Bar |------ 4.D 利用AppWizard创建并使用ToolBar StatusBar Dialog Bar |------ 4.E General Window |------ 4.F 关于WM_NOTIFY的使用方法 +-- 第五章 对话框 |------ 5.1 使用资源编辑器编辑对话框 |------ 5.2 创建有模式对话框 |------ 5.3 创建无模式对话框 |------ 5.4 在对话框进行消息映射 |------ 5.5 在对话框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检查 |------ 5.6 使用属性对话框 |------ 5.7 使用通用对话框 |------ 5.8 建立以对话框为基础的应用 |------ 5.9 使用对话框作为子窗口 +-- 第六章 网络通信开发 |------ 6.1 WinSock介绍 |------ 6.2 利用WinSock进行无连接的通信 +------ 6.3 利用WinSock建立有连接的通信   第一章 VC入门 1.1 如何学好VC 这个问题很多朋友都问过我,当然流汗是必须的,但同时如果按照某种思路进行有计划的学习就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万事开头难,为了帮助朋友们更快的掌握VC开发,下面我将自己的一点体会讲一下: 1、需要有好的C/C++基础。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最开始接触VC时不要急于开始Windows程序开发,而是应该进行一些字符界面程序的编写。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对语言的熟悉程度,同时也训练自己的思维和熟悉一些在编程常犯的错误。更重要的是理解并能运用C++的各种特性,这些在以后的开发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利用MFC进行开发的朋友对C++一定要能熟练运用。 2、理解Windows的消息机制,窗口句柄和其他GUI句柄的含义和用途。了解和MFC各个功能相近的API函数。 3、一定要理解MFC消息映射的作用。 4、训练自己在编写代码时不使用参考书而是使用Help Online。 5、记住一些常用的消息名称和参数的意义。 6、学会看别人的代码。 7、多看书,少买书,买书前一定要慎重。 8、闲下来的时候就看参考书。 9、多来我的主页。^O^ 后面几条是我个人的一点意见,你可以根据需要和自身的情况选用适用于自己的方法。 此外我将一些我在选择参考书时的原则: 对于初学者:应该选择一些内容比较全面的书籍,并且书籍的内容应该以合理的方式安排,在使用该书时可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书的代码要有详细的讲解。尽量买翻译的书,因为这些书一般都比较易懂,而且语言比较轻松。买书前一定要慎重如果买到不好用的书可能会对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击。 对于已经掌握了VC的朋友:这种程度的开发者应该加深自己对系统原理,技术要点的认识。需要选择一些对原理讲解的比较透彻的书籍,这样一来才会对新技术有更多的了解,最好书对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阐述。尽量选择示范代码必较精简的书,可以节约银子。 此外最好涉猎一些辅助性的书籍。 1.2 理解Windows消息机制 Windows系统是一个消息驱动的OS,什么是消息呢?我很难说得清楚,也很难下一个定义(谁在嘘我),我下面从不同的几个方面讲解一下,希望大家看了后有一点了解。 1、消息的组成:一个消息由一个消息名称(UINT),和两个参数(WPARAM,LPARAM)。当用户进行了输入或是窗口的状态发生改变时系统都会发送消息到某一个窗口。例如当菜单转之后会有WM_COMMAND消息发送,WPARAM的高字(HIWORD(wParam))是命令的ID号,对菜单来讲就是菜单ID。当然用户也可以定义自己的消息名称,也可以利用自定义消息来发送通知和传送数据。 2、谁将收到消息:一个消息必须由一个窗口接收。在窗口的过程(WNDPROC)可以对消息进行分析,对自己感兴趣的消息进行处理。例如你希望对菜单选择进行处理那么你可以定义对WM_COMMAND进行处理的代码,如果希望在窗口进行图形输出就必须对WM_PAINT进行处理。 3、未处理的消息到那里去了:M$为窗口编写了默认的窗口过程,这个窗口过程将负责处理那些你不处理消息。正因为有了这个默认窗口过程我们才可以利用Windows的窗口进行开发而不必过多关注窗口各种消息的处理。例如窗口在被拖动时会有很多消息发送,而我们都可以不予理睬让系统自己去处理。 4、窗口句柄:说到消息就不能不说窗口句柄,系统通过窗口句柄来在整个系统唯一标识一个窗口,发送一个消息时必须指定一个窗口句柄表明该消息由那个窗口接收。而每个窗口都会有自己的窗口过程,所以用户的输入就会被正确的处理。例如有两个窗口共用一个窗口过程代码,你在窗口一上按下鼠标时消息就会通过窗口一的句柄被发送到窗口一而不是窗口二。 5、示例:下面有一段伪代码演示如何在窗口过程处理消息 LONG yourWndProc(HWND hWnd,UINT uMessageType,WPARAM wP,LPARAM) { switch(uMessageType) { //使用SWITCH语句将各种消息分开 case(WM_PAINT): doYourWindow(...);//在窗口需要重新绘制时进行输出 break; case(WM_LBUTTONDOWN): doYourWork(...);//在鼠标左键被按下时进行处理 break; default: callDefaultWndProc(...);//对于其它情况就让系统自己处理 break; } } 接下来谈谈什么是消息机制:系统将会维护一个或多个消息队列,所有产生的消息都回被放入或是插入队列。系统会在队列取出每一条消息,根据消息的接收句柄而将该消息发送给拥有该窗口的程序的消息循环。每一个运行的程序都有自己的消息循环,在循环得到属于自己的消息并根据接收窗口的句柄调用相应的窗口过程。而在没有消息时消息循环就将控制权交给系统所以Windows可以同时进行多个任务。下面的伪代码演示了消息循环的用法: while(1) { id=getMessage(...); if(id == quit) break; translateMessage(...); } 当该程序没有消息通知时getMessage就不会返回,也就不会占用系统的CPU时间。 下图为消息投递模式 在16位的系统系统只有一个消息队列,所以系统必须等待当前任务处理消息后才可以发送下一消息到相应程序,如果一个程序陷如死循环或是耗时操作时系统就会得不到控制权。这种多任务系统也就称为协同式的多任务系统。Windows3.X就是这种系统。而32位的系统每一运行的程序都会有一个消息队列,所以系统可以在多个消息队列转换而不必等待当前程序完成消息处理就可以得到控制权。这种多任务系统就称为抢先式的多任务系统。Windows95/NT就是这种系统。 1.3 利用Visual C++/MFC开发Windows程序的优势 MFC借助C++的优势为Windows开发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同时也借助ApplicationWizzard使开发者摆脱离了那些每次都必写基本代码,借助ClassWizard和消息映射使开发者摆脱了定义消息处理时那种混乱和冗长的代码段。更令人兴奋的是利用C++的封装功能使开发者摆脱Windows各种句柄的困扰,只需要面对C++的对象,这样一来使开发更接近开发语言而远离系统。(但我个人认为了解系统原理对开发很有帮助) 正因为MFC是建立在C++的基础上,所以我强调C/C++语言基础对开发的重要性。利用C++的封装性开发者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操作各种窗口对象;利用C++的派生性开发者可以减少开发自定义窗口的时间和创造出可重用的代码;利用虚拟性可以在必要时更好的控制窗口的活动。而且C++本身所具备的超越C语言的特性都可以使开发者编写出更易用,更灵活的代码。 在MFC对消息的处理利用了消息映射的方法,该方法的基础是宏定义实现,通过宏定义将消息分派到不同的成员函数进行处理。下面简单讲述一下这种方法的实现方法: 代码如下 BEGIN_MESSAGE_MAP(CMainFrame, CFrameWnd) //{{AFX_MSG_MAP(CMainFrame) ON_WM_CREATE() //}}AFX_MSG_MAP ON_COMMAND(ID_FONT_DROPDOWN, DoNothing) END_MESSAGE_MAP() 经过编译后,代码被替换为如下形式(这只是作讲解,实际情况比这复杂得多): //BEGIN_MESSAGE_MAP(CMainFrame, CFrameWnd) CMainFrame::newWndProc(...) { switch(...) { //{{AFX_MSG_MAP(CMainFrame) // ON_WM_CREATE() case(WM_CREATE): OnCreate(...); break; //}}AFX_MSG_MAP // ON_COMMAND(ID_FONT_DROPDOWN, DoNothing) case(WM_COMMAND): if(HIWORD(wP)==ID_FONT_DROPDOWN) { DoNothing(...); } break; //END_MESSAGE_MAP() } } newWndProc就是窗口过程只要是该的实例生成的窗口都使用该窗口过程。 所以了解了Windows的消息机制在加上对消息映射的理解就很容易了解MFC开发的基本思路了。 1.4 利用MFC进行开发的通用方法介绍 以下是我在最初学习VC时所常用的开发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对初学VC的朋友有所帮助和启发。 1、开发需要读写文件的应用程序并且有简单的输入和输出可以利用单文档视结构。 2、开发注重交互的简单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对话框为基础的窗口,如果文件读写简单这可利用CFile进行。 3、开发注重交互并且文件读写复杂的的简单应用程序可以利用以CFormView为基础视的单文档视结构。 4、利用对话框得到用户输入的数据,在等级提高后可使用就地输入。 5、在对多文档要求不强烈时尽量避免多文档视结构,可以利用分隔条产生单文档多视结构。 