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下几个文件操作命令的代码实现,myfind find 查找命令 实现

转自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commands/

用 C 语言实现命令 cp、df、mkdir、rm、tac

本文主要讲述 cp、mkdir、rm、tac、df 五个命令主要功能的模拟实现代码。让读者学会使用 strace 来跟踪系统调用的使用情况。加深读者对操作系统的认识与理解,引导读者学习 Linux 系统编程。

本文章中的示例代码是在 CentOS 5.4 64 位环境下运行通过的,在其它 unix 系统上没有测试过。

Linux 操作系统中的命令实际上是编译好的可执行程序,比如说 ls 这个命令,这个文件位于 /bin 目录下面,当我们用 file /bin/ls 命令查看的时候会有以下输出:

 [root@localhost ~]# file /bin/ls 
 /bin/ls: ELF 64-bit LSB executable, 
 AMD x86-64, version 1 (SYSV), for GNU/Linux 2.6.9, 
 dynamically linked (uses shared libs), for GNU/Linux 2.6.9, stripped

这个命令通过调用 stat 系统调用和 /usr/share/file/magic.mgc 文件来决定文件的类型。如上的 /bin/ls 是一个 ELF 格式的动态链接的 64 位的可执行文件。

系统调用是用户程序和操作系统内核之间的接口,我们可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来请求分配资源和服务。我们可以通过 man 2 章节来查找 Linux 提供的系统调用的具体使用方法。有关文件操作的常见系统调用命令有:open、creat、close、read、write、lseek、opendir、readdir、mkdir、stat 等等。

cp 命令的实现

cp 命令的模拟实现

大家也都知道 cp 这个命令主要的作用就是把一个文件从一个位置复制到另一个位置。比如现在 /root 目录下有一个 test.txt 文件,如果我们用 cp test.txt test2.txt 命令的话,在同一个目录下面就会生成一个同样内容的 test2.txt 文件了。

那么 cp 命令是怎么实现的呢,我们看如下代码:

清单 1. cp 命令实现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BUFFERSIZE    4096 
 #define COPYMODE     0644 

 void oops(char *, char *);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 
    int   in_fd, out_fd, n_chars; 
    char  buf[BUFFERSIZE]; 

    if ( argc != 3 ){ 
        fprintf( stderr, "usage: %s source destination\n", *argv); 
        exit(1); 
    } 

    if ( (in_fd=open(argv[1], O_RDONLY)) == -1 ){ 
        oops("Cannot open ", argv[1]); 
    } 
    if ( (out_fd=creat( argv[2], COPYMODE)) == -1 ){ 
        oops( "Cannot creat", argv[2]); 
    } 

    while ( (n_chars = read(in_fd , buf, BUFFERSIZE)) > 0 ){ 
        if ( write( out_fd, buf, n_chars ) != n_chars ){ 
           oops("Write error to ", argv[2]); 
        } 
    } 
    if ( n_chars == -1 ){ 
        oops("Read error from ", argv[1]); 
    } 

    if ( close(in_fd) == -1 || close(out_fd) == -1 ) 
        oops("Error closing files",""); 
 } 

 void oops(char *s1, char *s2) 
 { 
    fprintf(stderr,"Error: %s ", s1); 
    perror(s2); 
    exit(1); 
 }

该程序的主要实现思想是:打开一个输入文件,创建一个输出文件,建立一个 BUFFERSIZE 大小的缓冲区;然后在判断输入文件未完的循环中,每次读入多少就向输出文件中写入多少,直到输入文件结束。

cp 命令实现的说明

让我来详细的讲述一下这个程序:

