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磁碟分割 与 安装

如同前面談到的,磁碟分割是整個安裝過程裡面最重要的部分了。CentOS預設給了我們四種分割模式,分別為:

  • 移除所選磁碟上的所有分割區,並建立預設分割模式 : 如果選擇這種模式,你硬碟會整個被Linux拿去使用,並且硬碟裡面的分割全部被刪除後, 以安裝程式的預設方式重新建立分割槽,使用上要特別注意!
  • 移除所選磁碟上的 Linux 分割區,並建立預設的分割模式 : 在這個硬碟內,只有Linux的分割槽會被刪除,然後再以安裝程式的預設方式重新建立分割槽。
  • 使用所選取磁碟上的未使用空間,建立預設的分割模式 : 如果你的這顆硬碟內還有未被分割的磁柱空間(注意,是未被分割,而不是該分割槽內沒有資料的意思!), 那麼使用這個項目後,他不會更動原有的分割槽,只會就剩餘的未分割區塊進行預設分割的建置。
  • 建立自訂的分割模式 : 就是我們要使用的啦!不要使用安裝程式的預設分割方式,使用我們需要的分割方式來處理。

如果你想要玩一玩不同的分割模式,那如下圖箭頭所指的地方,點一下該按鈕就會出現上面說明的四種模式了。自己玩玩先! 但是因為我們已經規劃好要建立四個分割槽,分別是/, /boot, /home與swap四個,所以不想要使用安裝程式預設的分割方式。 因此如下所示,我們所使用的是自訂分割的模式。不要搞錯喔!

磁碟分割方式的挑選
圖2.4.1、磁碟分割方式的挑選

按下『下一步』後就會出現如下的分割視窗。這個畫面主要分為三大區塊,最上方為硬碟的分割示意圖, 目前因為鳥哥的硬碟並未分割,所以呈現的就是一整塊而且為Free的字樣。中間則是指令區,下方則是每個分割槽的裝置檔名、 掛載點目錄、檔案系統類型、是否需要格式化、分割槽容量大小、開始與結束的磁柱號碼等。

磁碟分割操作主畫面
圖2.4.2、磁碟分割操作主畫面

至於指令區,總共有六大區塊,其中RAID與LVM是硬碟特殊的應用,這部份我們會在後續的第十五章的進階檔案系統 當中再來說明。至於其他指令的作用如下:

  • 『新增』 是增加新分割,亦即進行分割動作,以建立新的磁碟分割槽;
  • 『編輯』 則是編輯已經存在的磁碟分割槽, 你可以在實際狀態顯示區點選想要修改的分割槽,然後再點選『編輯』即可進行該分割槽的編輯動作。
  • 『刪除』 則是刪除一個磁碟分割槽,同樣的, 你得要在實際狀態顯示區點選想要刪除的分割槽喔!
  • 『重設』 則是恢復最原始的磁碟分割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你的系統與鳥哥的系統當然不可能完全一樣,所以你螢幕上的硬碟資訊應該不會與鳥哥的相同的喔! 所以看到不同,不要太緊張啊,那是正常的!


  • 建立根目錄的分割槽

好,接下來我們就嘗試來建立根目錄(/)的分割槽看看。按下『新增』後,就會出現如下的畫面。 由於我們需要的根目錄是使用Linux的檔案系統,因此預設就是ext3這個檔案系統啦! 至於在掛載點的地方,你可以手動輸入也可以用滑鼠來挑選。 最後在大小(MB)的地方輸入你所需要的磁碟容量即可。不過由於鳥哥這個系統當中只有一顆磁碟, 所以在『可用的磁碟機』裡面就不能夠自由挑選囉!

新增磁碟分割槽的畫面
圖2.4.3、新增磁碟分割槽的畫面

如果你想要知道Linux還支援什麼檔案系統類型,點一下上圖中的ext3那個按鈕,就會出現如下的畫面啦!

分割過程的檔案系統類型挑選
圖2.4.4、分割過程的檔案系統類型挑選

這幾種檔案系統類型分別是:

  • ext2/ext3 :是Linux適用的檔案系統類型。由於ext3檔案系統多了日誌的記錄, 對於系統的復原比較快速,因此建議你務必要選擇新的ext3不要用ext2了。 (日誌式檔案系統我們會在後續的第八章 介紹他的意義。)
  • physical volume (LVM) :這是用來彈性調整檔案系統容量的一種機制, 可以讓你的檔案系統容量變大或變小而不改變原有的檔案資料內容!這部份我們會在第十五章、進階檔案系統管理 中談到!
  • software RAID :利用Linux作業系統的特性,用軟體模擬出磁碟陣列的功能! 這東西很棒!不過目前我們還用不到!在後續的第十五章 再跟大家報告了!
  • swap :就是記憶體置換空間!由於swap並不會使用到目錄樹的掛載, 所以用swap就不需要指定掛載點喔!
  • vfat :同時被Linux與Windows所支援的檔案系統類型。 如果你的主機硬碟內同時存在Windows與Linux作業系統,為了資料的交換,確實可以建置一個vfat的檔案系統喔!