6、在要求在多个文档间传递数据时使用多文档视结构。 7、学会利用子窗口,并在自定义的子窗口包含多个控件达到封装功能的目的。 8、尽量避免使用多文档多视结构。 9、不要使用多重继承并尽量减少一个封装过多的功能。 1.5 MFC常用,宏,函数介绍 常用 CRect:用来表示矩形的,拥有四个成员变量:top left bottom right。分别表是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坐标。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构造: CRect( int l, int t, int r, int b ); 指明四个坐标 CRect( const RECT& srcRect ); 由RECT结构构造 CRect( LPCRECT lpSrcRect ); 由RECT结构构造 CRect( POINT point, SIZE size ); 有左上角坐标和尺寸构造 CRect( POINT topLeft, POINT bottomRight ); 有两点坐标构造 下面介绍几个成员函数: int Width( ) const; 得到宽度 int Height( ) const; 得到高度 CSize Size( ) const; 得到尺寸 CPoint& TopLeft( ); 得到左上角坐标 CPoint& BottomRight( ); 得到右下角坐标 CPoint CenterPoint( ) const; 得当心坐标 此外矩形可以和点(CPoint)相加进行位移,和另一个矩形相加得到“并”操作后的矩形。 CPoint:用来表示一个点的坐标,有两个成员变量:x y。 可以和另一个点相加。 CString:用来表示可变长度的字符串。使用CString可不指明内存大小,CString会根据需要自行分配。下面介绍几个成员函数: GetLength 得到字符串长度 GetAt 得到指定位置处的字符 operator + 相当于strcat void Format( LPCTSTR lpszFormat, ... ); 相当于sprintf Find 查找指定字符,字符串 Compare 比较 CompareNoCase 不区分大小写比较 MakeUpper 改为小写 MakeLower 改为大写 CStringArray:用来表示可变长度的字符串数组。数组每一个元素为CString对象的实例。下面介绍几个成员函数: Add 增加CString RemoveAt 删除指定位置CString对象 RemoveAll 删除数组所有CString对象 GetAt 得到指定位置的CString对象 SetAt 修改指定位置的CString对象 InsertAt 在某一位置插入CString对象 常用宏 RGB TRACE ASSERT VERIFY 常用函数 CWindApp* AfxGetApp(); HINSTANCE AfxGetInstanceHandle( ); HINSTANCE AfxGetResourceHandle( ); int AfxMessageBox( LPCTSTR lpszText, UINT nType = MB_OK, UINT nIDHelp = 0 );用于弹出一个消息框 第二章 图形输出 2.1 和GUI有关的各种对象 在Windows有各种GUI对象(不要和C++对象混淆),当你在进行绘图就需要利用这些对象。而各种对象都拥有各种属性,下面分别讲述各种GUI对象和拥有的属性。 字体对象CFont用于输出文字时选用不同风格和大小的字体。可选择的风格包括:是否为斜体,是否为粗体,字体名称,是否有下划线等。颜色和背景色不属于字体的属性。关于如何创建和使用字体在2.2 在窗口输出文字会详细讲解。 刷子CBrush对象决定填充区域时所采用的颜色或模板。对于一个固定色的刷子来讲它的属性为颜色,是否采用网格和网格的型如水平的,垂直的,交叉的等。你也可以利用8*8的位图来创建一个自定义模板的刷子,在使用这种刷子填充时系统会利用位图逐步填充区域。关于如何创建和使用刷子在2.3 使用刷子,笔进行绘图会详细讲解。 画笔CPen对象在画点和画线时有用。它的属性包括颜色,宽度,线的风格,如虚线,实线,点划线等。关于如何创建和使用画笔在2.3 使用刷子,笔进行绘图会详细讲解。 位图CBitmap对象可以包含一幅图像,可以保存在资源。关于如何使用位图在2.4 在窗口绘制设备相关位图,图标,设备无关位图会详细讲解。 还有一种特殊的GUI对象是多边形,利用多边形可以很好的限制作图区域或是改变窗口外型。关于如何创建和使用多边形在2.6 多边形和剪贴区域会详细讲解。 在Windows使用GUI对象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首先需要创建一个合法的对象,不同的对象创建方法不同。然后需要将该GUI对象选入DC,同时保存DC原来的GUI对象。如果选入一个非法的对象将会引起异常。在使用完后应该恢复原来的对象,这一点特别重要,如果保存一个临时对象在DC,而在临时对象被销毁后可能引起异常。有一点必须注意,每一个对象在重新创建前必须销毁,下面的代码演示了这一种安全的使用方法: OnDraw(CDC* pDC) { CPen pen1,pen2; pen1.CreatePen(PS_SOLID,2,RGB(128,128,128));//创建对象 pen2.CreatePen(PS_SOLID,2,RGB(128,128,0));//创建对象 CPen* pPenOld=(CPen*)pDC->SelectObject(&pen1);//选择对象进DC drawWithPen1... (CPen*)pDC->SelectObject(&pen2);//选择对象进DC drawWithPen2... pen1.DeleteObject();//再次创建前先销毁 pen1.CreatePen(PS_SOLID,2,RGB(0,0,0));//再次创建对象 (CPen*)pDC->SelectObject(&pen1);//选择对象进DC drawWithPen1... pDC->SelectObject(pOldPen);//恢复 } 此外系统还拥有一些库存GUI对象,你可以利用CDC::SelectStockObject(SelectStockObject( int nIndex )选入这些对象,它们包括一些固定颜色的刷子,画笔和一些基本字体。 • BLACK_BRUSH Black brush. • DKGRAY_BRUSH Dark gray brush. • GRAY_BRUSH Gray brush. • HOLLOW_BRUSH Hollow brush. • LTGRAY_BRUSH Light gray brush. • NULL_BRUSH Null brush. • WHITE_BRUSH White brush. • BLACK_PEN Black pen. • NULL_PEN Null pen. • WHITE_PEN White pen. • ANSI_FIXED_FONT ANSI fixed system font. • ANSI_VAR_FONT ANSI variable system font. • DEVICE_DEFAULT_FONT Device-dependent font. • OEM_FIXED_FONT OEM-dependent fixed font. • SYSTEM_FONT The system font. By default, Windows uses the system font to draw menus, dialog-box controls, and other text. In Windows versions 3.0 and later, the system font is proportional width; earlier versions of Windows use a fixed-width system font. • SYSTEM_FIXED_FONT The fixed-width system font used in Windows prior to version 3.0. This object is available for compatibility with earlier versions of Windows. • DEFAULT_PALETTE Default color palette. This palette consists of the 20 static colors in the system palette. 这些对象留在DC是安全的,所以你可以利用选入库存对象来作为恢复DCGUI对象。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绘图时都需要一个DC对象,DC(Device Context设备环境)对象是一个抽象的作图环境,可能是对应屏幕,也可能是对应打印机或其它。这个环境是设备无关的,所以你在对不同的设备输出时只需要使用不同的设备环境就行了,而作图方式可以完全不变。这也就是Windows耀眼的一点设备无关性。如同你将对一幅画使用照相机或复印机将会产生不同的输出,而不需要对画进行任何调整。DC的使用会穿插在本章进行介绍。 2.2 在窗口输出文字 在这里我假定读者已经利用ApplicationWizard生成了一个SDI界面的程序代码。接下来的你只需要在CView派生的OnDraw成员函数加入绘图代码就可以了。在这里我需要解释一下OnDraw函数的作用,OnDraw函数会在窗口需要重绘时自动被调用,传入的参数CDC* pDC对应的就是DC环境。使用OnDraw的优点就在于在你使用打印功能的时候传入OnDraw的DC环境将会是打印机绘图环境,使用打印预览时传入的是一个称为CPreviewDC的绘图环境,所以你只需要一份代码就可以完成窗口/打印预览/打印机绘图三重功能。利用Windows的设备无关性和M$为打印预览所编写的上千行代码你可以很容易的完成一个具有所见即所得的软件。 输出文字一般使用CDC::BOOL TextOut( int x, int y, const CString& str )和CDC::int DrawText( const CString& str, LPRECT lpRect, UINT nFormat )两个函数,对TextOut来讲只能输出单行的文字,而DrawText可以指定在一个矩形输出单行或多行文字,并且可以规定对齐方式和使用何种风格。nFormat可以是多种以下标记的组合(利用位或操作)以达到选择输出风格的目的。 • DT_BOTTOM底部对齐 Specifies bottom-justified text. This value must be combined with DT_SINGLELINE. • DT_CALCRECT计算指定文字时所需要矩形尺寸 Determines the width and height of the rectangle. If there are multiple lines of text, DrawText will use the width of the rectangle pointed to by lpRect and extend the base of the rectangle to bound the last line of text. If there is only one line of text, DrawText will modify the right side of the rectangle so that it bounds the last character in the line. In either case, DrawText returns the height of the formatted text, but does not draw the text. • DT_CENTER部对齐 Centers text horizontally. • DT_END_ELLIPSIS or DT_PATH_ELLIPSIS Replaces part of the given string with ellipses, if necessary, so that the result fits in the specified rectangle. The given string is not modified unless the DT_MODIFYSTRING flag is specified. You can specify DT_END_ELLIPSIS to replace characters at the end of the string, or DT_PATH_ELLIPSIS to replace characters in the middle of the string. If the string contains backslash (\) characters, DT_PATH_ELLIPSIS preserves as much as possible of the text after the last backslash. • DT_EXPANDTABS Expands tab characters. The default number of characters per tab is eight. • DT_EXTERNALLEADING Includes the font抯 external leading in the line height. Normally, external leading is not included in the height of a line of text. • DT_LEFT左对齐 Aligns text flush-left. • DT_MODIFYSTRING Modifies the given string to match the displayed text. This flag has no effect unless the DT_END_ELLIPSIS or DT_PATH_ELLIPSIS flag is specified. Note Some uFormat flag combinations can cause the passed string to be modified. Using DT_MODIFYSTRING with either DT_END_ELLIPSIS or DT_PATH_ELLIPSIS may cause the string to be modified, causing an assertion in the CString override. • DT_NOCLIP Draws without clipping. DrawText is somewhat faster when DT_NOCLIP is used. • DT_NOPREFIX禁止使用&前缀 Turns off processing of prefix characters. Normally, DrawText interprets the ampersand (&) mnemonic-prefix character as a directive to underscore the character that follows, and the two-ampersand (&&) mnemonic-prefix characters as a directive to print a single ampersand. By specifying DT_NOPREFIX, this processing is turned off. • DT_PATH_ELLIPSIS • DT_RIGHT右对齐 Aligns text flush-right. • DT_SINGLELINE单行输出 Specifies single line only. Carriage returns and linefeeds do not break the line. • DT_TABSTOP设置TAB字符所占宽度 Sets tab stops. The high-order byte of nFormat is the number of characters for each tab. The default number of characters per tab is eight. • DT_TOP定部对齐 Specifies top-justified text (single line only). • DT_VCENTER部对齐 Specifies vertically centered text (single line only). • DT_WORDBREAK每行只在单词间被折行 Specifies word-breaking. Lines are automatically broken between words if a word would extend past the edge of the rectangle specified by lpRect. A carriage return杔inefeed sequence will also break the line. 在输出文字时如果希望改变文字的颜色,你可以利用CDC::SetTextColor( COLORREF crColor )进行设置,如果你希望改变背景色就利用CDC::SetBkColor( COLORREF crColor ),很多时候你可能需要透明的背景色你可以利用CDC::SetBkMode( int nBkMode )设置,可接受的参数有 • OPAQUE Background is filled with the current background color before the text, hatched brush, or pen is drawn. This is the default background mode. • TRANSPARENT Background is not changed before drawing. 接下来讲讲如何创建字体,你可以创建的字体有两种:库存字体CDC::CreateStockObject( int nIndex )和自定义字体。 在创建非库存字体时需要填充一个LOGFONT结构并使用CFont::CreateFontIndirect(const LOGFONT* lpLogFont ),或使用CFont::CreateFont( int nHeight, int nWidth, int nEscapement, int nOrientation, int nWeight, BYTE bItalic, BYTE bUnderline, BYTE cStrikeOut, BYTE nCharSet, BYTE nOutPrecision, BYTE nClipPrecision, BYTE nQuality, BYTE nPitchAndFamily, LPCTSTR lpszFacename )其的参数和LOGFONT的分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下面分别讲解参数的意义: nHeight 字体高度(逻辑单位)等于零为缺省高度,否则取绝对值并和可用的字体高度进行匹配。 nWidth 宽度(逻辑单位)如果为零则使用可用的横纵比进行匹配。 nEscapement 出口矢量与X轴间的角度 nOrientation 字体基线与X轴间的角度 nWeight 字体粗细,可取以下值 Constant Value FW_DONTCARE 0 FW_THIN 100 FW_EXTRALIGHT 200 FW_ULTRALIGHT 200 FW_LIGHT 300 FW_NORMAL 400 FW_REGULAR 400 FW_MEDIUM 500 FW_SEMIBOLD 600 FW_DEMIBOLD 600 FW_BOLD 700 FW_EXTRABOLD 800 FW_ULTRABOLD 800 FW_BLACK 900 FW_HEAVY 900 bItalic 是否为斜体 bUnderline 是否有下划线 cStrikeOut 是否带删除线 nCharSet 指定字符集合,可取以下值 Constant Value ANSI_CHARSET 0 DEFAULT_CHARSET 1 SYMBOL_CHARSET 2 SHIFTJIS_CHARSET 128 OEM_CHARSET 255 nOutPrecision 输出精度 OUT_CHARACTER_PRECIS OUT_STRING_PRECIS OUT_DEFAULT_PRECIS OUT_STROKE_PRECIS OUT_DEVICE_PRECIS OUT_TT_PRECIS OUT_RASTER_PRECIS nClipPrecision 剪辑精度,可取以下值 CLIP_CHARACTER_PRECIS CLIP_MASK CLIP_DEFAULT_PRECIS CLIP_STROKE_PRECIS CLIP_ENCAPSULATE CLIP_TT_ALWAYS CLIP_LH_ANGLES nQuality 输出质量,可取以下值 • DEFAULT_QUALITY Appearance of the font does not matter. • DRAFT_QUALITY Appearance of the font is less important than when PROOF_QUALITY is used. For GDI raster fonts, scaling is enabled. Bold, italic, underline, and strikeout fonts are synthesized if necessary. • PROOF_QUALITY Character quality of the fon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xact matching of the logical-font attributes. For GDI raster fonts, scaling is disabled and the font closest in size is chosen. Bold, italic, underline, and strikeout fonts are synthesized if necessary. nPitchAndFamily 字体间的间距 lpszFacename 指定字体名称,为了得到系统所拥有的字体可以利用EmunFontFamiliesEx。 