  • 开头四行包含了 4 个头文件,<stdio.h> 文件包含了 fprintf、perror 的函数原型定义;<unistd.h> 文件包含了 read、write 的函数原型定义;<fcntl.h> 文件包含了 open、creat 的函数原型定义、<stdlib.h> 文件包含了 exit 的函数原型定义。这些函数原型有些是系统调用、有些是库函数,通常都可以在 /usr/include 目录中找到这些头文件。
  • 接下来的 2 行以宏定义的方式定义了 2 个常量。BUFFERSIZE 用来表示缓冲区的大小、COPYMODE 用来定义创建文件的权限。
  • 接下来的一行定义了一个函数原型 oops,该函数的具体定义在最后出现,用来输出出错信息到 stderr,也就是标准错误输出的文件流。
  • 接下来主程序开始。首先定义了 2 个文件描述符、一个存放读出字节数的变量 n_chars、和一个 BUFFERSIZE 大小的字符数组用来作为拷贝文件的缓冲区。
  • 接下来判断输入参数的个数是否为 3,也就是程序名 argv[0]、拷贝源文件 argv[1]、目标文件 argv[2]。不为 3 的话就输出错误信息到 stderr,然后退出程序。
  • 接下来的 2 行,用 open 系统调用以 O_RDONLY 只读模式打开拷贝源文件,如果打开失败就输出错误信息并退出。如果想了解文件打开模式的详细内容请使用命令 man 2 open,来查看帮助文档。
  • 接下来的 2 行,用 creat 系统调用以 COPYMODE 的权限建立一个文件,如果建立失败函数的返回值为 -1 的话,就输出错误信息并退出。
  • 接下来的循环是拷贝的主要过程。它从输入文件描述符 in_fd 中,读入 BUFFERSIZE 字节的数据,存放到 buf 字符数组中。在正常读入的情况下,read 函数返回实际读入的字节数,也就是说只要没有异常情况和文件没有读到结尾,那么 n_chars 中存放的就是实际读出的字节的数字。然后 write 函数将从 buf 缓冲区中,读出 n_chars 个字符,写入 in_out 输出文件描述符。由于 write 系统调用返回的是实际写入成功的字节数。所以当读出 N 个字符,又成功写入 N 个字符到输出文件描述符中去的时候,就表示写成功了,否则就报告写入错误。
  • 最后就是用 close 系统调用关闭打开的输入和输出文件描述符。

rm 命令的实现

rm 命令的模拟实现

rm 命令主要是用来删除一个文件。

该命令的实现代码如下:

清单 2. rm 命令代码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int argc , char * argv[]) { 

  int rt; 
  if(argc != 2){ 
    exit(2);   
  }else{ 

    if((rt = unlink(argv[1])) !=  0){ 
        fprintf(stderr,"error."); 
        exit(3); 
    } 

  } 
   
  return 0; 

 }

其中程序的关键是 unlink 系统调用,unlink 函数原型包含在 <unistd.h> 头文件里面。

用 strace 来跟踪命令

我们从这个程序的创建过程来分析这个程序。

这个命令的模拟程序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首先,我们可以在机器上 touch test 建立一个 test 文件,然后调用 strace rm test 命令来查看 rm 命令具体使用了那些系统调用。

通过查看,我们看到主要使用的系统调用如下:

 [root@localhost aa]# strace rm test 
 execve("/bin/rm", ["rm", "test"], [/* 24 vars */]) = 0 
 brk(0)                  = 0xcc66000 
 mmap(NULL, 4096, PROT_READ|PROT_WRITE, 
       MAP_PRIVATE|MAP_ANONYMOUS, -1, 0) = 0x2aff83ffb000 
 uname({sys="Linux", node="localhost.localdomain", ...}) = 0 
 ... 
 ... 
 lstat("test", {st_mode=S_IFREG|0644, st_size=0, ...}) = 0 
 stat("test", {st_mode=S_IFREG|0644, st_size=0, ...}) = 0 
 geteuid()                = 0 
 getegid()                = 0 
 getuid()                 = 0 
 getgid()                 = 0 
 access("test", W_OK)         = 0 
 unlink("test")             = 0 
 close(1)                = 0 
 exit_group(0)              = ?

我们可以看到起主要作用的就是 unlink(“test”) 这个系统调用。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输出的含义:

  • 首先第一行 execve 系统调用。该系统调用执行参数“/bin/rm”中的程序(以 #! 开头的可执行脚本也可以),后面第一个方括号中表示执行的参数,第二个方括号中表示执行的环境变量。
  • 接下来的 brk 和 mmap 命令,主要是用来给可执行命令分配内存空间。
  • 后面的 lstat 系统调用用来确定文件的 mode 信息,包括文件的类型和权限,文件大小等等。
  • 然后 access 系统调用检查当前用户进程对于 test 文件的写入访问权限。这里返回值为 0 也就是说进程对于 test 文件有写入的权限。
  • 最后调用 unlink 系统调用删除文件。

这里如果我们建立一个目录 test1,然后用 rm test1 去删除这个目录会有什么结果呢?

