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达到99%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今天查看了下任务管理器,发现磁盘管理达到99%,我才开机没多久,没理由这么高的读取
频率,网上查了一下,发现是百度云的问题,一般是wsappx进程占用磁盘读取。
解决方案 :卸载百度云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本书详细介绍如何在个人电脑上安装配置Caldera和Red Hat两种发行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并能帮助用户解决安装和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书既能指导你进行基本的安装步骤,也能指导你定制独具特色的Linux 操作系统。通过本书的学习,你会成为一个Linux 操作系统的安装专家,并能使配置的机器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工作。 目 录 前言 第1章 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准备工作 1 1.1 概述 1 1.1.1 什么是Linux操作系统 1 1.1.2 Linux操作系统的发行版本 2 1.1.3 安装Linux操作系统之前的准备工作 4 1.2 快速解决方案 5 1.2.1 使用Windows 95/98/NT查看系统 信息 5 1.2.2 查看Red Hat发行版本的硬件兼容 清单 8 1.2.3 查看Caldera发行版本的硬件兼容 清单 8 1.2.4 查找Linux操作系统的低价CD-ROM 光盘 8 1.2.5 查找关于Linux操作系统的最新新闻 9 1.2.6 确定Linux操作系统能否满足你的 工作需要 9 第2章 对硬盘驱动器进行分区 10 2.1 概述 10 2.2 快速解决方案 13 2.2.1 使用FIPS程序在不破坏原有数据的 前提下调整分区 13 2.2.2 使用Red Hat公司的Disk Druid 程序增加分区 14 2.2.3 使用Partition Magic程序整理硬盘 并增加分区 15 2.2.4 使用Caldera公司的Disk Partition 程序增加分区 15 第3章 安装Caldera发行版本 18 3.1 概述 18 3.1.1 安装过程 18 3.1.2 Caldera发行版本的安装选项 19 3.1.3 配置图形的考虑 20 3.1.4 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21 3.2 快速解决方案 22 3.2.1 从CD-ROM光盘开始运行 安装程序 22 3.2.2 安装Caldera公司的Windows下的 辅助安装工具程序 22 3.2.3 确定哪些安装盘是必需的 23 3.2.4 制作安装盘 23 3.2.5 制作一张Windows下的引导盘 24 3.2.6 从软盘开始运行安装程序 25 3.2.7 为一个专用的本地网络分配IP地址 25 3.2.8 从引导管理程序失误中恢复NT 25 3.2.9 制作一张定制的Linux操作系统 引导盘 26 3.2.10 设置直接引导启动到Caldera 发行版本 26 3.2.11 直接引导启动到Caldera发行版本 27 3.2.12 诊断使用LILO程序引导启动时 出现的挂起错误 27 3.2.13 恢复主引导记录 28 3.2.14 运行LILO程序 28 3.2.15 设置LILO程序 28 3.2.16 确定磁盘参数 29 3.2.17 在LILO程序中设置用来选择某个 操作系统的启动引导延时 30 3.2.18 重新安装LILO程序 30 3.2.19 删除LILO程序 30 3.2.20 关闭系统 30 第4章 安装Red Hat发行版本 31 4.1 概述 31 4.1.1 安装过程 32 4.1.2 Red Hat发行版本的安装级别 32 4.1.3 LILO程序,Linux操作系统的加载 程序 34 4.1.4 配置显示选项的考虑 35 4.1.5 系统开机引导时可以使用的服务 35 4.1.6 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36 4.2 快速解决方案 36 4.2.1 确定哪些安装盘是必需的 36 4.2.2 制作一张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引 导盘 37 4.2.3 下载最新的引导启动映像 37 4.2.4 制作一张Windows下的引导盘 37 4.2.5 从一张引导盘开始运行安装程序 38 4.2.6 从CD-ROM光盘开始运行安装程序 38 4.2.7 为NFS、HTTP或者FTP安装设置 一个本地服务器 39 4.2.8 为一个专用的本地网络分配IP地址 39 4.2.9 通过一个NFS挂装进行安装 39 4.2.10 从一个硬盘驱动器分区进行安装 40 4.2.11 从一个HTTP或者FTP服务器进行 安装 40 4.2.12 从引导管理程序失误中恢复NT 40 4.2.13 选择需要安装哪些组件和软件包 41 4.2.14 使用虚拟控制台跟踪和调试安装 过程 41 4.2.15 引导进入Linux操作系统 42 4.2.16 诊断使用LILO程序启动引导时 出现的挂起错误 42 4.2.17 可以用在MBR中的LILO程序的 代用程序 44 4.2.18 恢复MBR 45 4.2.19 运行LILO程序 45 4.2.20 设置LILO程序 45 4.2.21 配置LILO程序引导多个操作系统 45 4.2.22 确定磁盘参数 46 4.2.23 设置用来选择某个操作系统的 启动引导延时 47 4.2.24 在LILO程序中设置一个缺省的 操作系统 47 4.2.25 重新安装LILO程序 48 4.2.26 删除LILO程序 48 4.2.27 选择自动启用哪些服务 48 4.2.28 关闭系统 48 4.2.29 让Linux操作系统检查1GB以上的 RAM系统内存 49 第5章 使用Linux操作系统 50 5.1 概述 50 5.1.1 Linux操作系统与DOS和NT的比较 51 5.1.2 文件存取权限和所有权限 51 5.2 快速解决方案 52 5.2.1 设置日期 52 5.2.2 设置时间 52 5.2.3 列出目录的内容清单 52 5.2.4 切换目录路径 53 5.2.5 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 54 5.2.6 解读文件和目录清单列表 54 5.2.7 改变文件和目录的存取权限 54 5.2.8 改变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 55 5.2.9 给文件和目录改名 55 5.2.10 建立目录 55 5.2.11 建立链接 55 5.2.12 删除目录 56 5.2.13 拷贝文件和目录 56 5.2.14 移动文件和目录 57 5.2.15 删除文件 57 5.2.16 识别二进制文件 57 5.2.17 使用vi文本编辑器程序 57 5.2.18 使用pico文本编辑器程序 58 5.2.19 查看文本文件,不使用文本编辑器 程序 60 5.2.20 把命令结果输出到文本文件中 61 5.2.21 建立别名 61 5.2.22 使用find命令确定文件存放位置 61 5.2.23 通过搜索locate数据库来查找文件 62 5.2.24 在path语句说明的路径中查找 文件 62 5.2.25 在path语句中添加新路径 63 5.2.26 在文件内容中查找文本 63 5.2.27 寻求帮助 63 5.2.28 在后台运行命令程序 63 5.2.29 确定当前运行的命令 63 5.2.30 把命令程序调到后台去 64 5.2.31 把后台命令调回前台来 64 5.2.32 取消正在执行的命令 64 5.2.33 清除屏幕 64 5.2.34 一次执行多个命令 65 5.2.35 退出登录 65 5.2.36 重新引导启动机器 65 5.2.37 系统关机 65 第6章 配置X图形界面 66 6.1 概述 66 6.2 快速解决方案 67 6.2.1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X图形 界面的准备工作 67 6.2.2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鼠标 69 6.2.3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键盘 70 6.2.4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图形卡 71 6.2.5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显示器 73 6.2.6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图形显示 模式和颜色设置 73 6.2.7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X服务器 程序本身 74 6.2.8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配置X图形 界面 75 6.2.9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定制配置 一台显示器 79 6.2.10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配置图形 显示模式 80 6.2.11 手动调整X图形界面 82 6.2.12 手动配置显示器 82 6.2.13 手动配置图形卡 83 6.2.14 手动配置图形显示模式 84 6.2.15 进入GUI 85 第7章 窗口管理器程序和桌面环境 86 7.1 概述 86 7.1.1 窗口管理器程序 86 7.1.2 桌面环境 87 7.2 快速解决方案 88 7.2.1 查找窗口管理器程序 88 7.2.2 在Gnome桌面环境中运行程序 88 7.2.3 在Gnome桌面环境中隐藏任务条 89 7.2.4 使用Gnome桌面环境中的帮助系统 89 7.2.5 使用Gnome桌面环境中的控制面板 90 7.2.6 在KDE桌面环境中运行程序 91 7.2.7 在KDE桌面环境中隐藏任务条 92 7.2.8 使用KDE桌面环境中的帮助系统 92 7.2.9 使用KDE桌面环境中的控制中心 93 7.2.10 在KDE桌面环境使用COAS 94 7.2.11 安装一个新的窗口管理器程序 94 第8章 建立用户帐户 96 8.1 概述 96 8.1.1 