這幾樣東西都很有趣!不過,畢竟我們才剛剛碰這個Linux嘛!先安裝起來其他的以後再說。 所以,你只要使用ext3以及swap這兩者即可啦!

一切資料都填入妥當後,就會出現如下的畫面。因為我們的根目錄就是需要10GB的容量, 因此在大小(MB)的地方就得要填入10000的大小。 因為1G=1000M比較好記憶嘛!而且我們的根目錄容量是固定的,所以在下圖的大小選項就選擇『固定大小』了。 此外,如果你硬要自己調整主要/延伸/邏輯分割的類型時,最後那個『強制成為主要分割』可以自己玩一玩先!最後按下確定吧!

新增根目錄分割槽的最終圖示
圖2.4.5、新增根目錄分割槽的最終圖示

按下確定後就會回到原本的分割操作畫面(如下圖所示)。此時你會看到分割示意圖多了一個hda1,且在實際分割區域顯示中, 也會看到/dev/hda1是對應到根目錄的。在『格式化』的項目中出現一個打勾的符號, 那代表後續的安裝會將/dev/hda1重新格式化的意思。接下來,我們繼續按下『新增』來建立/boot這個分割槽吧!

磁碟分割主畫面的改變示意圖
圖2.4.6、磁碟分割主畫面的改變示意圖

  • 建立/boot目錄的分割槽

同樣的,在按下『新增』後,如下依序填入正確的資訊,包括掛載點、檔案系統、檔案大小等。 由於第三章的大硬碟配合舊主機 當中我們談到如果有/boot獨立分割槽時, 務必讓該分割槽在整顆硬碟的最前面部分。因此,我們針對/boot就選擇『強制成為主要分割』囉!如下圖所示:

新增/boot分割槽的最終結果
圖2.4.7、新增/boot分割槽的最終結果

最終建立/boot分割槽的結果如下所示,仔細看輸出的結果喔!安裝程式還挺聰明的, 他會主動的將/boot這個特殊目錄移到磁碟最前面,所以你會看到/boot所在的磁碟分割槽為/dev/hda1,而起始磁柱則為1號呢 ! 很有趣吧!情況如下圖所示:

/boot分割槽自動調整磁柱號碼示意圖
圖2.4.8、/boot分割槽自動調整磁柱號碼示意圖

  • 建立記憶體置換空間swap的分割槽

在上圖中繼續按下『新增』來處理記憶體置換空間(swap)。如同上面談到的, 因為swap是記憶體置換空間,因此不需要有掛載點。所以,請如同下圖所示,在『檔案系統類型』處挑選為『swap』吧!

swap檔案系統的挑選示意圖
圖2.4.9、swap檔案系統的挑選示意圖

挑選了swap之後,你就會發現到『掛載點』部分自動變成『不適用』了!因為不需要掛載啦!那麼swap應該要選多大呢? 雖然我們已經自訂為1GB這麼大的置換空間,不過,在傳統的Linux說明文件當中特別有指定到 『swap最好為實體記憶體的1.5到2倍之間 』。swap置換空間是很重要的, 因為他可以避免因為實體記憶體不足而造成的系統效能低落的問題。但是如果你的實體記憶體有4GB以上時, 老實說,swap也可以不必額外設定啦!

Tips:
swap記憶體置換空間的功能是:當有資料被存放在實體記憶體裡面,但是這些資料又不是常被CPU所取用時, 那麼這些不常被使用的程序將會被丟到硬碟的swap置換空間當中, 而將速度較快的實體記憶體空間釋放出來給真正需要的程序使用! 所以,如果你的系統不很忙,而記憶體又很大,自然不需要swap囉。
鳥哥的圖示
新增swap分割的最終結果
圖2.4.10、新增swap分割的最終結果

某些安裝程式在你沒有指定swap為記憶體的1.5~2倍時會有警告訊息的告知,此時只要將警告訊息忽略,按下一步即可。 好了,如果一切都順利完成的話,那麼你就會看到如下的分割結果囉!

詳細的分割參數結果
圖2.4.11、詳細的分割參數結果

  • 建立/home目錄的分割槽

讓我們繼續完成最後一個分割槽的分割吧!繼續按下上圖的『新增』然後完成如下資料的填寫並按下確定:

新增/home分割槽的最終結果
圖2.4.12、新增/home分割槽的最終結果

分割的最終結果終於出爐!如下圖所示。你會發現到系統自動的將/dev/hda4變成延伸分割喔!然後將所有容量都給/dev/hda4, 並且將swap分配到/dev/hda5去了!這就是分割的用途!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在第三章 花這麼多時間來解釋分割的原因啦!