我们看到有如下输出:

 rm: cannot remove `test1': Is a directory

这时我们用 strace 命令来追踪一下,发现输出主要是如下不同。

 unlink("test")              = -1 EISDIR (Is a directory)

这里说明了删除不掉的原因是 unlink 系统调用报错,unlink 它认为 test 是一个目录,不予处理。

那么怎么删除一个目录呢?应该是用 rmdir 系统调用,这样就不会出现上述的问题了。

mkdir 命令的实现

mkdir 命令的模拟实现

再让我们来看看 mkdir 的实现。

完整的代码如下:

清单 3. mkdir 实现代码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int rt; 
   if( (rt = mkdir (argv[1],10705)) == -1 ){ 
      fprintf(stderr,"cannot mkdir"); 
   } 

   return 0; 

 }

这段代码也比较简单,我这里就不逐行解释了,主要说以下几点:

首先 mkdir 函数是定义于 <sys/stat.h> 和 <sys/types.h> 头文件之中的。

而 fprintf 函数是位于 <stdio.h> 文件之中的。

mkdir 的函数原型如下:

 int mkdir(const char *pathname, mode_t mode);

mode 声明为 mode_t 类型。

那么 mode_t 数据类型是什么数据类型,应该从哪个文件去查看它的定义呢?

mode_t 数据类型究竟是什么类型

让我们逐步查找一下。

首先从文件 /usr/include/sys/stat.h 中找到 mode_t 类型

/usr/include/sys/stat.h -> typedef __mode_t mode_t;

说明 mode_t 只是对 __mode_t 的一种定义。

然后从 /usr/include/bits/types.h 中找到 __mode_t 类型

/usr/include/bits/types.h -> __STD_TYPE __MODE_T_TYPE __mode_t;

说明 __mode_t 也只是对 __MODE_T_TYPE 的一种定义。

/usr/include/bits/typesizes.h -> #define __MODE_T_TYPE __U32_TYPE

说明 __MODE_T_TYPE 是对 __U32_TYPE 的一种定义。

/usr/include/bits/types.h -> #define __U32_TYPE unsigned int

最后 __U32_TYPE 是一种无符号的整数的定义。

从上述推导可以看出,mode_t 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无符号整数。

另外如下结构 struct stat 定义中的 st_mode 成员变量也是使用的 mode_t 类型的变量。

从 man 2 stat 中可以找到结构 struct stat 的定义,如下:

  struct stat { 
    dev_t   st_dev;   /* ID of device containing file */ 
    ino_t   st_ino;   /* inode number */ 
    mode_t  st_mode;  /* protection */ 
    nlink_t   st_nlink;   /* number of hard links */ 
    uid_t   st_uid;   /* user ID of owner */ 
    gid_t   st_gid;   /* group ID of owner */ 
    dev_t   st_rdev;  /* device ID (if special file) */ 
    off_t   st_size;  /* total size, in bytes */ 
    blksize_t st_blksize; /* blocksize for filesystem I/O */ 
    blkcnt_t  st_blocks;  /* number of blocks allocated */ 
    time_t  st_atime;   /* time of last access */ 
    time_t  st_mtime;   /* time of last modification */ 
    time_t  st_ctime;   /* time of last status change */ 
      };

该结构也是我们在后面的 tac 命令实现中需要用到的结构体。我们需要用到结构体中的 st_size 成员,该成员反映了被读取的文件描述符对应的文件的大小。

tac 命令的实现

tac 命令的模拟实现

tac 命令主要用来以倒序的方式显示一个文本文件的内容,也就是先显示最后一行的内容,最后显示第一行的内容。代码如下:

清单 4. tac 命令实现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errno.h> 

 #define SIZE  1000001 
 #define NLINE '\n'


 int main(int argc , char *argv[]){ 

  char buf[SIZE]; 
  char *p1,*p2,*p3,*p4; 
  struct stat  *fp; 
  int fd; 
  fp=(struct stat *)malloc(sizeof(struct stat)); 

  if(argc != 2){ 
       fprintf(stderr,"input error %s \n"); 
       exit(1); 
  } 

  if( (fd=open(argv[1],O_RDONLY)) == -1 ){ 
       fprintf(stderr,"open error %s \n",strerror(errno)); 
       exit(1); 
  } 
  
  if(fstat(fd,fp)== -1){ 
       fprintf(stderr,"fstat error %s \n",strerror(errno)); 
       exit(2); 
  } 
  
  if(fp->st_size > (SIZE-1)){ 
       fprintf(stderr,"buffer size is not big enough \n"); 
       exit(3); 
  } 

  if(read(fd,buf,fp->st_size) == -1){ 
       fprintf(stderr,"read error.\n"); 
       exit(4); 
  } 

  p1=strchr(buf,NLINE); 
  p2=strrchr(buf,NLINE); 
  *p2='\0'; 

  do{ 
  p2=strrchr(buf,NLINE); 
  p4=p2; 
  p3=p2+sizeof(char); 
  printf("%s\n",p3); 
  *p4='\0'; 
  }while(p2 != p1); 
  
  if(p2 == p1){ 
    *p2 = '\0'; 
    printf("%s\n",buf); 
  } 

  return 0; 
 }

让我们来运行一下该程序:

