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K tree与k-d tree一些自己想法

以前用B-K tree做过一个题,最近学习k-d tree,感觉这两个树有某些相似,这个俩种树都是寻找距目标点临近最近的点(B-K tree针对给定距离k以内,k-d tree针对给定最近的k个点)。

其中B-K tree只要求数据点之间定义可度量的距离,支持求距给定点距离k以内的数据点。相对于暴力法来说,是常数级别的提高,但有时会很有效(比如数据点之间距离范围很大,但阀值k很小),一个应用就是实现单词纠错程序。当距离范围较大时,还可以采用分段映射来实现。

k-d tree除了要求数据点之间定义可度量距离外,还要求数据点用向量来描述(因为要按照不同维度进行划分)。建树时间复杂度为O(K*nlgn),插入和删除都为O(K*logn),查询k临近为O(K*lgk*T),其中T为一次查询访问点数量,T最差为O(n^(1-1/k))。维数较高时,效率明显下降,所以又有了BBF优化,大概就是把存储路径上节点的堆栈换成优先队列,按照点距区域距离最短优先的回溯并更新最近点,当队列为空或者当前最近点距离小于对队首权重时即为答案。如果不要求解的最优性,可以通过提前返回的方式以更高的效率得到较优解。


在不考虑效率的情况下,B-K tree可以通过倍增二分的方法实现k-d tree的功能,如果数据点用向量描述,k-d tree也可以实现B-K tree的功能。

附上一道测试题目,二维曼哈顿距离,注释掉的代码为bbf优化,效率只提升了一点,看来bbf优化要在较高维度才有显著效果。

http://www.lydsy.com/JudgeOnline/problem.php?id=2648


<span style="font-size:14px;">#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utility>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map>
#include <climits>
#include <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typedef unsigned long long ULL;
typedef unsigned UI;

const int MAXN(500010);
const int MAXK(100010);
const int MAXL(10);
const int MAXC(2);
const int INF((INT_MAX-1)/2);
const int F(0);

template<typename T>
inline bool checkmax(T &a, const T &b){
    return b > a? ((a = b), true): false;
}

template<typename T>
inline bool checkmin(T &a, const T &b){
    return b < a? ((a = b), true): false;
}

template<typename T>
inline T ABS(T a){
    return a < 0? -a: a;
}

struct PO{
    int co[MAXC];
    friend bool operator < (const PO &a, const PO &b){
        for(int i = 0; i < MAXC; ++i)
            if(a.co[i] != b.co[i])
                return a.co[i] < b.co[i];
       return false;
    }
    friend bool operator == (const PO &a, const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K-D Tree(K-Dimensional Tree)算法是一种基于分治法的数据结构,用于高维空间的搜索和排序。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多维空间中的点以某种方式分割成更小的子空间,然后在每个子空间中递归地进行搜索。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搜索的复杂度。 具体来说,K-D Tree算法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 选择一个维度,将数据点按照该维度的值进行排序。 2. 找到该维度的中位数,将其作为当前节点,并将数据点分为左右两个子集。 3. 递归地构建左子树和右子树,每次选择一个新的维度进行划分。 4. 最终得到一个K-D Tree。 在搜索时,我们可以从根节点开始,按照一定的规则向下遍历,直到找到目标点或者无法继续向下搜索。具体的规则是: 1. 如果目标点在当前节点的左子树中,则继续向左子树搜索。 2. 如果目标点在当前节点的右子树中,则继续向右子树搜索。 3. 如果目标点和当前节点在选定的维度上的值相等,则说明已经找到目标点。 分治法是一种常见的算法思想,它将一个大规模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规模的子问题,每个子问题独立地求解,然后将这些子问题的解合并起来得到原问题的解。分治法通常包含三个步骤:分解、求解、合并。 具体来说,分治法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 分解:将原问题分成若干个子问题,每个子问题规模较小且结构与原问题相同。 2. 求解:递归地求解每个子问题,直到问题规模足够小可以直接求解。 3. 合并:将所有子问题的解合并成原问题的解。 分治法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但是它的缺点是需要额外的空间来存储子问题的解,而且分解和合并的过程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