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种设计模式(10):责任链模式

一:责任链模式的定义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责任链模式的重点是在“链”上,由一条链去处理相似的请求在链中决定谁来处理这个请求,并返回相应的结果
        --->一般会有一个封装类对责任模式进行封装,也就是替代Client类,直接返回链中的第一个处理者,具体链的设置不需要高层次模块关系,这样,更简化了高层次模块的调用,减少模块间的耦合,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二:责任链模式的应用
        
         ●责任链模式的优点
                责任链模式非常显著的优点是将请求和处理分开。请求者可以不用知道是谁处理的,处理者可以不用知道请求的全貌(例如在J2EE项目开发中,可以剥离出无状态Bean由责任链处理),两者解耦,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责任链模式的缺点
                责任链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缺点:一是性能问题,每个请求都是从链头遍历到链尾,特别是在链比较长的时候,性能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二是调试不很方便,特别是链条比较长,环节比较多的时候,由于采用了类似递归的方式,调试的时候逻辑可能比较复杂。


三:责任链模式的注意事项
       ● 链中节点数量需要控制,避免出现超长链的情况,一般的做法是在Handler中设置一个最大节点数量,在setNext方法中判断是否已经是超过其阈值,超过则不允许该链建立,避免无意识地破坏系统性能。
       ● 作为请求者可以不用知道到底是需要谁来处理的,这是责任链模式的核心,同时责任链模式也可以作为一种补救模式来使用


四:责任链模式的实战
          ●在责任链模式中一个请求发送到链中后,前一节点消费部分消息,然后交由后续节点继续处理,最终可以有处理结果也可以没有处理结果,读者可以不用理会什么纯的、不纯的责任链模式
        ●这里也用到模板方法模式,在模板方法中判断请求的级别和当前能够处理的级别,如果相同则调用基本方法,做出反馈;如果不相等,则传递到下一个环节,由下一环节做出回应,如果已经达到环节结尾,则直接做不同意处理。


五:责任链模式的例子

【1】责任链模式的链条抽象类

package com.yeepay.sxf.template11;
/**
 * 责任链条接口
 * @author sxf
 *
 */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ndler {
    //下一个处理者
    private Handler nextHandler;
    
    
    //责任链条
    public final Response handleMessage(Request request){
        Response response=null;
        //判断处理等级
        if(this.getLeve().equals(request.getLeve())){
            //处理级别相符
            response=this.echo(request);
        }else{
            //不属于的处理级别
            //判断是否有下一个处理者
            if(this.nextHandler!=null){
                response=this.nextHandler.handleMessage(request);
            }else{
                //没有适当处理者,业务自行处理
            }
        }
        
        return response;
    } 
    
    //获取当前处理者的处理等级
    protected abstract String getLeve();
    //每个处理者都必须实现处理任务
    protected abstract Response echo(Request request);
    //设置下一个处理者
    public void setNext(Handler handler){
        this.nextHandler=handler;
    }
}

【2】责任链模式的请求包装

package com.yeepay.sxf.template11;
/**
 * 请求的封装
 * @author sxf
 *
 */
public class Request {
    //请求的等级
    private String leve;
    //请求内容
    private String requestContext;
    
    //有参数的构造
    public Request(String leve, String requestContext) {
        super();
        this.leve = leve;
        this.requestContext = requestContext;
    }
    public String getLeve() {
        return leve;
    }
    public void setLeve(String leve) {
        this.leve = leve;
    }
    public String getRequestContext() {
        return requestContext;
    }
    public void setRequestContext(String requestContext) {
        this.requestContext = requestContext;
    }
    
    
}


 

【3】责任链模式的响应包装

package com.yeepay.sxf.template11;
/**
 * 响应的结果
 * @author sxf
 *
 */
public class Response {
    //响应的内容
    private String responseStr;

    public String getResponseStr() {
        return responseStr;
    }

    public void setResponseStr(String responseStr) {
        this.responseStr = responseStr;
    }
    
}


 

【4】第一个责任者

package com.yeepay.sxf.template11;
/**
 * 父亲处理者
 * @author sxf
 *
 */
public class Father extends Handler {
    private String  leve="1";
    
    //返回处理等级
    @Override
    protected String getLeve() {
        
        return leve;
    }

    //处理请求
    @Override
    protected Response echo(Request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Father.echo(父亲已经处理===》)"+request.getRequestContext());
        Response response=new Response();
        response.setResponseStr("你的父亲已经处理的请求");
        return response;
    }
    

}


 

【5】第二个责任者

package com.yeepay.sxf.template11;
/**
 * 丈夫处理
 * @author sxf
 *
 */
public class Husband extends Handler{
    //丈夫处理等级
    private String leve="2";
    
    //获取处理等级
    @Override
    protected String getLeve() {
        return leve;
    }


    @Override
    protected Response echo(Request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Husband.echo(你的丈夫已经处理你的请求==>)"+request.getRequestContext());
        Response response=new Response();
        response.setResponseStr("你的丈夫已经处理你的请求");
        return response;
    }

    
    
}


 

【6】客户端

package com.yeepay.sxf.template11;

public class Clien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请求
        Request request=new Request("2", "我想出门逛街");
        //第一责任人
        Handler handler=new Father();
        //第二责任人
        Husband husband=new Husband();
        handler.setNext(husband);
        
        //找第一责任人处理
        Response response=handler.handleMessage(request);
        
        //处理结果
        System.out.println("ClientTest.main()"+response.getResponseStr());
    }
}


原文转载于 http://www.cnblogs.com/shangxiaofei/p/5140374.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