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

 

 

大象 Elephant (2003)

把这部影片加入到你的IE收藏夹里

导 演:

加斯·范·桑特 Gus Van Sant

主 演:

Alex Frost Eric Deulen John Robinson a href='http://db.movieworld.com.cn/name/nm1371432/'> Elias McConnell Jordan Taylor Carrie Finklea Nicole George Brittany Mountain

上 映:

2003年10月24日

地 区:

美国

对 白:

英语

颜 色:

彩色

声 音:

Dolby Digital

时 长:

81 分钟

类 型:

剧情 惊秫

分 级:

加拿大:14A 法国:-12 瑞士:16 瑞士:16 美国:R 英国:15 瑞典:15 澳大利亚:MA 芬兰:K-15 荷兰:12
预告片 海报 精品文章 制作发行公司
剧情简介:
  影片揭开了美国一所高中里的平凡一日。像往常一样,这个平淡的日子里被家庭作业、足球、流言等等所填满。对于每位学生来说,高中生活都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刺激的,友好的,痛苦的,孤独的,或艰难的。
  这部电影聚焦校园暴力,风格上继承范·桑特的前作《盖瑞》。制作上比之还要低调,没有马特·达蒙这样的大明星,拍摄时也没有剧本,只使用一台摄影机。演员大部分是波特兰当地的高中生。向来喜欢欣赏美国独立电影的法国人当然不会错过,MK2公司已经买下其法国的发行权。

演员表:
Alex Frost .... Alex
Eric Deulen .... Eric
John Robinson .... John McFarland
Elias McConnell .... Elias
Jordan Taylor .... Jordan
Carrie Finklea .... Carrie
Nicole George .... Nicole
Brittany Mountain .... Brittany
Alicia Miles .... Acadia
Kristen Hicks .... Michelle
Bennie Dixon .... Benny
Nathan Tyson .... Nathan
Timothy Bottoms .... Mr. McFarland
马特·马洛伊 Matt Malloy .... Mr. Luce
Jason Seitz .... Nate
Chantelle Chriestenson .... Noelle
Kim Kenney .... Assistant Principal's Secretary
Marci Buntrock .... Assistant Secretary
Roman Ostrovsky .... Red Haired Kid
Vana O'Brien .... P.E. Instructor
Michael Paulsen .... Bully
Alfred Ono .... Mr. Fong
Larry Laverty .... Teacher #3
Ellis Williams .... GSA Teacher
Sarah Bing .... GSA Student
  
MPAA:
Rated R for disturbing violent content, language, brief sexuality and drug use - all involving teens.


制作公司:

Blue Relief Productions
Fearmakers Studios [us]
HBO Films [us]
Meno Films [us]
Pie Films [us]

发行公司:
A-Film Distribution [nl]
BIM Distribuzione [it]
Fine Line Features [us]
HBO Films [us]
Vértigo Films S.L. [es]
华纳兄弟公司(阿根廷) Warner Bros. [ar]

 

《大象》——沉默中的爆发,沉默中的灭亡

作者:diamondmax

美国人对于枪的情节可以说渊远流长,无论是独立战争、美国内战,枪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小视。至今,美国政府对枪的管理仍是世界上最宽松的国家。几年前的美国校园枪击事件曾轰动一时,今年嘎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华式911》导演麦克摩尔也曾经就枪这一主题拍过一部纪录片。虽然对观众的触动也很大,但是和《大象》所表现的深刻程度比起来还是稍迅风骚。因为,《大象》所表现的不仅仅是枪杀。

不时的交谈,暗淡天空云彩的变化,影片就在这样一种灰色的颜色中展开。把各个人物在枪击案发生前几小时的关系、行为有机自然融和在一起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但Gus Van Sant却做到了这一点。众多长镜头的使用、同一场景不同视角使平面的胶片上充满立体感。特别是不同视角的运用,把几个本来不相干的人分贝进行描写,再进行时空上的交*,几个人顿时就建立起了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在枪击发生时就明了了。而长镜头就犹如第一人称的RPG游戏,镜头中的主角所见所闻所为用最直接最真实的方式使观众了解。影片结尾和开头一样拍摄天空,暗示着又一天的结束,而这一天的结束和前一天一样平静,并没有什么不同,十分耐人回味。

