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卫星制造行业深入研究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在微小/小卫星研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行业经营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发展的产业化程度显著提升,关键研制技术取得飞速发展。小卫星的应用范围全方位拓展,编队飞行技术逐步进入实用化阶段,产业能级提升,小卫星产品系列化、型谱化发展等几项鲜明的趋势已在当前国内小卫星研制、应用领域显现。国内微小/小卫星研制的主要参与者以航天科技集团下属企业和众多科研院校为主,行业总体的竞争格局可概括为两“大”对众“小”。预计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中国卫星(600118)仍将是国内微小/小卫星研制领域的领军企业,下属航天东方红卫星和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合计可继续占据高达3/4 左右的市场份额(按产值计算)。“十二·五”国内微小/小卫星总的市场需求达到50余颗,当前在研项目足以支撑研制微小/小卫星研制领域持续的快速成长。预计微小/小卫星在国内研制发射的航天器总数中的占比将以每年1%的速率继续稳步提升,五年间国内小卫星制造业可保持15%左右的稳定成长势头。

    一、国内现代小卫星研制的发展历程
    1、国内现代小卫星的研制起步
    由于小卫星具有功能密度高、灵活性强、研制周期短、开发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当前全球空间技术领域的三大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之一,尤其是以编队或星座方式协同飞行的小卫星星座更是受到全球宇航界的青睐。以陈芳允院士于1992 年提出对地观测小卫星7 星星座和1994 年提出全球移动卫星信息系统(GMSIS)的建设设想为重要标志,国内现代小卫星的研究工作于1990 年代初开始起步,1999 年5 月10 日我国首颗现代小卫星实践五号成功发射。与国外相比,总体上我国现代小卫星研制的起步时间要滞后约15 年。细分领域中,国内在皮星/纳星(1~10kg)领域的研发起步较晚,相关研发工作开展于2000 年前后。首颗纳星清华“纳星一号”2004 年4 月18 日成功发射,首颗皮星浙大“皮星一号”2007 年5 月25 日发射升空。1990年代中后期起国内开展对微小卫星(≤100kg)的研究,首颗100kg 以下的微小卫星“创新一号”于2003 年10 月21 日发射成功。
    2、国内现代小卫星研制领域发展历程回顾
    虽然起步落后,但是此后发展的速度、应用水平提升的势头却非常迅猛。1990 年代以来,小卫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先后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计划)和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的重点攻关课题。历经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在微小/小卫星研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五”计划开始,国内每年都有微小/小卫星产品投入发射、交付,且发射数量呈逐年快速递增之势。从实践五号成功发射至2011 年底,国内共有10 家厂商/机构研制发射了45 颗各类微小/小卫星(并从英国SSTL 公司进口了2 颗),占同期国内研制发射航天器总量(117 颗/艘)的38.46%。从细分种类来看:按重量划分,皮星/纳星(1~10kg)有3 颗,微小卫星(≤100kg)有8 颗;按应用领域划分,69%为军用,余下用于技术演示验证、空间科学和对地遥感的微小/小卫星分别占11%、9%和9%;按下游用户划分,国产小卫星的用户群体基本分布于军方(69%)、科研院所(16%)和政府部门(13%)之中。

    二、欣欣向荣的宇航细分市场(Niche Market)
    1、经营规模实现快速增长
    国内小卫星研制领域当前年均在研型号项目超过30 个、发射交付量5~6 颗,每年研发与采购的市场规模在25 亿元左右,在航天器制造业年产值中占比约20%。过去5 年,国内小卫星研制发射数量的年均增速达到16.47%,超出同期航天器发射总量的增长(14.55%)。过去5 年,行业产值实现了年均19.84%的较快增长,同样超越了航天器制造业同期年均14.58%的增速。行业成长的驱动因素一方面来自于全球航天领域内小卫星蓬勃兴起的共因——技术进步与需求拉动,另一方面缘于国内空间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航天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助推。细分领域中,皮星/纳星(1~10kg)和微小卫星(≤100kg)研制领域由于进入技术门槛低、研制费用低廉,特别适合于科学试验、技术演示验证、教学科研等飞行任务,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开展空间技术研发适宜的切入点,近来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但限于研发起步较晚、技术性能尚不足以支撑规模化业务应用,这两个领域国内的发展程度较为有限,当前的市场容量仅分别在数千万和2 亿元左右;相比于皮星/纳星(1~10kg)和微小卫星(≤100kg),小卫星(100~1,000kg)开展业务化服务的成熟度更高、市场应用价值更大,因此当前国内该领域发展的产业化程度最高。
    2、发展的产业化程度显著提升
    经历过去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快速发展,国内小卫星研制领域当前正处于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的阶段,以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为首的国内厂商的研产模式已由单星研制向“多品种、小批量”研制发射转变,产品系列化、型谱化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产品种类逐步齐全。以航天东方红卫星、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所研制的微小/小卫星产品已在国民经济和国防领域得到了规模化应用。
    3、关键研制技术取得飞速进展
    整星研发的技术里程碑:1999 年5 月10 日成功发射的实践五号是国内首颗采用公用平台技术的现代小卫星;2004 年4 月18 日成功发射“试验卫星一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卫星平台的三线阵CCD 立体影像航天摄影测量技术;2012 年5 月10 日成功发射的“天拓一号”是全球首颗将将电源控制、星务管理、姿态确定与控制和测控数传等核心功能部件全部集成在单块电路板上的单板纳星。
    有效载荷、结构、热控制、姿轨控、电源、数管、通信、测控和推进等关键细分技术领域的进展:近年,国内业界在星上元器件、部组件的小型化、低功耗,结构的轻量化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整星的有效载荷比由最初的20%提升至近70%;“十一·五”期间,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西安光机所等国内科研单位在星载三反光学系统研制技术上纷纷取得突破,将我国遥感小卫星的对地观测分辨率由5 米迅速提升至亚米级。2007 年搭载了我国首台三反式TDICCD 航天遥感相机的“遥感卫星二号”成功发射。

    三、小卫星研制产业链结构
    典型的卫星产业链包括研制、发射、卫星应用等几个环节。不同与大中型卫星,小卫星下游应用市场的成熟度较低、相对规模较小,因此设计研制环节就凸显出其作为产业链中产业利润攫取者的核心位置。