詳細的分割參數結果
圖2.4.13、詳細的分割參數結果

到此為止,我們這個練習機的分割就已經完成了!底下我們額外介紹如果你還想要刪除與建立軟體磁碟陣列, 該如何在安裝時就製作呢?


  • 刪除已存在分割的方法:(Option, 看看就好別實作)

如果你想要將某個分割槽刪除,或者是你剛剛錯誤指定了一個分割槽的相關參數,想要重新處理時,要怎辦啊? 舉例來說,我想要將上圖的/dev/hda5那個swap分割槽刪除掉。好,先將滑鼠指定到swap上面點一下,如下圖所示, 該分割槽會反白,然後再按下『刪除』此時會如下圖所示跳出一個視窗,在該視窗內按下『刪除』這個分割槽就被刪除啦!

刪除已存在分割的方法
圖2.4.14、刪除已存在分割的方法

  • 建立軟體磁碟陣列的方法:(Option, 看看就好別實作)

如果你知道什麼是磁碟陣列的話,那麼底下的步驟可以讓你建置一個軟體模擬的磁碟陣列喔! 由於磁碟陣列在後面第十五章、進階檔案系統管理 才會講到,這裡只是先告訴您, 其實磁碟陣列可以在安裝時就建置了呢!首先,同樣的,在分割操作按鍵區按下『新增』,然後出現下圖,選擇『Software RAID』項目,並填入1000MB的大小,按下確定!

軟體磁碟陣列分割槽的建立示意圖
圖2.4.15、軟體磁碟陣列分割槽的建立示意圖

上述的動作『請要連續作兩次』之後,就會出現如下圖示。注意喔,由於我們尚未講到RAID的等級(level), 所以你應該還不瞭解為什麼要作兩次。沒關係,先有個底,讀完整份資料後再回來查閱時,你就會知道如何處理了。 兩個軟體RAID的分割資訊如下圖所示:

已具有軟體磁碟陣列分割槽的狀態下建置RAID
圖2.4.16、在已具有軟體磁碟陣列分割槽的狀態下建置RAID

由於我們已經具有軟體RAID的分割槽,此時才能按下『RAID』來建立軟體磁碟陣列的裝置。 如上圖所示,看到了兩個軟體磁碟陣列,然後按下右上方的RAID按鈕,就會出現如下圖示:

建立軟體磁碟陣列/dev/md0
圖2.4.17、建立軟體磁碟陣列/dev/md0

與一般裝置檔名不同的,第一個軟體磁碟陣列的裝置名稱為/dev/md0 。 如上圖所示,你會發現到系統多出了一個怪怪的裝置名稱,這個檔名就是未來給我們格式化用的裝置啦! 而這個軟體磁碟陣列的裝置其實是利用實體的分割槽來建立的哩。按下上圖的『確定』後就會出現如下的圖示:

軟體磁碟陣列的掛載點、等級與檔案系統格式
圖2.4.18、軟體磁碟陣列的掛載點、等級與檔案系統格式

由於我們僅建立兩個軟體磁碟陣列分割槽,因此在這邊只能選擇RAID0或RAID1。我們以RAID0來作為示範, 你會發現中間白色框框的地方會有兩個可以選擇的分割槽,那就是剛剛我們建立起來的software RAID分割槽。 我們將這個/dev/md0掛載到/myshare目錄去!然後再按下確定吧!

最終細部分割參數示意圖
圖2.4.19、最終細部分割參數示意圖

最終的結果就像上圖所示,在實際分割區就會顯示/dev/md0,而由於這個裝置是Linux系統模擬來的, 所以在磁柱號碼(開始/結束)的地方就會留白!這樣可以瞭解嗎?


小標題的圖示 5. 開機管理程式、網路、 時區設定與root密碼

  • 開機管理程式的處理

分割完成後就會進入開機管理程式的安裝了,目前較新的Linux distributions大多使用grub管理程式, 而且我們也必須要將他安裝到MBR裡面才行!因此如下圖所示,在1號箭頭的地方就得要選擇整部磁碟的檔名 (/dev/hda), 其實那就代表該顆硬碟的MBR之意。

下圖中2號箭頭所指的就是開機時若出現選單,那麼選單內就會有一個名為『CentOS』的可選擇標籤。 這個標籤代表他根目錄所在的位置為/dev/hda2這樣的意思。而如果開機內5秒鐘不按下任何按鍵,就預設會以此一標籤來開機。

如果你還想要加入/編輯各個標籤,那可以按下3號箭頭所指的那三個按鍵喔!

