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creation)?与制造(manufacture)?

  今天在网上同时看到两篇文章,

一篇谈及巨人征途的史玉柱(下面是引用自网易该评论的题跋)

中国公司的头号问题,不是技术,不是战略,不是模式,不是体制,而是忽视了客户的心智。通过一天十几小时做客服,史玉柱掌握了业务的核心,掌握了客户的心智。 

另一篇是微软的盖茨(下面引用自CSDN该篇文章的部分段落)

盖茨说:“很多人都认为,开发软件是一项很封闭的工作。只是关上门,坐在办公桌前猛写代码。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他说,与其他领域的创新一样,软件创新也需要合作,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与用户沟通,获得反馈,从而了解他们的需求。

......

另外,盖茨还表示,不要过分强调开发人员的数学与科学背景。在过去的10年中,便携播放器、视频游戏和智能手机等产品都是拥有科学与工程学背景人员开发的。  

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长期以来确实存在着一种极端倾向,技术挂帅。其结果是尖端技术的叠加,搞到高深莫测,搞到项目组每个成员都头晕,仿佛非这样不能体现我们产品已经站在了业界的前沿云云,但是却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在为谁做产品?我们的客户更关心的是产品功能还是我们采用了什么技术实现手段?产品的比拼终究是满足客户需要的比拼(换句话说是客户满意度的比拼),我们产品开发的动机往往来自于企业的内生,而非用户的发起。那么一个好的产品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站在你的行业角度,去试想面对一个千人的群体集合或是万人、十万人......的群体集合,把他们试想成在一个坐标系内(该坐标系即是我们的服务,例如软件开发)同样规模的矢量(我们把用户需求试想成矢量),那么谁能够把握住这若干的矢量合成后的结果,他的产品一定是成功的。假如以前我们的产品开发形容成推模式,我把这种方式暂且说成是拉模式,改变我们产品开发的方式(写到这里我怎么突然想到了Google的产品开发?!!!想到了Microsoft的WPF?!!!),甚至改变我们传统的软件公司的架构,适当缩减庞大的技术队伍,适当缩减庞大的销售队伍,把他们放在创造性的部门而非制造性的部门,提升我们企业的创造能力而非制造能力。只所以有这么多感叹,其实也有一个小小的例子,我们企业搞了一个产品,(涉及现在在职的企业,恕我略去细节),由于采用的是上述的推模式搞出来的,产品出来后两年多的时间居然无人喝彩,我(本人一直搞软件开发)在客观分析了客户实际使用的需要之后,保留了原有技术的20%(保守估计,说%5也可以),余下砍掉,又结合了一种在小商品市场上偶尔获得的启发后,整合出了一种新的产品,(好像不可思议,没有以前的唬人了。)当我战战兢兢的向客户们推出这个实现时,听到的回答是:“哦,这个还行,这个还比较切合实际......”,哈...,而之前那个产品我们公司开发了--六年!!!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