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内存关系的定义?
答:虽然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内存容量不断的扩大,但是仍不可能将所有用户进程和系统所需要的全部程序和数据都放在主存中,操作系统必须对内存空间进行有效合理的划分和有效动态的分配。所以,操作系统对内存的划分和动态分配,就是内存管理。
内存管理的四大功能?
答:1:内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由操作系统完成主存储器的内存分配和管理,免去了程序员分配内存的麻烦,提高编程效率
2:地址转换。多道程序的环境下,程序的逻辑地址和内存中的物理地址不可能一致,因此存储管理必须提供地址变换功能,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3:内存空间的扩充。利用虚拟存储技术或者自动覆盖技术,从逻辑上扩充内存
4:存储保护。保证各道作业在各自的存储空间内运行,互不干扰
进程运行的基本原理与要求?
程序的装入和链接
答:创建进程首先要讲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将用户源程序变为在内存中执行的程序,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编译。由编译程序将用户源代码编译成若干个目标模块
2:链接。由链接程序将编译后形成的一组目标模块,以及所需的库函数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装入模块
3:装入。由装入程序将装入模块装入内存运行
程序的链接方式?
答:程序的链接方式有三种,
1:静态链接。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目标模块以及他们所需要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

本文介绍了操作系统内存管理的内容,包括内存关系的定义、内存管理的四大功能、进程运行的基本原理及要求,详细阐述了程序的装入、链接方式、地址转换以及内存保护等关键概念。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7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