開機管理程式的處理
圖2.5.1、開機管理程式的處理

如果你覺得『CentOS』這個選單不好看,想要自訂自己的選單名稱,那麼在上圖中先點一下『CentOS』那個標籤, 然後按下3號箭頭所指的『編輯』按鈕,就會出現如下畫面。在如下畫面中可以填寫你自己想要的選單名稱喔! 鳥哥是很討厭麻煩的,所以就使用預設的選單名稱而已。

編輯開機選單的標籤名稱
圖2.5.2、編輯開機選單的標籤名稱

如果你的電腦系統當中還有其他的『已安裝作業系統』時,而且你想要讓Linux在開機的時候就能夠讓你選擇不同的作業系統開機, 那麼就如同下圖所示,你可以先按下『新增』,然後在2號箭頭的地方選擇其他作業系統所在的分割槽, 並在3號箭頭處填入適當的名稱(例如WindowsXP等等),按下確定就能夠在開機時新增一個選單囉!

新增開機選單標籤的示意圖
圖2.5.3、新增開機選單標籤的示意圖

如果你是個很龜毛的人,你希望你的系統除非你自己在電腦前面開機並輸入密碼後才能開始開機流程的話, 那麼可以如同下圖所示加入密碼管理機制。不過grub開機管理程式加入密碼雖然有好處, 但是如此一來我們就無法在遠端重新開機了,因此鳥哥暫時不建議你設定開機管理程式的密碼喔! 底下只是一個示意圖,讓你知道如何加入密碼管理而已!

設定開機管理程式的密碼
圖2.5.4、設定開機管理程式的密碼


  • 將開機管理程式安裝到boot sector(Option, 看看就好,不要實作)

如果你因為特殊需求,所以Linux的開機管理程式無法安裝到MBR時,那就得要安裝到每塊partition的開機磁區(boot sector)了。果真如此的話,那麼如同下圖所示,先勾選『設定進階開機管理程式選項』的地方:

進階開機管理程式選項
圖2.5.5、進階開機管理程式選項

然後就會出現如下的圖示,預設Linux會將開機管理程式安裝到MBR,如果你想要安裝到不同的地方去, 請如同下圖的箭頭處,選擇『開機分割區的第一個磁區』就是該分割槽的boot sector囉!

將開機管理程式安裝到boot sector的方法
圖2.5.6、將開機管理程式安裝到boot sector的方法


  • 網路參數的給予

如果你的網路卡可以被安裝程式捉到的話,那麼你就可以設定網路參數了!例如下圖所示的模樣。 目前各大版本幾乎都會預設網路卡IP的取得方式為『自動取得IP』,也就是所謂的『DHCP』網路協定啦! 不過,由於這個協定需要有DHCP伺服器的輔助才行,如果你的環境沒有種伺服器存在的話, 那開機的過程中可能會等待一段時間。所以通常鳥哥都改成手動設定。不過,無論如何,都要與你的網路環境相同才是。

設定網路參數的過程
圖2.5.7、設定網路參數的過程

在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網路參數都是經過dhcp取得的,所以通通不需要設定任何項目。 至於網路裝置內的白色框框中僅有一張網卡的顯示。由於我們要將IP改為手動給予, 但我們尚未談到伺服器與網路基礎,所以這裡你不懂也沒有關係,請先按照先前我們所規劃的IP參數去填寫即可。 請按下上圖的『編輯』按鈕,就會出現如下的畫面了:

手動編輯網路IP參數
圖2.5.8、手動編輯網路IP參數

在上圖中的最上方我們可以看到這張網路卡的製造商(AMD)與網卡卡號(Hardware address:), 並且我們的Linux也支援IPv4與IPv6(第四版與第六版的IP參數)。因為目前(2009)支援IPv6的環境還是很少, 所以我們先將IPv6的支援取消(3號箭頭處)。

至於IPv4的IP參數給予,如上圖所示,你得先在1號箭頭處點選手動設定(Manual configuration), 然後在2號箭頭處輸入正確的IP與子遮罩網路(Netmask),最後再按下確定即可。處理完畢後就會顯示如下的圖示了:

設定網路參數的過程
圖2.5.9、設定網路參數的過程

完成IP參數的設定後,接下來是這部練習機的主機名稱,請輸入你喜歡的主機名稱。 因為目前我們的主機尚未能與網際網路接軌,所以你可以隨便填寫任何你喜歡的主機名稱。 主機名稱通常的格式都是『主機名.網域名』,其實就有點像是『名字.姓氏』的樣子。 為了不與網際網路的其他主機衝突,因此這裡鳥哥使用我自己的名字作為主機名! 填寫完畢後請按下『下一步』吧!

未設定閘道器的警告訊息
圖2.5.10、未設定閘道器的警告訊息

咦!怎麼會出現如同上圖所示的錯訊息呢?別擔心,因為我們的主機還不能夠連上Internet, 所以出現這個錯誤訊息是正常的。請按下『繼續』來往後處理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