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学生类Student并进行测试

3、设计一个学生类Student,并进行测试
要求如下:
1)Student类中包含姓名、成绩两个属性
2)分别给这两个属性定义两个方法,一个方法用于设置值,另一个方法用于获取值.
3)Student类中定义一个无参的构造方法和一个接收两个参数的构造方法,两个参数分别为姓名和成绩属性赋值
4)在测试类中创建两个Student对象,一个使用无参的构造方法,然后调用方法给姓名和成绩赋值,一个使用有参的构造方法,在构造方法中给姓名和成绩赋值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double grade;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double grade) {
		this.name = name;
		this.grade = grad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double getGrade() {
		return grade;
	}
	public void setGrade(double grade) {
		this.grade = grade;
	}
}
public class 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1 = new Student();
		stu1.setName("zhangsan");
		stu1.setGrade(99);
		Student stu2 = new Student("lisi", 100);
	}
}


  • 18
    点赞
  • 6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 回答1: 学生类Student)的属性包括姓名(name)、年龄(age)、性别(gender)、学号(id)、班级(class)、成绩(score)等。 其中,姓名、年龄、性别、学号和班级为必填项,成绩为选填项。 设计如下: ```python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gender, id, class_, score=Non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gender = gender self.id = id self.class_ = class_ self.score = score def show_info(self): print(f"姓名:{self.name}\n年龄:{self.age}\n性别:{self.gender}\n学号:{self.id}\n班级:{self.class_}\n成绩:{self.score}") ``` 测试代码如下: ```python s1 = Student("张三", 18, "男", "001", "一班", 90) s1.show_info() s2 = Student("李四", 17, "女", "002", "二班") s2.show_info() ``` 输出结果如下: ``` 姓名:张三 年龄:18 性别:男 学号:001 班级:一班 成绩:90 姓名:李四 年龄:17 性别:女 学号:002 班级:二班 成绩:None ``` ### 回答2: 学生类一个常见的对象类,通常用于学生信息的管理。在设计学生类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及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和成绩等方面。下面我会详细介绍关于学生类设计的实现和测试。 1. 学生类属性的设计: 在设计学生类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和成绩等方面。常见的学生类属性有: - 学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班级 - 学科成绩 针对这些属性,可以设计一个包含了它们的学生类,如下所示: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student_id, name, gender, age, class_no): self._student_id = student_id self._name = name self._gender = gender self._age = age self._class_no = class_no self._scores = {} 其中,_scores属性是一个字典,用来存放学生各个科目的成绩。 2. 学生类方法的设计: 在设计学生类方法时,需要考虑到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和成绩等方面。常见的学生类方法有: - 添加科目成绩 - 删除科目成绩 - 修改科目成绩 - 计算总分和平均分 - 输出学生信息 针对这些方法,可以设计一个包含了它们的学生类,如下所示: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student_id, name, gender, age, class_no): self._student_id = student_id self._name = name self._gender = gender self._age = age self._class_no = class_no self._scores = {} def add_score(self, subject, score): self._scores[subject] = score def delete_score(self, subject): if subject in self._scores: del self._scores[subject] def modify_score(self, subject, score): if subject in self._scores: self._scores[subject] = score def cal_total_score(self): return sum(self._scores.values()) def cal_average_score(self): return self.cal_total_score() / len(self._scores) def display_info(self): print("学号:", self._student_id) print("姓名:", self._name) print("性别:", self._gender) print("年龄:", self._age) print("班级:", self._class_no) print("科目成绩:", self._scores) 3. 学生类实例的测试: 为了测试学生类是否可用,我们可以创建多个学生类的实例,然后测试它们的属性和方法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三个学生类的实例,并分别给它们添加科目成绩,然后输出它们的信息,如下所示: student1 = Student("001", "小明", "男", 18, "一班") student1.add_score("数学", 80) student1.add_score("语文", 90) student1.add_score("英语", 70) student1.display_info() student2 = Student("002", "小红", "女", 17, "二班") student2.add_score("数学", 95) student2.add_score("语文", 85) student2.add_score("英语", 75) student2.display_info() student3 = Student("003", "小刚", "男", 16, "三班") student3.add_score("数学", 90) student3.add_score("语文", 70) student3.add_score("英语", 60) student3.display_info() 运行结果如下: 学号: 001 姓名: 小明 性别: 男 年龄: 18 班级: 一班 科目成绩: {'数学': 80, '语文': 90, '英语': 70} 学号: 002 姓名: 小红 性别: 女 年龄: 17 班级: 二班 科目成绩: {'数学': 95, '语文': 85, '英语': 75} 学号: 003 姓名: 小刚 性别: 男 年龄: 16 班级: 三班 科目成绩: {'数学': 90, '语文': 70, '英语': 60} 可以看到,在创建了三个学生类的实例并给它们添加了科目成绩后,输出了它们的信息,而且信息输出正确。说明学生类的实例是可用的,并且能够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利用上述三个步骤,先设计一个包含学生类属性和方法的Student类,然后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不断完善学生类,直到满足需求为止。 ### 回答3: 学生类(Studen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因为它能够让我们管理学生的信息并进行相关操作。这里的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专业、班级等。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个小例子来学习如何设计一个学生类(Student)。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一下在实际场景中一个学生类需要有哪些属性和方法。在学生类中可能需要的属性有: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专业、班级等。而对于方法来说,我们需要考虑对于这些属性进行增删改查的操作,例如:添加学生信息、删除学生信息、修改学生信息、查询学生信息等。 接下来我们来设计这个学生类。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类名叫做Student,然后定义这个类中所需要的属性和方法。 ```Python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student_id, name, gender, age, birthday, major, class_num): self.student_id = student_id self.name = name self.gender = gender self.age = age self.birthday = birthday self.major = major self.class_num = class_num def add_student(self): """添加学生信息""" #添加逻辑 def delete_student(self): """删除学生信息""" #删除逻辑 def update_student(self): """更新学生信息""" #更新逻辑 def get_student(self): """查询学生信息""" #查询逻辑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Student这个类,并设定了它的一些属性和方法。其中,我们使用了init方法来进行初始化,意味着在实例化Student时就需要定义这个学生对象所对应的所有属性。在这里我们定义了七个属性,分别对应学号(student_id)、姓名(name)、性别(gender)、年龄(age)、出生日期(birthday)、专业(major)、班级(class_num)。除了上述属性,我们还定义了添加、删除、更新、查询学生信息的四个方法,用于接收对于学生信息的增删改查操作。 接下来,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学生实例并测试一下我们的代码。 ```Python s1 = Student(20200001,"小明","男",18,"2003-08-01","计算机科学","一班") s1.add_student() s1.delete_student() s1.update_student() s1.get_student() ``` 通过实例化一个Student对象s1,并调用其相应的方法(这里只是演示代码,并没有真实的逻辑),我们就可以完成对这个学生对象的管理和操作了。 这就是关于设计一个学生类(Student)的全部内容,包括类的属性和方法的实现等,以及对这个学生对象的创建和操作,使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和方便地对一个学生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