此外可以利用CFontDialog来得到用户选择的字体的LOGFONT数据。 最后我讲一下文本坐标的计算,利用CDC::GetTextExtent( const CString& str )可以得到字符串的在输出时所占用的宽度和高度,这样就可以在手工输出多行文字时使用正确的行距。另外如果需要更精确的对字体高度和宽度进行计算就需要使用CDC::GetTextMetrics( LPTEXTMETRIC lpMetrics ) 该函数将会填充TEXTMETRIC结构,该结构的分量可以非常精确的描述字体的各种属性。 2.3 使用点,刷子,笔进行绘图 在Windows画点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调用COLORREF CDC::SetPixel( int x, int y, COLORREF crColor )就可以在指定点画上指定颜色,同时返回原来的颜色。COLORREF CDC::GetPixel( int x, int y)可以得到指定点的颜色。在Windows应该少使用画点的函数,因为这样做的执行效率比较低。 刷子和画笔在Windows作图是使用最多的GUI对象,本节在讲解刷子和画笔使用方法的同时也讲述一写基本作图函数。 在画点或画线时系统使用当前DC的画笔,所以在创建画笔后必须将其选入DC才会在绘图时产生效果。画笔可以通过CPen对象来产生,通过调用CPen::CreatePen( int nPenStyle, int nWidth, COLORREF crColor )来创建。其nPenStyle指名画笔的风格,可取如下值: • PS_SOLID 实线 Creates a solid pen. • PS_DASH 虚线,宽度必须为一 Creates a dashed pen. Valid only when the pen width is 1 or less, in device units. • PS_DOT 点线,宽度必须为一 Creates a dotted pen. Valid only when the pen width is 1 or less, in device units. • PS_DASHDOT 点划线,宽度必须为一 Creates a pen with alternating dashes and dots. Valid only when the pen width is 1 or less, in device units. • PS_DASHDOTDOT 双点划线,宽度必须为一 Creates a pen with alternating dashes and double dots. Valid only when the pen width is 1 or less, in device units. • PS_NULL 空线,使用时什么也不会产生 Creates a null pen. • PS_ENDCAP_ROUND 结束处为圆形 End caps are round. • PS_ENDCAP_SQUARE 结束处为方形 End caps are square. nWidth和crColor为线的宽度和颜色。 刷子是在画封闭曲线时用来填充的颜色,例如当你画圆形或方形时系统会用当前的刷子对内部进行填充。刷子可利用CBrush对象产生。通过以下几种函数创建刷子: • BOOL CreateSolidBrush( COLORREF crColor ); 创建一种固定颜色的刷子 • BOOL CreateHatchBrush( int nIndex, COLORREF crColor ); 创建指定颜色和网格的刷子,nIndex可取以下值: • HS_BDIAGONAL Downward hatch (left to right) at 45 degrees • HS_CROSS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rosshatch • HS_DIAGCROSS Crosshatch at 45 degrees • HS_FDIAGONAL Upward hatch (left to right) at 45 degrees • HS_HORIZONTAL Horizontal hatch • HS_VERTICAL Vertical hatch • BOOL CreatePatternBrush( CBitmap* pBitmap ); 创建以8*8位图为模板的刷子 在选择了画笔和刷子后就可以利用Windows的作图函数进行作图了,基本的画线函数有以下几种 • CDC::MoveTo( int x, int y ); 改变当前点的位置 • CDC::LineTo( int x, int y ); 画一条由当前点到参数指定点的线 • CDC::BOOL Arc( LPCRECT lpRect, POINT ptStart, POINT ptEnd ); 画弧线 • CDC::BOOL Polyline( LPPOINT lpPoints, int nCount ); 将多条线依次序连接 基本的作图函数有以下几种: • CDC::BOOL Rectangle( LPCRECT lpRect ); 矩形 • CDC::RoundRect( LPCRECT lpRect, POINT point ); 圆角矩形 • CDC::Draw3dRect( int x, int y, int cx, int cy, COLORREF clrTopLeft, COLORREF clrBottomRight ); 3D边框 • CDC::Chord( LPCRECT lpRect, POINT ptStart, POINT ptEnd ); 扇形 • CDC::Ellipse( LPCRECT lpRect ); 椭圆形 • CDC::Pie( LPCRECT lpRect, POINT ptStart, POINT ptEnd ); • CDC::Polygon( LPPOINT lpPoints, int nCount ); 多边形 对于矩形,圆形或似的封闭曲线,系统会使用画笔绘制边缘,使用刷子填充内部。如果你不希望填充或是画出边缘,你可以选入空刷子(NULL_PEN)或是(NULL_BRUSH)空笔。 下面的代码创建一条两象素宽的实线并选入DC。并进行简单的作图: { ... CPen pen; pen.CreatePen(PS_SOLID,2,RGB(128,128,128)); CPen* pOldPen=(CPen*)dc.SelectObject(&pen); dc.SelectStockObject(NULL_BRUSH);//选入空刷子 dc.Rectangle(CRect(0,0,20,20));//画矩形 ... } 2.4 在窗口绘制设备相关位图,图标,设备无关位图 在Windows可以将预先准备好的图像复制到显示区域,这种内存拷贝执行起来是非常快的。在Windows提供了两种使用图形拷贝的方法:通过设备相关位图(DDB)和设备无关位图(DIB)。 DDB可以用MFC的CBitmap来表示,而DDB一般是存储在资源文件,在加载时只需要通过资源ID号就可以将图形装入。BOOL CBitmap::LoadBitmap( UINT nIDResource )可以装入指定DDB,但是在绘制时必须借助另一个和当前绘图DC兼容的内存DC来进行。通过CDC::BitBlt( int x, int y, int nWidth, int nHeight, CDC* pSrcDC, int xSrc, int ySrc, DWORD dwRop )绘制图形,同时指定光栅操作的型。BitBlt可以将源DC位图复制到目的DC,其前四个参数为目的区域的坐标,接下来是源DC指针,然后是源DC的起始坐标,由于BitBlt为等比例复制,所以不需要再次指定长宽,(StretchBlt可以进行缩放)最后一个参数为光栅操作的型,可取以下值: • BLACKNESS 输出区域为黑色 Turns all output black. • DSTINVERT 反色输出区域 Inverts the destination bitmap. • MERGECOPY 在源和目的间使用AND操作 Combines the pattern and the source bitmap using the Boolean AND operator. • MERGEPAINT 在反色后的目的和源间使用OR操作 Combines the inverted source bitmap with the destination bitmap using the Boolean OR operator. • NOTSRCCOPY 将反色后的源拷贝到目的区 Copies the inverted source bitmap to the destination. • PATINVERT 源和目的间进行XOR操作 Combines the destination bitmap with the pattern using the Boolean XOR operator. • SRCAND 源和目的间进行AND操作 Combines pixels of the destination and source bitmaps using the Boolean AND operator. • SRCCOPY 复制源到目的区 Copies the source bitmap to the destination bitmap. • SRCINVERT 源和目的间进行XOR操作 Combines pixels of the destination and source bitmaps using the Boolean XOR operator. • SRCPAINT 源和目的间进行OR操作 Combines pixels of the destination and source bitmaps using the Boolean OR operator. • WHITENESS 输出区域为白色 Turns all output white. 