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与感”的思考与认识

    最近拜读了《小米内部营销手册--参与感》和《海底捞你学不会》这两本书,从两本书中都能体会到参与感在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说来惭愧,小米一代的手机我也用过,手机使用体验的确是比较快,但是之前对于小米的认识仅限于手机性价比高、硬件发烧友、营销策略好(饥饿营销战略)、手机经常会死机等等这些字眼,没有想到在这些背后有这么一个强大的营销策略。对于海底捞更是一无所知,只是听过,但是没有去过,连那里有店铺都不知道,有时间还真要去体验一下海底捞美味的火锅和那“变态”的服务,切身感受一下这本书中所讲的海底捞这个“家”的存在到底是怎么样的。

    从书的侧重点考虑,前者明确的讲述了小米公司创办与运营中充分体现了“参与感”的重要性,抓住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关键的参与者“用户”。而后者则重在强调海底捞这个“家”的存在,反而从侧面反映出了海底捞员工为了这个家能够更好而积极的参与到工作中、努力的去参与创新、参与到不同的岗位亲身体验、顾客参与的口碑营销等。其实不管是小米还是海底捞,参与感在一个企业里就是员工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或者是自己创办的,这样他们才能够全心全力的去做事,而且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事情做好。还有就是用户的参与和口碑宣传,因为不管是互联网企业和是传统行业,最终面向的都是消费者。服务好用户,他们就是你产品的活体广告;服务不好用户,他们也会将那些不好的方面口口相传给别人。古语有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个产品的优点不容易被人记忆,而缺点一旦展现在用户面前就难以消除,可能你需要花费数十倍的努力才能挽回。

    先来看一下小米的“参与感”,小米公司用4年的时间开发出了多款产品,这些产品都很好的迎合了市场的需要,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产品不要求你是最好的,但求性价比是最高的,老百姓可以得到实惠的东西自然都会去买。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没有那么多用户的参与,没有这些营销理念,我想也没有小米的现在。雷军那句“站在台风口上,猪也会飞”成了当下互联网比较热门的语录,细细琢磨一凡,其中还真有些值得我们这些产品开发着们去深思的道理。
  首先,这句话道出了互联网发展之快,要想跟着发展的浪潮不落后,就要顺势而为,而且还要不断创新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其次,这句话也反应了另外的一层意思,那就是把你放在台风口上,你不想飞也不行,台风自然会推动你去向前飞。就像小米MIUI的开发,这些开发都有用户的参与,几十万的用户就像是台风一样,每次MIUI的发布这些体验的用户都会有很多问题反馈,开发者们不用公司管理层去告诉他们产品有什么问题,这些用户自然会推动着他们去修复这些BUG,同时不断的去优化产品。
  再次,这句话还反应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一个公司每个人都可以把工作做好,在一个家庭中每个人也可以做好自己,关键就看推动力够不够。如果你的上司给你好的平台和好的收入,你完全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即使能力不足也要不断的提高,如果做不好主要不是对不起公司和老板,主要是对不起你自己。我们工作是为了赚钱养家,家人是我们每个人一定去关心和照顾的,一家上下老小需要你养活,这个动力足够你去奋斗了吧。这个动力反过来也是你积极工作的有力支撑。
    小米做产品的思维其实就是要“快”,快速开发、快速迭代、产品快速上市,这是和时间赛跑。慢工出细活固然是好,但是移动互联网这个时代不允许你慢,更新换代太快了,稍微慢一拍就会被打死在沙滩上。他们如何是做到这些快的,那就是开发者、用户一起参与到产品的整个过程中,组成了一个庞大而强有力的开发团队,这就相当于用户从头到尾都在使用产品,而不是像传统的开发到最后才给到用户,最终给出的产品还可能不能真正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小米一开始的受众用户就是这些“发烧友”,正是这些铁杆的“米粉”给了开发者们强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他们很大的帮助。这个在营销策略方面讲就是集中关键力量至一处,打开市场的突破口,有了忠实的用户后再扩大营销范围,这些粉丝用户也会成为产品潜在的营销人员。
 
    再来看下海底捞的“家”文化带来的参与感,看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海底捞创办者张勇的一些“创新”的想法,给员工一个家一样的环境,给员工一个公平的平台,给员工足够的权限和信任。那些世界上比较有名的企业咨询管理者们都无法理解他的这些理论,还有些同行去学习海底捞的这些管理理念都是失败而归。“家”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我们这些打工者背井离乡到大城市,目的就是为了养家糊口,给父母一个好的生活,给自己儿女一个好的家庭和教育环境。其实解释起来也很简单,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任何一个人生来就是坏的,那些坏人大都是因为父母没有给他们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没有好的教育环境,他们不知道好坏是如何分界的,一旦他们在社会上误入了他们以为的“好圈子”,就会使自己走上歧途,更有甚者给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与破坏,最终害人害己悔之晚矣。海底捞的员工大多都是农民工,没有多少文化,在社会上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什么公平可言。张勇说“在社会上他们无法得到公平的待遇,我也管不了,但是在海底捞我可以给他们我认为的公平”,他们有公平的晋升制度,只要你努力能力达到要求就可以晋升。在这个社会里到处都是充满了竞争,如果在公平的前提下,每个人为了职位的晋升和薪酬的提高都会努力去把工作做到最好。如果说在一个公司员工干多干少都一个样,试想员工的积极性能有多高。
要说前面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张勇给下属足够的权限,这点是任何一个管理者都无法理解也没有办法效仿的。其实这个是需要有前面“家”为基础的,有了这个家才有可能有这样的信任,这就是环境的影响力。权利大也就意味着压力大、责任大,人一旦有了责任感就会全身心的投入,自然也会有很好的收效。
 
