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多态是指通过单一的标识支持不同的特定行为的能力。C++所支持的多态从绑定时间来看,分为静多态和动多态,也称为编译期多态和运行期多态。下面我们来分别看一下它们的特点。
动多态在C++中是通过虚函数实现的,即在基类中存在一些接口(一般为纯虚函数),子类必须重载这些接口。这样通过使用基类的指针或者引用指向子类的对象,就可以实现调用子类对应的函数的功能。动多态的函数调用机制是执行期才能进行确定,所以它是动态的。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hape
{
public:
virtual void draw() = 0;
};
class line : public shape
{
public:
void draw()
{
cout << "line is drawing!" << endl;
}
};
class circle : public shape
{
public:
void draw()
{
cout << "circle is drawing!" << endl;
}
};
int main()
{
shape* l = new line;
shape* c = new circle;
l->draw();
c->draw();
system("pause");
return 0;
}
运行结果为
line is drawing!
circle is drawing!
请按任意键继续. . .
main函数中采用引用调用draw函数也是一样的效果。
line l;
circle c;
shape& li = l;
shape& ci = c;
li.draw();
ci.draw();
静多态是采用模板机制实现的,没用基类,因此也不用进行绑定。它不采用虚函数机制,所以所有调用在编译期就可确定,因此它是静态的。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line
{
public:
void draw()
{
cout << "line is drawing!" << endl;
}
};
class circle
{
public:
void draw()
{
cout << "circle is drawing!" << endl;
}
};
template<typename T>
void drawShape(T & shape)
{
shape.draw();
}
int main()
{
line l;
circle c;
drawShape(l);
drawShape(c);
system("pause");
return 0;
}
实现的结果和用动多态的结果一样。
动多态的实现要通过虚函数,会产生虚表和虚指针,占用较多的空间,动多态需要在运行期进行绑定,所花费的时间较静多态多。即静多态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比动多态表现的好,因此在其他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该更多的使用静多态。但是静多态也有一些缺点,如它不能够处理异类的集合,也没有动多态灵活。并且现在大部分编译器不支持模板的分离编译,因此要将声明和实现写在一个文件中,这样会暴露更多的细节。
到底用动多态还是静多态,应该根据情况综合考虑决定。我们也可以结合动多态和静多态来获得一个很好的效率和灵活性。
本文是我学习的总结,借鉴了很多网上的资源,如有不足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