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by同人于野)

觉得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转载分享一下。


一万小时理论来自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异类》Outliers。他告诉我们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练出来的,而且要练习一万小时。但是,一个年轻人想要把自己变成顶尖高手,光知道一个“一万小时”的口号毫无意义。

各个领域需要的练习时间非常不同。成为顶尖高手的确需要长时间练习,每天3小时,十年一万小时仅仅是个起步,比如对音乐家而言,15~25年才能达到世界级水平。而在某些领域内,如果一个人很有天赋而且训练得当,他也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成为顶尖高手。

强调练习的同时,绝对不能否定天赋的重要性。对音乐和体育项目来说,没有天赋可能再怎么训练也没有用。

真正的关键,根本就不是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

练习讲究的不是谁练得最苦,业余爱好者自娱自乐的练习和专业训练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坏消息是高水平训练的成本很高。你需要一位掌握这个领域的先进知识的最好的教练,你需要一个有助于你提高能力的外部环境。这通常意味着加入一所好大学或者入选一个好的俱乐部。你要能忍受很不舒服的训练方法,而且你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训练时间。

好消息是各个领域的不同训练方法也都存在着一些共性。这意味着哪怕我们并不是真的想成为世界冠军,也可以借鉴一些世界冠军的训练方法来完善自己。

科学的训练方法并不是从天而降的神秘招式,不是科学家的发明,而是科学家对各领域高手训练方法的总结。人们一直在各个领域中不自觉的使用这些方法。

过去30年来一直有人从事这一项工作,具体细节略。目前工作已经成熟。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论文合集《剑桥专业知识与专家技能手册》(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出版。此论文直接导致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一万小时理论。

这套统一的练习方法,就是“刻意联系”(deliberate practice)。总结如下:

1、只在“学习区”学习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能随时获得有效反馈;

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反例“功夫在诗外”,认为提升综合素质是一个人成为任何领域高手的关键。但是,有资格说这样话的人,已经在当前领域获得很高的成就,这么说是提醒后人注重修养教育。是典型的从名人传记里悟出的道理,而不是科学研究的结果。

若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就要好好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然后找一个好导师,在他的指导下,从学徒做起,做真正的科学研究。

训练的方法是不断进步的,事实上,我们今天所有的领域都比过去做的更好。查理芒格有句话: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这里我也可以说,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才能快速进步。

训练方法的重要性表现:天才扎堆出现。比如一段时期俄国的女子网球,韩国的女子曲棍球,中国的乒乓球拥有绝对优势。并不是说这些国家的人天生适合从事这项运动,而是这些国家已经掌握了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而且该国能找到足够多的人来接受这种训练方法,以至于可以批量生产优秀运动员。

想要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关键是“刻意”在这个领域内练习。

1、只在“学习区”学习

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的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悉掌握的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是“学习区”。

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受训者学习区内进行,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

持续进步的关键是持续地在“学习区”做事。自身的竞争优势,有可能阻碍对新技能的学习,逐渐丧失竞争力。

所有人都想挑战自我,但在实际生活中,人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一些驾轻就熟的事情上,即使有充分的条件离开舒适区,人们也会不由自主的待在那里。

假如有一个人,他无比严格的执行“要待在学习区”这个教条,从小到大不断进步,他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泰格伍兹

当我们把一件事练熟以后,我们会把这件事“自动化”。比如开车,不会开车的人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开熟了的人基本上可以一边聊天一边开车。甚至你问他怎么开的,他都说不上来。开车这件事已经进入他的舒适区。普通人打高尔夫也会自动化,他们挥杆之后就失去了对球杆的控制。打的越多,自动化现象就越严重。真正的高手绝对不允许自己自动化。HOW?因为他们没有舒适区,一旦发现自己对这一项技术的掌握已经可以了,他们会立即进入下一项更难的项目。他们绝不会在一个已经被自己证明是简单的项目上继续训练,这有效的避免了自动化的产生。他们的训练永远是追求更高的难度。一定程度的自动化非常有用,我们不能每做一个动作都有意识的给每个关节,每个肌肉安排任务,但是自动化到不管不顾的执行则是错误的。

过于追求单个技术动作的准确性是我看到的最不可取的方式。——德拉甘

经常听到这样的民间传说,说有个学生,他对课本的掌握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你随便说一个东西,他能告诉你在课本的哪一页。请问这个学生学的怎么样?答案是他已经练废了。一旦你会了,就赶紧进入下一关,把这一关倒背如流没有任何意义。你的舒适区已经给你带来了多大的荣誉,留在这个舒适区就有多大的诱惑。