下面用代码演示这种方法: CYourView::OnDraw(CDC* pDC) { CDC memDC;//定义一个兼容DC memDC.CreateCompatibleDC(pDC);//创建DC CBitmap bmpDraw; bmpDraw.LoadBitmap(ID_BMP) ;//装入DDB CBitmap* pbmpOld=memDC.SelectObject(&bmpDraw) ; //保存原有DDB,并选入新DDB入DC pDC->BitBlt(0,0,20,20,&memDC,0,0,SRCCOPY) ; //将源DC(0,0,20,20)复制到目的DC(0,0,20,20) pDC->BitBlt(20,20,40,40,&memDC,0,0,SRCAND); //将源DC(0,0,20,20)和目的DC(20,20,40,40)区域进行AND操作 memDC.SelectObject(pbmpOld) ;//选入原DDB } (图标并不是一个GDI对象,所以不需要选入DC)在MFC没有一个专门的图标,因为图标的操作比较简单,使用HICON CWinApp::LoadIcon( UINT nIDResource )或是HICON CWinApp::LoadStandardIcon( LPCTSTR lpszIconName ) 装入后就可以利用BOOL CDC::DrawIcon( int x, int y, HICON hIcon )绘制。由于在图标可以指定透明区域,所以在某些需要使用非规则图形而且面积不大的时候使用图标会比较简单。下面给出简单的代码: OnDraw(CDC* pDC) { HICON hIcon1=AfxGetApp()->LoadIcon(IDI_I1); HICON hIcon2=AfxGetApp()->LoadIcon(IDI_I2); pDC->DrawIcon(0,0,hIcon1); pDC->DrawIcon(0,40,hIcon2); DestroyIcon(hIcon1); DestroyIcon(hIcon2); } 同样在MFC也没有提供一个DIB的,所以在使用DIB位图时我们需要自己读取位图文件的头信息,并读入数据,并利用API函数StretchDIBits绘制。位图文件以BITMAPFILEHEADER结构开始,然后是BITMAPINFOHEADER结构和调色版信息和数据,其实位图格式是图形格式最简单的一种,而且也是Windows可以理解的一种。我不详细讲解DIB位图的结构,提供一个CDib供大家使用,这个包含了基本的功能如:Load,Save,Draw。DownLoad CDib 4K 2.5 使用各种映射方式 所谓的映射方式简单点讲就是坐标的安排方式,系统默认的映射方式为MM_TEXT即X坐标向右增加,Y坐标向下增加,(0,0)在屏幕左上方,DC的每一点就是屏幕上的一个象素。也许你会认为这种方式下是最好理解的,但是一个点和象素对应的关系在屏幕上看来是正常的,但到了打印机上就会很不正常。因为我们作图是以点为单位并且打印机的分辨率远远比显示器高(800DPI 800点每英寸)所以在打印机上图形看起来就会很小。这样就需要为打印另做一套代码而加大了工作量。如果每个点对应0.1毫米那么在屏幕上的图形就会和打印出来的图形一样大小。 通过int CDC::SetMapMode( int nMapMode )可以指定映射方式,可用的有以下几种: • MM_HIENGLISH 每点对应0.001英寸 Each logical unit is converted to 0.001 inch. Positive x is to the right; positive y is up. • MM_HIMETRIC 每点对应0.001毫米 Each logical unit is converted to 0.01 millimeter. Positive x is to the right; positive y is up. • MM_LOENGLISH 每点对应0.01英寸 Each logical unit is converted to 0.01 inch. Positive x is to the right; positive y is up. • MM_LOMETRIC 每点对应0.001毫米 Each logical unit is converted to 0.1 millimeter. Positive x is to the right; positive y is up. • MM_TEXT 象素对应 Each logical unit is converted to 1 device pixel. Positive x is to the right; positive y is down. 以上几种映射默认的原点在屏幕左上方。除MM_TEXT外都为X坐标向右增加,Y坐标向上增加,和自然坐标是一致的。所以在作图是要注意什么时候应该使用负坐标。而且以上的映射都是X-Y等比例的,即相同的长度在X,Y轴上显示的长度都是相同的。 DownLoad Sample 另外的一种映射方式为MM_ANISOTROPIC,这种方式可以规定不同的长宽比例。在设置这映射方式后必须调用CSize CDC::SetWindowExt( SIZE size )和CSize CDC::SetViewportExt( SIZE size )来设定长宽比例。系统会根据两次设定的长宽的比值来确定长宽比例。下面给出一段代码比较映射前后的长宽比例: OnDraw(CDC* pDC) { CRect rcC1(200,0,400,200); pDC->FillSolidRect(rcC1,RGB(0,0,255)); pDC->SetMapMode(MM_ANISOTROPIC ); CSize sizeO; sizeO=pDC->SetWindowExt(5,5); TRACE("winExt %d %d\n",sizeO.cx,sizeO.cy); sizeO=pDC->SetViewportExt(5,10); TRACE("ViewExt %d %d\n",sizeO.cx,sizeO.cy); CRect rcC(0,0,200,200); pDC->FillSolidRect(rcC,RGB(0,128,0)); } 上面代码在映射后画出的图形将是一个长方形。 DownLoad Sample 最后讲讲视原点(viewport origin),你可以通过调用CPoint CDC::SetViewportOrg( POINT point )重新设置原点的位置,这就相对于对坐标进行了位移。例如你将原点设置在(20,20)那么原来的(0,0)就变成了(-20,-20)。 2.6 多边形和剪贴区域 多边形也是一个GDI对象,同样遵守其他GDI对象的规则,只是通常都不将其选入DC。在MFC多边形有CRgn表示。多边形用来表示一个不同与矩形的区域,和矩形具有相似的操作。如:检测某点是否在内部,并操作等。此外还得到一个包含此多边形的最小矩形。下面介绍一下多边形的成员函数: • CreateRectRgn 由矩形创建一个多边形 • CreateEllipticRgn 由椭圆创建一个多边形 • CreatePolygonRgn 创建一个有多个点围成的多边形 • PtInRegion 某点是否在内部 • CombineRgn 两个多边形相并 • EqualRgn 两个多边形是否相等 在本节讲演多边形的意义在于重新在窗口作图时提高效率。因为引发窗口重绘的原因是某个区域失效,而失效的区域用多边形来表示。假设窗口大小为500*400当上方的另一个窗口从(0,0,10,10)移动到(20,20,30,30)这时(0,0,10,10)区域就失效了,而你只需要重绘这部分区域而不是所有区域,这样你程序的执行效率就会提高。 通过调用API函数int GetClipRgn( HDC hdc, HRGN hrgn)就可以得到失效区域,但是一般用不着那么精确而只需得到包含该区域的最小矩形就可以了,所以可以利用int CDC::GetClipBox( LPRECT lpRect )完成这一功能。 第三章 文档视结构 3.1 文档 视图 框架窗口间的关系和消息传送规律 在MFCM$引入了文档-视结构的概念,文档相当于数据容器,视相当于查看数据的窗口或是和数据发生交互的窗口。(这一结构在MFC的OLE,ODBC开发时又得到更多的拓展)因此一个完整的应用一般由四个组成:CWinApp应用,CFrameWnd窗口框架,CDocument文档,CView视。(VC6支持创建不带文档-视的应用) 在程序运行时CWinApp将创建一个CFrameWnd框架窗口实例,而框架窗口将创建文档模板,然后有文档模板创建文档实例和视实例,并将两者关联。一般来讲我们只需对文档和视进行操作,框架的各种行为已经被MFC安排好了而不需人为干预,这也是M$设计文档-视结构的本意,让我们将注意力放在完成任务上而从界面编写解放出来。 在应用一个视对应一个文档,但一个文档可以包含多个视。一个应用只用一个框架窗口,对多文档界面来讲可能有多个MDI子窗口。每一个视都是一个子窗口,在单文档界面父窗口即是框架窗口,在多文档界面父窗口为MDI子窗口。一个多文档应用可以包含多个文档模板,一个模板定义了一个文档和一个或多个视之间的对应关系。同一个文档可以属于多个模板,但一个模板只允许定义一个文档。同样一个视也可以属于多个文档模板。(不知道我说清楚没有) 接下来看看如何在程序得到各种对象的指针: • 全局函数AfxGetApp可以得到CWinApp应用指针 • AfxGetApp()->m_pMainWnd为框架窗口指针 • 在框架窗口:CFrameWnd::GetActiveDocument得到当前活动文档指针 • 在框架窗口:CFrameWnd::GetActiveView得到当前活动视指针 • 在视:CView::GetDocument得到对应的文档指针 • 在文档:CDocument::GetFirstViewPosition,CDocument::GetNextView用来遍历所有和文档关联的视。 • 在文档:CDocument::GetDocTemplate得到文档模板指针 • 在多文档界面:CMDIFrameWnd::MDIGetActive得到当前活动的MDI子窗口 一般来讲用户输入消息(如菜单选择,鼠标,键盘等)会先发往视,如果视未处理则会发往框架窗口。所以定义消息映射时定义在视就可以了,如果一个应用同时拥有多个视而当前活动视没有对消息进行处理则消息会发往框架窗口。 