    1、“以载荷为中心”的小卫星设计研制
    通常根据完成功能不同,卫星分为卫星通用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小卫星研制就包括了单机、分系统及有效载荷研制和小卫星平台、整星研制两部分。
    单机、分系统及有效载荷研制:一般地,星上部组件、分系统及有效载荷的采购费用约占整星造价的3/4 左右。在国内,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8511 所、中科院、中电科、北航、哈工大等是主要承制单位。目前,宇航级元器件和部组件产品尚未实现全部国产化,国内航天器研制所采用的宇航级微电子元器件还是主要依赖进口。当前进口元器件约占整星所用元器件数量的10%~20%,关键元器件的进口比例则高达70%以上。部组件产品仍需从德国进口星敏感器,从俄罗斯进口控制力矩陀螺、微波功率放大器,从加拿大/英国进口光学遥感器用CCD。近年来国内科研单位在姿态敏感器、姿控执行机构、星载计算机等关键部组件上的国产化工作已取得明显进展。在元器件和部组件产品上,小卫星研制出于成本和研制周期控制的目的相比大中型卫星更多的采用工业级或商用级的COTS(成熟货架)产品是国外业界通行的做法,特别是在皮星/纳星研制领域。以国产产品为例,由航天科工卫星公司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制的“纳星一号”采用了40%的商用器件,由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拓一号”单板纳星的元器件 90%以上为工业级元器件。
    近年星上关键部组件/元器件国产化工作的主要进展表
    研制机构          星上关键部组件/元器件    应用整星型号    发射时间
    清华大学          数字式微太阳敏感器       实践九号        2012.10.14
    高精度微星敏感器  新技术                   验证一号        2012.11.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磁悬浮反作用飞轮         实践九号        2012.10.14
    航天803 所        星敏感器                 试验四号        2011.11.20
    航天513 所        国产BM3803MG 星载计算机  试验四号        2011.11.20
    航天510 所        氙离子推进器             实践九号        2012.10.14
    航天801 所        霍尔推进器               实践九号        2012.10.14
    小卫星平台、整星研制:国内微小/小卫星研制的总体单位目前主要有中国卫星(600118.SH)研制业务的经营主体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和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等。
    2、“不菲”的发射费用和合适的搭载机会成制约
    国内现有为微小/小卫星提供发射或搭载发射服务的主要小型发射载具是由航天科技集团下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丙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丁、长征四号乙/丙运载火箭。除了军用型号,较多时候微小卫星/小卫星是作为piggyback进行搭载发射。考虑须适应主星的发射条件、对载具的技术状态影响降到最小等限定因素,可供选择的搭载机会并不多。新一代运载火箭产品型谱中规划的中型运载长征六号、固体小型运载长征十一号服役后有助于改善这一状况。由于工作轨道多处于500km 以上太阳同步轨道(SSO),目前国内微小/小卫星的发射任务主要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承担。小卫星当前单位有效载荷的发射费用约在2~4 万美元/kg,皮星/纳星(1~10kg)的发射费用不超过100 万美元。相比较为低廉的造价,数百乃至上千万的发射费用成为项目开发不小的负担,其进一步降低将有力地推动微小/小卫星应用的普及。
    3、稚嫩的下游应用市场
    技术进步推动的性能提升、功能完善令小卫星应用的触角几乎已经延伸到了所有传统大中型卫星所涵盖的领域,但当前仍更偏重于技术演示验证、空间探测、空间科学研究等方面。全球范围内,小卫星在应用市场总体规模、发展的商业化/产业化程度上尚无法与卫星应用市场整体相提并论。国内在卫星应用市场的产业化程度、成熟度远
    逊于国外水平的情况下,小卫星应用的发展状况更是如此,当前有限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政府部门。作为国内最早实用化和当前最主要的细分应用领域,微小/小卫星遥感在军事领域已得到规模化应用。而由于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商用遥感卫星,以“北京一号”、“环境一号A/B 星”、“天绘一号01/02 星”、“遥感卫星二号”等小卫星为数据源的民用遥感数据市场的产业化、商业化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国产遥感卫星数据供应商仅有北京宇视蓝图、广东精一规划信息科技等寥寥几家。民用和商业卫星遥感影像市场上,国产卫星数据在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产品上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因此能够在该细分市场占据主要份额。而北京同天视地、北京视宝、国遥新天地等公司代理的IKONOS、COSMO-SkyMed、Pleiades 1A、Spot 6、EROS-B、OrbView-3等国外商业卫星数据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市场上拥有绝对垄断地位。在通信、导航领域的应用当前仅限于军用低轨存储转发通信,民用领域的应用尚未开展。
    总的来看,国内小卫星产业链当前的整体规模约为35 亿元,其中小卫星研制、发射和小卫星应用三个环节的市场规模分别为25、7.5 和2.5 亿元。

    四、国内小卫星研制行业的业务模式
    1、主流的“哑铃”型经营模式
    已开始产业化发展的微小卫星(≤100kg)和小卫星(100~1,000kg)研制领域国内厂商主要采用“哑铃”型的开发模式:总体单位负责卫星总体设计,部分重要分系统如小卫星电源、测控和星务管理等的研制以及整星AIT(Assembly, Integration and Test)工作,提供整星产品。其他大部分分系统、部组件、元器件由科研院所、厂商等协作配套单位提供。皮星/纳星(1~10kg)的研制主体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呈现实验室的研发模式,研发力量以在读学生和教师为主,主要采用一体化、集成化设计研制方法,部组件、有效载荷的研制方面依靠内部科研力量自行进行与外部采购并重。由于缺乏工程化研制能力,用于测试和试验的基础硬件条件普遍薄弱,结构件的加工、组装和总装后的测试试验工作要靠外协完成。
    当前,国内业界对部组件、分系统的研制可以采用批量化生产方式,小卫星通用平台已可以进行有限的组批生产的研制方式,有效载荷根据任务需求定制化程度最高。
    2、相对简短的研制开发周期
    卫星型号(尤其是首发星)研制一般要经过完整的方案设计、初样研制、正样研制、卫星发射及在轨交付等四个阶段。初样阶段一般要研制电性星、结构星和热控星(可选)等初样星,完成星上各系统的电性能检测和接口匹配检查,静力加载、振动、冲击、噪声等力学环境试验以及空间模拟环境下的热平衡试验等。在正样研制阶段,根据地面试验的结果进行设计修改,研制正样飞行星。不同于大中型卫星,小卫星研制流程通常相对简化,在初样阶段可选择性地减少初样星的制造,测试和试验内容也相对简单。然而在国内,由于客户需求,产品可靠性仍是研制时追求的首要指标之一。因此,国内研制单位的做法相对偏保守,微小/小卫星的研制流程、冗余设计与测试试验内容基本上与大中型卫星并无二致。根据我们的统计,国内微小/小卫星产品首发星的研制周期在3~10 年不等,同系列后续星的研制周期平均在2~3 年左右。随着小卫星系列型号进入稳定的业务化运行阶段和研产模式转向小批量生产,研制周期可望进一步缩短至1.5~2 年,而皮星/纳星(1~10kg)则可在一年内完成所有研制工作。
