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事务 catch到异常 不提交,与RollBack()区别与过程分析

事务处理,是将操作事件交给数据库(模拟)运行,直到commit操作,才使得修改实际产生效果,你可以看做是未提交事务都是处于一个临时库中进行
回滚是对于同一个事务,如果产生了错误,那么取消这个临时库中的操作,不对实际数据产生影响

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如果不回滚,这些临时操作会持续到这个个connection结束为止,也就是虽然你看不到,但是临时库的操作依然存在,而回滚是即时生效,其实都是回滚了,只是时间点的不一样.

如果使用了数据库连接池,手动setAutoCommit(false),在catch{}里面需要在rollBack();之后setAutoCommit(true),再回收该connection
源码分析:
/**
* The method rollback() drops all changes made since the previous
* commit/rollback and releases any database locks currently held by the
* Connection.
*
* @exception SQLException
* if a database access error occurs
* @see commit
*/
public void rollback() throws SQLException {
synchronized (getConnectionMutex()) {
checkClosed();

        try {
            if (this.connectionLifecycleInterceptors != null) {
                IterateBlock<Extension> iter = new IterateBlock<Extension>(this.connectionLifecycleInterceptors.iterator()) {

                    void forEach(Extension each) throws SQLException {
                        if (!((ConnectionLifecycleInterceptor)each).rollback()) {
                            this.stopIterating = true;
                        }
                    }
                };

                iter.doForAll();

                if (!iter.fullIteration()) {
                    return;
                }
            }
            // no-op if _relaxAutoCommit == true
            if (this.autoCommit && !getRelaxAutoCommit()) {
                throw SQLError.createSQLException(
                        "Can't call rollback when autocommit=true",
                        SQLError.SQL_STATE_CONNECTION_NOT_OPEN, getExceptionInterceptor());
            } else if (this.transactionsSupported) {
                try {
                    rollbackNoChecks();
                } catch (SQLException sqlEx) {
                    // We ignore non-transactional tables if told to do so
                    if (getIgnoreNonTxTables()
                            && (sqlEx.getErrorCode() == SQLError.ER_WARNING_NOT_COMPLETE_ROLLBACK)) {
                        return;
                    }
                    throw sqlEx;

                }
            }
        } catch (SQLException sqlException) {
            if (SQLError.SQL_STATE_COMMUNICATION_LINK_FAILURE
                    .equals(sqlException.getSQLState())) {
                throw SQLError.createSQLException(
                        "Communications link failure during rollback(). Transaction resolution unknown.",
                        SQLError.SQL_STATE_TRANSACTION_RESOLUTION_UNKNOWN, getExceptionInterceptor());
            }

            throw sqlException;
        } finally {
            this.needsPing = this.getReconnectAtTxEnd();
        }
    }
}

只允许拿到连接互斥锁的线程进入方法。
检查连接是否被强制关闭,若被强制关闭,则抛出”No operations allowed after connection closed.” 异常。
如果autoCommit且relaxAutoCommit为false,则抛出”Can’t call commit when autocommit=true”异常。
如果使用本地事务状态以及MySql的版本号至少大于5.0.0并且事务在服务器上。
如果支持事务,则执行。
执行rollback。

    private void rollbackNoChecks() throws SQLException {
        if (getUseLocalTransactionState() && versionMeetsMinimum(5, 0, 0)) {
            if (!this.io.inTransactionOnServer()) {
                return; // effectively a no-op
            }
        }

        execSQL(null, "rollback", -1, null,
                DEFAULT_RESULT_SET_TYPE,
                DEFAULT_RESULT_SET_CONCURRENCY, false,
                this.database, null, false);
    }

mysql_Innodb的undo_log和redo_log
内存缓冲池

buffer pool如果mysql不用内存缓冲池,每次读写数据时,都需要访问磁盘,必定会大大增加I/O请求,导致效率低下。所以Innodb引擎在读写数据时,把相应的数据和索引载入到内存中的缓冲池(buffer pool)中,一定程度的提高了数据读写的速度。
buffer pool:占最大块内存,用来存放各种数据的缓存包括有索引页、数据页、undo页、插入缓冲、自适应哈希索引、innodb存储的锁信息、数据字典信息等。工作方式总是将数据库文件按页(每页16k)读取到缓冲池,然后按最近最少使用(lru)的算法来保留在缓冲池中的缓存数据。如果数据库文件需要修改,总是首先修改在缓存池中的页(发生修改后即为脏页dirty page),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频率将缓冲池的脏页刷新到文件。
表空间

表空间可看做是InnoDB存储引擎逻辑结构的最高层。 表空间文件:InnoDB默认的表空间文件为ibdata1。
段:表空间由各个段组成,常见的段有数据段、索引段、回滚段(undo log段)等。
区:由64个连续的页组成,每个页大小为16kb,即每个区大小为1MB。
页:每页16kb,且不能更改。常见的页类型有:数据页、Undo页、系统页、事务数据页、插入缓冲位图页、插入缓冲空闲列表页、未压缩的二进制大对象页、压缩的二进制大对象页。
redo log 和undo log