口令字 97 8.1.2 编写添加用户命令脚本程序 98 8.2 快速解决方案 98 8.2.1 添加一个新用户 98 8.2.2 添加或者修改一个口令字 98 8.2.3 通过linuxconf程序添加一个 新用户 99 8.2.4 查看关于新用户的缺省设置 100 8.2.5 选择关于新用户的缺省设置 100 8.2.6 改变关于新用户的缺省设置 101 8.2.7 修改现有用户的信息 101 8.2.8 通过linuxconf程序修改现有用户 的信息 102 8.2.9 安装shadow口令字软件包 103 8.2.10 转换用户系统使用shadow 口令字 103 8.2.11 转换用户系统不再使用shadow 口令字 103 8.2.12 查找缺省的用户配置文件 103 8.2.13 查找容易被破译的口令字 104 8.2.14 冻结一个用户 104 8.2.15 通过linuxconf程序冻结一个用户 104 8.2.16 删除一个用户 104 8.2.17 通过linuxconf程序删除一个用户 104 8.2.18 检查系统的易受攻击性 105 8.2.19 修改源代码使程序能够运行在使用 shadow口令字功能的系统中 105 8.2.20 打开linuxconf程序 105 第9章 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 107 9.1 概述 107 9.1.1 文件系统基础 107 9.1.2 Linux文件系统的格式 107 9.2 快速解决方案 108 9.2.1 建立一个文件系统 108 9.2.2 挂装到文件系统上 108 9.2.3 从文件系统上卸载 109 9.2.4 简化常用挂装命令 109 9.2.5 挂装一个已经准备好的设备 类型 110 9.2.6 在开机引导启动时自动挂装一个 设备 110 9.2.7 把一个现存的目录转移到一个新 分区 111 第10章 编译系统内核 113 10.1 概述 113 10.1.1 为什么要编译 113 10.1.2 为什么不编译 114 10.1.3 内核升级问题 114 10.1.4 应该使用哪一个内核 114 10.1.5 系统内核配置选项 114 10.2 快速解决方案 115 10.2.1 确定用户正在使用的是哪个版本 的内核 115 10.2.2 确定内核是测试版还是正式版 115 10.2.3 通过发行商做好升级内核的 准备 115 10.2.4 哪里可以找到内核源代码 116 10.2.5 为新内核加上LILO选项 116 10.2.6 测试内核安装效果 116 10.2.7 使用Caldera发行版本升级内核 117 10.2.8 使用Red Hat发行版本升级内核 117 10.2.9 编译内核 118 10.2.10 升级内核 119 10.2.11 为内核源代码打补丁 119 10.2.12 对缺省内核进行细调 120 10.2.13 安装内核 121 10.2.14 加载内核模块 121 10.2.15 卸载内核模块 121 10.2.16 使用config程序 122 10.2.17 使用menuconfig程序 122 10.2.18 使用xconfig程序 124 第11章 配置LAN 127 11.1 概述 127 11.1.1 计划一个LAN 127 11.1.2 网络硬件 128 11.1.3 服务 129 11.1.4 确定用户是否需要动态 分配路由 130 11.2 快速解决方案 130 11.2.1 检查网络当前的设置情况 130 11.2.2 设置IP地址 131 11.2.3 在GUI中设置IP地址 131 11.2.4 给网络中的计算机命名 133 11.2.5 在GUI中给网络中的计算机命名 133 11.2.6 分配域名 135 11.2.7 在GUI中分配域名 135 11.2.8 设置动态路由分配 136 11.2.9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设置静态路由 分配 138 11.2.10 为计算机配置域名解析 139 11.2.11 建立LAN 140 11.2.12 配置打印服务 141 11.2.13 在GUI中添加一台打印机 142 11.2.14 在GUI中修改一个打印机设置 144 11.2.15 删除一个打印机设置 145 11.2.16 在GUI中删除一个打印机设置 145 11.2.17 配置一个NFS文件服务器计算机 147 11.2.18 配置一个NFS客户计算机 148 11.2.19 确定是否需要NIS 148 11.2.20 配置NIS 148 第12章 通过Samba服务与Windows网络 集成 152 12.1 概述 152 12.2 快速解决方案 154 12.2.1 获取Samba的最新版本 154 12.2.2 检查是否已经安装了Samba 154 12.2.3 从Red Hat发行版本的CD-ROM 光盘上安装Samba软件包 154 12.2.4 从Caldera发行版本的CD-ROM 光盘上安装Samba软件包 154 12.2.5 从源代码安装Samba软件包 154 12.2.6 查看Samba守护进程是否正在 运行 155 12.2.7 配置Samba守护进程从inetd中 运行 155 12.2.8 配置Samba守护进程从系统的开机 引导脚本程序中运行 156 12.2.9 配置Samba守护进程不从系统的 开机引导脚本程序中运行 156 12.2.10 手动启动Samba守护进程运行 157 12.2.11 定义主机的Samba服务访问 权限 157 12.2.12 建立一个Samba配置文件 157 12.2.13 配置硬盘驱动器共享:Linux 到Windows 159 12.2.14 配置硬盘驱动器共享:Windows 到Linux 160 12.2.15 从一个Windows机器上测试硬盘 驱动器共享设置 161 12.2.16 从一个Linux机器上测试硬盘 驱动器共享设置 161 12.2.17 配置打印共享:Linux到 Windows 161 12.2.18 配置打印共享:Windows到 Linux 162 12.2.19 测试打印共享 163 12.2.20 访问一个Windows硬盘驱动器 163 第13章 连接到因特网 164 13.1 概述 164 13.1.1 PPP拨号程序 164 13.1.2 因特网客户程序 164 13.2 快速解决方案 165 13.2.1 连接到ISP 165 13.2.2 使用kppp设置一个PPP连接 166 13.2.3 准备编写一个登录命令脚本 170 13.2.4 在kppp中编写一个登录命令脚本 170 13.2.5 使用linuxconf程序设置一个PPP 连接 171 13.2.6 下载并安装pppsetup软件 173 13.2.7 使用pppsetup软件对PPP拨号进行 设置 173 13.2.8 从命令行拨入 177 13.2.9 从Caldera发行版本的GUI 中拨入 177 13.2.10 从Red Hat发行版本的GUI 中拨入 177 第14章 设置因特网服务 178 14.1 概述 178 14.1.1 连接性 178 14.1.2 电子邮件方面的考虑 178 14.1.3 使所做的设置修改明确生效 179 14.1.4 虚拟主机 179 14.2 快速解决方案 179 14.2.1 设置虚拟主机服务 179 14.2.2 配置电子邮件 180 14.2.3 运行POP电子邮件软件 182 14.2.4 配置Apache软件的WWW服务 功能 183 14.2.5 配置一个FTP服务器 185 14.2.6 配置NFS 186 第15章 软件包管理 188 15.1 概述 188 15.1.1 选择下载的软件包格式 188 15.1.2 软件打包方法 189 15.1.3 X Window环境中的RPM工具 190 15.2 快速解决方案 191 15.2.1 管理RPM软件包 191 15.2.2 使用tar档案文件 193 15.2.3 使用GZip压缩 195 15.2.4 建立一个压缩的tar文件 195 第16章 安装新软件 196 16.1 概述 196 16.2 快速解决方案 198 16.2.1 寻找软件包 198 16.2.2 确定源代码是否可以在你的 机器上通过编译并运行 199 16.2.3 替换制作文件 199 16.2.4 编译源代码 200 16.2.5 安装二进制代码 200 16.2.6 把软件包添加到用户的PATH 语句中 200 16.2.7 识别可执行程序 201 第17章 C语言编程工具 202 17.1 概述 202 17.1.1 C语言编程工具 202 17.1.2 Linux操作系统中的C语言编程 202 17.2 快速解决方案 203 17.2.1 安装C语言编译器 203 17.2.2 安装基本C语言函数库 203 17.2.3 安装内核函数库 203 17.2.4 安装build管理器 204 17.2.5 安装C语言预处理器 204 17.2.6 安装文件比较工具软件 204 17.2.7 安装源代码补丁修补软件 204 17.2.8 寻找专业函数库 205 17.2.9 建立一个简单的制作文件 205 第18章 编写shell命令脚本程序 207 18.1 概述 207 18.1.1 shell概述 207 18.1.2 良好的命令脚本程序编程习惯 208 18.1.3 编程示范 208 18.2 快速解决方案 210 18.2.1 编写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0 18.2.2 给变量赋值 211 18.2.3 使用某个变量的值 211 18.2.4 提示和接受输入数据 211 18.2.5 忽略元字符 211 18.2.6 编写条件if语句 212 18.2.7 接受命令行输入 213 18.2.8 添加注释语句 213 18.2.9 添加一个帮助组件 213 18.2.10 添加一个for循环语句 214 18.2.11 添加一个while循环语句 214 18.2.12 添加一个菜单 214 18.2.13 二次检查用户输入数据 215 18.2.14 比较文件、字符串以及正则 表达式 217 18.2.15 结束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8 18.2.16 测试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9 18.2.17 调试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9 第19章 Perl语言 221 19.1 概述 221 19.1.1 为什么使用Perl语言 221 19.1.2 Perl语言编程示范 222 19.2 快速解决方案 224 19.2.1 建立一个Perl程序 224 19.2.2 运行一个Perl程序 224 19.2.3 使程序输出在下一行显示 224 19.2.4 接受命令行输入 225 19.2.5 