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即组件对象模型,它是微软提出的一套开发软件的方法与规范。它也代表了一种软件开发思想,那就是面向组件编程的思想。
COM编程思想--面向组件编程思想(COP)
众所周知,由C到C++,实现了由面向过程编程到面向对象编程的过渡。而COM的出现,又引出了面向组件的思想。其实,面向组件思想是面向对象思想的一种延伸和扩展。因此,就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面向对象的思想吧。
面向对象思想是将所有的操作以及所操作的对象都进行归类(由class实现),而它的目标是要尽量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这也是面向对象相比面向过程最大的优点之一)。比如,有两个程序A和B都需要对class C的对象进行操作,那么class C的代码就可以重用了(即A和B都可以使用class C的代码)。但是,对于这一点,面向对象做得并不够好。还是举刚才的例子,程序A和B都要对class C的对象进行操作,那么,程序A和B的编程人员都必须将class C的代码拷贝过来,然后重新编译一次,这将是多么麻烦的事!况且,如果class C的代码没有公开,那这种重用就根本不可能实现了(除非程序A和B的编程人员和class C的编程人员是同一个人或者团队,但这样局限性就相当大了

本文深入探讨了COM(组件对象模型)的概念,包括面向组件编程思想、COM的优点以及核心概念——组件、接口和客户。COM通过将应用程序划分为独立模块,增强了软件的重用性和升级便利性,同时便于开发团队的分工协作。组件通过接口与客户进行通信,实现两者间的解耦。COM的实现原理包括组件的动态链接和通过CreateInstance函数创建组件实例。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05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