程序的运行情况如下,假设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名为 emulatetac,有一个文本文件 test.txt。

 # gcc emulatetac.c  -o  emulatetac 
 # cat test.txt 
 1 
 2 
 3 
 a 
 b 
 # ./emulatetac test.txt 
 b 
 a 
 3 
 2 
 1

可以看出文件内容以倒序方式显示输出了。

tac 命令实现的说明

下面逐行讲解:

  • #include 的头文件,都应该通过 man 2 系统调用命令来查找,这里就不多说了。
  • 下面定义了一个宏常量 SIZE,该常量主要用来表示能够读入最大多少个字节的文件,当文件过大的时候程序就不执行,直接退出。然后定义了宏常量 NLINE 表示换行符'\n'。
  • 接下来主程序体开始了:首先定义一个字符数组 buf,用来把读入文件的每个字节都存在该数组里面。
  • 然后定义了 4 个字符串指针,一个指向结构体 struct stat 的指针 fp,一个文件描述符。
  • 然后为指向结构体的指针 fp 分配存储空间。
  • 接下来判断输入参数是否为 2 个,也就是命令本身和文件名。不是 2 个就直接退出。
  • 然后以只读方式打开输入文件名的文件,也就是 test.txt。打开成功的话,把打开的文件赋值到文件描述符 fd 中,错误的话退出。
  • 然后用 fstat 系统调用把文件描述符 fd 中对应文件的元信息,存放到结构体指针 fp 指向的结构中。
  • 下面判断当文件的大小超过缓冲区数组 buf 的大小 SIZE-1 时,就退出。
  • 下面将把文件 test.txt 中的每个字符存放到数组 buf 中。
  • 下面是程序的核心部分:首先我们找到字符串 buf 中的第一个换行字符存放到 p1 指针里面,然后把最后一个换行字符置为字符串结束符。
  • 接下来我们从后往前查找字符串 buf 中的换行符,直到遇到第一个换行符 p1。同时打印每个找到的换行符'\n'中的下一个字符开始的字符串,也就刚好是一行文本。
  • 最后当从后向前找到第一个换行字符时,打印第一行,程序结束。

df 命令的实现

df 命令的模拟实现

通过 strace 命令查看 df 主要使用了如下的系统调用:open、fstat、read、statfs

我这里实际上是模拟实现的 df --block-size=4096 这个命令,也就是说以 4096 字节为块大小来显示磁盘使用情况。

这里最为关键的是 statfs 这个结构体,该结构体的某些字段被用作 df 命令的输出字段:

        struct statfs { 
         long  f_type;   /* type of filesystem (see below) */ 
         long  f_bsize;  /* optimal transfer block size */ 
         long  f_blocks;   /* total data blocks in file system */ 
         long  f_bfree;  /* free blocks in fs */ 
         long  f_bavail;   /* free blocks avail to non-superuser */ 
         long  f_files;  /* total file nodes in file system */ 
         long  f_ffree;  /* free file nodes in fs */ 
         fsid_t  f_fsid;   /* file system id */ 
         long  f_namelen;  /* maximum length of filenames */ 
        };

比如:df --block-size=4096 的输出如下(纵向列出):

 Filesystem  
 /dev/sda1   
 4K-blocks 
 5077005    f_blocks 字段
 Used 
 145105    f_blocks 字段 -f_bfree 字段
 Available 
 4669841    f_bavail 字段
 Use% 
 4%   (f_blocks-f_bfree)/ f_blocks*100% 来计算磁盘使用率。
 Mounted on 
 /

模拟实现的代码如下:

