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间共享变量的注意事项

默认情况下,同一个程序启动多个进程,它们各自的变量值是不会相互影响的。第二个实例启动后,在修改全局变量的时候,系统会运用内存管理系统copy-on-write的特性来防止修改了第一个实例的数据,即系统会再分配一些内存,并将全局变量复制到这块内存中,每个实例使用自己的内存空间上的数据而互不影响。

有时候我们想在多个进程间共享数据,windows提供了这种方法,就是创建自己的共享数据节,并将需要共享的变量放入该内存中。如果是在相同程序的多个实例间共享数据,只要在exe文件创建共享节即可,否则就需要在DLL中创建共享节,其它进程加载该DLL来共享数据。方法如下:

struct tThrState
{
tThrState() : nTimeout(0),nState(0),UpdTime(0)
{
}
int nTimeout;
volatile LONG nState;
volatile time_t UpdTime;
};

#pragma data_seg(".Shared")
tThrState g_ThrState[65536] = {tThrState()};
#pragma data_seg()

#pragma comment(linker, "/Section:.Shared,RWS")

g_ThrState是需要共享的数据,注意定义变量的时候需要进行初始化,否则变量不会放入这个自定义的数据节中,而会被放到未初始化的数据节中,这样就不能共享数据了。如果没有初始化,链接程序的时候会提示:LINK : warning LNK4039: 用 /SECTION 选项指定的节“.Shared”不存在。

