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念百科
文章平均质量分 55
guoxiaoqian8028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插件的概念及原理
插件的本质在于不修改程序主体(平台)的情况下对软件功能进行扩展与加强,当插件的接口公开后,任何公司或个人都可以制作自己的插件来解决一些操作上的不便或增加新的功能,也就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即插即用”软件开发。平台+插件软件结构是将一个待开发的目标软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程序的主体或主框架,可定义为平台,另一部分为功能扩展或补充模块,可定义为插件。 在进行软件开发之前,是否采用平台+插件转载 2012-07-07 19:17:01 · 1516 阅读 · 0 评论 -
详解大端模式和小端模式
一、大端模式和小端模式的起源 关于大端小端名词的由来,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自于Jonathan Swift的《格利佛游记》:Lilliput和Blefuscu这两个强国在过去的36个月中一直在苦战。战争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吃鸡蛋的时候,原始的方法是打破鸡蛋较大的一端,可以那时的皇帝的祖父由于小时侯吃鸡蛋,按这种方法把手指弄破了,因此他的父亲,就下令,命令所有的子民吃鸡蛋的时候,必转载 2014-02-22 22:18:21 · 460 阅读 · 0 评论 -
系统调用原理(转)
1什么是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顾名思义,说的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程序调用的一组“特殊”接口。用户程序可以通过这组“特殊”接口来获得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服务,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文件系统相关的调用请求系统打开文件、关闭文件或读写文件,可以通过时钟相关的系统调用获得系统时间或设置定时器等。从逻辑上来说,系统调用可被看成是一个内核与用户空间程序交互的接口——它好比一个中间人,把用户进程的请求转载 2014-01-25 18:57:08 · 520 阅读 · 0 评论 -
中断、异常和系统调用
中断、异常和系统调用by zenhumany2012-06-05——2012-07-01目录中断、异常和系统调用 1目录 21. 概述 32. 中断机制的初始化 42.1 背景知识补充 42.1.1 内存管理寄存器 42.1.2 X86的TSS任务切换机制 6转载 2014-01-25 18:56:18 · 3294 阅读 · 0 评论 -
系统调用与库函数调用的区别
1、系统调用和库函数的关系系统调用通过软中断int 0x80从用户态进入内核态。函数库中的某些函数调用了系统调用。函数库中的函数可以没有调用系统调用,也可以调用多个系统调用。编程人员可以通过函数库调用系统调用。高级编程也可以直接采用int 0x80进入系统调用,而不必通过函数库作为中介。如果是在核心编程,也可以通过int 0x80进入系统调用,此时不能使用函数库。因为函数库转载 2014-01-22 14:39:07 · 674 阅读 · 0 评论 -
共享库和静态库
1.什么是库在windows平台和linux平台下都大量存在着库。本质上来说库是一种可执行代码的二进制形式,可以被操作系统载入内存执行。由于windows和linux的本质不同,因此二者库的二进制是不兼容的。本文仅限于介绍linux下的库。2.库的种类linux下的库有两种:静态库和共享库(动态库)。二者的不同点在于代码被载入的时刻不同。静态库的代码在编译过转载 2014-01-22 14:37:07 · 566 阅读 · 0 评论 -
插件式设计的架构模型与实例
插件式设计近年来非常流行,其中eclipse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提到插件式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eclipse。其实插件式设计并不是什么新事物,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了。像X Server就是基于插件式设计的,除了核心功能外,它所有的扩展功能和设备驱动都是以插件方式加入进来的。 基于插件的设计好处很多:把扩展功能从框架中剥离出来,降低了框架的复杂度,让框架更容易实现。扩展功能与框架以一种很松转载 2013-06-06 23:23:16 · 539 阅读 · 0 评论 -
高级语言与低级语言的区别
一般来讲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有一下特点:高级语言:实现效率高,执行效率低,对硬件的可控性弱,目标代码大,可维护性好,可移植性好低级语言:实现效率低,执行效率高,对硬件的可控性强,目标代码小,可维护性差,可移植性差我们都知道CPU运行的是二进制指令,所有的语言编写的程序最终都要翻译成二进制代码,但是为什么实现会有以上众多差异呢?下面以C语言为高级语言代表,汇编语言为低级语言代表来解原创 2013-06-15 21:58:41 · 16182 阅读 · 4 评论 -