给变量赋值 225 19.2.6 使用某个变量的值 225 19.2.7 测试true或者false 225 19.2.8 测试文件 225 19.2.9 使用数学计算 226 19.2.10 数据值比较 226 19.2.11 字符串处理 227 19.2.12 使用数组 227 19.2.13 使用for语句 228 19.2.14 使用foreach语句 229 19.2.15 使用if语句 229 19.2.16 使用unless语句 230 19.2.17 使用until语句 231 19.2.18 使用while语句 231 19.2.19 把数据写入一个文件 231 19.2.20 从一个文件中读出数据 232 第20章 配置系统备份策略 233 20.1 概述 233 20.2 快速解决方案 235 20.2.1 获取ftape驱动程序 235 20.2.2 安装ftape驱动程序 236 20.2.3 选择一种备份策略 236 20.2.4 人工建立备份:通用方法 237 20.2.5 使用软盘或磁带机进行一次完全 备份 237 20.2.6 从磁带或软盘中恢复完全备份 238 20.2.7 向一个现有的tar备份文件中添加 文件 238 20.2.8 设置备份操作在指定时间执行 238 20.2.9 选择备份用的软件 239 20.2.10 自动备份 239 20.2.11 决定是否使用一个活动硬盘 驱动器系统 240 第21章 安全性问题 242 21.1 概述 242 21.2 快速解决方案 243 21.2.1 关闭简单的薄弱环节 243 21.2.2 列出成功登录的记录清单 243 21.2.3 列出不成功登录的记录清单 244 21.2.4 查找安全漏洞 244 21.2.5 密切注意系统安全性方面的进展 244 21.2.6 确定是否需要一堵防火墙 245 21.2.7 强化对网络驱动器访问的控制 246 21.2.8 过滤向外发送的数据包 246 21.2.9 安装ipchains 247 21.2.10 在重启动/关机之前保存数据 包过滤规则 248 21.2.11 开机引导后恢复数据包过滤 规则 248 21.2.12 安装SOCKS 248 21.2.13 安装代理服务器程序 249 21.2.14 配置SOCKS 249 21.2.15 设置Linux机器通过代理防火墙 250
第一部分 数据库体系结构 第1章 Oracle体系结构 1 1.1 数据库概述及实例 1 1.2 数据库 1 1.2.1 表空间 2 1.2.2 文件 2 1.3 实例 3 1.4 数据库内部结构 3 1.4.1 表、列和数据类型 4 1.4.2 约束条件 5 1.4.3 抽象数据类型 6 1.4.4 分区和子分区 7 1.4.5 用户 7 1.4.6 模式 8 1.4.7 索引 8 1.4.8 簇 9 1.4.9 散列簇 9 1.4.10 视图 9 1.4.11 序列 10 1.4.12 过程 10 1.4.13 函数 10 1.4.14 软件包 11 1.4.15 触发器 11 1.4.16 同义词 12 1.4.17 权限及角色 12 1.4.18 数据库链接 13 1.4.19 段、盘区和块 14 1.4.20 回滚段 14 1.4.21 快照和显形图 14 1.5 内部存储结构 15 1.5.1 系统全局区 15 1.5.2 环境区 17 1.5.3 程序全局区 17 1.6 后台进程 18 1.7 外部结构 20 1.7.1 重做日志 20 1.7.2 控制文件 21 1.7.3 跟踪文件与警告日志 21 1.8 基本数据库的实现 21 1.8.1 备份/恢复功能 22 1.8.2 安全性能 23 1.8.3 典型数据库逻辑设计 24 1.8.4 典型数据库物理设计 24 1.9 逻辑模型约定 25 1.9.1 一对一关系 25 1.9.2 一对多关系 26 1.9.3 多对多关系 26 1.10 创建数据库 27 1.10.1 修改创建模板的脚本文件 27 1.10.2 创建数据库后修改 MAXDATAFILES 27 1.10.3 使用OEM 28 第2章 硬件配置研究 30 2.1 结构概述 30 2.2 独立主机 31 2.2.1 磁盘阵列独立主机 31 2.2.2 磁盘镜像独立主机 34 2.2.3 多数据库独立主机 35 2.3 网络主机 36 2.3.1 数据库网络 37 2.3.2 远程更新:高级复制选项 39 2.3.3 集群服务器:Oracle并行服务器 40 2.3.4 多处理器:并行查询和并行装载 选项 41 2.3.5 客户机/服务器数据库应用 42 2.3.6 三层体系结构 43 2.3.7 Oracle透明网关访问 44 2.3.8 备用数据库 44 2.3.9 复制型数据库 45 2.3.10 外部文件访问 45 第3章 数据库逻辑设计 47 3.1 最终产品 47 3.2 优化软结构 47 3.2.1 起点:SYSTEM表空间 47 3.2.2 分离应用程序数据段:DATA 48 3.2.3 分离应用程序索引段:INDEXES 48 3.2.4 分离工具段:TOOLS 49 3.2.5 分离回滚段:RBS 50 3.2.6 分离临时段:TEMP 50 3.2.7 分离用户:USERS 51 3.3 扩展OFA 51 3.3.1 分离低使用的数据段:DATA_2 51 3.3.2 分离低使用的索引段:INDEXS_2 52 3.3.3 分离工具索引:TOOLS_1 52 3.3.4 分离特殊回滚段:RBS_2 53 3.3.5 分离用户特殊临时段: TEMP_USER 53 3.3.6 附加的应用特殊OFA扩展 54 3.4 合理的逻辑设计 54 3.5 解决方案 55 第4章 数据库物理设计 57 4.1 数据库文件设计 57 4.1.1 数据文件间的I/O冲突 57 4.1.2 所有数据库文件中的I/O瓶颈 59 4.1.3 后台进程中的并发I/O操作 61 4.1.4 定义系统恢复能力与性能目标 61 4.1.5 系统硬件及结构镜像的定义 62 4.1.6 识别专用于数据库的磁盘 62 4.1.7 选择正确的设计 63 4.2 I/O权值估计的检验 66 4.3 如何解决磁盘不足问题 69 4.4 解决方案 70 4.4.1 小型开发数据库设计 70 4.4.2 产品OLTP数据库设计 70 4.4.3 具有历史数据的产品OLTP数据库 设计 71 4.4.4 数据仓库设计 72
目录:(1#)代表第一层楼,以下类推<br><br>2000XP双系统启动问题 (1#)<br> <br>ADSL拨号中出现的错误代码(2#)<br><br>at命令的用法(3#)<br><br>AWARD BIOS设置详解 (上)(4#)<br><br>AWARD BIOS设置详解( 下)(5#)<br><br>BB是报警的声音(6#)<br><br>开机BIOS语言(7#)<br><br>BIOS可以被映射(8#)<br><br>BIOS与CMOS区别(9#)<br><br>CMOS密码清除方法(10#)<br><br>在DOS下安装Win XP(11#)<br><br>在DOS中使用系统还原工具(12#)<br><br>Explorer.exe程序在系统中的作用(13#)<br><br>folder.htt等文件的问题(14#)<br><br>found.000文件夹的问题(15#)<br><br>让IE以最大化显示(16#)<br><br>Mfm1992文件问题(17#)<br><br>Regsvr32 用法和错误消息的说明(18#)<br><br>Regsvr32使用方法(19#)<br><br>Regsvr32命令修复系统故障(20#)<br><br>RUNDLL32.EXE 是什么程序(上)(21#)<br><br>RUNDLL32.EXE 是什么程序(下)(22#)<br><br>SFC使用方法(23#)<br><br>Windows2000/XP启动过程详解(24#)<br><br>Win2000进程(25#)<br><br>在Windows 2000使用纯DOS的方法(26#)<br><br>Win2000设置技巧(27#)<br><br>Windows常用命令集(28#)<br><br>巧妙安装各种Windows操作系统(29#)<br><br>windows下的EXE文件大揭密(30#)<br><br>Windows XP 常见的进程列表(31#)<br><br>xp的boot.ini文件内容(32#)<br><br>windowsXP你不可不知道的秘密哦!~(33#)<br><br>WinXP开机菜单含义(34#)<br><br>XP轻松实现免激活升级(35#)<br><br>{XP去除开机登陆画面!)(36#)<br><br>WinXP瘦身办法(37#)<br><br>XP瘦身,减肥大全(38#)<br><br>体验Windows XP系统内置的AT命令(39#)<br><br>WinXP/2000操作系统自动关机的实现(40#)<br><br>WINXP优化精髓1(41#)<br><br>WINXP优化精髓2(42#)<br><br>WINXP优化精髓3(43#)<br><br>WINXP优化精髓4(44#)<br><br>在Windows XP中对文件进行加密(45#)<br><br>在Windows XP中运行DOS程序(46#)<br><br>XP重装需要激活的问题(47#)<br><br>巧妙安装各种Windows操作系统(48#)<br><br>操作系统进程描述1(49#)<br><br>操作系统进程描述2(50#)<br><br>操作系统进程描述3(51#)<br><br>操作系统与系统配置(52#)<br><br>常遇电脑故障应急处理方法(53#)<br><br>常见死机原因剖析(54#)<br><br>【关闭系统时的死机】(55#)<br><br>处理冲击波(56#)<br><br>磁盘格式的问题(57#)<br><br>电脑死机故障分析(58#)<br><br>更改IE的默认搜索引擎(59#)<br><br>更改临时文件夹的路径(60#)<br><br>更改屏幕保护程序关联方式(61#)<br><br>调整调出输入法的顺序(62#)<br><br>更改系统源文件途径(63#)<br><br>工具地址(64#)<br><br>关闭WinXP的错误报告(65#)<br><br>快速关闭没有响应的程序(66#)<br><br>黑屏的几个原因(67#)<br><br>恢复“开始”菜单中的“运行”(68#)<br><br>加快WinXP窗口显示速度(69#)<br><br>加快软驱传输速度(70#)<br><br>解决A盘不见的方法(71#)<br><br>解决EXE关联丢失方法(72#)<br><br>解决IE二级链接方法(73#)<br><br>解决IE器常见故障(77#)<br><br>解决IP地址冲突的方法(75#)<br><br>解决NTFS下Win2000密码丢失(76#)<br><br>解开被锁定的.reg与.inf文件(77#)<br><br>Windows98不能正常关机解决法(78#)<br><br>解决WinXP启动慢问题(79#)<br><br>解决WinXP搜索故障(80#)<br><br>解决XP输