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S共享文件系统权限配置

参考网站:

http://blog.51cto.com/soysauce93/1698258

http://www.sunguide.cn/?p=39

上边两个链接在安装上步骤比较详细,直接安装即可。


##NFS的配置不详细,尤其是权限。下边总结下:

NFS配置文件:/etc/exports


配置格式:

<输出目录> [客户端1 选项(访问权限,用户映射,其他)] [客户端2 选项(访问权限,用户映射,其他)]


配置示例:

/mount/www  10.1.8.0/24(rw,all_squash,anonuid=500,anongid=500)
/mount/www  10.1.8.0/24(rw)



常见的选项:

       ro:默认选项,以只读的方式共享。

       rw:以读写的方式共享。

       root_squash:将客户端使用的是root用户时,则映射到NFS服务器的用户为NFS的匿名用户(nfsnobody)。

       no_root_squash:将客户端使用的是root用户时,则映射到FNS服务器的用户依然为root用户。

       all_squash:默认选项,将所有访问NFS服务器的客户端的用户都映射为匿名用户,不管客户端使用的是什么用户。

       anonuid:设置映射到本地的匿名用户的UID

       anongid:设置映射到本地的匿名用户的GID

       sync:默认选项,保持数据同步,数据同步写入到内存和硬盘。

       async:异步,先将数据写入到内存,在将数据写入到硬盘。

       secure:NFS客户端必须使用NFS保留端口(通常是1024以下的端口),默认选项。

       insecure:允许NFS客户端不使用NFS保留端口(通常是1024以上的端口)。


解释说明:

默认的权限规则是,root用户被映射成nfsnobody用户,对于客户端机器上和NFS服务器上UID相同的用户会对应映射,其它非root用户被映射成nobody用户。当root用户访问共享目录时是以nfsnobody用户访问共享目录的,具有什么权限看下共享目录权限便知。客户端机器上和NFS服务器上的相同UID用户,以NFS服务器上的用户访问共享目录,看戏目录权限便知。其它非root用户则映射成nobody用户,有啥权限一看便知。


常用的配置示例:

1、最简单,UID一一对应即可。

vim /etc/exports

 /mount/www  10.1.8.0/24(rw)   ##共享/mount/www目录 给10.1.8.0网段机器。并且是读写的

====================

useradd  USER_NAME   ##在NFS服务器上建立用户,和客户端建立的用户UID一样(必须)

useradd USER_NAME  ##在客户端机器上建立用户,和NFS服务器上建立的用户UID一样(必须)

chown USER_NAME   /mount/www  ##NFS服务器上的共享目录改好

====================

如果还需要第二个用户,则再在客户端和NFS服务端机器上配对建立UID一样的用户。同时在NFS服务端对共享目录使用"setfacl  -m u:USER_NAME2:rwx"增加第二个用户的权限即可。