清单 5. 模拟实现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ys/vfs.h> 
 #include <math.h> 
 #define SIZE1 100 
 #define FN "/etc/mtab"
 #define SPACE ' '

 int displayapartition(char * pt,char * pt1); 

 int main(void){ 

  char tmpline[SIZE1]; 
  FILE * fp; 
  char * pt1; 
  char * pt2; 
  char * pt3; 


  if( (fp = fopen(FN,"r")) == NULL ){ 
     fprintf(stderr,"%s \n",strerror(errno)); 
     exit(5); 
  } 
 
  while( fgets(tmpline, SIZE1, fp) != NULL ){ 
      pt1=strchr(tmpline, SPACE); 
      pt2=pt1+sizeof(char); 
      *pt1='\0'; 
      pt3=strchr(pt2,SPACE); 
      *pt3='\0'; 
      if(strstr(tmpline,"/dev") != NULL ){ 
         displayapartition(tmpline,pt2); 
      } 
  } 
  return 0; 
 } 

 int displayapartition(char * pt,char * pt1){ 
  
  struct statfs buf; 
  statfs(pt1,&buf); 
  int usage; 
  usage=ceil((buf.f_blocks-buf.f_bfree)*100/buf.f_blocks); 

  printf("%s ",pt); 
  printf("%ld ",buf.f_blocks); 
  printf("%ld ",buf.f_blocks-buf.f_bfree); 
  printf("%ld ",buf.f_bavail); 
  printf("%d%% ",usage); 
  printf("%s ",pt1); 
  printf("\n"); 
 
  return 0; 
 }

df 命令实现的说明

下面解释一下这个程序:

  • 首先,该程序定义了一个函数 displayapartition, 这里先定义它的函数原型。
  • 然后我们从主程序说起:首先定义了一个 char tmpline[SIZE1] 数组,该数组用来存放从宏定义常量 FN 代表的文件中,打开后存入文件的每行记录。
  • 接着定义了一个文件流指针和 3 个字符串指针。
  • 接下来打开文件 FN 并把结果赋值给文件流变量 fp, 如果打开失败就退出。
  • 下面从打开的文件流中读出 SIZE1 个字符到临时数组 tmpline。比如读出一行数据为:/dev/sda1 / ext3 rw 0 0  将把 /dev/sda1 放入数组 tmpline,把加载点 / 放入指针 pt2,同时判断字符串 tmpline 是否包含 /dev 字符串,这样来判断是否是一个磁盘文件,如果是的话就调用子函数 displayapartition,不是则返回。
  • 子函数 displayapartition 是做什么的呢?该函数接受 2 个参数,一个是行 /dev/sda1 / ext3 rw 0 0 中的第一列比如:/dev/sda1 也就是实际磁盘作为 pt 指针,一个是行中的第二列比如:/ 也就是挂载点作为 pt1 指针。然后子函数通过 pt1 指针,读取挂载上的文件系统信息到 buf 数据结构里面。
  • 根据开头介绍过的 statfs 结构体,buf.f_blocks 表示打开的文件系统的总数据块,buf.f_blocks-buf.f_bfree 表示已经使用的数据块,buf.f_bavail 表示非超级用户可用的剩余数据块,磁盘使用率就是前面列出过的计算表达式:(f_blocks- f_bfree)/ f_blocks*100%。通过子函数就可以打印出 df 需要显示的所有信息到标准输出了。

小结

本文依次讲述了 cp、rm、mkdir、tac、df 命令的主要功能实现代码,当然每个命令还有很多参数,我这个模拟实现代码甚至连主要功能的很多细节都没有实现,比如 df 命令的输出头我没有打印出来,这牵涉到打印头和输出格式化等很多细节。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推断出,真实的源代码肯定是考虑得非常全面、严谨和健壮的。我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给爱好 Linux 的朋友们提供一种理解 Linux 系统的思路。

下载

描述 名字 大小
样例代码 code.zip 3KB

转自https://github.com/krafttuc/linux-assign/tree/master/assign3

简易find命令实现

简介

find——用于在目录中搜索文件。

编译安装

目录下已经有Makefile,make 即可。如需要DEBUG版本,则 make DEBUG=1
如要清除目标文件和程序 make clean 。

基本格式

./myfind [path...] [expression...]