入法不见问题(81#)<br><br>解决XP搜索失效问题(82#)<br><br>解决不定时搜寻软驱问题(83#)<br><br>部分软件无法安装(84#)<br><br>解决插电即开机问题(85#)<br><br>解决窗口按钮上乱码问题(86#)<br><br>打开硬盘分区出错(87#)<br><br>注册表文件不出现确认对话框(88#)<br><br>多系统安装(89#)<br><br>解决多硬盘盘符混乱问题(90#)<br><br>系统关机变重启故障(91#)<br><br>光驱读盘不正常(92#)<br><br>回收站无法清空(93#)<br><br>解决活动窗口按钮被改写(94#)<br><br>解决接通电源后自动开机问题(95#)<br><br>操作系统停止响应(96#)<br><br>解决开机ESCD错误(97#)<br><br>开始菜单响应速度过慢(98#)<br><br>解决控件提示问题(99#)<br><br>解决某些网页不能访问(100#)<br><br>“内存不足”的解决方法(101#)<br><br>任务栏的图标变大了(102#)<br><br>解决鼠标乱动问题(103#)<br><br>解决鼠标右键被锁定(104#)<br><br>解决“添加删除程序”里面隐藏问题(105#)<br><br>win98图标老乱套,与文件类型不配(106#)<br><br>网页恶意代码的十一大危害及其解决方案(107#)<br><br>找回Administrator账户密码(108#)<br><br>"文件保护"的解决方法(109#)<br><br>双击无法打开文件夹(110#)<br><br>解决无法关机问题(111#)<br><br>无法升级更新(112#)<br><br>系统无法自动保存设置(113#)<br><br>解决系统声音不正常(114#)<br><br>解决系统托盘区的图标丢失(115#)<br><br>系统无法自动保存设置(116#)<br><br>解决系统资源不足问题(117#)<br><br>解决系统资源严重不足(118#)<br><br>解决显示器花屏问题(119#)<br><br>“蓝屏”的几个原因(120#)<br><br>解决限制使用应用程序问题(121#)<br><br>音量为何会自动调节(122#)<br><br>应用程序不能启动(123#)<br><br>解决硬盘坏磁道问题(124#)<br><br>硬盘引导型故障分析及排除(125#)<br><br>加快右键菜单的响应速度(126#)<br><br>解决右键发送到问题(127 #)<br><br>解决桌面图标乱的方法(128#)<br><br>解决自动搜索软驱(129#)<br><br>禁用指定DOS命令办法(130#)<br><br>禁止ipc$默认共享的方法(131#)<br><br>禁止Win2000启动时读软驱(132#)<br><br>禁止winxp的默认硬盘共享(133#)<br><br>禁止WinXP文件夹自动展开(134#)<br><br>禁止光盘自动运行(135#)<br><br>控制面板大全(136#)<br><br>破解IE分级密码(137#)<br><br>破解网页禁用鼠标右键(138#)<br><br>巧妙清除Windows XP任务栏的隐藏图标记录(139#)<br><br>取消磁盘扫描(140#)<br><br>取消磁盘扫描前的等待时间(141#)<br><br>如何保存网页的背景音乐(142#)<br><br>如何彻底删除输入法文件(143#)<br><br>如何防止恶意网页篡改注册表(144#)<br><br>如何关闭CD自动播放功能(145#)<br><br>如何关闭Dr.Watson(146#)<br><br>NTFS格式下加、解密问题(147#)<br><br>如何进入BIOS设置?(148#)<br><br>如何启动休眠功能(149#)<br><br>如何清除冰河(150#)<br><br>如何让注册表保持在根目录(151#)<br><br>如何设置从光驱启动(12#)<br><br>设置“显别人的IP”(153#)<br><br>电脑显示器的相关设置与常见故障排除方法(154#)<br><br>如何实现关机时清空页面文件(155#)<br><br>如何使IE不再发送错误报告(156#)<br><br>如何使用Tasklist命令(157#)<br><br>如何使用系统还原(158#)<br><br>如何锁住桌面背景(159#)<br><br>如何挽救已受物理损坏的软盘中的文件(160#)<br><br>如何移动收藏夹(161#)<br><br>如何隐藏磁盘驱动器(162#)<br><br>如何优化电脑系统的BIOS?(163#)<br><br>如何找到自启动程序(164#)<br><br>如何直接移动应用程序(165#)<br><br>重新安装IE浏览器(166#)<br><br>如何自动重启(167#)<br><br>删除右键菜单的内容(168#)<br><br>删除NTFS分区(169#)<br><br>删除屏幕保护和壁纸(170#)<br><br>删除启动选项中的选项(171#)<br><br>删除遗留的鼠标右键菜单项(172#)<br><br>删除“添加/删除程序”中的无效信息(173#)<br><br>删除系统备份文件(174#)<br><br>删除信使服务(175#)<br><br>删除虚拟光驱创建的盘符(176#)<br><br>删除隐藏不活动的图标(177#)<br><br>设置窗口自动刷新(178#)<br><br>设置开始菜单中的用户名(179#)<br><br>设置任务管理器(180#)<br><br>设置虚拟内存(181#)<br><br>什么时信使服务(182#)<br><br>什么是 DirectX(183#)<br><br>什么是host表(184#)<br><br>什么是POP3(185#)<br><br>什么是丢包(186#)<br><br>端口概念1(187#)<br><br>端口概念2(188#)<br><br>什么是软件版本标志(189#)<br><br>双系统安装方法(190#)<br><br>双系统的安全卸载(191#)<br><br>双系统共用虚拟内存(192#)<br><br>双系统默认启动项更改(193#)<br><br>双系统问题集合(194#)<br><br>双系统问题集合(195#)<br><br>通过CMOS设置定时开机(196#)<br><br>为文件夹添加背景音乐(197#)<br><br>限制驱动器的使用(198#)<br><br>虚拟软驱(199#)<br><br>隐藏光驱的方法(200#)<br><br>隐藏控制面板中的选项(201#)<br><br>隐藏启动程序方法(202#)<br><br>隐藏驱动器一法(203#)<br><br>隐藏添加删除程序(204#)<br><br>隐藏桌面‘回收站’的两个方法(205#)<br><br>隐藏桌面所有图标(206#)<br><br>处理硬盘物理坏道方法(207#)<br><br>运行命令(208#)<br><br>在Windows 2000使用纯DOS的方法(209#)<br><br>在Windows XP中运行DOS程序(210#)<br><br>找回“显示桌面”按钮(211#)<br><br>找回丢失的桌面图标透明效果(212#)<br><br>自动安装Windows XP(213#)<br><br>自动关闭停止响应程序(214#)<br><br>关闭小键盘上的NumLock(215#)<br><br>清除地址栏中的记录(216#)<br><br>自动释放系统资源(217#)<br>
本书详细介绍如何在个人电脑上安装配置Caldera和Red Hat两种发行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并能帮助用户解决安装和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书既能指导你进行基本的安装步骤,也能指导你定制独具特色的Linux 操作系统。通过本书的学习,你会成为一个Linux 操作系统的安装专家,并能使配置的机器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工作。 目 录 前言 第1章 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准备工作 1 1.1 概述 1 1.1.1 什么是Linux操作系统 1 1.1.2 Linux操作系统的发行版本 2 1.1.3 安装Linux操作系统之前的准备工作 4 1.2 快速解决方案 5 1.2.1 使用Windows 95/98/NT查看系统 信息 5 1.2.2 查看Red Hat发行版本的硬件兼容 清单 8 1.2.3 查看Caldera发行版本的硬件兼容 清单 8 1.2.4 查找Linux操作系统的低价CD-ROM 光盘 8 1.2.5 查找关于Linux操作系统的最新新闻 9 1.2.6 确定Linux操作系统能否满足你的 工作需要 9 第2章 对硬盘驱动器进行分区 10 2.1 概述 10 2.2 快速解决方案 13 2.2.1 使用FIPS程序在不破坏原有数据的 前提下调整分区 13 2.2.2 使用Red Hat公司的Disk Druid 程序增加分区 14 2.2.3 使用Partition Magic程序整理硬盘 并增加分区 15 2.2.4 使用Caldera公司的Disk Partition 程序增加分区 15 第3章 安装Caldera发行版本 18 3.1 概述 18 3.1.1 安装过程 18 3.1.2 Caldera发行版本的安装选项 19 3.1.3 配置图形的考虑 20 3.1.4 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21 3.2 快速解决方案 22 3.2.1 从CD-ROM光盘开始运行 安装程序 22 3.2.2 安装Caldera公司的Windows下的 辅助安装工具程序 22 3.2.3 确定哪些安装盘是必需的 23 3.2.4 制作安装盘 23 3.2.5 制作一张Windows下的引导盘 24 3.2.6 从软盘开始运行安装程序 25 3.2.7 为一个专用的本地网络分配IP地址 25 3.2.8 从引导管理程序失误中恢复NT 25 3.2.9 制作一张定制的Linux操作系统 引导盘 26 3.2.10 设置直接引导启动到Caldera 发行版本 26 3.2.11 直接引导启动到Caldera发行版本 27 3.2.12 诊断使用LILO程序引导启动时 出现的挂起错误 27 3.2.13 恢复主引导记录 28 3.2.14 运行LILO程序 28 3.2.15 设置LILO程序 28 3.2.16 确定磁盘参数 29 3.2.17 在LILO程序中设置用来选择某个 操作系统的启动引导延时 30 3.2.18 重新安装LILO程序 30 3.2.19 删除LILO程序 30 3.2.20 关闭系统 30 第4章 安装Red Hat发行版本 31 4.1 概述 31 4.1.1 安装过程 32 4.1.2 Red Hat发行版本的安装级别 