靠80分钟夺得嘎纳电影节金棕奖的影片可谓前无古人,后难来者。也正是因为得奖才使我有了看这部电影冲动。究竟是怎样的魔力能使80分钟的胶片感动评委呢?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心中体会到了这种感动。这种感觉十分特别,不是大喜大悲,不是义愤填膺,不是慷慨激昂,有的仅仅是平静,是凌乱而安静的思绪。

静,是的,静,在静中有波澜,在静中被人物震撼。就算是开枪时,你也不会觉得喧嚣,在子弹壳落地声的映衬下,在远处学生虚幻的喊叫里,在两名男孩漠然的眼神中,感到的仍是静,死一般的寂静。

当我观赏这部电影的DVD时,以外发现里面有一条DTS音轨。一向比较吝啬做DTS的一区--就连《指环王3》中都没有放入DTS音轨--却在这样没有任何特效没有任何火爆场面的影片中加入DTS,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看了DTS的用意--细节。这部电影安静到“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见”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任何细微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DTS功不可莫。

使用大家耳熟能详的钢琴曲配乐进行淡淡配乐则是安静人物心里的波澜。特别是那个买枪男孩的独奏更表现出学校里因为同性恋受歧视、被同学在课堂上侮辱使他扭曲的心理。最后一个音符的弹奏出错正是人物心理的一个爆发,又如同中国传统的思想认为弹琴时弦断所带来的不详,暗示枪杀的必然与其深刻根源。

影片描写的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家庭的问题的角色,简便荒唐的互联网购枪,把枪击的根源上升到了社会,引起观众无限深思。

关于这个片子为什么叫《大象》,有文章说是根据“盲人摸象”把几个情节组织在一起;我认为,是因为“大象”在安静时蕴含着无限能量。

 

just for love——关于《大象》的一点呓语

作者:tekinya 来源:完全GR社区


舒缓阴翳的天空,流淌的《献给爱丽丝》,最后的枪声被掩盖。
一个叫Alex的男孩。

一部叫《大象》的电影。

一个两个男孩接吻的镜头。

数个美丽的少年。

一间普通的学校。

一个自卑的女孩。

献给爱丽丝,我所有的爱,just for love.

××××××××××××××××××××
买之前,我问好朋友,这部片子说什么的,她颓废着身子,告诉我,只是美国一所high school的一天。一个有关校园暴力的故事,真实而残酷。
好,真实而残酷。
于是我带了回家。封面上的女孩吻着那个金发的男孩。那个男孩被半边的金发遮着,他只是个孩子。

我很少看西方片,因为以前交过一个狮子座的男朋友,他自负而聪明,他只看好莱坞的电影,後来我因为这点跟他分手了。他追逐主流,我只想当个非主流。于是很长时间沉溺在《梦旅人》的疯狂执着中,沉迷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那片郁郁绿草中。那里是我所有青春的残酷物语,流着泪看完全部。看到剥了皮的青春,看到灰色的天空,看见那些迷茫的少男少女,和所有美好的感情。

对于西方拍的类似这种少年片,我从未接触过,所以我对《大象》有一种“未达到”的感觉,毕竟西方和东方的文化差异让我有一定的距离。可是还是挺不容易的,至少在结尾的钢琴响起的时候,我已经流泪了。其实只有很少的感动,我也根本不想写这么些废话的呓语。

那个有着自卑情节的胖女孩,她中规中矩,佝偻着身子慢腾腾地走路,面对着镜头,在没有人的时候对着天空放出笑脸。她没有伤害到任何一个人,她谨慎地行事,安守本分。可是,在枪响的时候,她第一个倒地。我有点漠然,连老天都不肯给她机会的话,她只能选择离去。或许,下个轮回她是个漂亮自信的女孩,可以活得很久,过着热烈奔放的生活。只是,那时候,她还会不会仰望天空?