    3、定价方式制约行业盈利能力
    当前,占69%下游市场份额的军方客户依旧按照《军品价格管理办法》对微小/小卫星整星产品采用传统的成本加成定价方式,在计价成本的基础上给予5%的合理利润。对于技术复杂、研制周期长、难度大的科研项目,原则上可以给予不超过计价成本5%的不可预见费。再考虑期间费用率,微小/小卫星整星产品的毛利率通常在10%~15%、净利率在5%;民用微小/小卫星产品当前主要以政府部门采购为主,产品定价方式通常比照军星产品。目前,国内代表性微小/小卫星产品的单价通常在5~15 万美元/kg,平均单价约为10 万美元/kg。
    有效载荷的定价方式类同整星产品。由于当前国内业界较多采用以有效载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型号的方案设计工作主要围绕有效载荷进行,且有效载荷研制单位的数量相对有限。因此,其议价能力往往强于从事整星研制的总体单位。而军方审价通常不会深入到配套部组件、分系统的层次,部组件、分系统产品较易获得更高的盈利能力。

    五、国内小卫星研制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
    当前,国内小卫星研制、应用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比较鲜明的发展趋势:
    1、小卫星的应用范围全方位拓展
    目前,小卫星的发展已至第三阶段——推广应用阶段。近30 年来,全球范围内小卫星在各领域的应用已全方位展开,包括遥感、通信、导航、技术演示验证、空间探测、空间科学研究等。与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截至2011 年底,国内在轨运行小卫星的应用领域已涵盖了遥感、空间探测、技术试验、通信等多个方面。如:有用于对地观测的“海洋”系列、“环境”系列、“遥感”系列,用于空间探测和技术验证的“探测一号/二号”、“”探索一号/二号、“实践五号”、“实践六号”、“萤火一号”及用于低轨数据转发通信的“创新一号”和业余无线电通信的“希望一号”。不过,与国外相比,国内在小卫星商业化应用、下游用户构成的多元化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高分辨率对地遥感、低轨数据通信和移动通信等商业化应用领域差距明显,这些领域的应用一旦实现突破,将为国内小卫星研制领域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成长空间。
    2、编队飞行技术逐步进入实用化阶段
    技术推动与需求牵引共同促使小卫星应用呈现另一明显的趋势——小卫星星座和编队飞行技术。在微/小卫星技术、轨道控制技术、星间链路/组网通信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发展推动下,卫星编队飞行这一全新的航天器空间在轨运行模式概念于1990 年代后期提出。由功能简单的多颗小卫星协同进行编队飞行所构成的分布式小卫星系统(Distributed Micro Spacecraft System)突破了传统单颗卫星的尺寸限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卫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弥补不足。相比单颗大中型卫星,分布式小卫星系统具有更高的适应性、重构性、冗余性和系统自主性,更低的系统寿命周期费用,扩展了单星的应用模式、提升了空间应用系统的任务效能,可显著拓展测量基线、缩短成像重访时间、大幅提升时间分辨率,甚至可实现接近实时(时间分辨率为零),从而解决了以往空间探测任务中存在的时间、空间分辨率难以两全的问题,满足了战场、灾情、洪水、火灾等对地观测领域的需求,在深空探测、科学试验、对地立体观测成像、移动通信、导航定位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从功能实现和性价比角度出发,卫星编队(星座)将是最佳选择,是当前小卫星研制领域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卫星编队飞行技术目前逐步从概念设计、方案论证的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到关键技术确认、飞行演示验证的应用阶段,全球范围内已有一些具有任务背景的空间应用项目提出。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始于2000 年前后,由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制、2008 年成功发射的“伴星一号”可看作卫星编队飞行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而由航天东方红卫星研制、2010 年成功发射的“遥感卫星九号”小卫星星座标志着国内卫星编队飞行技术研究进入飞行演示验证阶段,为今后卫星编队飞行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在轨工程经验。预计到2015 年左右,国内外具有实际应用的任务型号将陆续发射,逐步进入比较成熟地业务应用阶段。
    一旦小卫星编队飞行技术步入实用化阶段,将显著拓展空间科学试验、对地观测、深空探测等小卫星现有应用并开拓电子侦察、区域间歇导航定位、地球同步轨道实时高分辨率光学成像等新的应用领域,为小卫星研制和应用开辟新的成长空间。
    3、产业能级提升,小卫星产品系列化、型谱化发展
    2000 年航天清华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和2001 年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相继组建成立揭开国内小卫星研制领域产业化发展的序幕。与国内航天工业总体发展趋势一致,随着产业能级的提升,“十一·五”计划期间小卫星研制领域也开始由以往的“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以航天东方红卫星所研制的国内首个小卫星星座“遥感卫星二号”系列代表,从“遥感卫星四号”(2008 年发射)开始,国内微小/小卫星系列产品步入稳定的业务化运行阶段。与此相适应,行业研产模式由单星研制逐步向多品种、小批量研制发射转变。业务化服务能力的成熟、研产模式的转变对行业订单流的稳定、持续和产品毛利率的提升有明显助力。
    起步伊始,国内各研制单位即借鉴国际成熟经验普遍采用通用平台的设计方法,微小/小卫星研制呈系列化、型谱化的发展。目前为止,国内已基本形成可覆盖在1~1,000kg 量级的各类微小/小卫星产品。主要的微小/小卫星通用平台有自研的CAST1000(A/B/C)、CAST2000(968/2000)、CX-1、SAST100 和引进自法国的PROTEUS平台,基于这些平台已开发出的典型产品系列包括:“海洋一号”、“实践六号A/B 星”、“实践十一号”、“环境一号”、“创新一号”、“遥感卫星二号”和“遥感卫星九号”等,可满足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空间探测、技术演示验证、低轨数据通信等多种军民用领域的需求。当前在研的CAST3000、CAST4000 等新一代微小/小卫星通用平台将在姿轨控精度和轨道机动能力方面较前代产品有质的提升,显著缩小国内遥感小卫星平台产品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幅增强国产小卫星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六、国内小卫星研制领域的竞争格局
    1、“一枝独秀”的行业竞争结构
