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的debug hook功能探究与改造--上篇

 Lua5.1提供了较为完善的debug库函数,其中的sethook可以让用户自己设置hook函数来监控程序的某些运行行为,这包括:调用 函数,从函数返回和将要运行新的一行代码,每当这些事件(event)发生时hook函数都会被调用。读者可以试试 monitor_v1.lua, 它是debug hook功能的一个简单应用。require导入该文件后便得到一个名为monitor的扩展库,里面只有一个register函数, 原型为:monitor.register([thread,] func)。调用它后系统便能够监控func函数在thread线程(如果没有指定就是指 调用monitor.register函数时所在的当前线程)中的调用和返回事件:每当事件发生时就打印受监控函数的所有局部变量的名字和 值。请看这段程序:
require("monitor_v1")

function sum(x,y)
    y = 88
    return x + y
end

monitor.register(sum)

sum(4,5)
  

它运行后的输出是:
sum->function: 003D9658 , `call' event
local variables are:
----------------------
x       4
y       5
(*temporary)    nil
(*temporary)    table: 003DA688


sum->function: 003D9658 , `return' event
local variables are:
----------------------
x       4
y       88
(*temporary)    92
(*temporary)    table: 003DA688
  

有关x、y的信息很容易理解:它们是传入的实参,在入口处分别为4和5,在出口处则为4和88(y的值在函数体内被更改)。但是 另外两个名为`(*temporary)'的东西是什么呢?为了解释这个问题,先让我们来多了解一点Lua虚拟机的秘密。

同大多数语言一样,Lua也用栈来实现各种过程调用。栈分为调用栈(call stack)和数据栈(data stack),虚拟机会为每一个被 调用的函数在数据栈上分配一块属于它们自己的连续区域以便存放参数、自定义的局部变量、临时变量和返回值,这就是函数的 栈框架(stack frame)。调用栈的每一层保存的是与该层对应的函数的执行信息(包括函数的元数据、栈框架的起始和结束位置、 子函数调用的返回地址等),调用栈与数据栈的精确配合是程序正确运行的基本前提。Lua5.1的官方实现用了一个容易让人迷惑的 名字--寄存器(register)来指代栈框架上的存储单元:从框架的基址(base)开始,依次是0号、1号、2号.....寄存器。由于 寄存器就是框架上的存储单元,所以调用栈上不同层的函数的同一序号寄存器指代的并不是同一个栈单元,这点务必弄清。为了方便, 接下来的行文将用栈特指数据栈,用R(X)表示序号为X的寄存器或寄存器的内容,读者根据上下文应该很容易判断它的具体指代。 一个Lua函数可以有多条执行路径,这导致一个函数在每次被调用时使用的栈框架尺寸有可能发生变化,但其中最大的栈框架的大小 完全能够在编译期确定,并且由于该值对将来程序的运行很有帮助,所以每一个编译后的Lua函数都包含了这条信息,官方实现把它 称为maxstacksize。在准备函数调用时虚拟机会根据它的maxstacksize预先分配相应大小的栈框架,这样既能保证这个栈

  • 1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