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静态代理模式

有半个月没有写博客了,接下跟吉哥一起学习下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包含:静态代理模式和动态代理模式。
包含以下三个角色:


抽象角色:通过接口或抽象类声明真实角色实现的业务方法。
代理角色:实现抽象角色,是真实角色的代理,通过真实角色的业务逻辑方法来实现抽象方法,并可以附加自己的操作。
真实角色:实现抽象角色,定义真实角色所要实现的业务逻辑,供代理角色调用。


UML关系图:

静态代理模式UML
故事比喻:公司老板安排任务,要一个程序,安排给项目经理做,项目一个人做不完,因为他有其他工作,所以给程序员做,老板可以不用知道是哪个程序员做的,项目经理安排做完就行。


1)先创建抽象角色,这里指的是员工IEmployee(项目经理也是员工)。
/**
 * 抽象角色(员工)
 */
public interface IEmployee {
    void job();
}
2)再创建真实角色,这里指的是程序员Programmer,里面job工作的方法就是代理角色调用的业务逻辑。
/**
 * 真实角色(程序员)
 */
public class Programmer implements IEmployee{


    @Override
    public void job() {
        Log.i("Programmer","写代码!");
    }
}
3)代理角色这里指项目经理,内部调用程序员的工作,不用跟老板说是哪个程序员做的,并且项目经理还有自己的事情处理。
/**
 * 代理角色(经理)
 */
public class Manager implements IEmployee {


    Programmer programmer=null;
    @Override
    public void job() {
        arrangeTask();
        if(programmer==null){
            programmer=new Programmer();
        }
        programmer.job();
        reportTask();
    }


    public void arrangeTask(){
        Log.i("Manager","安排任务");
    }


    public void reportTask(){
        Log.i("Manager","报告任务");
    }
}
4)调用处。
private void initProxy() {
    IEmployee iEmployee=new Manager();
    iEmployee.job();
}


优点:
1、在编译期加入,提前就指定好了谁调用谁,效率高,不用调用端知道细节。
2、可以在不改变原有类的基础上,增加额外的功能,低耦合,符合开闭原则。
缺点:
1、如果要想为多个类进行代理,则需要建立多个代理类,维护难度加大。


适用场合:
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客户不想或者不能直接引用另一个对象,而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代理。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