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种修炼。巴菲特很早就已经通过股票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八十多岁仍在不断学习新东西,因为他知道过去让他赚钱的知识未必能让他现在继续赚钱。不断更新的知识让巴菲特敢买中石油和比亚迪这样他原本不熟悉的企业的股票。

世界上有一帮人,他们一天不进步就难受。

2、掌握套路

刻意练习的最关键部分是基础训练。基础训练练的是什么?是套路。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他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下棋用定式,编程用算法,这些都是套路。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两种记忆力:短期工作记忆(有时也简称为短期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短期工作记忆有点类似于电脑的内存,是指人脑在同一时间处理事情的个数。一般来说,我们能同时应付四件事情,多了就不行了。短期工作记忆与逻辑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有关,换句话,跟智商非常有关系,他很难通过训练提高。

长期工作记忆存储了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它类似于计算机硬盘,但比硬盘高级的多。关键在于长期记忆并非杂乱无章,随便存储的,它是以神经网络的形式存储,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存储,而且具有高度的结构性。心理学家把它称作“块”chunks。

人的技能,取决于这两种工作记忆,专家做的事情,就是使用有限的短期工作记忆,去调动自己几乎无限的长期工作记忆。而刻意的练习,就是在大脑中建立长期工作记忆的过程。

可以想象,一个只认识字母,不认识单词更看不懂段落的人,面对一本英文书是个什么情况。我在小时候曾非常看不起死记硬背,有段时间想要学围棋,就总觉得背定式是个笨功夫,高手难道不应该根据场上局面随机应变吗?但事实是,随机应变才是笨办法。定式,与成语典故和数学定理一样,是人脑思维中的快捷方式。围棋中每一步怎么走,现场计算是算不完也算不好的,好在前人早就把各种可能性都算明白而且找到最优解了。在生活中和人讲道理,如果每次遇到类似情况都重新推演一遍可能谁也做不到,现在有了成语和寓言,只要一句“唇亡齿寒”或者“酸葡萄”,任何受过最起码教育的人都能立刻理解你的意思。

两种套路

对于脑力工作者来说,水平高低关键要看掌握的套路的多少。所以,艺术家要采风,棋手要打谱,律师要学案例,政客要读历史,科学家要看论文。这些东西都需要记忆力。

以量取胜的套路通常是最容易掌握的。

但有些套路,比如那些非纯脑力劳动的专业技能,想要掌握就没那么容易了。真正掌握弹琴和竞技体育的技巧比学会解微积分方程难得多。因为其需要协调的肌肉和脑神经元实在太多了。别人用个招式,就算你全看会了而且看明白了,也不能立即学会。像这样的技能,想要求“多”非常困难,因为掌握每一个套路都要付出大量的练习时间。

人脑到底怎样掌握一个技能的,有两个理论:

1)Neuron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

2)髓鞘让小路变成高速公路。

不论哪种理论,最后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技能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是长在人脑中的。技能很不易获得,一旦获得也很难抹掉。另一方面也说明练大脑比连身体更容易取得大成就。

如此一来高手和普通人就有了本质的区别。高手拥有长期训练获得的特殊神经脑结构,他的一举一动都带着不一般的气质。练习是对人体的改造。

用什么方法才能迅速把技能套路“长”在身上呢?关键在两点:

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

训练必须有高度针对性。

基本功

强调重视分块练习。首先,把整个动作或者曲子过一遍,然后把他分解成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反复练习。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

你可能认为这种训练只适于初学者练习基本功,高手应关注完整的比赛。错。

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训练时间用于对内比赛(一部分原因是怕受伤),其他时间都是各种相关基础训练。例子略。

磨刀不误砍柴工。

重复!重复!再重复!