栈和堆的比较
为什么要使用指针 1.为什么要使用指针:在操作大型数据和类时,由于指针可以通过内存地址直接访问数据。 从而避免在程序中复制大量的代码,因为指针的效率最高2.指针的三大用途:1.处理堆中存放的大型数据 2.快速访问类的成员,函数 3.以别名的方式向函数传递参数 堆和栈1.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分为以下几个形式:1.栈区(stack)——转载 2012-08-29 16:02:58 · 414 阅读 · 0 评论 -
框架和类库的区别
框架和类库等概念的出现都是源于人们对复用的渴望。“不要重复发明轮子”,成了软件界的一句经典名言。从最初的单个函数源代码的复用,到面向对象中类的复用(通常以类库的形式体现),再到基于组件编程中二进制组件(.NET中是以IL程序集形式存在的)的复用,人们复用软件的抽象层次越来越高。现在,框架复用是抽象层次的又一提升,框架的复用不仅仅是功能的复用,更是设计的复用。1.1 框架与类库的区别转载 2013-03-04 23:53:10 · 2177 阅读 · 0 评论 -
编译和链接的区别
在多道程序环境中,要想将一个用户源代码变成一个可以在内存中执行的程序,通常分为三个步骤:编译、链接、载入。 (1)编译:由编译程序将用户的源代码编译成若干个目标模块。 (2)链接:由链接程序将编译后形成的一组目标模块以及它们所需要的库函数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载入模块。 (3)载入:由载入程序将载入模块载入内存。转载 2013-03-05 00:04:12 · 586 阅读 · 0 评论 -
lib和dll文件的区别和联系
什么是lib文件,lib和dll的关系如何 (2008-04-18 19:44:37) (1)lib是编译时需要的,dll是运行时需要的。 如果要完成源代码的编译,有lib就够了。 如果也使动态连接的程序运行起来,有dll就够了。 在开发和调试阶段,当然最好都有。 (2)一般的动态库程序有lib文件和dll文件。lib文件是必须在编译期就连接到应用程序中的,而dll文件是转载 2013-03-29 14:35:00 · 498 阅读 · 0 评论 -
WORD里插入目录
关于WORD2003自动生成目录的操作: 一、输入题目时这样操作 1、打开WORD文档输入标题时,点菜单字体栏左侧样式窗口,选“题目1”,并选好字体和字号;如果想在目录中显示二级题目,输入二级题目时应选择“题目2”。 2、输入正文时,则应在样式窗口选择“正文”。 3、文章已经写完,可以补做上述操作。做上述操作后,标题左侧回游黑色小方块标志。 二、文件输入完毕要自动生成目录时的操转载 2012-10-28 12:29:11 · 892 阅读 · 0 评论 -
sleep与wait、yield
sleep是线程被调用时,占着cpu去睡觉,其他线程不能占用cpu,os认为该线程正在工作,不会让出系统资源,wait是进入等待池等待,让出系统资源,其他线程可以占用cpu,一般wait不会加时间限制,因为如果wait的线程运行资源不够,再出来也没用,要等待其他线程调用notifyall方法唤醒等待池中的所有线程,才会在进入就绪序列等待os分配系统资源, sleep是静态方法,是谁掉的谁去睡觉,就转载 2012-11-19 22:03:52 · 1586 阅读 · 1 评论 -
WINDOWS下搭建SVN服务器端的步骤分享(Subversion)
Subvision SVN (svn的服务器端)安装教程: 一、准备工作 1、获取 Subversion 服务器程序 到官方网站(http://subversion.tigris.org/)下载最新的服务器安装程序。目前最新的是1.4.6版本,具体下载地址在:http://subversion.tigris.org/ser ... 100&folderID=91 ,注意找for apa转载 2012-08-08 21:13:01 · 980 阅读 · 1 评论 -
软件插件技术的原理与实现
摘要:基于插件的应用系统拥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可定制性和可维护性。1. 引言插件是近年来十分常见的一种技术。插件结构有助于编写有良好的扩充和定制功能的应用程序。许多软件甚至操作系统或其外壳程序都使用了这种技术,著名的使用插件机制的软件是Winamp, Winamp早期的成功虽然在于其快速的解码引擎,但在MP3播放器中能够保特长久的霸主地位。也正是由于内置了健全的插转载 2012-07-07 19:18:57 · 7034 阅读 · 0 评论 -
GDI与OpenGL与DirectX之间的区别
GDI,图形设备接口,MS开发的通用的windows系统图形编程接口,功能强涉及面广,一般的编程都用它。但是用来做多媒体开发就差强人意了OPENGL是SGI开发的一套三维图形软件包,出现很早,功能超强,且接口简洁,运算效率绘图效果极高,早期大都用在科研部门,运行在高性能计算机上。学术性较强,科研部门用的才多。曲高和寡,被DX抢了市场DX,MS开发的三维绘图软件包,(里面也包括了,语音鼠标键转载 2014-05-17 23:18:27 · 258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