为了满足事务的持久性,防止buffer pool数据丢失,innodb引入了redo log。为了满足事务的原子性,innodb引入了undo log。
redo log

redo log就是保存执行的SQL语句到一个指定的Log文件,当mysql执行数据恢复时,重新执行redo log记录的SQL操作即可。引入buffer pool会导致更新的数据不会实时持久化到磁盘,当系统崩溃时,虽然buffer pool中的数据丢失,数据没有持久化,但是系统可以根据Redo Log的内容,将所有数据恢复到最新的状态。redo log在磁盘上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存在。默认情况下会有两个文件,名称分别为 ib_logfile0和ib_logfile1。
参数innodb_log_file_size指定了redo log的大小;innodb_log_file_in_group指定了redo log的数量,默认为2; 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指定了redo log所在路径。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100M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128M
innodb_data_home_dir = /home/mysql/local/mysql/var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G:autoextend
innodb_file_io_threads = 4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 16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8M
innodb_log_file_size = 128M
innodb_log_file_in_group = 2
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 = /home/mysql/local/mysql/var
undo log

为了满足事务的原子性,在操作任何数据之前,首先将数据备份到Undo Log,然后进行数据的修改。如果出现了错误或者用户执行了ROLLBACK语句,系统可以利用Undo Log中的备份将数据恢复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与redo log不同的是,磁盘上不存在单独的undo log文件,它存放在数据库内部的一个特殊段(segment)中,这称为undo段(undo segment),undo段位于共享表空间内。
Innodb为每行记录都实现了三个隐藏字段:
6字节的事务ID(DB_TRX_ID)
7字节的回滚指针(DB_ROLL_PTR)
隐藏的ID
redo log的记录内容

undo log和 redo log本身是分开的。innodb的undo log是记录在数据文件(ibd)中的,而且innodb将undo log的内容看作是数据,因此对undo log本身的操作(如向undo log中插入一条undo记录等),都会记录redo log。undo log可以不必立即持久化到磁盘上。即便丢失了,也可以通过redo log将其恢复。因此当插入一条记录时:
向undo log中插入一条undo log记录。
向redo log中插入一条”插入undo log记录“的redo log记录。
插入数据。
向redo log中插入一条”insert”的redo log记录。
redo log的io性能

为了保证Redo Log能够有比较好的IO性能,InnoDB 的 Redo Log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尽量保持Redo Log存储在一段连续的空间上。因此在系统第一次启动时就会将日志文件的空间完全分配。以顺序追加的方式记录Redo Log。
批量写入日志。日志并不是直接写入文件,而是先写入redo log buffer,然后每秒钟将buffer中数据一并写入磁盘
并发的事务共享Redo Log的存储空间,它们的Redo Log按语句的执行顺序,依次交替的记录在一起,以减少日志占用的空间。
Redo Log上只进行顺序追加的操作,当一个事务需要回滚时,它的Redo Log记录也不会从Redo Log中删除掉
redo & undo log的作用

数据持久化
buffer pool中维护一个按脏页修改先后顺序排列的链表,叫flush_list。根据flush_list中页的顺序刷数据到持久存储。按页面最早一次被修改的顺序排列。正常情况下,dirty page什么时候flush到磁盘上呢?
当redo空间占满时,将会将部分dirty page flush到disk上,然后释放部分redo log。
当需要在Buffer pool分配一个page,但是已经满了,这时候必须 flush dirty pages to disk。一般地,可以通过启动参数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控制这种情况,当buffer pool中的dirty page到达这个比例的时候,把dirty page flush到disk中。
检测到系统空闲的时候,会flush。
数据恢复
随着时间的积累,Redo Log会变的很大。如果每次都从第一条记录开始恢复,恢复的过程就会很慢,从而无法被容忍。为了减少恢复的时间,就引入了Checkpoint机制。假设在某个时间点,所有的脏页都被刷新到了磁盘上。这个时间点之前的所有Redo Log就不需要重做了。系统记录下这个时间点时redo log的结尾位置作为checkpoint。在进行恢复时,从这个checkpoint的位置开始即可。Checkpoint点之前的日志也就不再需要了,可以被删除掉。
事务回滚
rollback1F1~F6是某行列的名字,1~6是其对应的数据。后面三个隐含字段分别对应该行的事务号和回滚指针。假如这条数据是刚INSERT的,可以认为ID为1,其他两个字段为空。
举例说明数据行更新以及回滚的过程:
事务1:更改某行数据的值
当事务1更改该行的值时,会进行如下操作:
用排他锁锁定该行
把该行修改前的值Copy到undo log,即下图中下面的行
修改当前行的值,填写事务编号,使回滚指针指向undo log中的修改前的行
记录redo log
事务2:再次更改该行数据的值rollback2
与事务1相同,此时undo log中有两行记录,并且通过回滚指针连在一起。因此,如果undo log一直不删除,则会通过当前记录的回滚指针回溯到该行创建时的初始内容。在Innodb中存在purge线程,它会查询那些比现在最老的活动事务还早的undo log,并删除它们,从而保证undo log文件不至于无限增长。
回滚过程
根据当前回滚指针从undo log中找出事务修改前的版本,并恢复。如果事务影响的行非常多,回滚则可能会变的效率不高。当事务行数在1000~10000之 间,Innodb效率还是非常高的。
Innodb也会将事务回滚时的操作也记录到redo log中。回滚操作本质上也是对数据进行修改,因此回滚时对数据的操作也会记录到Redo Log中。
一个回滚过程的redo log 看起来是这样的:
记录1: <trx1, Undo log insert >
记录2: <trx1, insert A…>
记录3: <trx1, Undo log insert >
记录4: <trx1, update B…>
记录5: <trx1, Undo log insert >
记录6: <trx1, delete C…>
记录7: <trx1, insert C>
记录8: <trx1, update B to old value>
记录9: <trx1, delete A>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