想要把一个动作套路,一个技能,哪怕仅仅是一个生活习惯,甚至是一种心态,“长”在大脑之中,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重复。

举例:英语口语教学,先诊断发音、音调、音量,出诊断报告,之后针对弱项进行专项训练,模拟大量场景。

心理疾病的治疗,不能靠心理暗示疗法,需要不断练习。

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方法也是MBA课程的精髓。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决策。高效低成本的重复训练。当然还需要老师及时的点评,这一点稍后会涉及。

反过来,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时往往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X光片诊断罕见病的水平反而不如刚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因为他们很少遇到这种病例,医学院学习的内容早忘光了。最好的办法是让医生定期拿过去的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

高度针对性

反例“功夫在诗外”。

没有针对性,看似有用的训练也没有任何卵用,例如,听莫扎特提高智商,打游戏训练大脑。

有了针对性,看似没用的训练也会效果显著,例如,大部分NBA球员会练习拳击。帮助运动员提高脚步移动,增强上肢力量。

所以训练必须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必须一切从实战出发,且有明确的每次训练要完成的目标。

想要掌握一项技能,要像运动员一样,需要不停的练习实战动作,不停地比赛,而不是不停地看录像。

3、随时获得反馈

从刻意练习角度,计算机编程算是及时的反馈,对错马上就能知道。在有即时反馈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进步速度之快,而且是实实在在的。若没有即时反馈,可能会像王小波说的“像孟夫子那样,养吾浩然正气,然后觉得自己事事都对”。

一定要有反馈

一个人往往会高估自己,比如学习,自己以为都知道了,教科书里的内容看过很多遍,每次看的时候感觉看的很明白,可一旦考试发现没有真正理解。其实把一本书看很多遍,只是让我们对这个东西熟悉而已。而熟悉并不等于理解,想要真正的理解,唯一的办法就是考试和测验。这就是反馈,没有测验,你的知识只是幻觉。

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可能会非常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需要一个旁观者来指出我们自己注意不到的错误。

现在科研体制中公认的最重要的一条反馈措施,叫做“同行评议”。因为研究者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他已经被自己的想法所吸引,陷在里面,往往想的是怎样把这个项目早日做成,怎么让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的一切思维都围绕着“这么做是对的”进行,就不会再从别的角度看这个项目。而审稿人在拿到论文之前,对这个项目一无所知,他没有陷进去,反而能用更客观的眼光看问题。

再牛的科学家也需要同行评议,就像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运动员也需要教练一样。反馈者并不见得比你的水平高,关键是他们不是你,他们可以从你看不到的角度看你(灯下黑)。

立即反馈

培养任何人才,光有反馈还不行,反馈还要有即时性,要让实践者立即得到反馈意见。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决断2秒间》Blink,观点:当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专家往往能够在一眨眼的时间内做出判断。他们怎么做到的呢?

先说容易理解的技术——模式识别。或者说寻找关键特征,来做出快速判断。一件事给你的信息可能是非常复杂的,但真正有用的也许就那么几项。专家要做的事情就是首先通过大量细致的数据统计来发现这几项有用的指标,以后就只看这些指标就行了。例如判断一对夫妇会不会离婚,不看吵架多激烈,而是看他们是否蔑视对方,一旦出现这婚姻就快完蛋了。

另一个令人震惊的技术是“读心术”,通过精确的分析人脸表情判断心里在想什么,尤其是他是否在说谎。《别对我说谎》都看过,已经不新鲜了。

但是格拉德威尔还说了另一种快速判断——直觉。直觉往往是无意识的,他称之为“薄片撷取”(thin-slicing)。格拉德威尔认为在做这种判断的时候,人体仿佛一部无意识的超级计算机,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先替我们做好了正确的决定,而这台计算机怎么工作的我们不知道。

这本书后来受到很多专家的批评。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直觉判断既不神秘,也不见得就比精心计算的判断更好。在《思考,快与慢》中,认为专家的直觉只有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才可能有效。该领域符合两点要求:

(1)你研究的东西所在的环境必须非常规范,以至于这个东西是可以预测的;

(2)通过长时间练习,人可以掌握这种规范。

这有点绕口,希思兄弟在《决策》(Decisive)中对这个问题总结的更好。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直觉,只有在“环境友好”的状态下才好使。所谓环境友好,就是其中有短期的反馈。比如,预测明天的天气,第二天就能知道结果。急诊室医生对危急病人进行快速抢救也是如此,能不能救过来马上就知道。只要有快速反馈,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你就能培养出专家的直觉,能够眨眼判断。

可是,若反馈是中长期的,直觉就不好使了。

进一步,或许只有这种“环境友好”的领域,也就是有快速反馈的领域,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专家。