3.2 接收用户输入 在视接收鼠标输入: 鼠标消息是我们常需要处理的消息,消息分为:鼠标移动,按钮按下/松开,双击。利用ClassWizard可以轻松的添加这几种消息映射,下面分别讲解每种消息的处理。 WM_MOUSEMOVE对应的函数为OnMouseMove( UINT nFlags, CPoint point ),nFlags表明了当前一些按键的消息,你可以通过“位与”操作进行检测。 • MK_CONTROL Ctrl键是否被按下 Set if the CTRL key is down. • MK_LBUTTON 鼠标左键是否被按下 Set if the left mouse button is down. • MK_MBUTTON 鼠标间键是否被按下 Set if the middle mouse button is down. • MK_RBUTTON 鼠标右键是否被按下 Set if the right mouse button is down. • MK_SHIFT Shift键是否被按下 Set if the SHIFT key is down. point表示当前鼠标的设备坐标,坐标原点对应视左上角。 WM_LBUTTONDOWN/WM_RBUTTONDOWN(鼠标左/右键按下)对应的函数为OnLButtonDown/OnRButtonDown( UINT nFlags, CPoint point )参数意义和OnMouseMove相同。 WM_LBUTTONUP/WM_RBUTTONUP(鼠标左/右键松开)对应的函数为OnLButtonUp/OnRButtonUp( UINT nFlags, CPoint point )参数意义和OnMouseMove相同。 WM_LBUTTONDBLCLK/WM_RBUTTONDBLCLK(鼠标左/右键双击)对应的函数为OnLButtonDblClk/OnRButtonDblClk( UINT nFlags, CPoint point )参数意义和OnMouseMove相同。 下面我用一段伪代码来讲解一下这些消息的用法: 代码的作用是用鼠标拉出一个矩形 global BOOL fDowned;//是否在拉动 global CPoint ptDown;//按下位置 global CPoint ptUp;//松开位置 OnLButtonDown(UINT nFlags, CPoint point) { fDowned=TRUE; ptUp=ptDown=point; DrawRect(); ... } OnMouseMove(UINT nFlags, CPoint point) { if(fDowned) { DrawRect();//恢复上次所画的矩形 ptUp=point; DrawRect();//画新矩形 } } OnLButtonUp(UINT nFlags, CPoint point) { if(fDowned) { DrawRect();//恢复上次所画的矩形 ptUp=point; DrawRect();//画新矩形 fDowned=FALSE; } } DrawRect() {//以反色屏幕的方法画出ptDown,ptUp标记的矩形 CClientDC dc(this); MakeRect(ptDown,ptUp); SetROP(NOT); Rect(); } 坐标间转换:在以上的函数point参数对应的都是窗口的设备坐标,我们应该将设备坐标和逻辑坐标相区别,在图32_g1由于窗口使用了滚动条,所以传入的设备坐标是对应于当前窗口左上角的坐标,没有考虑是否滚动,而逻辑坐标必须考虑滚动后对应的坐标,所以我以黄线虚拟的表达一个逻辑坐标的区域。可以看得出同一点在滚动后的坐标值是不同的,这一规则同样适用于改变了映射方式的窗口,假设你将映射方式设置为每点为0.01毫米,那么设备坐标所对应的逻辑坐标也需要重新计算。进行这种转换需要写一段代码,所幸的是系统提供了进行转换的功能DC的DPtoLP,LPtoDP,下面给出代码完成由设备坐标到逻辑坐标的转换。 图32_g1 CPoint CYourView::FromDP(CPoint point) { CClientDC dc(this); CPoint ptRet=point; dc.PrepareDC();//必须先准备DC,这在使用滚动时让DC重新计算坐标 //如果你作图设置了不同的映射方式,则在下面需要设置 dc.SetMapMode(...) // dc.DPtoLP(&ptRet);//DP->LP进行转换 return ptRet; } 在图32_g1以蓝线标记的是屏幕区域,红线标记的客户区域。利用ScreenToClient,ClientToScreen可以将坐标在这两个区域间转换。 在视接收键盘输入: 键盘消息有三个:键盘被按下/松开,输入字符。其输入字符相当于直接得到用户输入的字符这在不需要处理按键细节时使用,而键盘被按下/松开在按键状态改变时发送。 WM_CHAR对应的函数为OnChar( UINT nChar, UINT nRepCnt, UINT nFlags ),其nChar为被按下的字符,nRepCnt表明在长时间为松开时相当于的按键次数,nFlags的不同位代表不同的含义,在这里一般不使用。 WM_KEYDOWN/WM_KEYUP所对应的函数为OnKeyDown/OnKeyUp( UINT nChar, UINT nRepCnt, UINT nFlags )nChar代表按键的虚拟码值,如VK_ALT为ALT键,VK_CONTROL为Ctrl键。nFlags各位的含义如下: Value Description 0? Scan code (OEM-dependent value). 8 Extended key, such as a function key or a key on the numeric keypad (1 if it is an extended key). 9?0 Not used. 11?2 Used internally by Windows. 13 Context code (1 if the ALT key is held down while the key is pressed; otherwise 0). 14 Previous key state (1 if the key is down before the call, 0 if the key is up). 15 Transition state (1 if the key is being released, 0 if the key is being pressed). 3.3 使用菜单 利用菜单接受用户命令是一很简单的交互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通常菜单作为一资源存储在文件,因此我们可以在设计时就利用资源编辑器设计好一个菜单。关于使用VC设计菜单我就不再多讲了,但你在编写菜单时应该尽量在属性对话框的底部提示(Prompt)处输入文字,这虽然不是必要的,但MFC在有状态栏和工具条的情况下会使用该文字,文字的格式为“状态栏出说明\n工具条提示”。 图33_g1 我们要面临的任务是如何知道用户何时选择了菜单,他选的是什么菜单项。当用户选择了一个有效的菜单项时系统会向应用发送一个WM_COMMAND消息,在消息的参数表明来源。在MFC我们只需要进行一次映射,将某一菜单ID映射到一处理函数,图33_g2。在这里我们在CView的派生处理菜单消息,同时我对同一ID设置两个消息映射,接下来将这两种映射的作用。 图33_g2 ON_COMMAND 映射的作用为在用户选择该菜单时调用指定的处理函数。如:ON_COMMAND(IDM_COMMAND1, OnCommand1)会使菜单被选择时调用OnCommand1成员函数。 ON_UPDATE_COMMAND_UI(IDM_COMMAND1, OnUpdateCommand1) 映射的作用是在菜单被显示时通过调用指定的函数来进行确定其状态。在这个处理函数你可以设置菜单的允许/禁止状态,其显示字符串是什么,是否在前面打钩。函数的参数为CCmdUI* pCmdUI,CCmdUI是MFC专门为更新命令提供的一个,你可以调用 • Enable 设置允许/禁止状态 • SetCheck 设置是否在前面打钩 • SetText 设置文字 下面我讲解一个例子:我在CView派生有一个变量m_fSelected,并且在视处理两个菜单的消息,当IDM_COMMAND1被选时,对m_fSelected进行逻辑非操作,当IDM_COMMAND2被选时出一提示;同时IDM_COMMAND1根据m_fSelected决定菜单显示的文字和是否在前面打上检查符号,IDM_COMMAND2根据m_fSelected的值决定菜单的允许/禁止状态。下面是代码和说明:下载示例代码 17K void CMenuDView::OnCommand1() { m_fSelected=!m_fSelected; TRACE("command1 selected\n"); } void CMenuDView::OnUpdateCommand1(CCmdUI* pCmdUI) { pCmdUI->SetCheck(m_fSelected);//决定检查状态 pCmdUI->SetText(m_fSelected?"当前被选":"当前未被选");//决定所显示的文字 } void CMenuDView::OnUpdateCommand2(CCmdUI* pCmdUI) {//决定是否为允许 pCmdUI->Enable(m_fSelected); } void CMenuDView::OnCommand2() {//选时给出提示 AfxMessageBox("你选了command2"); } 接下来再讲一些通过代码操纵菜单的方法,在MFC有一个CMenu用来处理和菜单有关的功能。在生成一个CMenu对象时你需要从资源装如菜单,通过调用BOOL CMenu::LoadMenu( UINT nIDResource )进行装入,然后你就可以对菜单进行动态的修改,所涉及到的函数有: • CMenu* GetSubMenu( int nPos ) 一位置得到子菜单的指针,因为一个CMenu对象只能表示一个弹出菜单,如果菜单的某一项也为弹出菜单,就需要通过该函数获取指针。 • BOOL AppendMenu( UINT nFlags, UINT nIDNewItem = 0, LPCTSTR lpszNewItem = NULL ) 在末尾添加一项,nFlag为MF_SEPARATOR表示增加一个分隔条,这样其他两个参数将会被忽略;为MF_STRING表示添加一个菜单项uIDNewItem为该菜单的ID命令值;为MF_POPUP表示添加一个弹出菜单项,这时uIDNewItem为另一菜单的句柄HMENU。lpszNewItem为菜单文字说明。 • BOOL InsertMenu( UINT nPosition, UINT nFlags, UINT nIDNewItem = 0, LPCTSTR lpszNewItem = NULL )用于在指定位置插入一菜单,位置由变量nPosition指明。如果nFlags包含MF_BYPOSITION则表明插入在nPosition位置,如果包含MF_BYCOMMAND表示插入在命令ID为nPosition的菜单处。 • BOOL ModifyMenu( UINT nPosition, UINT nFlags, UINT nIDNewItem = 0, LPCTSTR lpszNewItem = NULL )用于修改某一位置的菜单,如果nFlags包含MF_BYPOSITION则表明修改nPosition位置的菜单,如果包含MF_BYCOMMAND表示修改命令ID为nPosition处的菜单。 • BOOL RemoveMenu( UINT nPosition, UINT nFlags )用于删除某一位置的菜单。如果nFlags包含MF_BYPOSITION则表明删除nPosition位置的菜单,如果包含MF_BYCOMMAND表示删除命令ID为nPosition处的菜单。 • BOOL AppendMenu( UINT nFlags, UINT nIDNewItem, const CBitmap* pBmp ) 和 BOOL InsertMenu( UINT nPosition, UINT nFlags, UINT nIDNewItem, const CBitmap* pBmp )可以添加一位图菜单,但这样的菜单在选时只是反色显示,并不美观。 视图是没有菜单的,在框架窗口才有,所以只有用AfxGetApp()->m_pMainWnd->GetMenu()才能得到应用的菜单指针。 最后我讲一下如何在程序弹出一个菜单,你必须先装入一个菜单资源,你必需得到一个弹出菜单的指针然后调用BOOL TrackPopupMenu( UINT nFlags, int x, int y, CWnd* pWnd, LPCRECT lpRect = NULL )弹出菜单,你需要指定(x,y)为菜单弹出的位置,pWnd为接收命令消息的窗口指针。下面有一段代码说明方法,下载示例代码 17K。当然为了处理消息你应该在pWnd指明的窗口对菜单命令消息进行映射。 CMenu menu; menu.LoadMenu(IDR_POPUP); CMenu* pM=menu.GetSubMenu(0); CPoint pt; GetCursorPos(&pt); pM->TrackPopupMenu(TPM_LEFTALIGN,pt.x,pt.y,this); 另一种做法是通过CMenu::CreatePopupMenu()建立一个弹出菜单,然后使用TrackPopupMenu弹出菜单。使用CreatePopupMenu创建的菜单也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弹出项添加另一个菜单。下面的伪代码演示了如何创建一个弹出菜单并进行修改后弹出: CMenu menu1,menu2; menu1.CreatePopupMenu menu1.InsertMenu(1) menu1.InsertMenu(2) menu1.InsertMenu(3) menu2.CreatePopupMenu menu2.AppendMenu(MF_POPUP,1,menu1.Detach()) 将弹出菜单加入 or InsertMenu... menu2.InsertMenu("string desc"); menu.TrackPopupMenu(...) 3.4 文档,视,框架之间相互作用 一般来说用户的输入/输出基本都是通过视进行,但一些例外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和框架直接发生作用,而在多视的情况下如何在视之间传递数据。 在使用菜单时大家会发现当一个菜单没有进行映射处理时为禁止状态,在多视的情况下菜单的状态和处理映射是和当前活动视相联系的,这样MFC可以保证视能正确的接收到各种消息,但有时候也会产生不便。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在框架对消息进行处理,这样也可以保证当前文档可以通过框架得到当前消息。 在用户进行输入后如何使视的状态得到更新?这个问题在一个文档对应一个视图时是不存在的,但是现在有一个文档对应了两个视图,当在一个视上进行了输入时如何保证另一个视也得到通知呢?MFC的做法是利用文档来处理的,因为文档管理着当前和它联系的视,由它来通知各个视是最合适的。让我们同时看两个函数: • void CView::OnUpdate( CView* pSender, LPARAM lHint, CObject* pHint ) • void CDocument::UpdateAllViews( CView* pSender, LPARAM lHint = 0L, CObject* pHint = NULL ) 当文档的UpdateAllViews被调用时和此文档相关的所有视的OnUpdate都会被调用,而参数lHint和pHint都会被传递。这样一来发生改变视就可以通知其他的兄弟了。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如何在OnUpdate知道是那个视图发生了改变呢,这就可以利用pHint参数,只要调用者将this指针赋值给参数就可以了,当然完全可以利用该参数传递更复杂的结构。 视的初始化,当一个文档被打开或是新建一个文档时视图的CView::OnInitialUpdate()会被调用,你可以通过重载该函数对视进行初始化,并在结束前调用父的OnInitialUpdate,因为这样可以保证OnUpdate会被调用。 文档内容的清除,当文档被关闭时(比如退出或是新建前上一个文档清除)void CDocument::DeleteContents ()会被调用,你可以通过重载该函数来进行清理工作。 在单文档结构上面两点尤其重要,因为软件运行文档对象和视对象只会被产生并删除一次。所以应该将上面两点和C++对象构造和构析分清楚。 最后将一下文档模板(DocTemplate)的作用,文档模板分为两单文档模板和多文档模板,分别由CSingleDocTemplate和CMultiDocTemplate表示,模板的作用在于记录文档,视,框架之间的对应关系。还有一点就是模板可以记录应用程序可以打开的文件的型,当打开文件时会根据文档模板的信息选择正确的文档和视。模板是一个比较抽想的概念,一般来说是不需要我们直接进行操作的。 当使用者通过视修改了数据时,应该调用GetDocument()->SetModifiedFlag(TRUE)通知文档数据已经被更新,这样在关闭文档时会自动询问用户是否保存数据。 好象这一节讲的有些乱,大家看后有什么想法和问题请在VCHelp论坛上留言,我会尽快回复并且会对本节内容重新整理和修改。 3.5 利用序列化进行文件读写 在很多应用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保存,或是从介质上读取数据,这就涉及到文件的操作。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文件存取方法完成这些工作,但MFC也提供了一种读写文件的简单方法——“序列化”。序列化机制通过更高层次的接口功能向开发者提供了更利于使用和透明于字节流的文件操纵方法,举一个例来讲你可以将一个字串写入文件而不需要理会具体长度,读出时也是一样。你甚至可以对字符串数组进行操作。在MFC提供的可自动分配内存的的支持下你可以更轻松的读/写数据。你也可以根据需要编写你自己的具有序列化功能的。 序列化在最低的层次上应该被需要序列化的支持,也就是说如果你需要对一个进行序列化,那么这个必须支持序列化。当通过序列化进行文件读写时你只需要该的序列化函数就可以了。 怎样使具有序列化功能呢?你需要以下的工作: • 该从CObject派生。 • 在声明包括DECLARE_SERIAL宏定义。 • 提供一个缺省的构造函数。 • 在实现Serialze函数 • 使用IMPLEMENT_SERIAL指明名和版本号 下面的代码建立了一个简单身份证记录的,同时也能够支持序列化。 in H struct strPID { char szName[10]; char szID[16]; struct strPID* pNext; }; class CAllPID : public CObject { public: DECLARE_SERIAL(CAllPID) CAllPID(); ~CAllPID(); public:// 序列化相关 struct strPID* pHead; //其他的成员函数 void Serialize(CArchive& ar); }; in CPP IMPLEMENT_SERIAL(CAllPID,CObject,1) // version is 1,版本用于读数据时的检测 void CAllPID::Serialize(CArchive& ar) { int iTotal; if(ar.IsStoring()) {//保存数据 iTotal=GetTotalID();//得到链表的记录数量 arr<26;i++) ar<>iTotal; for(int i=0;i26;j++) ar>>*(((BYTE*)pID)+j);//读一个strPID所有的数据 //修改链表 } } } 当然上面的代码很不完整,但已经可以说明问题。这样CAllPID就是一个可以支持序列化的,并且可以根据记录的数量动态分配内存。在序列化我们使用了CArchive,该用于在序列化时提供读写支持,它重载了<>运算符号,并且提供Read和Write函数对数据进行读写。 下面看看如何在文档使用序列化功能,你只需要修改文档的Serialize(CArchive& ar)函数,并调用各个进行序列化的的Serial进行数据读写就可以了。当然你也可以在文档的内部进行数据读写,下面的代码利用序列化功能读写数据: class CYourDoc : public CDocument { void Serialize(CArchive& ar); CString m_szDesc; CAllPID m_allPID; ...... } void CYourDoc::Serialize(CArchive& ar) { if (ar.IsStoring()) {//由于CString对CArchive定义了<>操作符号,所以可以直接利用>>和<< ar<>m_szDesc; } m_allPID.Serialize(ar);//调用数据的序列化函数 3.6 MFC所提供的各种视介绍 MFC提供了丰富的视供开发者使用,下面对各个进行介绍: CView是最基本的视只支持最基本的操作。 