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一:软件工程基本观念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提高软件的质量与生产率,最终实现软件的工业化生产。

质量是软件需求方最关心的问题,用户即使不图物美价廉,也要求个货真价实。

生产率是软件供应方最关心的问题,老板和员工都想用更少的时间挣更多的钱。

质量与生产率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高生产率必须以质量合格为前提。如果质量不合格,对供需双方都是坏事情。

从短期效益看,追求高质量会延长软件开发时间并且增大费用,似乎降低了生产率。

从长期效益看,高质量将保证软件开发的全过程更加规范流畅,大大降低了软件的维护代价,实质上是提高了生产率,同时可获得很好的信誉。

质量与生产率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对立,好的软件工程方法可以同时提高质量与生产率。

 软件工程的主要环节有:人员管理、项目管理、可行性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测试、维护等

常见的软件工程模型有:线性模型(图1.2),渐增式模型(图1.3),螺旋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形式化描述模型等等。

软件开发的基本策略 

人们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自然而然地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

同样,程序员脑子里的软件工程观念会无形地支配其怎么去做事情。

软件工程三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方法,但这些方法不是严密的理论。

实践人员不应该教条地套用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和“产生新方法”。

有谋略才会有好的战术。

软件开发中的三种基本策略:“复用”、“分而治之”、“优化——折衷”。

复用

将具有一定集成度并可以重复使用的软件组成单元称为软构件(Software Component)

软件复用可以表述为:构造新的软件系统可以不必每次从零做起,直接使用已有的软构件,

即可组装(或加以合理修改)成新的系统。用方法合理化并简化了软件开发过程,

减少了总的开发工作量与维护代价,既降低了软件的成本又提高了生产率。

另一方面,由于软构件是经过反复使用验证的,自身具有较高的质量。

因此由软构件组成的新系统也具有较高的质量。

 

分而治之

分而治之是指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然后逐个解决。
 
这种朴素的思想来源于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经验,完全适合于技术领域。
 
软件人员在执行分而治之的时候,应该着重考虑:复杂问题分解后,每个问题能否用程序实现?
 
所有程序最终能否集成为一个软件系统并有效解决原始的复杂问题?
优化——折衷
软件的优化是指优化软件的各个质量因素,如提高运行速度,提高对内存资源的利用率,
使用户界面更加友好,使三维图形的真实感更强等等。
想做好优化工作,首先要让开发人员都有正确的认识:优化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而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当优化工作成为一种责任时,
程序员才会不断改进软件中的算法,数据结构和程序组织,从而提高软件质量。
软件中的折衷策略是指通过协调各个质量因素,实现整体质量的最优
                             (摘自(林锐博士)软件工程思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