功能特性

本程序可以帮助你在目录中找到具有一下特征的文件:

  • 文件名中含有特定文字或者匹配一定的表达式;
  • 文件的权限;
  • 文件类型;
  • 文件的uid和gid;
  • 在最近有所使用;(未完成,time函数无法通过本人机器上的gcc编译,因此代码注释了)
  • 在某一个大小范围;(未完成)
  • 或者具有以上条件的组合(目前仅为AND)的文件;

当找到所要寻找的文件以后,程序将打印文件具体路径。

具体用法

./myfind [path...] [expression...]
目录非必须,若未输入,则默认为` . `(即当前目录)。
用户可以输入多个文件目录以供查找。若目录或文件无法访问程序会报错。
-name 
按照文件名查找文件。
-perm 
按照文件权限来查找文件。
-uid
按照文件属主来查找文件。
-gid
按照文件所属的组来查找文件。
-mtime n
按照文件的更改时间来查找文件。(未完成)
-atime n
按照文件的访问时间来查找文件。(未完成)
-ctime n 
按照文件的创建时间来查找文件。(未完成)
-type 
查找某一类型的文件,诸如:
b - 块设备文件。
d - 目录。
c - 字符设备文件。
p - 管道文件。
l - 符号链接文件。
f - 普通文件。
-mindepth:在查找文件时,首先查找当前目录中的文件,然后再在其子目录中查找。(未完成)

应用举例

在目录下按单个条件查找

./myfind . -name test
./myfind -name test
./myfind ~/ -uid 1000
./myfind ~/ -gid 1000
./myfind ~/ -perm 664

在多个文件目录下按文件名查找

./myfind ~/ /etc /var -name test

多个表达式组合查找

./myfind /home -name test1 -type f -perm 664

程序设计

程序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find.c    主文件。包含目录文件的遍历,对解释器的API调用等。
parser.c  解释器,负责将用户输入转化成predicate结构。
pred.c    具体的条件检测工具——即过滤器。维护了一个判断结构的链表。
defs.h    结构定义个共享函数声明。

程序整体思路:

1. 从命令行读取用户输入。将 `-` 前的字符串处理为 `path` ,并存入链表。
2. 有parser逐个对命令选项和参数进行解析。此处运用了 *表驱动编程* ,读取选项
字符串后在parser_table里查找,将predicate函数指针和参数绑定,存入链表。
3. 解释完命令后,程序对逐个在用户输入的目录里,利用过滤器检测,并遍历目标目录。
4. 通过过滤器的文件的路径将被打印。

关键技术:

  • 表驱动编程,避免了繁琐的条件判断。减少代码量。变相实现面向对象和多态。
  • 链表的使用。

灵活性和可拓展性

为程序添加新功能点很容易:

  1. 添加 pred_xxx()函数;
  2. 添加 parser_xxx()函数;
  3. 更新 parser_table ;

是的,就是如此简单。

091250146 唐毅明

本学期的Linux作业都会在github托管,并且会保持更新。 最新版本的代码:https://github.com/krafttuc/linux-assign


好的,这是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下面我将给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 Ubuntu ,系统自带了一个 `find` 命令,可以用于查找文件。我们可以基于这个命令来编写一个类似的程序,实现遍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并递归地打印出文件的名称、类型和大小。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 ```bash #!/bin/bash dir_path="." size_group=0 # 处理命令行参数 while getopts "d:s:" opt do case $opt in d) dir_path=$OPTARG;; s) size_group=$OPTARG;; ?) echo "Usage: $0 [-d directory] [-s size_group]" exit 1;; esac done # 遍历目录 find "$dir_path" -print0 | while IFS= read -r -d $'\0' file do # 获取文件信息 file_type=$(file -b "$file") file_size=$(stat -c %s "$file") # 打印文件信息 echo "File: $file, Type: $file_type, Size: $file_size bytes" # 根据文件大小进行分类展示 if [ $size_group -gt 0 ] then if [ $file_size -lt $((size_group*1024)) ] then echo "Size Group: < $size_group KB" elif [ $file_size -lt $((size_group*1024*10)) ] then echo "Size Group: $size_group ~ $((size_group*10)) KB" else echo "Size Group: > $((size_group*10)) KB" fi fi done ``` 在这个程序,我们使用了 `find` 命令来遍历目录的所有文件,使用 `file` 命令获取文件类型,使用 `stat` 命令获取文件大小。如果命令行参数指定了 `-s` 参数,则根据文件大小进行分类展示。注意,这里的文件大小以字节为单位,而命令行参数指定的大小是以 KB 为单位。 你可以将上面的代码保存到一个文件,例如 `myfind.sh`,然后给这个文件添加执行权限: ```bash chmod +x myfind.sh ``` 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运行程序: ```bash ./myfind.sh -d /path/to/directory -s 10 ``` 其,`/path/to/directory` 是需要遍历的目录路径,`-s 10` 表示按照文件大小进行分类展示,每组大小为 10 KB。如果不需要分类展示,可以忽略 `-s` 参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