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oll epoll系统调用详细分析

1、select,poll,epoll都是多路复用IO的函数,简单说就是在一个线程里,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文件描述符的读写。

select/poll的实现很类似,epoll是从select/poll扩展而来,主要是为了解决select/poll天生的缺陷。
epoll在内核版本2.6以上才出现的新的函数,而他们在linux内核中的实现都是十分相似。

这三种函数都需要设备驱动提供poll回调函数,对于套接字而言,他们是 tcp_poll,udp_poll和datagram_poll;

2、select系统调用相关细节(2.6的内核,其他版本的内核,应该都相差不多

下图是select和poll在调用过程中,会使用到的内核函数,以及这写内核函数的作用。


简单来说就是:

应用程序调用select,进入内核调用sys_select,做些简单初始化工作,接着进入 core_sys_select,此函数主要工作是把描述符集合从用户空间复制到内核空间, 最终进入do_select,完成其主要的功能。do_select里,调用 poll_initwait,主要工作是注册poll_wait的回调函数为__pollwait,当在设备驱动的poll回调函数里调用poll_wait,其实就是调用__pollwait, __pollwait的主要工作是把当前进程挂载到等待队列里,当等待的事件到来就会唤醒此进程。接着执行for循环,循环里首先遍历每个文件描述符,调用对应描述符的poll回调函数,检测是否就绪,遍历完所有描述符之后,只要有描述符处于就绪状态,信号中断,出错或者超时,就退出循环,否则会调用schedule_xxx函数,让当前进程睡眠,一直到超时或者有描述符就绪被唤醒。接着又会再次遍历每个描述符,调用poll再次检测。如此循环,直到符合条件才会退出。

3、poll的系统调用相关细节

下图是poll调用的相关内核函数:


其中do_pollfd是对每个描述符调用 其回调poll状态轮训。
poll比select的好处就是没有描述多少限制,select 有1024 的限制,描述符不能超过此值,poll不受限制。

我们从上面分析,可以总结出select/poll天生的缺陷:
1)每次调用select/poll都需要要把描述符集合从用户空间copy到内核空间,检测完成之后,又要把检测的结果集合从内核空间copy到用户空间。当描述符很多,而且select经常被唤醒,这种开销会比较大。
2)如果说描述符集合来回复制不算什么,那么多次全部描述符遍历就比较恐怖了,我们在应用程序中,每次调用select/poll 都必须首先遍历描述符,把他们加到fd_set集合里,这是应用层的第一次遍历,接着进入内核空间,至少进行一次遍历和调用每个描述符的poll回调检测,一般可能是2次遍历,第一次没发现就绪描述符,加入等待队列,第二次是被唤醒,接着再遍历一遍。再回到应用层,我们还必须再次遍历所有描述符,用 FD_ISSET检测结果集。如果描述符很多,这种遍历就很消耗CPU资源了。


3)描述符多少限制,当然poll没有限制,select却有1024的硬性限制,除了修改内核增加1024限制外没别的办法。
既然有这么些缺点 ,那不是 select/poll变得一无是处了,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依然是代码移植的最好函数,因为几乎所有平台都有对它们的实现提供接口。
在描述符不是太多,他们依然十分出色的完成多路复用IO, 而且如果每个连接上的描述符都处于活跃状态,他们的效率其实跟epoll也差不了多少。曾经使用多个线程+每个线程采用poll的办法开发TCP服务器,处理文件收发,连接达到几千个,当时的瓶颈已经不在网络IO,而在磁盘IO了。

3、epoll系统调用相关细节(图好像有点问题.....)


epoll只是select/poll的扩展,他不是在linux内核中另起炉灶,做颠覆性的设计的,他只是在select的基础上来解决他们的缺陷。他的底层依然需要设备驱动提供poll回调来作为状态检测基础。
epoll分为三个函数 epoll_create,epoll_ctl, epoll_wait 、他们的实现在 eventpoll.c代码里。

epoll_create创建epoll描述符,用来管理所有添加进去的描述符,epoll_ctl 用来添加,修改或者删除描述符。epoll_wait等待描述符事件。
epoll_wait的等待已经不再是轮训方式的等待了,epoll内部有个描述符就绪队列,epoll_wait只检测这个队列即可,他采用睡眠一会检测一下的方式,如果发现描述符就绪队列不为空,就把此队列中的描述符copy到用户空间,然后返回。
描述符就绪队列里的数据又是从何而来的?
原来使用 epoll_ctl添加新描述符时候,epoll_ctl内核实现里会修改两个回调函数,
一个是 poll_table结构里的qproc回调函数指针,在 select中是 __pollwait函数,在epoll中换成 ep_ptable_queue_proc,当在epoll_ctl中调用新添加的描述符的poll回调时候,底层驱动就会调用 poll_wait添加等待队列,底层驱动调用poll_wait时候,其实就是调用ep_ptable_queue_proc,此函数会修改等待队列的回调函数为 ep_poll_callback, 并加入到等待队列头里;一旦底层驱动发现数据就绪,就会调用wake_up唤醒等待队列,从而 ep_poll_callback将被调用,在ep_poll_callback中 会把这个就绪的描述符添加到 epoll的描述符就绪队列里,并同时唤醒 epoll_wait 所在的进程。如此这般,就是epoll的内核实现的精髓。看他是如何解决 select/poll的缺陷的, 首先他通过 epoll_ctl的EPOLL_CTL_ADD命令把描述符添加进epoll内部管理器里,只需添加一次即可,直到用 epoll_ctl的EPOLL_CTL_DEL命令删除此描述符为止,而不像select/poll是每次执行都必须添加,很显然大量减少了描述符在内核和用户空间不断的来回copy的开销。其次虽然 epoll_wait内部也是循环检测,但是它只需检测描述符就绪队列是否为空即可,比起select/poll必须轮训每个描述符的poll,其开销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他同时也没描述符多少的限制,只要你机器的内存够大,就能容纳非常多的描述符。



  • 2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