还有那个一头金发的男孩,他生命鲜明美好,他英俊帅气,他逃课未果,他有一个智力缺陷的父亲。他过早知道生命的另一面,他一个人在教室里啜泣,可是没有人帮他。只有一个女孩过来轻轻地kiss了他的脸庞,柔软而细腻。这是《大象》法国版海报的封面,只有那么一瞬,却想代表永恒。

然后那个一直拍着后脑的少年,他吸引着女孩,他交往的女孩被众女孩议论。他牵着手和他的女朋友,在最后躲到冻肉库里,然后那个Alex的少年拿着枪指着他们,只是没有听到枪声,因为影片在这时候结束,天空漂浮着大片云朵,後面响起《献给爱丽丝》。


照相的男孩,他拍摄各种人物的肖像,镜头一直跟着他走,实话说,他的后脑勺并不好看,可是他有苍白的脸和纤细的身子,符合我对美少年的所有标准。他喜爱摄影,直到最后拍下了Alex。然后,自己倒下。这是绝响,照相机的“喀嚓”声,从此,再没有一个美丽的少年拿着照相机说“我可以帮你们照张相吗?”那一张张飘在绳子上的胶片,是一幕一幕人生的写照,一张张生动的脸庞,一段段逝去的青春。


然后就是那两个持枪的男孩,他们是不是gay呢?alex进去洗澡的时候,eric走进去,他对alex说:“我从未亲过任何人,你呢?”然后就是两个少年的接吻,在流水的冲刷下洗去一切世俗的东西。他们唯一的一次亲近,比任何都靠得近。那可以称为爱吗?看见有人说两个少年是因为别人说他们是“gay”而开了杀戮。可是,在我看来,那只是青春期美好的感情,不需要有任何性别的负担。世界因为青春而残酷,青春因为世界而残酷。所以,当alex端着枪走在学校走廊上的时候,他对eric说:“只是为了爱。”最后,他杀了eric,我早就料到这一幕,可是当这一幕来临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流泪,因为alex最后的一点柔软都没有了,他如此轻易地杀了他的partner,即使,他从一开始就打算。

那个eric单纯美好,他信赖着alex,他义无反顾地跟着alex进行任何事,他在alex弹完钢琴的时候称赞他。他睡在alex的沙发上,吃着alex父母做的早餐。最后,被alex杀死。突然想起之前他对校长说:“趁我还没有改变注意之前,你走吧。”然后就是校长的夺路而逃,可还是逃不出eric的子弹。有时候大人如此愚蠢,我们理所当然的谎言,他们如此信赖;有时候,我们货真价实的话语,他们却微笑着跟我们说不要说谎………………

影片里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alex弹着钢琴——《献给爱丽丝》。矛盾激烈,身後的eric在电脑里玩着射击杀戮的游戏。房间里凌乱的一切在钢琴声的映衬下都如此美好而又阴郁。alex不断地弹着献给爱丽丝,用最优雅古典的方式祭奠着自己的青春。最后,他对钢琴摆了一个“f_u_c_k”的手势。f_u_c_king life....life is still life.
然后,他打开“gunusa.com”……铺垫着自己的计划………………
想起一个好朋友,听着最古典的钢琴,和最嘈杂的金属……有时候真的是物极必反,看似最纯真的东西往往最污浊……虽然,人人都懂,可是,人们还是要从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中不断地提醒自己。

《大象》……《大象》……一直不能理解为何取名为《大象》……後来看了一段interview,Gus Van Sant认为大多人们的评价都是盲人摸象似的,只能抓住一点点。
所以,我也只是盲人摸象而已。
无论是青春期的骚动,还是不能忍受的屈辱,还是受到的轻视,或者一些有的没的,一些东西,发生了,就是历史。过去了,今天就是昨天。

世界上铺天盖地的青少年关注,到最后,真正关注的只是表面而已,别人永远不可能是自己。有时候自己都在和自己绕圈子,那么,请你等待那一片真正清朗的天空,那里有明快的《献给爱丽丝》。


用《大象》法语版海报的宣传语结尾——“有的中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一塌糊涂,也有的则很满足,但有的人直接说校园生活就是地狱”。

tekinya/04/3/16


ps:其实是夜里熬夜看了《大象》《天地无伦》,今天给自己放假一天……汗……
觉得不去学校闲着不好,毕竟要考大学了……只好写点废话弥补。真的是废话……我也蛮佩服我能写这么多废话的……

 