    从这两本书学习了小米和海底捞,他们的成功固然是不可以复制的,但是这些理念是可以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注入一些新鲜血液的,从而也会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总结和思考。说到“参与”就意味者是组织的行为而非个人,“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这句话忘记是谁说的了,但是道理却很简单,那就是团队作战比个人单独行动得到更好的结果。一根筷子不管它有多结实也比较容易折断,但是一把筷子即使材质很差也不容易折断。我们在上学的时候最体现“参与感”的就是运动会,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会参加很多次的运动会,有一句经常说的话“重在参与”,我们并不会因为得不到好的名次就拒绝参加,因为我们知道这是集体活动,我们都是为了集体的荣誉而战。工作之后参加最多的可能就是开会与培训了,说实话大家都是比较讨厌开会的,开会就要汇报工作,还要做计划,搞不好还要在大会上被批评。这些还不足以让人产生厌恶感,至多是有心虚感怕工作没有做好,因为平时自己工作,开会把自己开放在所有同事面前。有的公司有太多的会议,而且开会大多都没有解决问题,有的会议主题都不是很清晰,浪费了所有人的时间。这样的会议多的是同事之间相互的指责埋怨,少的是相互的沟通与理解,没有人愿意参加。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恶,一听到要开会就觉得又要接受煎熬。这样的参与有什么作用,至多是人在会议心在外,时间花费了事情没有办成,结果是事倍功半。还有些管理者喜欢剥削员工的非工作时间开会,这里不是说不可以非工作时间开会,而是经常刻意去安排这样的会议,笔者有幸还真遇到一个“有才”的领导,利用中午员工的休息时间开会,开完会后还自我感觉很好,说了一句话“中午开会感觉很不错,还不占用工作时间”,参会的员工下午都在打瞌睡,埋怨为什么要中午开会而且工作效率极低。这样的会议,这样的参与我不知道能有多大作用,反正在我看来副作用更大吧。
 
    如何在工作中能提高我们的参与感,不管你是领导还是职员,也不管你的职位如何,只要用心参与到你的工作中,必然会取得好的成果。
    下面是我在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或者教训,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提高工作中的参与感:
    1、企业文化
     这个主要是需要公司的领导和人事部门去建立和不断丰富的,当然公司所有同事要积极地参与响应才行。技术是实力,文化就是底蕴、是环境,好的环境会使人不断改变和进步,也会反过来帮助创造更好的环境。

     比如说组织活动,平时工作同事之间的沟通比较少,活动能够拉近同事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障碍。
     再比如说征集信息,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的同时,也要适当的给予引导和一定的奖励。要让他们产生自愿参与的意识,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点子不是靠几个人的脑袋就可以想出来的,要集思广益。
     还有在公司一些日常的小事上面多为员工着想,多一份感动少一份埋怨,人都是有感情的,我想感性比理性来的更容易吧。
  2、荣誉感与成就感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个人与集体荣誉感,简单来说工作是为了生活,是为了公司付给我们的工资,要对得起我们的良心。但是如果单单为了这个还不能够,起码还不能够使你热爱工作并全身心的投入。你需要有荣誉感,它能够使你有较强的使命去完成工作,你有很好的目标性,你会感觉到是为自己工作。当你写好一个计划书并得到同事和上司的好评,你是不是有成就感。当你参与开发的产品被用户赞赏,你心中是不是无比的喜悦和欣慰。当你的一个好想法给同事带来方便也使公司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你会不会感觉自己做了这样重要的事情,以后还会去想着创新。
 3、组织培训
    经常组织团队培训,这个是思想交流的平台,知识共享的场所。培训能够使团队成员吸收新的知识,也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优势互补,增强团队凝聚力并提升整个团队的能力。
 4、岗位渗透
    公司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要包含一系列的工序,比如开发一款硬件产品,包括市场调研、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项目立项、开发、测试、生产、品质、组装、产品交付与用户培训、产品维护这么多的过程组成。这些环节都是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的,所以其中任何一个过程都不是独立行为,也不是只涉及到这个岗位上的员工,其他相关的岗位或者过程都要联系考虑。开发和测试的人员都要参与到需求分析,同时还要考虑生产过程的可行性以及方便性。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人员都可以参与到测试,这样可以把产品提前给到“用户”体验,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快速的迭代并不断改进。
5、企业员工相互理解
   企业和员工之间要形成一种紧密合作的模式,良好的合作是创建共赢的局面。很多公司人员流动性很大,团队组建比较困难,这样的公司没有办法积累人才财富。举个实际的例子,笔者曾经服务过的一个公司,公司半年软件开发工程师走了10多个,于是我总结了一下,发现这些人大都还是很不错的,问题在哪里?很明显是公司有问题,没有去了解和理解员工,把员工机械的当成打工的,人与机器的区别是人有大脑,每个人都不是傻子。要善用员工,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反过来说,员工也要理解公司的一些规章制度或者个流程,公司的这些事务也是要不断的去完善,需要每个员工都积极参与到公司的改革中。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