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存分类
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大类。
1.1 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英语: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RAM)。RAM工作时可以随时从任何一个指定的地址写入(存入)或读出(取出)信息。
当电源关闭时,RAM不能保留数据。如果需要保存数据,就必须把它们写入一个长期的存储设备中(例如硬盘)。
1.2 ROM
只读存储器(英语:Read-Only Memory,缩写:ROM)。ROM只读代表着:只能读出无法写入信息。信息一旦写入后就固定下来,即使切断电源,信息也不会丢失,所以又称为固定存储器。
ROM所存数据稳定,多用于一些存好就不需要改变的程序,比如,Bios程序。
1.3 SRAM 和 DRAM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的一种。所谓的“静态”,是指这种存储器只要保持通电,里面储存的数据就可以恒常保持。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里面所储存的数据就需要周期性地更新。
如图,是一张内存条的照片。上面一个个小黑块有SRAM ,也有 DRAM,我们输入的数据就在这些小黑块里。
1.4 EEPROM
E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编程ROM)芯片可重复擦除和写入,解决了PROM芯片只能写入一次的弊端。
在微机的发展初期,BIOS都存放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中。ROM内部的资料是在ROM的制造工序中,在工厂里用特殊的方法被烧录进去的,其中的内容只能读不能改,一旦烧录进去,用户只能验证写入的资料是否正确,不能再作任何修改。如果发现资料有任何错误,则只有舍弃不用,重新订做一份。为了节约资源,EEPROM就出现了。
2. 内存工作原理
在内存条(可理解为整个小区)中,有可数清的黑色的DRAM和SRAM芯片(可理解为一栋楼)。这些黑色的芯片里面有数不清的存储单元(或颗粒)(可理解为一栋楼的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又有很多可以用行地址、列地址表示的精确位置(可理解为有门牌号的住户),行地址和列地址用十六进制的数字表示(0x00000000),我们输入的数据和信息就与这些内存地址对应着。
下图为我抽象的画画功底帮助大家理解。
3. 计算机如何读取内存
我们输入信息后,计算机会将这些信息录入内存条,而且还有对应的内存地址,CPU通过内存地址,就可以找到到我们的信息和数据,再进行运算和处理。
4. cache(缓存(高度缓存存储器))
Cache是一种位于CPU和主存之间的小容量、高速度的存储器。其主要作用是弥补CPU与主存(RAM)之间的速度差异,从而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通常使用SRAM作为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