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码分析-java-Vector、Stack-与ArrayList的相关性

Vector

Vector的源码和ArrayList的非常类似,几乎就一个ArrayList的翻版。没有必要再一条一条的梳理,而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三点:

  1. Vector每次元素超过内置的数组时,内置数组的扩大方式和ArrayList略有区别
  2. Vector是一个线程同步的方法
  3. Vector的域都是protected的,因为stack的实现继承自Vector,而ArrayList的域基本上是private或者默认访问权限。

下面将只介绍这两点,其他的内容可以参考ArrayList的实现及Vector相关源码
ArrayList源码的分析

capacityIncrement及grow

增长方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再capacityIncrement域和grow方法上。
首先Vector有一个capacityIncrement域,这个域通过初始化设定,用来确定每次增长的大小。默认情况下每次增长capacityIncrement大小,增长方法通过grow实现。下面看下grow的源码

    private void grow(int minCapacity) {
        // overflow-conscious code
        int old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capacityIncrement > 0) ?
                                         capacityIncrement : oldCapacity);
        if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0)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if (new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0)
            newCapacity = hugeCapacity(minCapacity);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newCapacity);
    }

首先输入一个minCapacity设定为增加元素后的数组最小值。如果capacityIncrement为0,则每次增加与原数组大小相等的大小,如果capacityIncrement不为0,则增加capacityIncrement大小。
然后再判断增加后的大小是否满足最小值的限制,如果不满足则使其为最小值minCapacity。
最后如果需要增加的数组大小超过限制则根据虚拟机的设置设置为最大值。
根据得到的newCapacity大小来将原数组复制到新的复合大小要求的数组中。

同步的实现

Vector的同步实现上其实并不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synchronized方法

Vector基本上将所有的方法设置成为了synchronized方法。依靠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同步。那有没有特例呢,还是有一些的。
如grow或者indexOf之类方法。看似没有添加synchronized,但是实际上这些方法或是被synchronized方法调用或是需要调用synchronized方法,总之再上层或者下层实现了同步,这样这些方法本身也是需要线程安全的。

synchronized (Vector.this)

另外一个方面时Itr和ListItr的内部类,内部类几乎所有的方法都不是synchronized方法,但是如果涉及到修改或者查看的时候会调用synchronized (Vector.this) 管程来实现线程安全。所以这样也保证了线程的安全。


2016年11月26update

Stack

基本上跟就是把所有的栈操作都委托给Vector,当然要做一些修改,并且用synchronized修饰方法。虽然想写源码分析但是实际上没什么要说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安装 Kubernetes 集群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环境:安装 DockerKubernetes 相关组件 2. 配置 Master 节点:安装和配置 kube-apiserver、kube-controller-manager、kube-scheduler 和 etcd 等组件 3. 配置 Worker 节点:安装和配置 kubelet 和 kube-proxy 等组件 4. 部署网络插件:安装 Kubernetes 网络插件,如 Flannel、Calico 等 5. 检查集群状态:使用 kubectl 工具检查集群状态 下面是 CentOS 7 上安装 Kubernetes 集群的具体步骤: 1. 安装 DockerKubernetes 组件 ``` yum install -y docker kubelet kubeadm kubectl kubernetes-cni ``` 2. 初始化 Master 节点 在 Master 节点上执行以下命令: ``` kubeadm init --pod-network-cidr=10.244.0.0/16 ``` 其中 `--pod-network-cidr` 是指定 Pod 网络的 IP 地址段,这里使用 Flannel 网络插件默认的 IP 地址段。 执行完命令后,会输出加入集群的命令,类似于: ``` kubeadm join 172.16.100.10:6443 --token abcdef.0123456789abcdef \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sha256: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abcdef ``` 将这个命令复制下来备用。 3. 配置 kubectl 在 Master 节点上执行以下命令: ``` mkdir -p $HOME/.kube cp -i /etc/kubernetes/admin.conf $HOME/.kube/config chown $(id -u):$(id -g) $HOME/.kube/config ``` 4. 部署网络插件 在 Master 节点上执行以下命令: ``` kubectl apply -f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oreos/flannel/master/Documentation/kube-flannel.yml ``` 5. 加入 Worker 节点 在 Worker 节点上执行步骤 2 中输出的加入集群的命令。 ``` kubeadm join 172.16.100.10:6443 --token abcdef.0123456789abcdef \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sha256: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abcdef ``` 6. 检查集群状态 在 Master 节点上执行以下命令: ``` kubectl get nodes ``` 如果输出类似于以下内容,说明集群安装成功: ``` NAME STATUS ROLES AGE VERSION master-node Ready master 3m51s v1.19.1 worker-node Ready <none> 2m50s v1.19.1 ``` 至此,CentOS 7 上安装 Kubernetes 集群的步骤就完成了。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