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王者归来

重构封面

 

Martin Fowler的《重构》英文版出版于1999年。这些年来,有关重构、修改和处理已有代码的图书也出版过不少,包括也非常优秀而深入的《重构与模式》《重构HTML》《反模式》《数据库重构》 等。但是提起重构,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这本书。

 

刚才看了看它的Amazon排名,5980,估计了一下,计算机图书里估计还能排在几百,领先于绝大部分新书。显然,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毋庸置疑的软件开发经典著作。

 

这书的中文版最初是我引进的,当年甚至还自己动手翻译过一点。想想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斗转星移,中文出版权易手图灵,它再次与我相遇,令人感慨。

 

书的译者还是熊节,以前侯捷曾经署名在前,但据我所知,其实翻译工作基本上都是熊节独立完成的。

 

将熊节为图灵再版本的写的序转贴于下。多年之后,他也从一个光荣的大学辍学少年(步乔布斯、盖茨后尘?)成长为ThoughtWorks的资深咨询师,Martin Fowler的同事。

 

时间,才是最神奇的重构工具。

 

 

 

 

 

 

 

 

 

 

 

 

 

 

 

 

 

 

 


重构的重新认识 

(再版序)

 

光阴荏苒,从当年译完这本《重构》,到如今重新整理译稿,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六年了。六年来,在各种大型系统中进行重构和指导别人重构,一直是我的一项工作。对于这本早已烂熟于心的书,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不得不遗憾地说,尽管“重构”已经成了常用词汇,但重构技术并没有像我当初乐观认为的那样“变得像空气与水一样普通”。一方面,一种甚嚣尘上的观点认为只要掌握重构的思想就足够了,没必要记住那些详细琐碎的重构手法;另一方面,倒是有很多人高擎“重构”大旗,刀劈斧砍进行着令人触目惊心的大胆修改——有些干脆就是在重做整个系统。 


这些人常常忘了一个最基本的定义:重构是在不改变软件可观察行为的前提下改善其内部结构。当你面对一个最需要重构的遗留系统时,其规模之大、历史之久、代码质量之差,常会使得添加单元测试或者理解其逻辑都成为不可能的任务。此时你唯一能依靠的就是那些已经被证明是行为保持的重构手法:用绝对安全的手法从焦油坑中整理出可测试的接口,给它添加测试,以此作为继续重构的立足点。 


六年来,在各种语言、各种行业、各种软件形态,包括规模达到上百万行代码的项目中进行重构的经验让我明白,“不改变软件行为”只是重构的最基本要求。要想真正让重构技术发挥威力,就必须做到“不需了解软件行为”——听起来很荒谬,但事实如此。如果一段代码能让你容易了解其行为,说明它还不是那么迫切需要被重构。那些最需要重构的代码,你只能看到其中的“坏味道”,接着选择对应的重构手法来消除这些“坏味道”,然后才有可能理解它的行为。而这整个过程之所以可行,全赖你在脑子里记录着一份“坏味道”与重构手法的对应表。 

而且,尽管Java和.NET的自动化重构工具已经相当成熟,但另一些重要的面向对象语言(C++、Ruby、Python……)还远未享受到这样的便利。在重构这些语言编写的程序时,我们仍然必须遵循这些看似琐碎的做法指导(加上语言特有的细节调整),按部就班地进行——如果你还想以安全的方式重构的话。 


所以,仅仅掌握思想是没用的。如果把重构比作一门功夫的话,它的威力全都来自日积月累的勤学苦练。记住所有的“坏味道”,记住它们对应的重构手法,记住常见的重构步骤,然后你才可能有信心面对各种复杂情况——学会所有的招式,才可能“无招胜有招”。我知道这听起来很难,但我也知道这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你所需要的只是耐心、毅力和不断重读这本书。 