32 4.1.3 LILO程序,Linux操作系统的加载 程序 34 4.1.4 配置显示选项的考虑 35 4.1.5 系统开机引导时可以使用的服务 35 4.1.6 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36 4.2 快速解决方案 36 4.2.1 确定哪些安装盘是必需的 36 4.2.2 制作一张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引 导盘 37 4.2.3 下载最新的引导启动映像 37 4.2.4 制作一张Windows下的引导盘 37 4.2.5 从一张引导盘开始运行安装程序 38 4.2.6 从CD-ROM光盘开始运行安装程序 38 4.2.7 为NFS、HTTP或者FTP安装设置 一个本地服务器 39 4.2.8 为一个专用的本地网络分配IP地址 39 4.2.9 通过一个NFS挂装进行安装 39 4.2.10 从一个硬盘驱动器分区进行安装 40 4.2.11 从一个HTTP或者FTP服务器进行 安装 40 4.2.12 从引导管理程序失误中恢复NT 40 4.2.13 选择需要安装哪些组件和软件包 41 4.2.14 使用虚拟控制台跟踪和调试安装 过程 41 4.2.15 引导进入Linux操作系统 42 4.2.16 诊断使用LILO程序启动引导时 出现的挂起错误 42 4.2.17 可以用在MBR中的LILO程序的 代用程序 44 4.2.18 恢复MBR 45 4.2.19 运行LILO程序 45 4.2.20 设置LILO程序 45 4.2.21 配置LILO程序引导多个操作系统 45 4.2.22 确定磁盘参数 46 4.2.23 设置用来选择某个操作系统的 启动引导延时 47 4.2.24 在LILO程序中设置一个缺省的 操作系统 47 4.2.25 重新安装LILO程序 48 4.2.26 删除LILO程序 48 4.2.27 选择自动启用哪些服务 48 4.2.28 关闭系统 48 4.2.29 让Linux操作系统检查1GB以上的 RAM系统内存 49 第5章 使用Linux操作系统 50 5.1 概述 50 5.1.1 Linux操作系统与DOS和NT的比较 51 5.1.2 文件存取权限和所有权限 51 5.2 快速解决方案 52 5.2.1 设置日期 52 5.2.2 设置时间 52 5.2.3 列出目录的内容清单 52 5.2.4 切换目录路径 53 5.2.5 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 54 5.2.6 解读文件和目录清单列表 54 5.2.7 改变文件和目录的存取权限 54 5.2.8 改变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 55 5.2.9 给文件和目录改名 55 5.2.10 建立目录 55 5.2.11 建立链接 55 5.2.12 删除目录 56 5.2.13 拷贝文件和目录 56 5.2.14 移动文件和目录 57 5.2.15 删除文件 57 5.2.16 识别二进制文件 57 5.2.17 使用vi文本编辑器程序 57 5.2.18 使用pico文本编辑器程序 58 5.2.19 查看文本文件,不使用文本编辑器 程序 60 5.2.20 把命令结果输出到文本文件中 61 5.2.21 建立别名 61 5.2.22 使用find命令确定文件存放位置 61 5.2.23 通过搜索locate数据库来查找文件 62 5.2.24 在path语句说明的路径中查找 文件 62 5.2.25 在path语句中添加新路径 63 5.2.26 在文件内容中查找文本 63 5.2.27 寻求帮助 63 5.2.28 在后台运行命令程序 63 5.2.29 确定当前运行的命令 63 5.2.30 把命令程序调到后台去 64 5.2.31 把后台命令调回前台来 64 5.2.32 取消正在执行的命令 64 5.2.33 清除屏幕 64 5.2.34 一次执行多个命令 65 5.2.35 退出登录 65 5.2.36 重新引导启动机器 65 5.2.37 系统关机 65 第6章 配置X图形界面 66 6.1 概述 66 6.2 快速解决方案 67 6.2.1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X图形 界面的准备工作 67 6.2.2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鼠标 69 6.2.3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键盘 70 6.2.4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图形卡 71 6.2.5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显示器 73 6.2.6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图形显示 模式和颜色设置 73 6.2.7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X服务器 程序本身 74 6.2.8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配置X图形 界面 75 6.2.9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定制配置 一台显示器 79 6.2.10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配置图形 显示模式 80 6.2.11 手动调整X图形界面 82 6.2.12 手动配置显示器 82 6.2.13 手动配置图形卡 83 6.2.14 手动配置图形显示模式 84 6.2.15 进入GUI 85 第7章 窗口管理器程序和桌面环境 86 7.1 概述 86 7.1.1 窗口管理器程序 86 7.1.2 桌面环境 87 7.2 快速解决方案 88 7.2.1 查找窗口管理器程序 88 7.2.2 在Gnome桌面环境中运行程序 88 7.2.3 在Gnome桌面环境中隐藏任务条 89 7.2.4 使用Gnome桌面环境中的帮助系统 89 7.2.5 使用Gnome桌面环境中的控制面板 90 7.2.6 在KDE桌面环境中运行程序 91 7.2.7 在KDE桌面环境中隐藏任务条 92 7.2.8 使用KDE桌面环境中的帮助系统 92 7.2.9 使用KDE桌面环境中的控制中心 93 7.2.10 在KDE桌面环境使用COAS 94 7.2.11 安装一个新的窗口管理器程序 94 第8章 建立用户帐户 96 8.1 概述 96 8.1.1 口令字 97 8.1.2 编写添加用户命令脚本程序 98 8.2 快速解决方案 98 8.2.1 添加一个新用户 98 8.2.2 添加或者修改一个口令字 98 8.2.3 通过linuxconf程序添加一个 新用户 99 8.2.4 查看关于新用户的缺省设置 100 8.2.5 选择关于新用户的缺省设置 100 8.2.6 改变关于新用户的缺省设置 101 8.2.7 修改现有用户的信息 101 8.2.8 通过linuxconf程序修改现有用户 的信息 102 8.2.9 安装shadow口令字软件包 103 8.2.10 转换用户系统使用shadow 口令字 103 8.2.11 转换用户系统不再使用shadow 口令字 103 8.2.12 查找缺省的用户配置文件 103 8.2.13 查找容易被破译的口令字 104 8.2.14 冻结一个用户 104 8.2.15 通过linuxconf程序冻结一个用户 104 8.2.16 删除一个用户 104 8.2.17 通过linuxconf程序删除一个用户 104 8.2.18 检查系统的易受攻击性 105 8.2.19 修改源代码使程序能够运行在使用 shadow口令字功能的系统中 105 8.2.20 打开linuxconf程序 105 第9章 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 107 9.1 概述 107 9.1.1 文件系统基础 107 9.1.2 Linux文件系统的格式 107 9.2 快速解决方案 108 9.2.1 建立一个文件系统 108 9.2.2 挂装到文件系统上 108 9.2.3 从文件系统上卸载 109 9.2.4 简化常用挂装命令 109 9.2.5 挂装一个已经准备好的设备 类型 110 9.2.6 在开机引导启动时自动挂装一个 设备 110 9.2.7 把一个现存的目录转移到一个新 分区 111 第10章 编译系统内核 113 10.1 概述 113 10.1.1 为什么要编译 113 10.1.2 为什么不编译 114 10.1.3 内核升级问题 114 10.1.4 应该使用哪一个内核 114 10.1.5 系统内核配置选项 114 10.2 快速解决方案 115 10.2.1 确定用户正在使用的是哪个版本 的内核 115 10.2.2 确定内核是测试版还是正式版 115 10.2.3 通过发行商做好升级内核的 准备 115 10.2.4 哪里可以找到内核源代码 116 10.2.5 为新内核加上LILO选项 116 10.2.6 测试内核安装效果 116 10.2.7 使用Caldera发行版本升级内核 117 10.2.8 使用Red Hat发行版本升级内核 117 10.2.9 编译内核 118 10.2.10 升级内核 119 10.2.11 为内核源代码打补丁 119 10.2.12 对缺省内核进行细调 120 10.2.13 安装内核 121 10.2.14 加载内核模块 121 10.2.15 卸载内核模块 121 10.2.16 使用config程序 122 10.2.17 使用menuconfig程序 122 10.2.18 使用xconfig程序 124 第11章 配置LAN 127 11.1 概述 127 11.1.1 计划一个LAN 127 11.1.2 网络硬件 128 11.1.3 服务 129 11.1.4 确定用户是否需要动态 分配路由 130 11.2 快速解决方案 130 11.2.1 检查网络当前的设置情况 130 11.2.2 设置IP地址 131 11.2.3 在GUI中设置IP地址 131 11.2.4 给网络中的计算机命名 133 11.2.5 在GUI中给网络中的计算机命名 133 11.2.6 分配域名 135 11.2.7 在GUI中分配域名 135 11.2.8 设置动态路由分配 136 11.2.9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设置静态路由 分配 138 11.2.10 为计算机配置域名解析 139 11.2.11 建立LAN 140 11.2.12 配置打印服务 141 