这么远,那么近—《大象》

作者:钭江明 来源:南方日报

  《大象》据说是根据“盲人摸象”的寓言起名的。你可以简明扼要地说,这个片子讲述了美国枪支泛滥背景下的一起校园枪杀案。你也不得不承认,这只是这头象的一条尾巴。

  第一声枪响开始于电影开始后的第64分钟,而这个电影总长度也只有78分钟。而这部片子总体给我的感觉,就像我们曾经拥有或正在苦熬的青春期,那么短,这样长。

  我本来想,我是理解这头象的。
  我喜欢一开始那种绿色,软软的,不像在《绿光》里的那种浓绿,也不是《泳池情色》(pool)里那种油绿。《大象》里是那种初春的绿色,看上去有些冷,似乎正在疼着,皱着眉头的绿。
  于是看这样绿着的草地上,少年们在踢球、恋爱、拍照、做操,以及奔跑。看到几个少女轻快地奔跑过去,而那个不好看的少女跑到镜头跟前停下来,仰望天空,微笑着,发了一会儿呆。
  我的心动了一下。
  又看到教学楼里,人来人往,那个金发少年独自一个人走进空荡荡的会客室,一直走到镜头跟前,停下来,用双手捂住了脸。
  又看到洗手间里,那个平凡的少年默默地擦拭刚才在课堂上同学戏弄他掷在他身上的秽物。
  这是他们,在这里一小会儿的情感流露。我本来以为,我能够理解到他们这些细微的苦痛。一个不好看的青春期少女,背后是同学的讥嘲,她自闭的忧伤;一个金发的英俊少年,身边是轻度弱智的父亲,他提前品尝的苦味;一个孱弱平庸的少年,四面是伙伴的轻视,他不得不的甘心。
  但,
  我真的没想到,在第64分钟的时候,他平静地扣响第一枪。她庸常地流下无谓的鲜血。
  尽管一开始已经知道这是一部关于校园枪杀案的电影,一直在提着心等着这枪响。仍然震惊。然后,看着电影仍然按着一贯的冷调子,让枪平平常常地响下去,然后只再过去十几分钟,就硬生生地让片尾字幕升了上来。

  在这持续了短短的十几分钟的震惊里,我问自己,我真的能体会到她的痛苦吗?以及他的,还有他的。
  蓝得发冷的天空中灰云急驰,光亮迅速向屏幕边缘撤离,到不可知的远方。我坐在小小的房间里,在小小的屏幕上感受到了遥远。《大象》里的人们,离我,从时间和空间上都很远。

  但是镜头却一直紧紧地贴着他们,贴着这些青春期的少年。我几乎听得到他们不均匀的呼吸声。都说《大象》冷静,可是它一点儿都不像小津那样,让摄影机跟电影里的人保持适度的距离。摄影机贴得如此之紧,甚至让我联想到《怒海争锋》的海战场面,镜头也是紧贴着那些紧张战斗的人们,令我们情不自禁地血脉贲张,从椅子里把背直起来。《大象》这样,才可以令我们不由自主地跟镜头下的人一同呼吸,敏感到那些细微的苦痛,那平静表面下的暗涌才可能激荡起来。

  说来奇怪,小津的镜头与人保持适度的距离,而小津的电影却总是令人感觉暖和;《大象》的镜头贴得那么紧,我们感受到的却是阵阵这么近那么远的寒意。

  这种反常的寒意跟泛滥的枪支可能没什么关系,真正有关系的,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怀恋那时却无法忍耐的青春期。青春期的每一分秒其实都充满惊涛骇浪。那时,我们无法拥有大世界,只有自个儿内心世界的风暴;那时,我们的心脏脆弱得像一只汪洋里的纸船;那时,世界的风暴也开始向我们逼近(《大象》里很多时候充满了呼呼的风声。);那时,我们孤独涉险。

  如今我已成人,已经无法完全回忆起年轻时曾经经历的内心的历险。有多少少年就这样独自历险,然后永远消失。这是青春期的宿命,真正的内心世界,别人无法介入,所有过来人的教训都并不起作用,他们都必得自己去经历,那一片时间海上的风暴,他们不得不独自经历,然后,或者渡过,或者淹没。

  《大象》冷静而贴紧的镜头,或许可以比喻成一个过来人,他理解青春期的所有痛苦,但他无法替他们或帮他们做出选择。作为一种无能为力的关怀,他只有紧紧地,望着他们。

  这么远,那么近。


南方日报/城市画报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