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系结构的时候,为了弄懂一个小问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这个过程使我受益匪浅。这方面的锻炼,也有来自信息检索课程的,这两门课程是这个学期收获最多的,也是查资料最多的。
资料分为以下几类:
国际上相关领域的顶级会议论文 这个要感谢科学院有这种研究的便利,再也不用像本科那样,很多论文都不能查看,这是非常重要的,让我研究问题更顺畅。
国际上各个领域的顶级会议每年都举行,会设相应的环节,从这些环节能看出来研究的趋势,寻找研究的热点。
技术博客。有很多工程师都有博客,里面有很多精品。
高校的资源。当然这主要是指国外的高校,有开放课程,也有很多课程资源放在网站上;国内的高校,在体系结构方面,清华和同济比较给力,资源比较多。
其他的途径,搜索的网页。
策略:
1. 对于重要的资源肯定要存储下来。
2. 定期跟踪这些资源动态。
3. 张贴链接,给出评论,并把相关的主题罗列出来。
我很想做一个真正的工程师。对于知识,不应该有专业之分,尽管去学;不要老想着自己是研究什么的,是什么专业的,忘记这些,就像毕业后忘记自己是哪个学校毕业一样,因为这些就是自我禁锢的表现,会限制自己的发展。所以,计算机相关的知识都要学,硬件软件,没有方向区别;至于专业领域,也不应该有所不同,不要觉得隔行如隔山,对未知保持尊敬是必要的,但是更应该相信知识的形式是一致的,统一的,所以,没有不能学的,没有不能认识的,也没有专业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