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素数的几种方法的总结

素数,又称质数,定义是: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的除数整除。


方法一

按照定义,从2到n-1判断有没有能整除n的数。如果有,则不是素数,否则,是素数

bool is_prime(int n){
    if (n < 2){
        return false;
    }
    int i;
    for (i = 2; i < n; i++){
        if (n%i == 0){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算法复杂度:O(n)


方法二

还是按照定义,不过是从2一直算到sqrt(n),这样算法复杂度降低了很多

bool is_prime(int n){
    if (n < 2){
        return false;
    }
    int i;
    for (i = 2; i*i <= n; i++){
        if (n%i == 0){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方法三

米勒拉宾素数测试的方法

米勒拉宾证明起来很麻烦(准确的说是博主也不会 -_-#)

直接上模板吧

int tab[]={2, 3, 5, 7};
long long qpow(int a, int b, int r)  //(a^b)%r  快速幂取模
{
    long long ret = 1, tmp = a;
    while(b)
    {
        if (b&1)
            ret = ret*tmp%r;
        tmp = tmp*tmp%r;
        b >>= 1;
    }
    return ret; 
}
bool  Miller_Rabbin(int n, int a)//米勒拉宾素数测试 
{
    int r = 0, s = n-1, j;
    long long k;
    if(n%a == 0)    return false;
    while((s&1) == 0)
    {
        s >>= 1;
        r++;
    }
    k = qpow(a, s, n);
    if(k == 1)  return true;
    for (j = 0; j < r; j++, k=k*k%n)
        if (k == n-1)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bool Isprime(int n)//判断是否是素数 
{
    for (int i = 0; i < 4; i++)
    {
        if (n == tab[i])
            return true;
        if (!Miller_Rabbin(n, tab[i]))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方法四

上面几种方法都只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素数,当需要判断1-n里面有多少素数时,就会很麻烦,有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就是Eratosthenes筛法

如果一个数是素数,那么这个数的倍数一定不是素数,就是这个思想,把所有的非素数都去掉

bool flag[N];
void fun(){
    long long i, j;
    for (i = 0; i < N; i++){
        flag[i] = true;
    }
    flag[0] = flag[1] = false;
    for (i = 2; i < N; i++){
        if (!flag[i])   continue;
        for (j = i*i; j < N; j += i){
            flag[j] = false;
        }
    }
}

算法复杂度O(n*log log n)
但是这个算法有一个冗余的地方:比如合数10,在枚举2的时候我们判定了一次,在枚举5的时候我们又判定了一次。因此使得其时间复杂度比O(n)要高。


方法五

我们可以知道,任意一个正整数k,若k≥2,则k可以表示成若干个质数相乘的形式。Eratosthenes筛法中,在枚举k的每一个质因子时,我们都计算了一次k,从而造成了冗余。因此在改进算法中,只利用k的最小质因子去计算一次k。
与Eratosthenes筛法不同的是,对于外层枚举i,无论i是质数,还是是合数,我们都会用i的倍数去筛。但在枚举的时候,我们只枚举i的质数倍。比如2i,3i,5i,…,而不去枚举4i,6i…,原因我们后面会讲到。

此外,在从小到大依次枚举质数p来计算i的倍数时,我们还需要检查i是否能够整除p。若i能够整除p,则停止枚举。

利用该算法,可以保证每个合数只会被枚举到一次。我们可以证明如下命题:

假设一个合数k=M*p1,p1为其最小的质因子。则k只会在i=M,primeList[j]=p1时被筛掉一次。

首先会在i=M,primeList[j]=p1时被筛掉是显然的。因为p1是k的最小质因子,所以i=M的所有质因子也≥p1。于是j循环在枚举到primeList[j]=p1前不会break,从而一定会在i=M,primeList[j]=p1时被筛掉

其次不会在其他时候被筛掉。否则假设k在i=N, primeList[j]=p1时被筛掉了,此时有k=N*p2。由于p1是k最小的质因子,所以p2 > p1,M > N且p|N。则i=N,j枚举到primeList[j]=p1时(没到primeList[j]=p2)就break了。所以不会有其他时候筛掉k。

同时,不枚举合数倍数的原因也在此:对于一个合数k=M*2*3。只有在枚举到i=M*3时,才会计算到k。若我们枚举合数倍数,则可能会在i=M时,通过M*6计算到k,这样也就造成了多次重复计算了。

综上,Eular筛法可以保证每个合数只会被枚举到一次,时间复杂度为O(n)。当N越大时,其相对于Eratosthenes筛法的优势也就越明显。

int primelist[N], primecount = 0;
bool isprime[N];
void eular(int n){
    int i, j;
    for (i = 0; i <= n; i++){
        isprime[i] = true;
    }
    isprime[0] = isprime[1] = false;
    for (i = 2; i <= n; i++){
        if (isprime[i]){
            primelist[primecount++] = i;
        }
        for (j = 0; j < primecount; j++){
            if (i*primelist[j] > n){
                break;
            }
            isprime[i*primelist[j]] = false;
            if (i%primelist[j]==0){
                break;
            }
        }
    }
}
  • 52
    点赞
  • 15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9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9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