老师的作用

现在各种课本资料易得,聪明人更有很强的自学能力,那么现代老师最大的作用是什么?正是提供即时反馈。

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说,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对错误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两位心理学家记录了美国传奇篮球教练约翰·伍登的训练课,2326条指令中,6.9%表扬,6.6%不满,75%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随时有人纠正,避免错误动作形成习惯动作。

与外行想象的不同,这位最好的教练从来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每次说话不超过20秒。他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好教练,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第一次见面,也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的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种教育与现代课堂教育格格不入。现在很多大学把课程放在网上,让全世界的人随便下载学习。虽然非常难得,但这样的学习缺乏反馈。

学徒制

我认为真正的人才不是课程院系大纲设置培养出来的,有效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学徒制。师父带着徒弟参与实际的项目,徒弟在试错中提高。好的教育在与是否提供了足够多、足够好的动手机会。

按现代的教育体制,要想做好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自己调研相关知识

独立或者跟人合作完成项目

到相关企业实习,把知识用上

写论文

很多在大学里学的东西用不上,反而在工作中边干边学的学了很多有用的东西,换句话说,这时候才开始真正的教育,这个教育还是学徒制。

美国的基础教育受到很多批评,但美国的研究生制度却毫无疑问是世界最好的。这个制度正是学徒制。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大体效法美国,但面临好导师太少的问题,学徒没办法获得足够的反馈。

4、刻意练习不好玩

各项统计和实验证明,大学入学成绩基础相同或相近的两个人,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不是学习时间,而是学习环境。成绩好的学生必须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单独学习。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的时间才是有效时间。多上课和少参加聚会似乎没有效果。

单独练习

如果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如果你练习脑子,你每天最多能练2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练习每次最多1~1.5小时,每天最多4~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贝克汉姆很帅,但很少有球员能够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你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你就不是刻意练习。

前例音乐学院的学生培养。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他们也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所以我们再次发现“一万小时”实在是个误导人的概念。练习时间的长短是不重要的,真正关键是刻意练习,哪怕仅仅是单独练习的时间。

练习与娱乐

在刻意练习中没有寓教于乐的概念。

我们生活在一个试图把一切娱乐化的时代,我们希望看个电影或者纪录片就能学到知识。但是纪录片是艺术表现化的科普。纪录片对科学的作用不是让观众学到什么知识,而是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电影和电视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但不是好的教育手段。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电视上的信息很难被记住,51%的观众看完一个电视新闻几分钟后就无法回忆起其中任何一则新闻,普通电视观众只能记住电视剧中20%的信息。

练习需要重复,而重复一定不好玩。教育需要全面,但娱乐则只关注其中好玩的部分。所以娱乐和学习必然是不相容的,如果你在娱乐,那就不是学习。我们可以用娱乐的手段去号召人们学习,但娱乐本身绝对不是学习。

波兹曼振聋发聩的写到:

教育哲学家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认为其中必然有各种约束的介入。他们认为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不可少,个人兴趣要让位于集体的利益。要想获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对年轻人来说决非易事,他是异常艰苦卓绝的斗争。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考虑到刻意练习如此不好玩,我猜我们也没必要过分可惜自己没成为天才这个事实。

但是为什么仍然有人能坚持刻意练习呢?

5、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

每一个神童背后,都有一个豁出去让自己的孩子猛练的父亲。举例略。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成了反动言论。但对于那些不想当普通人,一心要出人头地的人来说,输了起跑线就没有机会参与后面的比赛了。

一步赶不上,就意味着步步赶不上。

刻意练习不好玩。伟大的成就需要放弃很多东西,而这种放弃也是有争议的。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虎妈的战歌》,要求她的两个女儿只能练钢琴或者小提琴,不能玩别的乐器,不能参与任何与学习无关的课外活动,没有社团,没有演习,没有公益,只能学习。这种做法对自己的孩子人道吗?对别人的孩子公平吗?对社会有益吗?