  • 1
    点赞
  • 2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WindowsServer2012R2文件服务器安装与配置 01 文件服务器配置的相关目录 02 基础说明与安装 一、文件服务器的基础说明 文件服务器是企业里面用的最多的服务器之一,它主要用于提供文件共享。 为了配合文件服务器的权限管理,从WindowsServer2008新增了文件服务器资源管理器,其实在WindowsServer2003里面也有文件服务器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只是放于DFS功能模块里面了。 文件服务器资源管理器是一组可让你对文件服务器上存储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分类的功能。文件服务器资源管理器包括以下功能: 文件分类基础结构 文件分类基础结构通过分类流程的自动化提供对数据的洞察力,从而让你更有效地管理数据。你可以基于此分类对文件进行分类并应用策略。示例策略包括限制访问文件的动态访问控制、文件加密和文件过期。可以使用文件分类规则自动分类文件,也可以修改所选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手动分类文件。 文件管理任务 文件管理任务可让你基于分类对文件应用有条件的策略或操作。文件管理任务的条件包括文件位置、分类属性、创建文件的数据、文件的上一次修改日期或上一次访问文件的时间。文件管理任务可以采取的操作包括使文件过期、加密文件的功能,或运行自定义命令的功能。 配额管理 配额允许你限制卷或文件夹可拥有的空间,并且它们可自动应用于卷上创建的新文件夹。你还可以定义可应用于新卷或文件夹的配额模板。 文件屏蔽管理 文件屏蔽可帮助控制用户可存储在文件服务器上的文件类型。你可以限制可存储在共享文件上的扩展名。例如,你可以创建文件屏蔽,不允许包含MP3扩展名的文件存储在文件服务器上的个人共享文件夹上。 存储报告 存储报告可用于帮助你确定磁盘使用的趋势以及数据分类的方式。你还可以监视尝试要保存未授权文件的一组所选用户。 通过使用文件服务器资源管理器Microsoft管理控制台(MMC)或使用WindowsPowerShell,可以配置和管理文件服务器资源管理器包含的功能。 二、文件服务器的基础安装 1、在服务器管理界面点击"添加角色和功能",进入到"选择服务器角色",选择"文件服务器"与"文件服务器资源管理器"。 2、进入确认界面,确认需要安装的服务、角色、功能 3、安装完成,点击"关闭" 03 文件服务器配置共享 1、点击"文件和存储服务"选择"共享",然后点击"若要创建文件共享,请启动新加共享向导" 2、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五种方式的共享方式,这里我们简单说一下: 第一种:SMB共享-快速 最简单的方式,类似于简单共享,且类似于public目录,就是所有人都具有完全控制权限 第二种:SMB共享-高级 文件服务器安装与配置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1页。在这里面可以设置对应的文件类型与配额限制,这里再附带说一下文件类型与配额限制 文件服务器安装与配置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1页。 文件类型:文件类型这个功能是Windows Server 2012 新增的功能,主要的用途是根据不同的文件类型可以自动或手动分类。具体后面我们再做详细说明。 配额限制:在Windows Server 2003中是配额限制只能针对磁盘,而Windows Server 2012 R2的配额限制,可以针对文件夹与磁盘两种。 第三种:SMB共享-应用程序 其实这个功能在我看来它是为专门给Hyper-V开发的,如果你将一台文件服务器作为存储,然后所有的Hyper-V虚拟机系统存储在文件服务器上,再做一个负载、冗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第四、五种:NFS共享-快速、NFS共享-高级 主要用于Linux服务器的共享使用,这里我们不做具体的说明。 3、这里我们主要说一下第二种,选择"SMB共享-高级",点击"下一步" 4、这里选择共享的路径 5、设置共享名称 6、在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功能,基本上都是Windows Server 2012 R2新增或加强的功能,下面我们简单来说一下这些功能: 启用基于存取的枚举:简单一点说就是如果A用户只能访问A目录的权限,那他就不会看到共享下面的B目录,就不会出现点击B目录没有访问权限的提示了,这样增强了用户体验,同时也加强文件服务器的安全性。 允许共享缓存:有两种模式:分布式缓存模式、托管式缓存模式。前者主要用于办事处等没有服务器场所,后者主要用于分支机构,集中式管理所有缓存的文件信息。 加密数据访问:在共享文件传输的时候,会对数据进行加密,以提高数据的传输安全性。 7、我们先禁用继承的权限,再手动添加权限 8、这时候目录权限为空,我们再点击"添加" 9、然后点击"选择主体" 10、输入要设置对应权限的用户 11、然后设置对应的权限 12、点击两次确定,这时候就已经设置好了对应的文件夹的访问权限了。提示:在配置权限的时候,你必需要配置一个具体完全控制权限的用户,不