11.2.13 在GUI中添加一台打印机 142 11.2.14 在GUI中修改一个打印机设置 144 11.2.15 删除一个打印机设置 145 11.2.16 在GUI中删除一个打印机设置 145 11.2.17 配置一个NFS文件服务器计算机 147 11.2.18 配置一个NFS客户计算机 148 11.2.19 确定是否需要NIS 148 11.2.20 配置NIS 148 第12章 通过Samba服务与Windows网络 集成 152 12.1 概述 152 12.2 快速解决方案 154 12.2.1 获取Samba的最新版本 154 12.2.2 检查是否已经安装了Samba 154 12.2.3 从Red Hat发行版本的CD-ROM 光盘上安装Samba软件包 154 12.2.4 从Caldera发行版本的CD-ROM 光盘上安装Samba软件包 154 12.2.5 从源代码安装Samba软件包 154 12.2.6 查看Samba守护进程是否正在 运行 155 12.2.7 配置Samba守护进程从inetd中 运行 155 12.2.8 配置Samba守护进程从系统的开机 引导脚本程序中运行 156 12.2.9 配置Samba守护进程不从系统的 开机引导脚本程序中运行 156 12.2.10 手动启动Samba守护进程运行 157 12.2.11 定义主机的Samba服务访问 权限 157 12.2.12 建立一个Samba配置文件 157 12.2.13 配置硬盘驱动器共享:Linux 到Windows 159 12.2.14 配置硬盘驱动器共享:Windows 到Linux 160 12.2.15 从一个Windows机器上测试硬盘 驱动器共享设置 161 12.2.16 从一个Linux机器上测试硬盘 驱动器共享设置 161 12.2.17 配置打印共享:Linux到 Windows 161 12.2.18 配置打印共享:Windows到 Linux 162 12.2.19 测试打印共享 163 12.2.20 访问一个Windows硬盘驱动器 163 第13章 连接到因特网 164 13.1 概述 164 13.1.1 PPP拨号程序 164 13.1.2 因特网客户程序 164 13.2 快速解决方案 165 13.2.1 连接到ISP 165 13.2.2 使用kppp设置一个PPP连接 166 13.2.3 准备编写一个登录命令脚本 170 13.2.4 在kppp中编写一个登录命令脚本 170 13.2.5 使用linuxconf程序设置一个PPP 连接 171 13.2.6 下载并安装pppsetup软件 173 13.2.7 使用pppsetup软件对PPP拨号进行 设置 173 13.2.8 从命令行拨入 177 13.2.9 从Caldera发行版本的GUI 中拨入 177 13.2.10 从Red Hat发行版本的GUI 中拨入 177 第14章 设置因特网服务 178 14.1 概述 178 14.1.1 连接性 178 14.1.2 电子邮件方面的考虑 178 14.1.3 使所做的设置修改明确生效 179 14.1.4 虚拟主机 179 14.2 快速解决方案 179 14.2.1 设置虚拟主机服务 179 14.2.2 配置电子邮件 180 14.2.3 运行POP电子邮件软件 182 14.2.4 配置Apache软件的WWW服务 功能 183 14.2.5 配置一个FTP服务器 185 14.2.6 配置NFS 186 第15章 软件包管理 188 15.1 概述 188 15.1.1 选择下载的软件包格式 188 15.1.2 软件打包方法 189 15.1.3 X Window环境中的RPM工具 190 15.2 快速解决方案 191 15.2.1 管理RPM软件包 191 15.2.2 使用tar档案文件 193 15.2.3 使用GZip压缩 195 15.2.4 建立一个压缩的tar文件 195 第16章 安装新软件 196 16.1 概述 196 16.2 快速解决方案 198 16.2.1 寻找软件包 198 16.2.2 确定源代码是否可以在你的 机器上通过编译并运行 199 16.2.3 替换制作文件 199 16.2.4 编译源代码 200 16.2.5 安装二进制代码 200 16.2.6 把软件包添加到用户的PATH 语句中 200 16.2.7 识别可执行程序 201 第17章 C语言编程工具 202 17.1 概述 202 17.1.1 C语言编程工具 202 17.1.2 Linux操作系统中的C语言编程 202 17.2 快速解决方案 203 17.2.1 安装C语言编译器 203 17.2.2 安装基本C语言函数库 203 17.2.3 安装内核函数库 203 17.2.4 安装build管理器 204 17.2.5 安装C语言预处理器 204 17.2.6 安装文件比较工具软件 204 17.2.7 安装源代码补丁修补软件 204 17.2.8 寻找专业函数库 205 17.2.9 建立一个简单的制作文件 205 第18章 编写shell命令脚本程序 207 18.1 概述 207 18.1.1 shell概述 207 18.1.2 良好的命令脚本程序编程习惯 208 18.1.3 编程示范 208 18.2 快速解决方案 210 18.2.1 编写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0 18.2.2 给变量赋值 211 18.2.3 使用某个变量的值 211 18.2.4 提示和接受输入数据 211 18.2.5 忽略元字符 211 18.2.6 编写条件if语句 212 18.2.7 接受命令行输入 213 18.2.8 添加注释语句 213 18.2.9 添加一个帮助组件 213 18.2.10 添加一个for循环语句 214 18.2.11 添加一个while循环语句 214 18.2.12 添加一个菜单 214 18.2.13 二次检查用户输入数据 215 18.2.14 比较文件、字符串以及正则 表达式 217 18.2.15 结束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8 18.2.16 测试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9 18.2.17 调试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9 第19章 Perl语言 221 19.1 概述 221 19.1.1 为什么使用Perl语言 221 19.1.2 Perl语言编程示范 222 19.2 快速解决方案 224 19.2.1 建立一个Perl程序 224 19.2.2 运行一个Perl程序 224 19.2.3 使程序输出在下一行显示 224 19.2.4 接受命令行输入 225 19.2.5 给变量赋值 225 19.2.6 使用某个变量的值 225 19.2.7 测试true或者false 225 19.2.8 测试文件 225 19.2.9 使用数学计算 226 19.2.10 数据值比较 226 19.2.11 字符串处理 227 19.2.12 使用数组 227 19.2.13 使用for语句 228 19.2.14 使用foreach语句 229 19.2.15 使用if语句 229 19.2.16 使用unless语句 230 19.2.17 使用until语句 231 19.2.18 使用while语句 231 19.2.19 把数据写入一个文件 231 19.2.20 从一个文件中读出数据 232 第20章 配置系统备份策略 233 20.1 概述 233 20.2 快速解决方案 235 20.2.1 获取ftape驱动程序 235 20.2.2 安装ftape驱动程序 236 20.2.3 选择一种备份策略 236 20.2.4 人工建立备份:通用方法 237 20.2.5 使用软盘或磁带机进行一次完全 备份 237 20.2.6 从磁带或软盘中恢复完全备份 238 20.2.7 向一个现有的tar备份文件中添加 文件 238 20.2.8 设置备份操作在指定时间执行 238 20.2.9 选择备份用的软件 239 20.2.10 自动备份 239 20.2.11 决定是否使用一个活动硬盘 驱动器系统 240 第21章 安全性问题 242 21.1 概述 242 21.2 快速解决方案 243 21.2.1 关闭简单的薄弱环节 243 21.2.2 列出成功登录的记录清单 243 21.2.3 列出不成功登录的记录清单 244 21.2.4 查找安全漏洞 244 21.2.5 密切注意系统安全性方面的进展 244 21.2.6 确定是否需要一堵防火墙 245 21.2.7 强化对网络驱动器访问的控制 246 21.2.8 过滤向外发送的数据包 246 21.2.9 安装ipchains 247 21.2.10 在重启动/关机之前保存数据 包过滤规则 248 21.2.11 开机引导后恢复数据包过滤 规则 248 21.2.12 安装SOCKS 248 21.2.13 安装代理服务器程序 249 21.2.14 配置SOCKS 249 21.2.15 设置Linux机器通过代理防火墙 250
aix 优化及维护案例--来自aixchina.net 1 系统优化篇 3 1.1 AIX 5L 内存性能优化之AIX Version 5.3 中内存的概述以及内存参数的优化 3 1.2 AIX 5L 内存性能优化之使用 ps、sar、svmon 和 vmstat 监视内存的使用 7 1.3 AIX 5L 内存性能优化之配置和管理交换空间,优化(VMM) 12 1.4 AIX 5.3主机性能评估-Memory性能评估 19 1.5 AIX 5L 磁盘性能优化 23 1.6 AIX 5L 磁盘性能优化之iostat、lvmstat、lslv、lspv 和 lsvg 33 1.7 AIX 5.3主机性能评估-磁盘的I/O性能评估 43 1.8 AIX 5.3主机性能评估-CPU性能评估 57 1.9 AIX 5.3主机性能评估-NETWORK性能评估 66 1.10 AIX网络诊断及解决现场实例 72 1.11 AIX 5.3主机性能评估-topas的使用说明 75 1.12 AIX 5.3主机性能评估-结合案例分析 78 1.13 AIX 5.3主机性能评估-主机日常检查脚本 89 2 系统管理篇 98 2.1 AIX管理经验谈 98 2.2 IBM AIX服务器巡检流程 99 2.3 超经典的AIX系统管理手册之一(AIX系统的安装) 99 2.4 超经典的AIX系统管理手册之二(AIX操作系统基本命令) 103 2.5 超经典的AIX系统管理手册之三(vi编辑器的使用) 116 2.6 超经典的AIX系统管理手册之四(AIX存储管理) 122 2.7 超经典的AIX系统管理手册之五(RS6000 更换硬盘的过程) 134 2.8 超经典的AIX系统管理手册之六(HACMP安装配置) 137 2.9 超经典的AIX系统管理手册之七(模拟硬盘更换) 147 2.10 AIX 常用命令汇总 151 3 常见问题篇 164 3.1 如何禁止终端上的中断键(CTRL+C)? 165 3.2 如何在shell中不回显(echo)字符? 165 3.3 如何在某个目录及其所属子目录的所有文件中查找字符串? 165 3.4 如何对/etc/inittab文件中的一行进行注释? 165 3.5 如何转换DOS和AIX两种格式的文本文件? 165 3.6 如何设置用户的文件大小限制? 166 3.7 如何按文件大小排序列出一个文件系统下的文件? 166 3.8 AIX中查看用户对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 166 3.9 AIX环境如何找到活动最频繁的进程 167 3.10 AIX如何管理Paging Space 167 3.11 如何检查AIX文件系统的病毒? 168 3.12 如何查看操作系统中是否安装了某个补丁程序? 168 3.13 使用命令行安装删除文件包 168 3.14 AIX FAQ手册 168 3.15 怎么样在Aix 5L上安装并启动X windows 180 3.16 AIX下怎样根据端口号查找对应的进程 181 3.17 AIX常用网址 182 4 AIX的系统备份和恢复 182 5 AIX调试工具的介绍与使用详解 183