我不知道虎妈的育儿方法是否对整个社会有益,但我相信虎妈一定明白:如果你想出类拔萃,那么你要参与的这场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个零和博弈,你想赢就意味着有人要输。这种博弈对社会有没有好处对你来说不重要,你关心的是怎么做对自己有好处。这个博弈没有双赢。

这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游戏。

孤注一掷

体育、音乐和表演,都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事情,明星的背后是无数个失败的垫背。即使努力了也不一定成功,这更像一场赌博。为什么美国大多数体育明星是黑人?黑人身体素质好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但凡有点能耐的白人家庭都不会让孩子押注在体育上。

传统足球强国像阿根廷、巴西、英国,只有不太富有的家庭的孩子才从小把踢足球当成此生的追求。这些运动员放弃考大学找工作过平淡生活的机会,孤注一掷,成不了明星就只能当垫背。他们的赌注是自己的全部前途。而像花样滑冰这样的项目在没有举国体制的国家诚然只有富人玩得起,那些供子女练习这些项目的家庭必须持续不断的投入巨资聘请好教练,这何尝不是一场赌博?

下这么大赌注练习,绝不是仅仅为了博女友一笑,与之对等的回报是全世界的认可。高水平运动员的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想赢得比赛。

迈克尔·乔丹传记《为万世英名而战》(Playing for Keeps)。真正使乔丹成为巨星的“素质”是对失败的极端痛恨。为了赢球他可以做提高球技的任何事情。

有一位教练回忆乔丹在学校打球时说:

当时场上9个球员都在例行公事,而有一个孩子却全力以赴。看他打的那么拼命,我猜他所在的队只以小比分落后,比赛还有两分钟结束,这是想搏一搏扳回比分。然后我看了一眼记分牌,发现他所在的球队落后20分,而现在比赛只剩下一分钟。

乔丹在整个职业生涯都是所有球员中最想赢球的,他总有极强的目的性,永远都想改进自己的技术弱点。他对赢球如此渴望,以至于他会骂那些不努力的队友,公牛队新秀在第一年的时候往往会抱怨受不了乔丹的骂。

中国的独生子女制度使得一般家庭都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像郎国任那样把孩子豁出去猛练的家长非常少。再加上现在考大学更容易而且经济发展很快,把前途堵在足球上显然不是最理性的选择,中国的足球人口下降是必然的。缺乏有效竞争,又拿着高工资,中国球员当然没必要太拼命。而国际竞技水平如此之高的足球,不拼命就意味着出局。

你可能觉得这实在太功利了,功利就对了,实际上,如果想让你的孩子学习更好,你可以尝试更功利一些。

奖励机制

一般人当然用不着孤注一掷的刻意练习,但还是需要一点刺激才能练下去,因为只要是有用的练习都不好玩。

各类心理学实验略,结论如下:

一个可能的结论是奖励学习的过程,比只看学习的结果效果更好。

对这些奖励办法的批评是:“要我练”怎么也比不上“我要练”。但我所见到的与刻意练习有关理论并不区分这些,你只要按要求练就可以了。无论如何,设定一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并且按照这个目标努力也是一个好办法。有了目标就有了参照物,你可以自己监督自己,也可以让别人监督你。

那么,到底有没有人,不需要别人“要我练”,而完全是“我要练”呢?

当然有,这帮人有基因优势。

兴趣与基因

感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自己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学习一个技能的初期,智商可能是决定性因素。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兴趣的作用可能就越来越大,因为兴趣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谁能坚持下来。

一项调查研究:

内在动力:你是否纯粹因为喜欢数学而愿意在数学上多花时间?

外部动力:来自家长的压力,对好成绩的追求。

学习方法:你考的是死记硬背还是深入理解,你能否把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经过五年时间追踪调查,结论:真正能决定一个学生进步幅度的不是智商,而是内在动力和学习方法。

理解这个研究和前面提到那些用钱收买孩子的研究,作者认为真相可能是这样的:外部刺激有短期作用,但不可持续。用钱收买孩子学习,仅能让人坚持一两年,但很难坚持五年,这可以把一个即将辍学的孩子勉强拉住不让她掉队,但是很难用钱把他砸成数学家。那些玩命苦练的职业运动员,他们固然有很强的取胜欲望,但如果一点兴趣都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兴趣如此重要,最好的早期教育就应该是先慢慢培养兴趣。统计钢琴大师的启蒙老师,这些老师往往没有什么名气,但是这些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本领:他们非常善于调动孩子对学习钢琴的兴趣,他们让孩子一上手就爱上这个乐器。在练习难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不断激发出超出同伴的兴趣,带来超出同伴的音乐水平,又进一步提高了练习的兴趣,形成一个正反馈的循环。

