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rip -1

本文详细介绍了距离矢量型路由选择协议的工作原理,包括路由器如何通过跳数确定最佳路径、路由信息的周期性更新机制、路由收敛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此外,还深入探讨了RIP协议的具体实现细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距离矢量型路由选择协议 

距离=跳数(经过几层三层设备,三层以下不算,没有路由) 

矢量=出接口(方向) 

路由器周期性的从接口向外发送本机的完整路由表 

对于rip,周期是30 


距离矢量——收敛过程 

路由器在没有配置协议的时候只知道直连的路由 

路由器从收集到的源信息中选择到达目标地址的最佳路径 

对比自己的路由表,将没有的路由信息加入到自己的路由表中,并且跳数加1,将学习到的路由器做为下一跳的出接口 

学习到所有的路由信息才算收敛完成 

路由失效 

当有一台路由器挂了,与其直连的路由会将接口路由新删除,对于学习来的路由信息,会加上失效计时器(180秒,六个更新周期)每收到一个更新,就会重置。当180秒之后没有收到更新,就会将接口置为possible down 

刷新计时器(240秒)过去240秒,删除 


问题 缺点 

根据跳数选择,不精确 

不一致的路由信息会导致路由环路 

导致路由环路的原因: 

更新不同步(跳数到无穷大,因此,定义最大跳数1516跳为不可达,缺点,限制的最大网络直径) 

水平分割,split horizon(永远不会将路由信息从接受这个信息的接口上发送回去) 

路由毒化(route poisoning)网络down掉之后不是仅仅将路由条目删除,并且把其度量值标记为无限大(16跳),通告网络(类似与泛洪过程,会覆盖水平分割机制,) 

毒性逆转  

抑制计时器(hold-down timer):防止因更新不同步引起的问题(接收到次优路由信息不立即相信) 

触发更新(triggered updates)网络拓扑发生变动时,立即发送更新信息,不必等待计时器 



Riproute information protocol 

距离矢量型路由协议(判断方法:是否直接发送路由信息) 

  • RIPv1是有类别的,RIPv2是无类别的,RIPngIPv6版本 

  • RIP使用跳数(hop:三层设备)作为度量标准 

  • 使用UDP协议,端口号520 

  • 周期性发送更新(默认30秒) 

  • Ripv1使用广播更新(255.255.255.255 

  • Ripv2使用组播更新(224.0.0.9 

  • RIP计时器:更新update-30s,失效invalid-180s,抑制holddown-180s,刷新flush-240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Huang兄

技术分享,感谢支持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