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定义全局变量,这个变量就可以在多个进程间共享了,一个进程修改了数据,其它进程的数据也被更新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多个进程会修改数据那就需要加上一定的锁机制了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第一部分 概 述 第1章 调试工具简介 1 1.1.泄漏诊断工具 1 1.2.Windows调试工具集 3 1.3.UMDH 4 1.4.Microsoft.应用程序验证器 4 1.5.全局标志 9 1.6.进程浏览器11 1.7.Windows驱动程序开发包 12 1.8.Wireshark 14 1.9.DebugDiag 15 1.10.小结 15 第2章.调试器简介 16 2.1.调试器的基础知识 16 2.1.1.调试器类型 17 2.1.2.调试器命令 18 2.1.3.调试器的配置19 2.1.4.通过内核态调试器重定向用户 态调试器 24 2.1.5.是否使用KD 26 2.2.基本的调试任务26 2.2.1.键入调试命令27 2.2.2.解析调试器的提示信息27 2.2.3.配置和使用符号 29 2.2.4.使用源文件 38 2.2.5.分析命令40 2.2.6.修改上下文的命令60 2.2.7.其他的辅助命令 67 2.2.8.示例68 2.3.远程调试 70 2.3.1.Remote.exe 70 2.3.2.调试服务器 71 2.3.3.进程服务器与内核服务器 73 2.3.4.远程调试中的符号解析74 2.3.5.远程调试中的源代码解析 75 2.4.调试场景 75 2.4.1.调试非交互式进程(服务 或者COM服务器) 76 2.4.2.在没有内核态调试器的情况 下调试非交互式进程(服务 或者COM服务器) 77 2.5.小结 77 第3章.调试器揭密 78 3.1.用户态调试器的内幕78 3.1.1.操作系统对用户态调试器的支持78 3.1.2.调试事件的顺序 83 3.1.3.控制来自调试器的异常和事件 84 3.1.4.内核态调试器中的调试事件处理105 3.2.控制调试目标 106 3.2.1.断点的工作原理 107 3.2.2.内存访问断点的工作原理 108 3.2.3.处理器跟踪 109 3.2.4.实时调试中的线程状态管理109 3.2.5.通过用户态调试器来挂起线程 112 3.3.小结 113 第4章.符号文件与源文件的管理 114 4.1.调试符号的管理114 4.1.1.公有符号的生成 115 4.1.2.在符号库中存储符号 117 4.1.3.在HTTP服务器上共享公有符号 119 4.2.源文件的管理 120 4.2.1.收集源文件信息 120 4.2.2.源文件信息的使用122 4.2.3.不带源文件修订控制的源文件 服务器 123 4.3.小结 125 第二部分.调 试 实 践 第5章.内存破坏之一—栈 127 5.1.内存破坏的检测过程128 5.1.1.步骤1:状态分析 128 5.1.2.步骤2:源代码分析 129 5.1.3.步骤3:使用内存破坏检测工具 133 5.1.4.步骤4:调整源代码 133 5.1.5.步骤5:定义回避策略 133 5.2.栈内存破坏133 5.2.1.栈溢出 142 5.2.2.异步操作与栈顶指针 147 5.2.3.调用约定的不匹配154 5.2.4.回避策略164 5.3.小结 166 第6章.内存破坏之二—堆 167 6.1.堆简介167 6.1.1.前端分配器 168 6.1.2.后端分配器 169 6.2.堆破坏181 6.2.1.使用未初始化状态181 6.2.2.堆的上溢与下溢 185 6.2.3.堆句柄的不匹配 195 6.2.4.重用已删除的堆块199 6.3.小结 205 第7章.安全 206 7.1.Windows安全概述 206 7.1.1.安全标识符 207 7.1.2.访问控制列表208 7.1.3.安全描述符 209 7.1.4.访问令牌211 7.2.安全信息的来源213 7.2.1.访问令牌213 7.2.2.安全描述符 215 7.3.如何执行安全检查 217 7.4.在客户端/服务器程序中传播标识 218 7.4.1.远程认证与安全支持提供者接口218 7.4.2.模拟级别220 7.5.系统边界上的安全检查 220 7.6.安全故障的分析221 7.6.1.本地安全故障221 7.6.2.延迟初始化中的安全问题 226 7.6.3.身份模拟的潜在安全问题 231 7.6.4.分布式COM错误 232 7.6.5.扩展命令!token的故障241 7.6.6.在Windows XP SP2上安装了 某个程序后发生DCOM激活故障243 7.6.7.通过跟踪工具来分析安全故障 247 7.7.小结 248 第8章.进程通信 249 8.1.通信机制 249 8.2.本地通信分析 250 8.2.1.LPC的背景知识 251 8.2.2.调试LPC通信251 8.2.3.调试本地DCOM以及MSRPC通信 254 8.3.远程通信分析 260 8.3.1.RPC故障测定状态信息的使用 260 8.3.2.网络流量分析270 8.3.3.打破调用路径275 8.4.一些其他的技术信息277 8.4.1.远程认证277 8.4.2.RPC扩展错误信息 278 8.4.3.其他工具278 8.5.小结 279 第9章.资源泄漏 280 9.1.什么是资源泄漏280 9.2.高层流程 280 9.2.1.步骤1:找出潜在的资源泄漏 281 9.2.2.步骤2:什么东西正在泄漏 282 9.2.3.步骤3:初步分析 282 9.2.4.步骤4:资源泄漏检测工具 282 9.2.5.步骤5:制定回避策略 283 9.3.资源泄漏的可重现性283 9.4.句柄泄漏 284 9.4.1.存在泄漏的程序 285 9.4.2.步骤1和步骤2:它是不是一个 句柄泄漏 286 9.4.3.步骤3:初始分析 287 9.4.4.更复杂的程序290 9.4.5.步骤4:利用泄漏检测工具 292 9.4.6.句柄注入与!htrace 298 9.4.7.步骤5:为句柄泄漏制定回避策略 300 9.5.内存泄漏 301 9.5.1.一个简单的内存泄漏 301 9.5.2.步骤1和步骤2:是否存在泄漏, 以及泄漏的是什么资源 302 9.5.3.步骤3:使用内存检测工具 303 9.5.4.步骤4:回避策略 322 9.6.小结 322 第10章.同步 323 10.1.同步的基础知识 323 10.1.1.事件 323 10.1.2.临界区 325 10.1.3.互斥体 329 10.1.4.信号量 330 10.2.高层流程 331 10.2.1.步骤1:识别问题的征兆 331 10.2.2.步骤2:转储所有线程331 10.2.3.步骤3:分析线程中的同步问题332 10.2.4.步骤4:修复问题334 10.2.5.