基因与兴趣的最新研究成果,存在较大争议,所以放在最后。

科学家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到底人的哪些特征是天生的,哪些是受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事情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环境可以影响基因表达,就是说即便人的DNA里有绘画天赋,但如果没有遇到这个环境,这样的天赋也完全表达不出来。更复杂的是人的任何一个特点不是由一条基因决定的,他往往是很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基因可以跟基因互相影响,互相构成各自的环境。这就使得我们几乎不可能单凭查看一个人的DNA来判断他有什么天赋。

但是科学家仍然找到一个非常漂亮的方法来区分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这就是同卵双胞胎。科学家必须找到很多这样的双胞胎,他们出生就被遗弃,分别被不同的家庭收养,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却互不相见,直到成年以后科学家才把他们找到,看看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就知道哪些因素是天生的哪些是后天养成的了。严谨起见,必须找到很多这样的双胞胎,而且需要再找到很多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双胞胎做对比,使用严格的统计方法,才能说是好的科学研究。

这种研究进行了几十年,科学界的共识是——先天因素远远大于后天因素。

首先,任何一项可以测量的心理特征,包括智商、兴趣爱好、性格、体育、幽默感、甚至爱不爱打手机,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天生的。

其次,后天环境对智商和性格的影响非常有限。先天是主要的,后天是次要的。家教可以左右基因表达,可以鼓励孩子发挥他们天生的特长,也可以压制他天生的性格缺陷,但这个作用是有限的。

最后,一个针对两岁儿童的研究发现,越是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基因对孩子的影响越大;越是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越大。这大概是因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充分发展的环境,他们完全被环境压制了;而富裕家庭的孩子却可以天高任鸟飞。当然,这个研究说的是两岁小孩,根据前面的结论,成人以后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所以,一个人爱好什么,喜欢干什么,能死心塌地在什么方向上刻意练习,基本上是天生的。

人并不仅仅是被动的等着被环境改变,有一个理论认为,自然选择给了每个人不同的基因,而人可以出去寻找自己基因所喜欢的环境,也就是那些能给我们“自私的基因”提供最大的生存和复制机会的环境。基因决定喜好,喜好决定我们追求什么。

以达尔文早年学医,后转向自然研究为例。

也许兴趣就是大师们最大的先天因素。每个人天生有不同的兴趣,区别在于有的人足够幸运能够在比较早的时候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而有的人一辈子也找不到。找不到,未必是这个人不行,更大的可能是整个环境都不行。如果达尔文出生在中国,根本没有出海远航的机会。所以,家庭和社会能为人才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提供施展各种兴趣的环境。寻找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把自己的基因发扬光大,这也是进化论告诉我们的人生意义。



  • 2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以下是一个基于八卦、周易和梅花易数的Python算卦程序的示例: ```python import random # 八卦 bagua = { '111': '乾', '011': '兑', '101': '离', '001': '震', '110': '巽', '010': '坎', '100': '艮', '000': '坤' } # 周易64卦 zhouyi = { '111111': '乾为天', '000000': '坤为地', '010001': '履霜冰至', '100010': '同人于,亨通于天', # ... 其他60个卦 } # 梅花易数 meihua = { '111': '老阳', '011': '少阴', '101': '少阳', '001': '少阴', '110': '老阴', '010': '少阳', '100': '老阴', '000': '少阴' } # 生随机爻 def generate_yao(): return str(random.randint(0, 1)) # 生卦象 def generate_gua(): yao_list = [generate_yao() for _ in range(6)] return ''.join(yao_list) # 获取本卦 def get_bengua(): gua = generate_gua() return gua, bagua[gua] # 获取变卦 def get_biangua(bengua): yao_list = list(bengua) for i in range(len(yao_list)): if yao_list[i] == '0': yao_list[i] = '1' else: yao_list[i] = '0' biangua = ''.join(yao_list) return biangua, bagua[biangua] # 获取互卦 def get_hugua(bengua, biangua): hugua = '' for i in range(len(bengua)): if bengua[i] == biangua[i]: hugua += bengua[i] else: hugua += '0' return hugua, bagua[hugua] # 获取卦象和卦辞 def get_gua(): bengua, bengua_name = get_bengua() biangua, biangua_name = get_biangua(bengua) hugua, hugua_name = get_hugua(bengua, biangua) return bengua_name + '之' + biangua_name + ',' + hugua_name # 运行程序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欢迎使用周易算卦程序!') while True: input('请集中精神,按下回车键开始算卦:') gua = get_gua() print('你所想的事情的卦象为:', gua) ```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