    2000 年前后,创新体制的国内小卫星产业化发展主体航天清华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和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相继组建。随后,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成立、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涉足深空探测小卫星研制,加上较早介入该领域的哈工大,基本上奠定了国内小卫星研制领域当前的竞争格局。行业现已形成每年研制出厂15 颗微小/小卫星的研发能力。其中,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已具备微小/小卫星批量化、产业化研制能力。2012年年底,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的研产基地深圳卫星大厦将竣工、明年投入使用,届时将形成各类微小/小卫星产品6~8 颗/年的研制能力、4~5 颗/年的出厂能力。未来3~5 年,国内从事微小/小卫星研制的厂商/机构将以每年1~2 家的速率增加,但绝大多数为不具备产业化能力的高校、科研院所。“十二·五”期间,国内微小/小卫星研制出厂能力将保持在20 颗/年。
    国内微小/小卫星研制的主要参与者以航天科技集团下属企业和众多科研院校为主,行业总体的竞争格局可概括为两“大”对众“小”。两“大”是国内微小/小卫星研制的国家队——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中国卫星(600118.SH)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1999~2011 年,以发射数量计,中国卫星(600118.SH)占有国内微小/小卫星研制领域67%的份额;以产值计,占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众“小”以国内的科研院所、大学为主,包括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浙江大学、哈工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航天科工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主要涉足皮星/纳星(1~10kg)和微小卫星(≤100kg)的开发。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机构单位意欲进军这一领域,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工大、南大、南京理工、上海交大、北京大学等。
    按产品领域细分,皮星/纳星(1~10kg)研制领域完全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天下,该领域当前的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致力于该领域研发的机构中浙大为主要的研制单位;微小卫星(≤100kg)研制领域的参与者主要有中国卫星(600118.SH)的子公司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行业的主战场——小卫星(100~1,000kg)研制领域由中国卫星(600118.SH)下属的航天东方红卫星和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两强角逐。
    2、国内现有研制单位全面检阅
    【中国卫星(600118.SH)】国内微小/小卫星研制领域的主导厂商,下属研制业务经营主体航天东方红卫星、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是国内具有微小/小卫星工程化、产品化研制能力的少数几家单位之一。与国内其他小卫星研制厂商/单位相比,在行业关键成功要素——工程化研制能力、产品开发经验、研制测试条件、产品项目管理、质量控制体系、产品系列化和型谱化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是全方位和显著的。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传统优势产品为气象、电子侦察、遥感等系列大中型卫星,研制发射过的小卫星不过“实践六号A”(01~04 星) 和“萤火一号”等数颗。不过在其最新卫星型谱中规划了SAST100 小卫星通用平台,而发射重量在800~1500kg 的SAST1000 平台亦可用于小卫星研制任务。同为传统的国家级航天工业企业,在宇航产品研制的组织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卫星研制能力、总装测试条件等方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并不输于中国卫星(600118.SH)。限于避免同业竞争的规定,通过集团内部的协调安排,相信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基本上不会将小卫星研制列为主要产品、业务发展方向,但在遥感、深空探测等个别型号项目上与中国卫星(600118.SH)形成竞争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继传统航天专业单位后国内较早开展小卫星研制的机构,其前身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小卫星工程部。中科院下属的上海技物所、长春光机所、西安光机所等机构具备较强的星上载荷科研实力,是传统的宇航型号有效载荷的配套单位,航天器有效载荷的研制能力较航天科技集团还要强。同时,中科院是我国空间科学及其卫星工程项目的总体单位。由此,在星上载荷配套体系和空间科学卫星项目获取方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具有天然的优势。通过“创新一号”01/02/03 星、“伴星一号”的研制发射、整合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的通用小卫星平台及法国PROTEUS 平台的引进,其已形成涵盖100~1,000kg 微小/小卫星全系列的研制能力,具备卫星总装和一定的集成测试能力。除CX 系列低轨存储转发通信小卫星之外,其在研的小卫星项目还包括空间站伴飞小卫星、北斗MEO 导航卫星、转发式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导航卫星、中法“空间变源监视器”(SVOM)、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TanSat)、量子通信实验卫星、低轨通信星座等十余颗型号项目。总体来看,目前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在小卫星通用平台建设、型号系列化发展方面已达到相当水准,型号项目储备也已达一定规模。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已逐步成长为国内小卫星研制领域一支主要的竞争力量,已具备向行业主导厂商中国卫星(600118.SH)发起挑战的能力。
    【航天科工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国内首家小卫星产业化发展主体,成立之初与清华大学合作进行微小卫星研制,卫星的前期设计以清华大学为主完成,公司承担工程化设计与制造工作。先后与清华合作和独立研制完成了“ 航天清华一号”、“ 纳星一号” 和KT-1PS/KT-1PS2/KT-1PS3 载荷星5 颗微小卫星。不过从2004 年KT-1PS3 研制完成后,未能再争取到其他小卫星研制项目。虽然提出CASIC-100 小卫星的研制计划,但并未见到实质性进展,当前事实上已退出小卫星整星研制领域。没有持续的后续项目,小卫星研制的技术和专业无法得到继续积累,此前培养的研制能力和体系恐将逐步散去。