第一部分 综述 第1章 BSD系统的历史和目标 1.1 UNIX系统的历史 1.1.1 UNIX系统的起源 1.1.2 Research小组的UNIX系统 1.1.3 AT&T UNIX System III和System V 1.1.4 伯克利软件发布(BSD) 1.1.5 UNIX无处不在 1.2 BSD和其他系统 1.3 BSD向开放源代码的转变 1.3.1 Networking Release 2 1.3.2 法律诉讼 1.3.3 4.4BSD 1.3.4 4.4BSD-Lite Release 2 1.4 FreeBSD的开发模式 1.5 参考文献 第2章 FreeBSD设计概述 2.1 FreeBSD的功能和内核 2.2 内核结构 2.3 内核服务 2.4 进程管理 2.4.1 信号 2.4.2 进程组和会话 2.5 内存管理 2.5.1 BSD内存管理设计要点 2.5.2 内核中的内存管理 2.6 I/O系统 2.6.1 描述符与I/O 2.6.2 描述符管理 2.6.3 设备 2.6.4 套接口IPC 2.6.5 分散/聚集I/O 2.6.6 多文件系统支持 2.7 设备 2.8 文件系统 2.9 网络文件系统 2.10 终端 2.11 进程间通信 2.12 网络通信 2.13 网络实现 2.14 系统运行 2.15 复习题 2.16 参考文献 第3章 内核服务 3.1 内核结构 3.1.1 系统进程 3.1.2 系统入口 3.1.3 运行时刻的内核结构 3.1.4 内核的入口 3.1.5 从内核返回 3.2 系统调用 3.2.1 调用结果的处理 3.2.2 从系统调用返回 3.3 陷阱和中断 3.3.1 陷阱 3.3.2 I/O设备中断 3.3.3 软件中断 3.4 时钟中断 3.4.1 统计和进程调度 3.4.2 超时 3.5 内存管理服务 3.6 时间服务 3.6.1 真实时间 3.6.2 外部表示 3.6.3 调整时间 3.6.4 时间间隔 3.7 用户、用户组和其他身份标识 3.7.1 主机标识符 3.7.2 进程组和会话 3.8 资源服务 3.8.1 进程优先级 3.8.2 资源利用 3.8.3 资源限制 3.8.4 文件系统配额 3.9 系统运行服务 3.10 复习题 3.11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进程 第4章 进程管理 4.1 进程管理概述 4.1.1 多程序机制 4.1.2 调度 4.2 进程状态 4.2.1 进程结构 4.2.2 线程结构 4.3 上下文切换 4.3.1 线程状态 4.3.2 底层上下文切换 4.3.3 主动上下文切换 4.3.4 同步 4.3.5 互斥同步 4.3.6 锁管理器的锁 4.3.7 其他同步 4.4 线程调度 4.4.1 4.4BSD的调度程序 4.4.2 线程调度 4.4.3 线程优先级的计算 4.4.4 线程优先级例程 4.4.5 线程运行队列和上下文切换 4.4.6 ULE调度程序 4.5 创建进程 4.6 终止进程 4.7 信号 4.7.1 信号的历史 4.7.2 发送信号 4.7.3 接收信号 4.8 进程组和会话 4.8.1 会话 4.8.2 作业控制 4.9 监管环境 4.9.1 监管环境的语义 4.9.2 监管环境的实现 4.9.3 监管环境的限制 4.10 进程的调试 4.11 复习题 4.12 参考文献 第5章 存储管理 5.1 术语 5.1.1 进程与内存 5.1.2 调页机制 5.1.3 替换算法 5.1.4 工作集模型 5.1.5 交换机制 5.1.6 虚拟内存的优点 5.1.7 虚拟内存的硬件要求 5.2 FreeBSD虚拟内存系统概述 5.3 内核的存储管理 5.3.1 内核映射和子映射 5.3.2 内核地址空间的分配 5.3.3 内核的存储分配程序 5.3.4 内核的区域存储分配程序 5.4 进程独立拥有的资源 5.4.1 FreeBSD的进程虚拟地址空间 5.4.2 缺页处理 5.4.3 映射到对象 5.4.4 对象 5.4.5 对象到页面 5.5 共享存储 5.5.1 mmap模型 5.5.2 共享映射 5.5.3 私有映射 5.5.4 压缩影子链 5.5.5 私有快照 5.6 创建新进程 5.6.1 保留内核资源 5.6.2 复制用户地址空间 5.6.3 不通过复制创建新进程 5.7 执行一个文件 5.8 进程地址空间的操作 5.8.1 改变进程大小 5.8.2 文件映射 5.8.3 改变保护权限 5.9 终止进程 5.10 调页器接口 5.10.1 vnode调页器 5.10.2 设备调页器 5.10.3 物理内存调页器 5.10.4 交换调页器 5.11 调页机制 5.11.1 硬件高速缓存的设计 5.11.2 页面填色 5.12 页面替换 5.12.1 调页参数 5.12.2 pageout守护进程 5.12.3 交换机制 5.12.4 换入进程 5.13 可移植性 5.13.1 pmap模块的作用 5.13.2 初始化和启动 5.13.3 分配和释放映射 5.13.4 改变映射的访问和固定属性 5.13.5 管理页表的使用信息 5.13.6 初始化物理页面 5.13.7 管理内部数据结构 5.14 复习题 5.15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I/O系统 第6章 I/O系统概述 6.1 从用户到设备的I/O映射 6.1.1 设备驱动程序 6.1.2 I/O队列 6.1.3 中断处理 6.2 字符设备 6.2.1 原始设备和物理I/O 