熊节 
2009年10月21日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1
    评论
重构,一言以蔽之,就是在不改变外部行为的前提下,有条不紊地改善代码。多年前,正是本书原版的出版,使重构终于从编程高手们的小圈子走出,成为众多普通程序员日常开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也因此成为与《设计模式》齐名的经典著作,被译为中、德、俄、日等众多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畅销不衰。 本书凝聚了软件开发社区专家多年摸索而获得的宝贵经验,拥有不因时光流逝而磨灭的价值。今天,无论是重构本身,业界对重构的理解,还是开发工具重构的支持力度,都与本书最初出版时不可同日而语,但书中所蕴涵的意味和精华,依然值得反复咀嚼,而且往往能够常读常新。 目录: 第1章 重构,第一个案例1 1.1 起点1 1.2 重构的第一步7 1.3 分解并重组statement()8 1.4 运用多态取代与价格相关的条件逻辑34 1.5 结语52 第2章 重构原则53 2.1 何谓重构53 2.2 为何重构55 2.3 何时重构57 2.4 怎么对经理说60 2.5 重构的难题62 2.6 重构与设计66 2.7 重构与性能69 2.8 重构起源何处71 第3章 代码的坏味道75 3.1 DuplicatedCode(重复代码)76 3.2 LongMethod(过长函数)76 3.3 LargeClass(过大的类)78 3.4 LongParameterList(过长参数列)78 3.5 DivergentChange(发散式变化)79 3.6 ShotgunSurgery(霰弹式修改)80 3.7 FeatureEnvy(依恋情结)80 3.8 DataClumps(数据泥团)81 3.9 PrimitiveObsession(基本类型偏执)81 3.10 SwitchStatements(switch惊悚现身)82 3.11 ParallelInheritanceHierarchies(平行继承体系)83 3.12 LazyClass(冗赘类)83 3.13 SpeculativeGenerality(夸夸其谈未来性)83 3.14 TemporaryField(令人迷惑的暂时字段)84 3.15 MessageChains(过度耦合的消息链)84 3.16 MiddleMan(中间人)85 3.17 InappropriateIntimacy(狎昵关系)85 3.18 AlternativeClasseswithDifferentInterfaces(异曲同工的类)85 3.19 IncompleteLibraryClass(不完美的库类)86 3.20 DataClass(纯稚的数据类)86 3.21 RefusedBequest(被拒绝的遗赠)87 3.22 Comments(过多的注释)87 第4章 构筑测试体系89 4.1 自测试代码的价值89 4.2 JUnit测试框架91 4.3 添加更多测试97 第5章 重构列表103 5.1 重构的记录格式103 5.2 寻找引用点105 5.3 这些重构手法有多成熟106 第6章 重新组织函数109 6.1 ExtractMethod(提炼函数)110 6.2 InlineMethod(内联函数)117 6.3 InlineTemp(内联临时变量)119 6.4 ReplaceTempwithQuery(以查询取代临时变量)120 6.5 IntroduceExplainingVariable(引入解释性变量)124 6.6 SplitTemporaryVariable(分解临时变量)128 6.7 RemoveAssignmentstoParameters(移除对参数的赋值)131 6.8 ReplaceMethodwithMethodObject(以函数对象取代函数)135 6.9 SubstituteAlgorithm(替换算法)139 第7章 在对象之间搬移特性141 7.1 MoveMethod(搬移函数)142 7.2 MoveField(搬移字段)146 7.3 ExtractClass(提炼类)149 7.4 InlineClass(将类内联化)154 7.5 HideDelegate(隐藏“委托关系”)157 7.6 RemoveMiddleMan(移除中间人)160 7.7 IntroduceForeignMethod(引入外加函数)162 7.8 IntroduceLocalExtension(引入本地扩展)164 第8章 重新组织数据169 8.1 SelfEncapsulateField(自封装字段)171 8.2 ReplaceDataValuewithObject(以对象取代数据值)175 8.3 ChangeValuetoReference(将值对象改为引用对象)179 8.4 ChangeReferencetoValue(将引用对象改为值对象)183 8.5 ReplaceArraywithObject(以对象取代数组)186 8.6 DuplicateObservedData(复制“被监视数据”)189 8.7 ChangeUnidirectionalAssociationtoBidirectional(将单向关联改为双向关联)197 8.8 ChangeBidirectionalAssociationtoUnidirectional(将双向关联改为单向关联)200 8.9 ReplaceMagicNumberwithSymbolicConstant(以字面常量取代魔法数)204 8.10 EncapsulateField(封装字段)206 8.11 EncapsulateCollection(封装集合)208 8.12 ReplaceRecordwithDataClass(以数据类取代记录)217 8.13 ReplaceTypeCodewithClass(以类取代类型码)218 8.14 ReplaceTypeCodewithSubclasses(以子类取代类型码)223 8.15 ReplaceTypeCodewithState/Strategy(以State/Strategy取代类型码)227 8.16 ReplaceSubclasswithFields(以字段取代子类)232 第9章 简化条件表达式237 9.1 DecomposeConditional(分解条件表达式)238 9.2 ConsolidateConditionalExpression(合并条件表达式)240 9.3 ConsolidateDuplicateConditionalFragments(合并重复的条件片段)243 9.4 RemoveControlFlag(移除控制标记)245 9.5 ReplaceNestedConditionalwithGuardClauses(以卫语句取代嵌套条件表达式)250 9.6 ReplaceConditionalwithPolymorphism(以多态取代条件表达式)255 9.7 IntroduceNullObject(引入Null对象)260 9.8 IntroduceAssertion(引入断言)267 第10章 简化函数调用271 10.1 RenameMethod(函数改名)273 10.2 AddParameter(添加参数)275 10.3 RemoveParameter(移除参数)277 10.4 SeparateQueryfromModifier(将查询函数和修改函数分离)279 10.5 ParameterizeMethod(令函数携带参数)283 10.6 ReplaceParameterwithExplicitMethods(以明确函数取代参数)285 10.7 PreserveWholeObject(保持对象完整)288 10.8 ReplaceParameterwithMethods(以函数取代参数)292 10.9 IntroduceParameterObject(引入参数对象)295 10.10 RemoveSettingMethod(移除设值函数)300 10.11 HideMethod(隐藏函数)303 10.12 ReplaceConstructorwithFactoryMethod(以工厂函数取代构造函数)304 10.13 EncapsulateDowncast(封装向下转型)308 10.14 ReplaceErrorCodewithException(以异常取代错误码)310 10.15 ReplaceExceptionwithTest(以测试取代异常)315 第11章 处理概括关系319 11.1 PullUpField(字段上移)320 11.2 PullUpMethod(函数上移)322 11.3 PullUpConstructorBody(构造函数本体上移)325 11.4 PushDownMethod(函数下移)328 11.5 PushDownField(字段下移)329 11.6 ExtractSubclass(提炼子类)330 …… 第12章 大型重构359 第13章 重构,复用与现实379 第14章 重构工具401 第15章 总结409 参考书目413 要点列表417 索引419 ——《豆瓣读书》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