    【哈工大】进入小卫星研制领域的起点高,首星——“试验卫星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小卫星。在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支持下,取了小卫星的研制经验,初步建立起小卫星研制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集成测试能力。通过“试验卫星一号”、“试验卫星三号”的研制形成了自己的小卫星通用平台,后逐步进行系列化。与中国卫星(600118.SH)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这类传统的航天专业单位相比,在宇航产品研制的组织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方面仍略逊一筹;在有效载荷配套方面,也不具有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那样的优势,但总体研发能力在国内高校中无疑名列前茅。通过合资成立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在小卫星研制领域已与中国卫星(600118.SH)及空间技术研究院建立起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未来将继续独立承担试验卫星后续型号的研制任务。
    【浙江大学】并非传统上具备较强宇航学科教学、科研实力的高校。已有“皮星一号”和“皮星一号A”01/02 星三颗微小卫星研制发射记录。专门设立了浙江大学微小卫星研究中心,预计研制工作今后将主要集中于皮/纳卫星等公斤级微小卫星领域,在研的型号主要有“皮星二号”、参与欧洲QB50 项目的立方体卫星——ZJU CubeSat、微型手机卫星CellSat 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划打造空间微小型武器研究国防工程中心,以战术微小卫星为发展方向。基于空间技术研究院给予的技术支持,南航成功实现了其首颗微小卫星研制项目——“天巡一号”。基本上,南航当前只能算是国内小卫星研制领域的“行业新兵”、“初学者”,研制能力需经过后续成功的型号研制发射经历来验证。
    【国防科技大学】在宇航技术领域有一定技术积累,但近年才开始介入卫星整星的研制,在航天器总体设计方面的基础尚浅。2012 年成功实现了首星单板纳星“天拓一号”的发射,当前参与欧洲QB50 项目的立方体卫星在研。考虑到其现有科研力量和科研基础条件,未来皮星/纳星(1~10kg)将是其主要研发方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反作用飞轮、控制力矩陀螺、星敏感器等小卫星星上部组件研制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和实力,而在整星研制方面则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数十年宇航技术的积累,相信在微小卫星研制领域北航能够实现后来居上。自研的学生小卫星(BUAA-Sat)“奋飞一号”当前正处于正样研制阶段,计划于2014 年投入发射;与中国卫星(600118.SH)合作研制的空间天气探测微小卫星星座、亚太学生小卫星(APSCO Small Student Satellite)项目还未进入工程化研制阶段。
    【清华大学】国内在小卫星研制方面起步最早的单位之一,通过在航天清华一号小卫星项目中参与主承制商SSTL 的研制,以“付学费”学习的方式初步建立起微小卫星的研制能力和项目开发经验。在与航天科工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并不算很成功的四年合作后,经历数年沉寂,近几年微小卫星研制工作重新启动。“航天清华一号”、“纳星一号”的研制经历,未来将重点研发300kg 以下的微小卫星。在研中的型号包括多任务微小卫星(MTMS)、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Delft)合作研制大气环境监测小卫星FAST-T(计划于2014 年发射)等。
    【西工大】宇航学科具有传统优势的高校,在微小卫星姿轨控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和卫星应用技术等方面已开展长期的研究,积累了较多的工程经验,在微小卫星研制方面拥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已组建陕西省微小卫星工程实验中心,并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合作开展新型微小卫星技术研究。通过参与欧洲QB50 项目,以立方星“翱翔一号”(Aoxiang-1)研制为突破口,正式进入微小卫星研制领域。基于雄厚的研发基础,具有在微小卫星领域后来居上的潜力,计划在空间攻防对抗微小卫星方面占据国内重要地位。
    【南京大学】提出“江苏一号”小卫星和“一箭五星”太阳观测小卫星星座的研制计划。由于不具备宇航飞行器总体研制技术,预计将选择以有效载荷为切入点与具备整星研制技术和经验的单位合作开展研究。
    此外,还有参与欧洲QB50 立方星项目的南京理工(NJUSAT-1)、上海交大、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在随后数年将相继投身微小/小卫星的研制。
    3、新势力搅动行业竞争格局
    综合分析,预计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中国卫星(600118.SH)仍将是国内微小/小卫星研制领域的领军企业,下属航天东方红卫星和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在各自细分领域的市场统治力有升有降,合计可继续占据高达3/4 左右的市场份额(按产值计算)。在小卫星(100~1,000kg)研制领域,中国卫星(600118.SH)的子公司航天东方红卫星将面临来自于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挑战,现有的绝对垄断地位将有所削弱。凭借引进的PROTEUS 平台和在有效载荷配套、空间科学卫星项目获取方面的优势,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崛起的势头日益明显;而在微小卫星(≤100kg)研制领域,北航、西工大、南大等新晋单位的先后涌入将明显加剧市场的竞争强度。中国卫星(600118.SH)下属微小卫星产业化主体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随着研产能力的形成将逐步占领该领域主要的市场空间。在其之后,北航、西工大有望发挥自身优势迅速赶超,晋升成为主要的竞争力量;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皮星/纳星(1~10kg)领域,当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不会出现大的改变,参与者只会越来越多。

    七、国内小卫星研制领域发展前景
    1、“十二·五”航天工业再迎跨越式发展期
    经济实力提升增强对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催生了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下游空间应用民用市场可观的成长潜力,带动空间基础设施旺盛的建设需求。在“富国强军”思想指引下,中国国防预算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空间领域作为信息化战争争夺的制高点,“八·五”计划开始便成为国防建设投入的重点,并且力度还在持续加大。当前,我国每年用于空间领域的经费投入在国防支出所占比重为4%左右。到2020 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6~8%,意味着10 年间我国用于空间领域的经费投入年均增速将达到15%。
    远大的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目标