6.2.2 面向字符的设备 6.2.3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入口点 6.3 磁盘设备 6.3.1 块设备驱动程序的入口点 6.3.2 磁盘I/O请求的排序 6.3.3 磁盘标签 6.4 描述符的管理和服务 6.4.1 打开文件项 6.4.2 管理描述符 6.4.3 异步I/O 6.4.4 文件描述符的上锁机制 6.4.5 描述符上的多路I/O操作 6.4.6 select调用的实现 6.4.7 数据在内核中的转移 6.5 虚拟文件系统的接口 6.5.1 vnode的内容 6.5.2 对vnode的操作 6.5.3 路径名转换 6.5.4 文件系统的导出服务 6.6 与文件系统无关的服务 6.6.1 名字缓存 6.6.2 缓冲区管理 6.6.3 缓冲区管理的实现 6.7 可叠加的文件系统 6.7.1 简单的文件系统层 6.7.2 联合安装的文件系统 6.7.3 其他文件系统 6.8 复习题 6.9 参考文献 第7章 设备 7.1 设备概述 7.1.1 PC的I/O体系结构 7.1.2 FreeBSD海量存储I/O子系统的结构 7.1.3 设备的命名和访问 7.2 GEOM层 7.2.1 术语和拓扑规则 7.2.2 改变拓扑 7.2.3 运行 7.2.4 拓扑的灵活性 7.3 CAM层 7.3.1 SCSI子系统 7.3.2 I/O请求通过CAM子系统的路径 7.4 ATA层 7.5 配置设备 7.5.1 识别设备 7.5.2 自动配置数据结构 7.5.3 资源管理 7.6 复习题 7.7 参考文献 第8章 本地文件系统 8.1 文件系统的分层管理 8.2 inode的结构 8.2.1 inode格式的变化 8.2.2 扩展属性 8.2.3 文件系统的新功能 8.2.4 文件标志 8.2.5 动态的inode 8.2.6 管理inode 8.3 命名 8.3.1 目录 8.3.2 在目录中查找名字 8.3.3 路径名转换 8.3.4 链接 8.4 配额 8.5 文件上锁 8.6 软更新 8.6.1 文件系统中的更新依赖 8.6.2 依赖关系的数据结构 8.6.3 跟踪位映射表的依赖关系 8.6.4 跟踪inode的依赖关系 8.6.5 跟踪直接块的依赖关系 8.6.6 跟踪间接块的依赖关系 8.6.7 跟踪新间接块的依赖关系 8.6.8 跟踪新目录项的依赖关系 8.6.9 跟踪新目录的依赖关系 8.6.10 跟踪删除目录项时的依赖关系 8.6.11 截短文件 8.6.12 回收文件和目录的inode节点 8.6.13 跟踪目录项重命名时的依赖关系 8.6.14 跟踪删除文件时的依赖关系 8.6.15 fsync对软更新的要求 8.6.16 删除文件时对软更新的要求 8.6.17 fsck对软更新的要求 8.6.18 软更新的性能 8.7 文件系统的快照 8.7.1 创建文件系统快照 8.7.2 维护文件系统快照 8.7.3 大型文件系统的快照 8.7.4 快照性能 8.7.5 后台fsck 8.7.6 用户可见的快照 8.7.7 动态的转储 8.8 本地文件库 8.8.1 文件库概述 8.8.2 用户的文件I/O 8.9 伯克利快速文件系统 8.9.1 伯克利快速文件系统的组成 8.9.2 引导块 8.9.3 优化存储空间利用率 8.9.4 读写文件 8.9.5 布局策略 8.9.6 分配机制 8.9.7 将块组成簇 8.9.8 基于扩展的分配 8.10 复习题 8.11 参考文献 第9章 网络文件系统 9.1 历史和概述 9.2 NFS的结构和操作 9.2.1 NFS协议 9.2.2 FreeBSD的NFS实现 9.2.3 客户机/服务器的交互操作 9.2.4 RPC的传输问题 9.2.5 安全问题 9.3 提高性能的技术 9.3.1 租约 9.3.2 崩溃恢复 9.4 复习题 9.5 参考文献 第10章 终端处理 10.1 终端处理模式 10.2 行规程 10.3 用户接口 10.4 tty结构 10.5 进程组、会话和终端控制 10.6 C-list 10.7 RS-232和调制解调器控制 10.8 终端操作 10.8.1 打开终端 10.8.2 输出到行规程 10.8.3 终端的输出 10.8.4 终端的输入 10.8.5 ioctl例程 10.8.6 调制解调器转换 10.8.7 关闭终端设备 10.9 其他行规程 10.10 复习题 10.11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进程间通信 第11章 进程间通信 11.1 进程间通信的模型 11.2 实现的结构和概述 11.3 内存管理 11.3.1 mbuf 11.3.2 存储管理算法 11.3.3 mbuf工具例程 11.4 数据结构 11.4.1 通信域 11.4.2 套接口 11.4.3 套接口地址 11.4.4 锁 11.5 建立连接 11.6 传送数据 11.6.1 发送数据 11.6.2 接收数据 11.7 关闭套接口 11.8 本地进程间通信 11.8.1 信号量 11.8.2 消息队列 11.8.3 共享内存 11.9 复习题 11.10 参考文献 第12章 网络通信 12.1 内部结构 12.1.1 数据流 12.1.2 通信协议 12.1.3 网络接口 12.2 套接口到协议的接口 12.2.1 协议的用户请求例程 12.2.2 协议的控制输出例程 12.3 协议到协议的接口 12.3.1 pr_output 12.3.2 pr_input 12.3.3 pr_ctlinput 12.4 