步骤5:制定回避策略334 10.3.同步情况 334 10.3.1.死锁 334 10.3.2.第1种孤立临界区情况—异常 338 10.3.3.第2种孤立临界区情况—线程 结束 343 10.3.4.DllMain函数的注意事项 347 10.3.5.锁竞争 353 10.3.6.管理临界区 358 10.4.小结 361 第三部分.高 级 主 题 第11章.编写定制的调试扩展363 11.1.调试扩展简介 363 11.2.调试扩展示例 365 11.2.1.调试扩展模型 369 11.2.2.调试扩展示例的需求 371 11.2.3.头文件和代码组织 372 11.2.4.调试扩展的初始化 374 11.2.5.调试会话状态的变化 379 11.2.6.KnownStructOutput 379 11.2.7.退出调试扩展 379 11.2.8.Help命令的实现 380 11.2.9.dumptree命令的实现 381 11.2.10.KnownStructOutput函数的实现 384 11.2.11.取消命令的实现387 11.2.12.版本 389 11.2.13.调试扩展的构建389 11.3.小结 390 第12章.64位调试 391 12.1.Microsoft 64位系统 391 12.1.1.操作系统简介 392 12.1.2.在WOW64中运行的32位程序 393 12.2.Windows x64带来的变化395 12.2.1.第1章—调试工具简介 396 12.2.2.第2章—调试器简介 397 12.2.3.第3章—调试器揭密 407 12.2.4.第5章—内存破坏之一—栈 411 12.2.5.第6章—内存破坏之二—堆 411 12.2.6.第7章—安全 412 12.2.7.第8章—进程通信 413 12.2.8.第11章—编写定制的调试扩展414 12.3.小结 414 第13章.事后调试 415 13.1.转储文件基础 415 13.1.1.通过调试器来生成转储文件 417 13.1.2.通过ADPlus来生成转储文件 420 13.1.3.内核态转储文件的创建 421 13.2.转储文件的使用 423 13.2.1.转储文件的分析:访问违例 424 13.2.2.转储文件的分析:句柄泄漏 425 13.3.Windows错误报告 429 13.3.1.Dr.Watson 429 13.3.2.Windows错误报告的系统架构 434 13.4.企业错误报告 446 13.4.1.设置企业错误报告 447 13.4.2.通过企业错误报告来报告错误 449 13.5.小结 451 第14章.功能强大的工具452 14.1.调试诊断工具 452 14.1.1.分析内存泄漏或者句柄泄漏 453 14.1.2.编写定制的分析脚本 455 14.2.扩展命令!analyze 457 14.2.1.故障程序 457 14.2.2.分析结果 458 14.2.3.故障的跟进人员 462 14.3.小结 463 第15章.Windows Vista基础 464 15.1.第1章—调试工具简介 464 15.2.第2章—调试器简介 465 15.2.1.用户访问控制的副作用 465 15.2.2.启用内核态调试器 467 15.2.3.地址空布局的随机化 468 15.3.第6章—内存破坏之二—堆 469 15.4.第7章—安全性 473 15.4.1.用户访问控制 474 15.4.2.调试器中的UAC 475 15.4.3.注册表和文件虚拟化 479 15.5.第8章—进程通信 481 15.6.第9章—资源泄漏 482 15.7.第10章—同步482 15.7.1.轻量读写锁 482 15.7.2.条件变量 483 15.7.3.单次初始化 484 15.7.4.增强线程池 484 15.8.第11章—编写定制的调试扩展 484 15.9.第13章—事后调试485 15.10.小结487 附录A.应用程序验证器的测试设置488
在 Python 中,进程通信(IPC)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实现,包括共享内存、消息队列、管道、套接字等。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在进程传递数据或共享变量。 其中,共享内存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让多个进程共享同一块内存区域。在 Python 中,可以使用 multiprocessing 模块中的 Value 和 Array 类来实现进程共享变量。以下是一个示例: ```python import multiprocessing # 创建一个共享变量 shared_value = multiprocessing.Value('i', 0) # 定义一个函数,用于修改共享变量 def modify_shared_value(value): for i in range(10): with value.get_lock(): value.value += 1 print("Process {}: Shared value = {}".format(multiprocessing.current_process().name, value.value)) # 创建两个进程并启动它们 process1 = multiprocessing.Process(target=modify_shared_value, args=(shared_value,)) process2 = multiprocessing.Process(target=modify_shared_value, args=(shared_value,)) process1.start() process2.start() # 等待进程完成 process1.join() process2.join() # 输出最终的共享变量值 print("Final shared value = ", shared_value.value)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首先使用 Value 类创建了一个整数类型的共享变量 shared_value,并初始化为 0。然后,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 modify_shared_value,该函数使用 with 语句获取共享变量的锁,并对其进行加 1 操作。最后,我们创建两个进程并启动它们,等待它们完成后输出最终的共享变量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共享变量的操作中,必须使用 with 语句获取共享变量的锁,以避免多个进程同时修改同一变量的问题。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