    适应需求,有关部门提出:“十二·五”末围绕国家及行业重大应用需求,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等重大专项建设为契机,建设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在保障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实现升级换代。经规划论证,“十二·五”末我国在轨卫星总数将达百颗以上,“十三·五”末要达到200 颗。
    规划目标指引航天工业稳健成长
    “十一·五”期末,我国在轨运行卫星有50 余颗。考虑国产卫星平均5 年左右的在轨运行寿命,要实现百颗在轨运行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发射总量相应地也将达约百颗。与“十一·五”相比,发射总量将倍增,年发射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
    2、国内微小/小卫星研制发展前景展望
    外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景气牵引,内有已渐成趋势性力量的行业成长驱动因素的助推,国内小卫星应用领域显示出旺盛的成长活力。在小卫星细分应用领域中,已得到规模化应用的军用遥感市场在国防预算支撑下继续保持旺盛需求,过去5 年军用遥感小卫星发射数量年均增长超过50%。而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民用遥感市场则显示出强劲增长的势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建设和小卫星将驱动;在通信、导航领域的应用当前仅限于军用低轨存储转发通信,民用领域的应用尚未开展。未来低轨实时移动通信、等领域应用的拓展和“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铺开,小卫星在通信、导航领域的应用将形成可观的成长潜力。汇总各行业/部门的需求计划,“十二·五”国内微小/小卫星总的市场需求将达到50 余颗,微小/小卫星研制领域的成长性将获得来自于市场需求强有力的支撑。行业发展趋势将推动微小/小卫星在国内研制发射的航天器总数中的占比将在现有38%的基础上以年均1%的速率继续稳步提升,因此可保守的预测出“十二·五”期间国内小卫星制造业将追随航天器制造业至少实现年均复合15%左右的稳定成长势头,年均在研项目超过40 个、发射交付量增至10 颗左右。在研的重要小卫星产品系列:“环境二号”、“海洋一号”、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军事气象小卫星星座、减灾小卫星星座等。
    细分领域中,以微机电(MEMS)和微光机电(MOEMS)技术为代表的微米/纳米技术的发展将持续推动卫星小型化的趋势,微小/小卫星的重量正从数百公斤向数十公斤乃至公斤级、公斤以下级的方向发展,微小卫星(≤100kg)、皮星/纳星(1~10kg)等各类小卫星逐级提升替换,皮星/纳星(1~10kg)、微小卫星(≤100kg)产业化、商业化应用将逐渐步向成熟,其市场应用价值的不断提升带动该类卫星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皮星/纳星(1~10kg)研制领域当前的市场规模虽然尚小,但拥有国内小卫星研制领域最具活力的成长力量,越来越多的院校、科研机构跻身其中。当前在研有10 个左右的型号项目,主要有参与欧洲QB50 项目的西工大“翱翔一号”(Aoxiang-1)、北航(BUSAT-1)、哈工大“紫丁香一号”(LilacSat-1)、浙大(ZJU CubeSat)、南京理工(NJUSAT-1)、上海交大、北京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8 所高校研发的立方体卫星(2015 年投入发射),以及浙大的ZDPS-2 和微型手机卫星CellSat。项目经费预算有限,而发射成本相对较高,开发项目难以找到合适的搭载发射机会是该领域发展所面临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微小卫星(≤100kg)的市场应用逐渐步入成熟,应用领域将由当前的技术演示验证迅速扩展至空间探测、对地遥感、数据通信、军事气象等,产业化发展主体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研产体系的建立将有效的激发、引领该领域成长潜力,当前在研的型号项目超过20 个,2015 年后陆续投入发射交付;小卫星(100~1,000kg),小卫星系列型号转入稳定的业务化运行和进一步拓展高分辨率对地遥感、空间探测、空间科学试验等应用领域,市场稳定增长。
    2、“十二·五”主要小卫星研制单位产品研制发射预测
    将继续保有市场领先份额中国卫星(600118.SH)当前的在研项目超过40 个,“十二•五”期间将要完成研制投入发射的重要在研军民用小卫星项目有:遥感卫星系列、“环境二号”、“海洋一号”、军事气象小卫星星座、减灾小卫星星座等。五年间可实现年均6 颗微小/小卫星产品的研制交付。在小卫星(100~1,000kg)研制领域有望挑战其统治地位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当前在研项目有十余颗,重要的在研项目有:北斗MEO 导航卫星、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中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TanSat)、量子通信实验卫星。根据项目研制进展,预计整个“十二•五”期间可完成5 颗小卫星的研制发射工作。

    八、拓展海外市场的潜力
    1、全球微小/小卫星研制的市场容量
    由于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持续不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受此困扰,全球卫星制造业成长动力不足。近5 年,全球卫星制造业年均产品交付量在120 颗上下波动、行业产值始终徘徊在120 亿美元左右。全球小卫星研制领域的表现多少也受到此种低迷状况影响,近5 年全球小卫星年均发射量约有50 颗左右,在各类航天器发射总量中所占比重在40%左右波动,每年总的市场规模维持在20~30 亿美元。虽然有着国防预算和政府部门对空间领域经费投入紧缩的预期,但在商业卫星市场强劲表现的带动下,未来5 年全球卫星制造业年均产品交付量、行业产值将呈稳健提升的势头。作为一种经济简便地进行空间开发的手段,有限的预算投入将驱使各国政府和军方更加关注小卫星在军民用空间项目中的应用,小卫星在卫星制造业整体中的占比有望稳中趋升。而全球星(Globalstar)、轨道通信(Orbcomm)、铱星(Iridiu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组网卫星更新换代工作启动、欧洲“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大规模部署、民用/商用高分辨遥感卫星发射交付的持续增长都将成为全球小卫星研制领域近期发展的推进器。
    看全球小卫星制造业具体构成,按重量划分,近5 年全球发射的小卫星中微小卫星(≤100kg)、皮星/纳星(1~10kg)各占约一成的份额,余下的为小卫星(100~1,000kg);按用途划分,近5 年全球发射的小卫星中一半左右用于技术演示验证和科学实验;其次是对地观测和通信,分别占有约1/5 的份额。
    2、竞争格局提供进入空间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为以中国卫星(600118.SH)为代表的国内厂商留下了较大的拓展空间。相比大中型卫星,小卫星研制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因此,全球小卫星制造领域的参与者数量众多,从事微小/小卫星开发制造的厂商、科研机构多达百余家,市场集中度较低,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和具有明显优势地位的垄断厂商。每年20~30亿美元的市场中,产销规模最大的企业 EADS Astrium/SSTL 当前的市场占有率也仅为15%左右。此种行业生态为象公司这类的后进厂商切入市场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