协议和网络的接口 12.4.1 发送数据包 12.4.2 接收数据包 12.5 路由选择 12.5.1 内核路由选择表 12.5.2 路由选择查找 12.5.3 路由选择重定向 12.5.4 路由选择表接口 12.5.5 用户级的路由选择策略 12.5.6 用户级路由选择接口:路由选择套接口 12.6 缓冲和拥塞控制 12.6.1 协议缓冲策略 12.6.2 队列限制 12.7 原始套接口 12.7.1 控制块 12.7.2 输入处理 12.7.3 输出处理 12.8 网络子系统的其他主题 12.8.1 带外数据 12.8.2 地址解析协议 12.9 复习题 12.10 参考文献 第13章 网络协议 13.1 IPv4网络协议 13.1.1 IPv4地址 13.1.2 广播地址 13.1.3 组播 13.1.4 端口与关联 13.1.5 协议控制块 13.2 UDP协议 13.2.1 初始化 13.2.2 输出 13.2.3 输入 13.2.4 控制操作 13.3 Internet协议(IP) 13.3.1 输出 13.3.2 输入 13.3.3 转发 13.4 TCP协议 13.4.1 TCP连接状态 13.4.2 序号变量 13.5 TCP算法 13.5.1 定时器 13.5.2 往返时间的估计 13.5.3 建立连接 13.5.4 SYN缓存 13.5.5 关闭连接 13.6 TCP输入处理 13.7 TCP输出处理 13.7.1 发送数据 13.7.2 避免糊涂窗口综合症 13.7.3 避免小数据包 13.7.4 确认延迟和窗口更新 13.7.5 重发状态 13.7.6 慢启动 13.7.7 源拥塞的处理 13.7.8 缓冲与窗口大小分配 13.7.9 使用慢启动避免拥塞 13.7.10 快速重发 13.8 ICMP协议 13.9 IPv6 13.9.1 IPv6地址 13.9.2 IPv6数据包格式 13.9.3 套接口API的调整 13.9.4 自动配置 13.10 安全 13.10.1 IPSec概述 13.10.2 安全协议 13.10.3 密钥管理 13.10.4 IPSec实现 13.10.5 密码子系统 13.11 复习题 13.12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系统运行 第14章 启动和关机 14.1 概述 14.2 引导 14.3 初始化内核 14.4 初始化内核模块 14.4.1 基本服务 14.4.2 初始化内核线程 14.4.3 初始化设备模块 14.4.4 内核的可加载模块 14.4.5 启动进程间通信 14.4.6 启动内核线程 14.5 用户级初始化 14.5.1 /sbin/init 14.5.2 系统的启动脚本 14.5.3 /usr/libexec/getty 14.5.4 /usr/bin/login 14.6 系统运行 14.6.1 内核的配置 14.6.2 系统关机与自动重启 14.6.3 系统调试 14.6.4 同内核传递信息 14.7 复习题 14.8 参考文献 术语表
本书深入介绍和讨论了Solaris系统管理各个方面的概念、方法和注意事项。其主要内容有:邮件服务;NIS+;自动加载程序服务;服务访问工具;应用软件;Shell编程介绍;系统安全。本书可供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人员和计算机应用人员使用。 目 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邮件服务 第1章 了解邮件服务 1 1.1 邮件服务术语 1 1.1.1 在邮件配置中的系统 1 1.1.2 用户代理 4 1.1.3 邮件传输代理 4 1.1.4 邮件处理程序 4 1.1.5 域 5 1.1.6 邮件地址 7 1.1.7 信箱 7 1.1.8 别名 8 1.2 邮件服务器组件 10 1.3 邮件服务综述 14 1.3.1 邮件服务剖析 14 1.3.2 邮件服务如何工作 15 1.3.3 sendmail 如何工作 16 1.3.4 邮件寻址如何工作 17 第2章 规划邮件服务 19 2.1 只有本地邮件 19 2.2 本地邮件和一个uucp连接 19 2.3 一个域、两个网络和一个路由器 20 2.4 两个域和一个网关 21 第3章 设置和管理邮件服务 22 3.1 设置邮件服务准备 22 3.2 设置邮件服务 22 3.2.1 设置邮件服务器 23 3.2.2 设置邮件客户 23 3.2.3 设置邮件主机 24 3.2.4 设置中继主机 24 3.2.5 设置网关 25 3.2.6 创建邮件别名 25 3.2.7 设置NIS别名文件 25 3.2.8 设置本地邮件别名文件 26 3.2.9 设置DNS别名文件 27 3.2.10 设置邮局管理员别名 27 3.3 测试邮件配置 28 3.4 管理邮件配置 28 3.4.1 邮局管理员职责 28 3.4.2 邮件队列 29 3.4.3 系统日志 30 3.5 邮件配置问题解答 32 3.5.1 检查别名 32 3.5.2 测试sendmail 33 3.5.3 验证到其他系统的连接 33 3.5.4 其他诊断信息 33 第4章 自定义sendmail配置文件 34 4.1 sendmail功能概述 34 4.1.1 与外部世界的接口 34 4.1.2 sendmail 程序工作 35 4.1.3 消息标题编辑 36 4.1.4 配置文件 36 4.2 sendmail实现 36 4.2.1 向文件和程序发送邮件 36 4.2.2 