前 言 虽然存储区域网络(SAN)为日益增长的信息存储和管理提供了光明的前景,但在这迅速变化的市场上选择适合的解决方案却令人苦恼。很少公司有内部专家能够从这些纷繁的产品中择其所需。Marc Farley的这本书从各个集成组件出发,为读者理解和评价存储网络提供了一个综合指导。 存储的传统、趋势及未来 传统的存储和管理方法主要强调限制花费和信息的访问。因此,使用传统的存储管理原则,信息存储量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存储的积累数据量不超过百天;同时,信息的访问也局限于单个的服务器。 近来的记录技术发展很快,可以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实现大量的存储。网络时代正在产生新的应用和新的商业模型,它们不仅要求信息在公司内部共享,也要求在其合作伙伴及用户之间共享。这种挑战已经不再是存储信息的花费,而是寻求合算的管理巨量存储资源的方案,以及使可供访问的数据变成有价值的信息。 随着存储量的持续增长,熟练的存储管理员也变得越来越短缺。因而,传统的存储与管理方案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数据、信息访问的需求以及管理人才缺乏的挑战,这促进了存储区域网络的发展。这个方案将提供对最广泛的服务器平台、操作系统和应用的支持,事实上,在容量、连接性、性能和可用性等方面,它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存储价格:容量增长的催化剂 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言:若按磁盘的每兆字节价格计算,在2003年之前,磁盘存储系统的价格平均每年将下降40%。事实上,不考虑其他的因素,仅考虑新的硬盘驱动器一项,就能得出上述结论,因为磁盘的记录密度每12~18个月就增加一倍。这些价格的下降使公司能够提供更广泛的商业需要,包括企业资源计划、销售自动化、数据仓库、数据市场等。同时,存储价格的下降也加速了信息的数字化,而在过去,许多信息仅能以模拟形式或书写的形式存在,如出版物以及从各种视频和音频应用产生的输出。这些变化导致每年需要新增存储容量达到90%。既然所有这些信息都以数字化形式存在,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想享用它们。 网络世界的商业 现在,几乎没有人对网络互联的价值提出什么疑问了,可是在几年前,公司都牢牢地控制存储信息的容量及其访问范围。Internet的出现增强了公司的联网意识,也使公司认识到采取信息保护主义态度的危险,同时,Internet和电子商务模型也带来了不可预测的挑战。 Internet决定了交易时间和地点由顾客决定。在Internet世界中,存储总是开放的,而且商业的拥有者完全不能控制潜在的顾客数量,Internet已经成为客户服务的越来越重要的通信手段,受到新增用户极大的青睐,而传统的电话却被大为冷落。 除此之外,Internet也消除了阻挡用户选择供应商的许多壁垒,地理距离的远近概念正在消失。竞争者们容易发现,他们之间的惟一差别就是应用的可用性,因此,应用显示出新的重要意义。 集成方法驱动数据共享 可连接性的大规模增长是发生在公司信息系统中的最重大变化之一。越来越多的传统计帐系统正与销售定单处理、库存系统和账单系统连接起来,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可以支持急剧增长的事务处理量,使系统之间的数据移动和共享的需要巨增。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公司与其供应商及客户间的集成和连接大规模地增加。历史上,公司尽力限制对系统的访问和保护有价值的信息。但现在公司认识到如果不能提供范围更广阔的系统和信息的访问,将更加危险。 在Internet世界中,过去花费数年建设的基础设施现在必须一夜之间完成,对于那些正在加入Internet、电子商务策略的公司,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它们要么紧密地将Internet与传统的系统连接在一起,要么就有倒闭的危险。 存储增长及其对员工的影响 存储的爆炸性增长使存储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应用和服务器要求更多的数据,因而,也需要更多的存储。每一个应用可能需要不同的存储要求。存储管理员必须面临管理各种不同存储方案的挑战。随着重要应用的扩展,管理这些环境的熟练IT资源却很短缺;事实上,今天对于CIO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发现和留住熟练的IT员工。 然而,主要的存储供应商正不断向市场推出新的方案,这些方案可以提供存储的基础设施,由此实现多服务器和多应用间的共享,也使在分立的应用间移动和共享数据更容易。通过集中化的管理,管理的花费将大幅度下降,同时,它也提供对容量和性能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通过使用企业级的存储管理方案,公司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员工。通过新方案的智能化,可以解放员工,以至于他们能集中精力处理应用价值的策略问题,而不是数据可用性、容量计划、性能管理等繁琐和重复性的问题。 建设存储区域网络 存储区域网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技术,能够为今天的IT管理带来快速的效益。存储区域网络能够提供存储和服务器的统一,以及不受干扰的备份,同时也消除了传统技术的距离限制。此外,与许多传统技术比较,SAN还能大大地改善应用的性能。 1999年末,已经出现几个企业级的SAN方案。现在,各工业组织正在努力消除早期SAN实现存在的互操作性问题,希望提供更广泛的SAN存储和信息管理应用。企业SAN方案必须能够简化繁杂的和重复性的存储管理任务,或者使这些工作完全自动化。至少,这些解决方案必须支持广泛的服务器平台,包括传统的支持办公用的服务器,因此,把存储管理员从兼容性的担忧中解放出来。 方案也必须在容量、性能和可用性方面具有可扩展性。虽然每个用户都可能说,他们需要最高级的可用性和性能,但却没有一个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因此,方案必须灵活地提供多种服务。 SAN方案必须提供自管理能力,尤其在错误恢复、数据可用性以及性能管理方面,纠错和失败恢复也是企业存储的关键问题,RAID使存储管理员从由于硬盘失败而引起的数据丢失的担心中解脱出来。自动的负载平衡减轻了对存储管理员的管理要求。 数据复制和数据移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数据复制、数据共享和数据移动,企业SAN方案也必须在分立的应用之间容易地交换信息。为了提供花费适中的应用恢复和容灾,企业的SAN必须提供存储系统间数据拷贝的能力,既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远程的;既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最后,由于备份、应用测试以及其他经安排的或未经安排的活动等影响,使应用、系统和数据可用性的持续性的最终目标受到冲击,因此,企业SAN方案必须具有接近即时的瞬间数据拷贝,以减少应用的停止时间。 最后的思考 今天,各公司正面临着信息管理和存储爆炸的挑战,而传统的存储管理方案只能支持单一的应用、服务器和操作系统,仅适合公司最为静态的部分。由于电子商务和变化的客户需求,公司正在经受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有效的信息管理,必须要有一套新的方案。企业存储系统能够支持多个应用、服务器和操作系统,是一个完备的信息管理解决方案,代表了未来10年支持公司需求的有效方案。SAN满足公司的信息传输需求,提供了网络时代理想的存储与管理方案。 