    3、竞争优势来自于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十余年发展的基础上,国内小卫星研制单位的研发能力和产品的性能、技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现有整星产品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除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之外的其他需求。但与SSTL 等国际领先厂商的产品对比,会发现整体上在诸下几方面国内的小卫星产品仍存在不小差距:
  功能密度比相对较低,系统集成技术和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同样是设计指标为地面分辨率0.5m 的遥感卫星,美国、以色列等国用300kg 重的小卫星就可以实现,而国内可能要用700、800kg 重的小卫星才能达到同等性能;
  微电子、微机电(MEMS)技术还处于萌芽状态,基于MEMS 技术的微型元器件的研发、空间领域应用水平落后,星载单机、分系统和有效载荷的小型化、轻量化、低功耗方面差距明显。简单对比,国内已发射质量最小的卫星“浙大皮星一号”重2.5kg。相比之下,美国2000 年1 月26 日发射成功的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署(DARPA)MEMS技术验证项目卫星OPAL PicoSats 仅重275g;
  卫星(星座)在轨自主运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国内在航天器型号项目中已实现在轨自主姿态确定与控制等具体的单项功能。以美国、欧空局为代表,通过“Deep Space-1”、Proba 等空间飞行任务的验证国外业界已具备了航天器在长时间不与地面联系的情况下自行处理各类故障、自行调整局部任务目标并完成总体任务的自主闭环控制能力;
  产品性价比不具明显优势。目前国内典型小卫星通用平台产品单价近10 万美元/kg,全球市场典型小卫星产品的报价则在5~20 万美元/kg。与之相比,国内产品并不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针对劣势,一方面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改进、升级换代。基于原有成熟的CAST2000 小卫星通用平台,中国卫星(600118.SH)选用新一代高速数传、二浮陀螺等最新部组件,优化平台的技术指标,首次采用整星侧摆技术,将设计寿命延长至5 年,打造出面向国际市场的专用平台——国际商用遥感卫星平台。同时,在CAST968、CAST2000 平台基础上,中国卫星(600118.SH)2007 年配股募资投向敏捷小卫星通用平台CAST3000 的研发。CAST3000 是公司专为高分辨率光学与雷达对地成像任务打造的第三代小卫星通用平台,是一款对标全球先进水平、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显著缩小了国内遥感小卫星平台产品在姿轨控精度和轨道机动能力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另一方面,单星产品竞争力有限的事实促使国内航天工业企业另辟蹊径,走差异化道路,寻求通过国家信贷优惠和能够提供卫星制造、发射、地面测控站建设、运营服务、商业项目融资、国际商业保险、技术培训及轨道与频率协调等“天地一体化”解决方案,建立起自身特有的非对称性竞争优势,2007 年以来成功实现数颗商业通信卫星的出口。小卫星产品同样可复制这一成功的成长路径。
    4、海外目标市场
    根据我国宇航产品已有的海外市场基础结合市场潜力分析,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白俄罗斯、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南非、印度尼西亚、秘鲁、伊朗、土耳其、埃及、泰国等国家有望成为国产小卫星产品出口的目标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内产品竞争力现状,对地观测、空间探测和空间科学试验小卫星是最具潜力的出口产品。由航天东方红卫星研制的出口委内瑞拉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VRSS-1)于2012 年9 月29 日发射成功,是继大型同步轨道通信卫星之后我国首次实现遥感卫星和小卫星整星的出口。

    九、重点上市公司
    近期行业的价格中枢虽然跟随市场出现明显的向下修整,但是基于业绩成长性的估值指标显示行业当前的定价水平仍未到达具有安全边际的合理区间,行业估值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对此前数年错误的市场定位给予纠偏。
    重点上市公司
    中国卫星(600118):
    跻身全球一流小卫星研制厂商的起点
    年内公司向委内瑞拉出口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VRSS-1)是继大型通信卫星之后我国小卫星整星出口零的突破,使得公司微小/小卫星及其应用产品的国际市场拓展打开局面,为公司卫星研制和应用业务开辟出新的成长空间。
    以硬件设施和产销规模来衡量,公司已具备跻身全球一流小卫星研制厂商的基础条件。公司拥有全球范围内都数一流的研保硬件条件。当前小卫星研制业务的年销售收入业已达到约24 亿元(折合3.8亿美元)、年交付量在6 颗左右,规模仅次于EADS Astrium/SSTL,可与OHB-System AG、轨道科学公司等全球知名企业比肩。
    根据我国宇航产品已有的海外市场基础结合市场潜力分析,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白俄罗斯、南非、印度尼西亚、秘鲁、伊朗、土耳其、埃及、泰国等国家有望成为公司小卫星产品出口的目标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竞争力现状,遥感、空间探测和空间科学试验小卫星是最具潜力的出口产品。基于经由“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VRSS-1)验证的国际商用遥感卫星平台,公司后续巴基斯坦遥感卫星、阿塞拜疆遥感卫星和土库曼斯坦遥感卫星等出口项目将逐步落实并展开研制工作。
    新产品显著提升业务全球市场竞争力
    公司2007 年配股募资项目敏捷小卫星通用平台CAST3000 当前已完成研制工作并通过内部评审,预计平台首星——“试验卫星五号”将于明年发射入轨,对新平台的关键技术进行在轨飞行验证。
    微小卫星产业化基地形成研产能力
    新技术验证一号是控股子公司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研制的第二颗、独立抓总研制的首颗微小卫星产品,其发射交付标志着东方红海特已完全具备卫星总体设计、总装、测试、试验能力和独立的型号管理及科研生产管理能力。建设中的微小卫星研产基地深圳卫星大厦年底竣工、明年投入使用,届时将形成各类微小/小卫星产品6~8 颗/年的研制能力、4~5 颗/年的出厂能力。当前,东方红海特已形成由CAST50、CAST100、CAST150 微小卫星通用平台构成的覆盖200kg以下微小卫星的产品系列,预研中的项目主要有军用气象小卫星(6颗)、减灾小卫星星座(14 颗),未来5 年其微小卫星在研业务量即达到20 颗。依据项目研制进展情况,现有在研型号产品在2014 年后陆续进入批量交付阶段。
    研制业务持续稳健前行