消息调度 36 4.2.3 消息发送 37 4.2.4 消息排队 37 4.2.5 配置概述 37 4.3 sendmail参数介绍 38 4.3.1 队列间隔 38 4.3.2 后台模式 38 4.3.3 可选的配置文件 38 4.4 调整配置参数 38 4.4.1 时间值 38 4.4.2 发送模式 39 4.4.3 负载限制 39 4.4.4 日志级别 40 4.4.5 文件模式 40 4.5 配置文件 41 4.5.1 sendmail配置文件部分 41 4.5.2 sendmail配置文件例子 42 4.5.3 配置文件文法 49 4.5.4 特别的标题行 51 4.5.5 地址重写规则 52 4.5.6 构造新的配置文件 58 4.6 命令行参数 59 4.7 配置选项 60 4.8 邮件处理程序标志 61 第二部分 NIS+ 第5章 NIS+环境介绍 63 5.1 NIS和NIS+比较 63 5.2 NIS+名字空间 64 5.3 NIS+安全 69 5.3.1 NIS+身份验证 69 5.3.2 访问权限 71 5.4 NIS+更新模块 72 5.5 NIS和NIS+兼容性 72 5.6 有名服务开关 73 5.7 NIS+管理 74 5.7.1 AdminSuite 74 5.7.2 NIS+命令 75 第6章 设置NIS+客户 79 6.1 安全考虑 79 6.2 预请求 80 6.3 NIS+客户凭证设置步骤 80 6.4 NIS+客户设置步骤 80 6.5 设置验证 82 6.5.1 验证Cache管理器在运行 83 6.5.2 检查/var/nis目录内容 83 6.5.3 验证NIS+命令成功 83 第三部分 自动加载程序服务 第7章 了解自动加载程序 85 7.1 NFS术语 85 7.1.1 服务器和客户系统 85 7.1.2 加载点 86 7.1.3 虚拟文件系统表 86 7.1.4 加载和卸载 86 7.1.5 加载表(/etc/mnttab) 86 7.2 NIS+术语 86 7.3 自动加载术语 87 7.3.1 自动加载程序 87 7.3.2 自动加载映射 87 7.4 自动加载映射和加载点 87 7.4.1 默认的自动加载映射 87 7.4.2 间接映射 90 7.4.3 直接映射 90 7.4.4 映射项目文法及快捷方式 91 7.5 自动加载程序如何工作 93 7.6 如何规划自动加载 95 7.6.1 推荐的自动加载策略 95 7.6.2 使用自动加载程序的预请求 96 第8章 设置自动加载程序 97 8.1 设置自动加载服务器系统 97 8.2 设置自动加载客户系统 97 8.3 显示有关NIS+自动加载映射信息 97 8.3.1 显示NIS+自动加载映射的格式 97 8.3.2 显示NIS+自动加载映射的内容 98 8.4 设置NIS+自动加载映射 98 8.4.1 设置auto_home映射 99 8.4.2 设置间接映射 99 8.4.3 设置直接映射 101 8.4.4 设置主映射 101 8.4.5 NIS+自动加载映射管理 102 第四部分 服务访问工具 第9章 了解服务访问工具 103 9.1 SAF优点 103 9.2 SAF精灵进程 104 9.3 SAF命令 104 9.4 SAF结构 105 9.4.1 init进程 105 9.4.2 服务访问控制器 105 9.4.3 端口监控程序 105 9.4.4 服务调用 107 9.4.5 端口监控程序状态 107 9.4.6 线路控制模型 108 9.4.7 uucp文件 112 9.4.8 SAF日志文件 113 9.5 SAF命令、任务和选项参考 114 9.5.1 SAF变量快速参考 114 9.5.2 服务访问控制(sacadm)快速参考 115 9.5.3 端口监控程序管理(pmadm)快速 参考 115 9.6 Admintool: Serial Ports和SAF 117 9.7 模板 117 9.8 启动Admintool: Serial Ports 117 第10章 设置调制解调器和字符终端 119 10.1 设置调制解调器和字符终端的工具 119 10.2 在SAF中使用变量 119 10.2.1 端口监控程序标签 120 10.2.2 服务标签 120 10.2.3 设备路径 120 10.2.4 波特率和线路规范 121 10.2.5 调制解调器类型 121 10.2.6 注释 121 10.3 设置调制解调器 121 10.3.1 硬件载波检测设置 121 10.3.2 调制解调器连接和开关设置 122 10.3.3 用于设置调制解调器的变量 123 10.3.4 调制解调器的 SAF 配置 123 10.3.5 调制解调器拨出服务配置 124 10.3.6 调制解调器连接疑难解答 124 10.3.7 使用Admintool: Serial Ports配置 调制解调器 125 10.4 设置字符终端的SAF 128 10.4.1 终端连接 128 10.4.2 字符终端的SAF配置 128 10.4.3 终端连接疑难解答 129 10.4.4 使用Admintool:Serial Ports添加 字符终端 130 10.4.5 初始化不配置端口 130 10.4.6 删除端口服务 131 第11章 设置打印服务 132 11.1 打印的新特性 132 11.1.1 打印包重新设计 132 11.1.2 打印协议适配器 133 11.1.3 SunSoft打印客户 133 11.1.4 增强的网络打印机支持 134 11.2 Solaris 2.6环境中的打印管理工具 134 