译者序 前言 引言 第一部分 网络存储介绍 第1章 网络存储概述 1 1.1 作为商用价值数据角色的改变 1 1.1.1 建立数据的相对价值 2 1.1.2 大量的流体数据 4 1.2 传统存储方法概述 8 1.2.1 开放系统客户/服务器存储 8 1.2.2 开放系统服务器的数据存储 10 1.2.3 大型机系统中的数据 12 1.3 SCSI:开放系统服务器的主要I/O路径 技术 14 1.3.1 I/O路径 14 1.3.2 SCSI的起源 15 1.3.3 SCSI的局限性 15 1.4 扩展I/O路径的新的存储连接 16 1.4.1 网络连接存储 17 1.4.2 光纤路径 19 1.4.3 存储区域网络 20 1.5 小结 23 第2章 建立存储I/O路径 24 2.1 认识物理I/O构件 24 2.1.1 系统内存总线 24 2.1.2 主机I/O总线 26 2.1.3 主机I/O控制器 30 2.1.4 I/O总线和网络连接 34 2.1.5 存储设备和子系统 36 2.1.6 介质 40 2.2 SCSI总线集成的可变因素 40 2.3 I/O路径的逻辑成分 44 2.3.1 应用软件 45 2.3.2 操作系统 45 2.3.3 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46 2.3.4 卷管理器 47 2.3.5 设备驱动程序 49 2.4 组合硬件和软件的I/O“栈” 49 2.5 小结 50 第3章 图解客户/服务器网络中从应用到 存储的I/O路径 52 3.1 本地存储的I/O路径 52 3.1.1 工作站的本地I/O 52 3.1.2 本地I/O路径详解 53 3.1.3 网络服务器的本地I/O 60 3.1.4 本地I/O路径的讨论及变化 62 3.2 客户/服务器I/O 65 3.2.1 I/O重定向 65 3.2.2 服务器端的网络I/O 67 3.3 在I/O路径中实现设备虚拟化 70 3.4 小结 73 第二部分 建立网络存储应用 第4章 数据保护、可用性及性能的磁盘 镜像 75 4.1 用磁盘镜像保护数据 75 4.2 选择磁盘镜像方案 79 4.2.1 软件镜像 79 4.2.2 外部磁盘子系统中的镜像 81 4.2.3 主机I/O控制器镜像 82 4.2.4 使用双主机I/O控制器增强数据保护 83 4.3 使用磁盘镜像获得最大的性能 84 4.3.1 磁带驱动器和磁盘镜像混用时避免 性能问题 85 4.3.2 使用磁盘镜像增加I/O性能 87 4.3.3 安排镜像配置 90 4.4 镜像外部磁盘子系统 91 4.4.1 数据快照 91 4.4.2 校园环境的镜像 94 4.4.3 广域网环境的镜像 96 4.5 存储和网络速度的比较 99 4.6 小结 100 第5章 使用高速缓存及其他技术增 强性能 101 5.1 缓存的更多讨论 101 5.1.1 缓存命中和缓存未命中 102 5.1.2 缓存与缓冲间的差异 103 5.1.3 磁盘缓存的性能估计 104 5.1.4 磁盘缓存的算法 105 5.1.5 磁盘缓存的组件 111 5.1.6 通过定位优化磁盘缓存 112 5.1.7 存储网络中的独立缓存 117 5.1.8 配置缓存 118 5.2 固态磁盘 119 5.2.1 SSD的优越性及使用 119 5.2.2 SSD的局限性 120 5.2.3 非易失SSD 120 5.3 标记命令排队 120 5.3.1 在磁盘驱动器中使用智能处理器 121 5.3.2 标记命令排队的效果 122 5.4 I/O路径对系统性能提高的重要性 122 5.5 小结 126 第6章 使用RAID和磁盘子系统增强 可用性和性能 127 6.1 使用RAID的三个原因 127 6.2 RAID的容量和可管理性 128 6.2.1 容量的扩展 128 6.2.2 RAID在管理上的优势 129 6.3 RAID带来的性能增长 130 6.4 RAID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优势 133 6.4.1 通过冗余提高数据可靠性 133 6.4.2 电源保护 135 6.4.3 热备用和热交换 138 6.4.4 RAID子系统中的内部I/O路径 139 6.5 组织RAID阵列中的数据:分区、分块 和分条 142 6.6 校验分块数据 146 6.6.1 使用XOR函数建立校验数据 146 6.6.2 并行访问RAID的校验 149 6.6.3 独立访问RAID的校验 149 6.7 各级RAID的比较 152 6.7.1 RAID咨询委员会 152 6.7.2 RAID 0:分块 153 6.7.3 RAID 1:镜像 154 6.7.4 RAID 2:专有磁盘的并行访问 154 6.7.5 RAID 3:使用专有校验磁盘的 同步访问 154 6.7.6 RAID 4:使用专用校验磁盘的 独立访问 155 6.7.7 RAID 5:使用分布式校验的 独立访问 156 6.7.8 RAID 6:使用双校验的独立访问 158 6.7.9 组合不同级的RAID 160 6.7.10 多层RAID阵列的目标 160 6.7.11 分块和镜像的组合—RAID 0+ 1/RAID 10 161 6.8 RAID功能在I/O路径上的位置 163 6.9 小结 165 第7章 网络备份:存储管理的基础 166 7.1 网络备份构成的分析 166 7.1.1 硬件 166 7.1.2 介质 171 7.1.3 软件 175 7.2 备份 182 7.2.1 备份操作类型 182 7.2.2 备份运行中的系统 183 7.2.3 映像备份特例 185 7.3 数据恢复 186 7.3.1 恢复与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的集成 186 7.3.2 恢复操作类型 187 7.3.3 介质管理对恢复的重要性 188 7.4 备份和恢复安全数据 189 7.5 磁带循环 194 7.5.1 磁带循环的必要性 194 7.5.2 常用的磁带循环模型 195 7.6 备份和恢复存在的问题 199 7.6.1 备份失败的六个原因 199 7.6.2 恢复失败的六个原因 200 7.6.3 管理备份的挑战 201 7.6.4 备份可测问题 202 7.7 小结 204 第三部分 网络存储的访问技术 第8章 SAN和NAS技术的比较 205 8.1 自由的I/O 205 8.2 NAS和SAN的差异 207 8.2.1 文件系统处的分隔 207 8.2.2 NAS 和SAN的软件模型 208 8.2.3 NSA和SAN的硬件差异 209 8.2.4 NAS和SAN的协议差异 209 8.2.5 存储网络中的多协议应用 212 8.3 NAS和SAN的实现 213 8.4 术语SAN的使用 215 8.5 小结 216 第9章 SAN设计 217 9.1 开放系统存储技术回顾 217 9.2 基于总线连接的被动存储 218 9.3 SAN 的结构和拓扑 227 9.3.1 点到点SAN 227 9.3.2 交换式SAN 228 9.3.3 环状SAN 229 9.3.4 在I/O路径中放置SAN 229 9.3.5 基本SAN结构的变化 232 9.3.6 使用SAN创建可靠的管理系统 235 9.3.7 SAN的主要应用 236 9.3.8 备份 236 9.3.9 存储池 237 9.3.10 数据共享 239 9.3.11 I/O 寻径 240 9.3.12 数据移动器 247 9.3.13 远程存储 248 9.4 建造SAN面临的挑战 249 9.4.1 访问SAN存储所面临的混乱状态 249 9.4.2 兼容性 250 9.5 小结 250 第10章 用SAN实现更好的备份系统 252 10.1 SCSI总线连接备份面临的问题 252 10.2 使用SAN进行备份 254 10.3 SAN备份发展的3个阶段 255 10.3.1 第一阶段:LAN-free,虚拟专有 备份网络 255 10.3.2 第二阶段:集成存储介质 和设备 261 10.3.3 第三阶段:无服务器备份 264 10.3.4 在集成SAN备份中使用无服务器 技术 268 10.4 子系统端备份 269 10.5 虚拟磁带 270 10.5.1 虚拟磁带和物理磁带 271 10.5.2 存储网络备份的前景 272 10.6 小结 273 第11章 SAN网络中的光纤路径网络 技术 274 11.1 区别SAN和光纤路径网络 274 11.1.1 再谈SAN 274 11.1.2 光纤路径的历史 275 11.2 物理光纤路径网络 275 11.2.1 光纤路径网络中端口的地位 276 11.2.2 线缆连接 276 11.3 光纤路径的协议 278 11.4 光纤路径网络的结构 279 11.4.1 光纤路径网络的拓扑结构 279 11.4.2 光纤路径通信的句法 283 11.4.3 节点和端口 284 11.5 服务类型 292 11.5.1 类型1服务 292 11.5.2 类型2服务 293 11.5.3 类型3服务 293 11.6 光纤路径中的寻址和命名 294 11.6.1 光纤路径中的网络名字和地址 元素 295 11.6.2 环初始化 296 11.6.3 光纤路径交换机中的分区 297 11.7 光纤路径中的协议层和串行SCSI 298 11.7.1 FCP映射的独立性 298 11.7.2 以太网上的存储I/O 299 11.8 小结 300 第四部分 NAS设备及其他高级话题 第12章 支持即插即用的存储技术 ——NAS 303 12.1 NAS的起源 303 12.2 专用于存储的设备 303 12.2.1 NAS产品的特性 304 12.2.2 NAS技术的应用 307 12.2.3 NAS装置的实现 309 12.2.4 NAS产品潜在的局限性 312 12.3 网络文件系统和协议 318 12.3.1 桌面客户系统的作用 318 12.3.2 NFS与CIFS访问的比较 319 12.3.3 NFS服务器的CIFS仿真 321 12.4 网络存储的新技术:NASD与OBS 323 12.4.1 OBS 323 12.4.2 NASD 324 12.5 小结 325 第13章 SAN中的智能分布与数据 共享 327 13.1 集成在智能存储子系统中的处理 能力 327 13.1.1 存储池和卷管理 328 13.1.2 智能后端存储子系统中的数据 共享 328 13.2 数据共享的价值 330 13.3 数据共享的空间分配 331 13.4 解决锁定和语义差异 334 13.5 对共享数据使用缓存 336 13.6 可安装的文件系统 338 13.7 小结 346 第14章 从SAN上存取IBM S/390 MVS 大型机数据 347 14.1 大型机I/O系统总图 347 14.1.1 大型机I/O处理 347 14.1.2 ESCON: S/390存储网络 351 14.1.3 从ESCON到FICON 353 14.2 开放系统与大型机存储网络之间的 互联 353 14.3 大型机与开放系统间的数据传输 357 14.4 跨平台数据共享的未来 361 14.5 小结 363 第15章 集群存储及I/O定向 364 15.1 集群服务 364 15.1.1 SAN的含义 364 15.1.2 集群的理由 364 15.1.3 集群的特点 365 15.2 集群通信 370 15.3 InfiniBand I/O路径的介绍 374 15.3.1 对InfiniBand技术的期望 374 15.3.2 InfiniBand与存储网络的集成 376 15.4 小结 377 第16章 在Internet上存储和检索数据 379 16.1 Internet基础存储 379 16.1.1 服务器端的存储需求 379 16.1.2 客户端的Web缓存 386 16.2 在Internet上存储数据 389 16.2.1 Internet存储增长的5个理由 389 16.2.2 存储与处处存储 391 16.2.3 与浏览无关的Internet存储 391 16.2.4 基于Web的存储 393 16.2.5 Internet文件传送技术的比较 396 16.2.6 Internet备份软件及服务 398 16.3 Internet与存储及I/O的集成 401 16.3.1 Internet存储集成的可能性 401 16.3.2 用于Internet存储集成的另一些 技术 403 16.4 小结 405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