    11 月25 日“遥感卫星十六号”3 星小卫星星座的成功发射为公司微小/小卫星研制业务全年的产品交付完美收官。2012 年全年公司共实现“天绘一号”02 星、“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VRSS-1)、“实践九号”A/B 星、“环境一号”C 星、“新技术验证一号”、“遥感卫星十六号”共9 颗微小/小卫星产品的成功发射交付,发射交付量超越2010 年的6 颗创出历史新高。公司当前微小/小卫星产品的研制业务量依旧饱满,海外市场的拓展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敏捷小卫星平台CAST3000 推出市场为卫星研制业务稳健成长提供有力支撑。按照在手型号项目的研制交付时间表,2013 年公司微小/小卫星研制业务的产品交付量将有所回落,预计全年将有“实践十一号”、“试验卫星五号”、“天绘二号”、遥感卫星等5 颗左右的微小/小卫星产品发射交付。
    8月公司提出配股方案,实施后对未来短期业绩将产生一定的摊薄效应。综合分析,公司2012~2014 年营收将分别实现43.02、52.24和67.11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有望达到2.68、3.32 和4.59 亿元,按最新股本全面摊薄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29、0.36 和0.50 元。
    奥普光电(002338):
    公司为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制的航空航天相机配套提供光机分系统。该业务当前为公司贡献20%左右的营收和超过15%的毛利,是公司三大支柱产品/业务之一。
    在空间光学领域,公司大股东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领先的行业地位。2009 年,公司及大股东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承担的“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先进制造技术”项目通过成果鉴定,项目的研发成功标志着国内突破了以大视场、高分辨率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的关键技术,使我国继美、法之后成为全球第三个能够独立、系统掌握天基大口径离轴三反系统及其核心光学元件制造技术的国家,推动我国航天遥感成像水平实现了由普查向详查、由窄视场向宽视场高分辨率的跨越。
    作为国内光学领域的鼻祖,长春光机所一直以来都是国内航天光学遥感相机的领先供应商,在中高分辨率可见光星载遥感相机市场占有近30%的市场份额,仅次于航天科技集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两家几乎垄断了国内中高分辨率可见光星载遥感相机市场。参研的空间任务项目主要包括:“试验卫星一号”传输型三线阵CCD 摄影测量相机、“天绘一号”的立体测绘相机光机分系统、“遥感卫星八号”离轴三反航天高分辨率光学系统,“神舟”五号、六号、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上的任务载荷等。
    由“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牵引的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大规模的建设将持续提升公司航天遥感相机光机分系统研制业务的经营前景。综合分析公司其他主营产品业务的发展走向,预计2012~2014 年公司将分别实现营收23,683.46、30,456.41 和37,266.10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有望达到5,385.40、6,886.80 和9,159.20 万元,按最新股本全面摊薄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45、0.57 和0.76 元。
    乾照光电(300102):
    公司主营高亮度四元素 LED 外延片及芯片和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外延片及芯片的生产和销售。公司生产的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外延片主要应用于空间飞行器电源和地面聚光,年产能超过3 万片。公司大功率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批产的转换效率为27.5~28.5%,最高转换效率达到29.5%。当前该产品占我国发射卫星所需高效太阳电池的50%~60%,是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11 所(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唯一指定的空间用高效太阳电池供应商,是国内唯一能够稳定大批量提供高效太阳电池外延片的公司。
    三年来,公司已完成研发项目6 个,为卫星发射配套提供了超过近4 万片的外延片,制作电池片超过10 万片。已成功地装备了包括JB-7、JB-8、QS-2、MS-1、“资源一号”03/04 星、“海洋二号”、TY-1 在内的多颗卫星,其中“资源一号”03/04 星已出口巴西;正在装备的卫星还包括探月二期、SY-2、LD-2、LD-3、“风云四号”、XX-11、XX-12 等。

  • 2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地理数据研究所是一个专注于地理数据的研究和分析的机构。该研究所致力于收集、整理和处理各种地理数据,并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它的目标是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和利用地理数据,为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有关地理现象和趋势的重要信息。 该研究所的主要任务包括: 1. 数据收集与整理:地理数据研究所收集来自各种来源的地理数据,包括地图、卫星图像、遥感数据、人口统计数据等,然后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和标准化,以便于使用和分析。 2. 数据分析与研究:研究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其他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它研究各种地理现象,如土地利用、自然资源分布、气候变化、人口迁移等,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建模,揭示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3. 解决实际问题:地理数据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各个领域的决策者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城市规划方面,研究所可以提供基于地理数据的土地利用规划建议;在环境管理方面,研究所可以通过分析地理数据,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和影响等。 4. 相关培训与咨询:研究所还提供相关的培训与咨询服务,帮助感兴趣的个人和机构学习和利用地理数据。这包括如何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何分析和解读地理数据等内容。 地理数据研究所的工作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各个领域的决策者提供了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促进了地理学科在学术和实践领域的发展。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