11.3 打印服务器系统需求 135 11.4 打印机配置信息 135 11.4.1 打印机设备名 136 11.4.2 打印机名称 136 11.4.3 打印机端口 136 11.4.4 打印机类型 137 11.4.5 文件内容类型 137 11.4.6 打印过滤器 139 11.4.7 打印服务器统一地址 140 11.4.8 打印机描述(可选) 140 11.4.9 默认打印机(可选) 141 11.5 本地PostScript打印机设置 141 11.6 打印服务器设置 143 11.6.1 添加listen服务 143 11.6.2 创建listen服务 143 11.6.3 指定打印客户系统 144 11.7 打印客户设置 145 11.8 使用SunSoft打印客户 148 11.8.1 打印机配置资源 149 11.8.2 提交打印请求 149 11.8.3 SunSoft打印客户程序概述 149 11.8.4 使用Admintool设置打印客户 149 11.8.5 使用Admintool设置本地打印机 150 11.9 打印的问题 151 11.9.1 无输出(不进行打印) 152 11.9.2 不正确的输出 160 11.9.3 挂起LP打印服务命令 162 11.9.4 空闲(挂起)打印机 163 11.9.5 冲突状态消息 164 第五部分 应用软件 第12章 应用软件的安装和管理 167 12.1 应用软件的安装和管理概述 167 12.1.1 使用软件包命令 168 12.1.2 使用Admintool 168 12.1.3 使用安装脚本 169 12.2 用户对应用程序的访问 169 12.2.1 自动生成应用程序的环境 169 12.2.2 使用封装程序技术 171 12.2.3 设计一个应用程序服务器 173 12.2.4 安装并配置软件包 176 12.2.5 编写封装程序 177 12.2.6 使用公共命令目录 179 12.2.7 用户配置设置 180 12.2.8 了解发布的概念 181 12.3 CD-ROM的加载 182 12.3.1 使用一个本地CD-ROM(Solaris2.2 或之后的系统软件) 182 12.3.2 使用一个本地CD-ROM(Solaris2.2 或2.1系统软件) 182 12.3.3 访问一个远程CD-ROM中的 文件 183 第13章 程序包命令 185 13.1 命令行中的程序包命令 185 13.2 设置程序包的配置文件 185 13.2.1 设置安装基本目录(base directory) 187 13.2.2 安装程序包可使用不同的安装管理 文件 187 13.3 添加程序包 187 13.4 检查程序包的安装 191 13.5 列出程序包 192 13.6 删除程序包 192 13.7 程序包系统日志文件 194 第14章 Admintool:软件管理器 195 14.1 启动Admintool 195 14.2 安装软件 196 14.2.1 访问本地光盘中的文件 196 14.2.2 定制安装 197 14.2.3 开始安装 198 14.3 删除软件 199 第15章 安装和管理系统软件补丁程序 200 15.1 补丁程序的发布 200 15.1.1 如何得到Sun的补丁程序 201 15.1.2 在Web页中得到补丁程序 201 15.1.3 使用ftp来得到补丁程序 202 15.2 补丁程序的编号 202 15.3 安装一个补丁程序 202 15.4 删除补丁程序 203 第六部分 shell编程介绍 第16章 编写shell脚本 205 16.1 基本概念 205 16.1.1 介绍Bourne、Korn和C shell 205 16.1.2 了解shell如何执行命令 206 16.1.3 命名shell脚本 207 16.1.4 标识shell 207 16.1.5 使脚本可执行 207 16.1.6 存储shell脚本 208 16.1.7 编写shell脚本程序 208 16.2 变量 208 16.2.1 shell变量 208 16.2.2 内置shell变量 211 16.2.3 环境变量 214 16.3 输入和输出 214 16.3.1 标准输入、标准输出和标准 错误 215 16.3.2 命令行输入 216 16.3.3 交互输入 218 16.3.4 here文档 219 16.3.5 生成输出 219 16.3.6 命令替换 220 16.4 条件判断 221 16.4.1 if-then-else-elif 221 16.4.2 if-else-else if-endif 222 16.4.3 嵌套的if结构 223 16.4.4 多重分支 223 16.5 流程控制 225 16.5.1 使用for/foreach循环 225 16.5.2 使用while循环 226 16.5.3 使用until循环 228 16.5.4 跳出循环 228 16.6 退出状态 228 16.7 数学运算 229 16.8 用户自定义函数 230 16.9 调试shell脚本 231 16.9.1 使用调试标志 231 16.9.2 了解shell文法解析顺序 233 第17章 参照表和例子脚本 235 17.1 参照表 235 17.1.1 环境文件 235 17.1.2 脚本的首行 235 17.1.3 Korn shell的目录运算符 235 17.1.4 C shell中的变量修改符 235 17.1.5 由shell初始化的变量 235 17.1.6 shell的内置命令 236 17.1.7 