CScrollView提供了滚动的功能,你可以利用void CScrollView::SetScrollSizes( int nMapMode, SIZE sizeTotal, const SIZE& sizePage = sizeDefault, const SIZE& sizeLine = sizeDefault )设置滚动尺寸,和坐标映射模式。但是在绘图和接收用户输入时需要对坐标进行转换。请参见3.2 接收用户输入。 CFormView提供用户在资源文件定义界面的能力,并可以将子窗口和变量进行绑定。通过UpdateData函数让数据在变量和子窗口间交换。 CTreeView利用TreeCtrl界面作为视界面,通过调用CTreeCtrl& CTreeView::GetTreeCtrl( ) const得到CTreeCtrl的引用。 CListView利用ListCtrl界面作为视界面,通过调用CTreeCtrl& CTreeView::GetTreeCtrl( ) const得到CListCtrl的引用。 CEditView利用Edit接收用户输入,它具有输入框的一切功能。通过调用CEdit& CEditView::GetEditCtrl( ) const得到Edit&的引用。void CEditView::SetPrinterFont( CFont* pFont )可以设置打印字体。 CRichEditView作为Rich Text Edit(富文本输入)的视,提供了可以按照格式显示文本的能力,在使用时需要CRichEditDoc的支持。 第四章 窗口控件 4.1 Button 按钮窗口(控件)在MFC使用CButton表示,CButton包含了三种样式的按钮,Push Button,Check Box,Radio Box。所以在利用CButton对象生成按钮窗口时需要指明按钮的风格。 创建按钮:BOOL CButton::Create( LPCTSTR lpszCaption, DWORD dwStyle, const RECT& rect, CWnd* pParentWnd, UINT nID );其lpszCaption是按钮上显示的文字,dwStyle为按钮风格,除了Windows风格可以使用外(如WS_CHILD|WS_VISUBLE|WS_BORDER)还有按钮专用的一些风格。 • BS_AUTOCHECKBOX 检查框,按钮的状态会自动改变 Same as a check box, except that a check mark appears in the check box when the user selects the box; the check mark disappears the next time the user selects the box. • BS_AUTORADIOBUTTON 圆形选择按钮,按钮的状态会自动改变 Same as a radio button, except that when the user selects it, the button automatically highlights itself and removes the selection from any other radio buttons with the same style in the same group. • BS_AUTO3STATE 允许按钮有三种状态即:选,未选,未定 Same as a three-state check box, except that the box changes its state when the user selects it. • BS_CHECKBOX 检查框 Creates a small square that has text displayed to its right (unless this style is combined with the BS_LEFTTEXT style). • BS_DEFPUSHBUTTON 默认普通按钮 Creates a button that has a heavy black border. The user can select this button by pressing the ENTER key. This style enables the user to quickly select the most likely option (the default option). • BS_LEFTTEXT 左对齐文字 When combined with a radio-button or check-box style, the text appears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adio button or check box. • BS_OWNERDRAW 自绘按钮 Creates an owner-drawn button. The framework calls the DrawItem member function when a visual aspect of the button has changed. This style must be set when using the CBitmapButton class. • BS_PUSHBUTTON 普通按钮 Creates a pushbutton that posts a WM_COMMAND message to the owner window when the user selects the button. • BS_RADIOBUTTON 圆形选择按钮 Creates a small circle that has text displayed to its right (unless this style is combined with the BS_LEFTTEXT style). Radio buttons are usually used in groups of related but mutually exclusive choices. • BS_3STATE 允许按钮有三种状态即:选,未选,未定 Same as a check box, except that the box can be dimmed as well as checked. The dimmed state typically is used to show that a check box has been disabled. rect为窗口所占据的矩形区域,pParentWnd为父窗口指针,nID为该窗口的ID值。 获取/改变按钮状态:对于检查按钮和圆形按钮可能有两种状态,选和未选,如果设置了BS_3STATE或BS_AUTO3STATE风格就可能出现第三种状态:未定,这时按钮显示灰色。通过调用int CButton::GetCheck( ) 得到当前是否被选,返回0:未选,1:选,2:未定。调用void CButton::SetCheck( int nCheck );设置当前选状态。 处理按钮消息:要处理按钮消息需要在父窗口进行消息映射,映射宏为ON_BN_CLICKED( id, memberFxn )id为按钮的ID值,就是创建时指定的nID值。处理函数原型为afx_msg void memberFxn( ); 4.2 Static Box 静态文本控件的功能比较简单,可作为显示字符串,图标,位图用。创建一个窗口可以使用成员函数: BOOL CStatic::Create( LPCTSTR lpszText, DWORD dwStyle, const RECT& rect, CWnd* pParentWnd, UINT nID = 0xffff ); 其dwStyle将指明该窗口的风格,除了子窗口常用的风格WS_CHILD,WS_VISIBLE外,你可以针对静态控件指明专门的风格。 • SS_CENTER,SS_LEFT,SS_RIGHT 指明字符显示的对齐方式。 • SS_GRAYRECT 显示一个灰色的矩形 • SS_NOPREFIX 如果指明该风格,对于字符&将直接显示,否则&将作为转义符,&将不显示而在其后的字符将有下划线,如果需要直接显示&必须使用&&表示。 • SS_BITMAP 显示位图 • SS_ICON 显示图标 • SS_CENTERIMAGE 图象居显示 控制显示的文本利用成员函数SetWindowText/GetWindowText用于设置/得到当前显示的文本。 控制显示的图标利用成员函数SetIcon/GetIcon用于设置/得到当前显示的图标。 控制显示的位图利用成员函数SetBitmap/GetBitmap用于设置/得到当前显示的位图。下面一段代码演示如何创建一个显示位图的静态窗口并设置位图 CStatic* pstaDis=new CStatic; pstaDis->Create("",WS_CHILD|WS_VISIBLE|SS_BITMAP|SSCENTERIMAGE, CRect(0,0,40,40),pWnd,1); CBitmap bmpLoad; bmpLoad.LoadBitmap(IDB_TEST); pstaDis->SetBitmap(bmpLoad.Detach()); 4.3 Edit Box Edit窗口是用来接收用户输入最常用的一个控件。创建一个输入窗口可以使用成员函数: BOOL CEdit::Create( LPCTSTR lpszText, DWORD dwStyle, const RECT& rect, CWnd* pParentWnd, UINT nID = 0xffff ); 其dwStyle将指明该窗口的风格,除了子窗口常用的风格WS_CHILD,WS_VISIBLE外,你可以针对输入控件指明专门的风格。 • ES_AUTOHSCROLL,ES_AUTOVSCROLL 指明输入文字超出显示范围时自动滚动。 • ES_CENTER,ES_LEFT,ES_RIGHT 指定对齐方式 • ES_MULTILINE 是否允许多行输入 • ES_PASSWORD 是否为密码输入框,如果指明该风格则输入的文字显示为* • ES_READONLY 是否为只读 • ES_UPPERCASE,ES_LOWERCASE 显示大写/小写字符 控制显示的文本利用成员函数SetWindowText/GetWindowText用于设置/得到当前显示的文本。 通过GetLimitText/SetLimitText可以得到/设置在输入框输入的字符数量。 由于在输入时用户可能选择某一段文本,所以通过void CEdit::GetSel( int& nStartChar, in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