Brurne和Korn shell中的重定向 237 17.1.8 C shell中的重定向 237 17.1.9 C shell中的$argv的表示法 237 17.1.10 引用 238 17.1.11 无字符的语法 238 17.1.12 关于变量的shell语法 238 17.1.13 I/O重定向和管道功能 238 17.1.14 将输出显示到屏幕中 239 17.1.15 从键盘得到输入 239 17.1.16 数字和计算 239 17.1.17 命令替换 239 17.1.18 代字号(~)的展开 239 17.1.19 关于别名的语法 239 17.1.20 有关历史记录的语法 239 17.1.21 函数语法 240 17.1.22 编程中控制语句的语法 240 17.1.23 判断和C shell中的内置判断 命令 240 17.1.24 Bourne shell的数学运算符 241 17.1.25 C shell的数学运算符 241 17.2 例子脚本 241 17.2.1 匿名ftp的脚本 241 17.2.2 arch.sh.fctn函数 247 17.2.3 array.sh.fctn函数 248 17.2.4 hostname.sh.fctn函数 256 17.2.5 osr.sh.fctn函数 256 17.2.6 whoami.sh.fctn函数 257 第七部分 系统安全 第18章 理解系统安全 259 18.1 Solaris 2.6中新的安全特征 259 18.1.1 验证服务模块插件 259 18.1.2 可执行的堆栈和安全性 259 18.2 系统安全概述 260 18.2.1 维护系统的物理安全 261 18.2.2 维护登录和访问控制 261 18.2.3 限制对文件中数据的访问 261 18.2.4 维护网络控制 261 18.2.5 监视系统的使用 261 18.2.6 设置正确的路径变量 261 18.2.7 监视setuid程序 262 18.2.8 安装防火墙 262 18.2.9 报告安全问题 262 18.3 文件安全 262 18.3.1 用户类 263 18.3.2 文件许可权 263 18.3.3 目录许可权 263 18.3.4 表示许可权的八进制数 263 18.3.5 默认掩码 264 18.3.6 文件类型 264 18.3.7 文件管理命令 265 18.3.8 文件的特殊许可权 267 18.3.9 访问控制列表 271 18.4 网络安全 277 18.4.1 防火墙系统 278 18.4.2 身份验证和授权 278 18.4.3 共享文件 281 18.4.4 限制超级用户的访问权限 282 18.4.5 使用特权端口 283 18.4.6 自动安全增强工具 283 第19章 使用身份验证服务 284 19.1 DES加密 284 19.2 Diffie-Hellman身份验证 284 19.2.1 Diffie-Hellman身份验证是如何 工作的 285 19.2.2 管理Diffie-Hellman身份验证 286 19.3 Kerberos Version 4 290 19.3.1 Kerberos身份验证如何和NFS一起 工作 290 19.3.2 管理Kerberos 4的身份验证 291 19.4 身份验证服务模块插件 293 19.4.1 PAM模块的类型 293 19.4.2 堆积特性 293 19.4.3 密码对应特性 293 19.4.4 PAM是如何工作的 293 19.4.5 PAM的配置文件 294 19.4.6 有效的服务名称 295 19.4.7 控制标志 295 19.4.8 PAM的使用计划 298 19.4.9 配置PAM 298 第20章 使用自动安全增强工具 300 20.1 ASET的任务 300 20.2 ASET的控制文件 300 20.3 ASET的安全等级 301 20.4 ASET是如何工作的 301 20.4.1 系统文件访问权限的审核 302 20.4.2 系统文件检测 302 20.4.3 用户/组检验 302 20.4.4 配置文件的检验 303 20.4.5 环境的检查 303 20.4.6 eeprom检测 303 20.4.7 防火墙的设置 303 20.5 ASET的执行记录 304 20.6 ASET的结果报告 305 20.6.1 报告文件的格式 306 20.6.2 检测和对比报告文件 306 20.7 ASET的控制文件 306 20.7.1 tune文件 307 20.7.2 uid_aliases文件 310 20.7.3 检测列表文件 310 20.8 ASET的环境文件 310 20.8.1 ASET shell环境变量 313 20.8.2 PERIODIC_SCHEDULE变量 313 20.8.3 TASKS变量 314 20.8.4 UID_ALIASES变量 314 20.8.5 YPCHECK变量 314 20.8.6 CKLISTPATH_level变量 314 20.9 运行ASET 314 20.9.1 交互式地运行ASET 314 20.9.2 定期地运行ASET 317 20.9.3 终止定期地运行ASET 318 20.9.4 将报告集中到服务器 318 20.10 恢复被ASET更改的文件 319 20.11 ASET的错误信息 320 附录A 卷管理 322 附录B Solaris服务器企业内联网扩充 产品 334 术语表 365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