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手动安装ISO操作手册
背景
VMWare安装的时候,如果安装时候选择了操作系统,他会默认使用简易安装。
简易安装是什么呢?其实就是VMWare会自动安装这个操作系统,尽量减少用户的操作,给用户快捷的安装好这个系统。 但是对于要学习的我们来说,这好像不太好呢。
解决
稍后安装操作系统
VMWare其实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安装时候不选择镜像文件,稍后在选择操作系统,之后在进行安装这个ISO镜像。
启动时安装系统设置
VMWare启动时候可以选择DVD加载镜像,操作如下:
-
在你的虚拟机上右键,然后选择设置
-
选择CD/DVD(IDE),然后在右侧选择 “使用ISO映像文件” ,在这里选择你下载的ISO镜像文件,然后千万要记得点击确定按钮
-
之后就可以开启虚拟机了,再次开启虚拟机,大概率就会看到书中熟悉的页面了:
如果没有出现的话, 可以再次关闭[虚拟机],然后再次启动。 如果还是不行, 想一下你的虚拟机的BIOS启动顺序是不是被更改了,如果是,就改回来试一下吧!
无桌面的Linux虚拟机安装(CentOS)
系统的安装得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在VM中配置一台电脑,选配[CPU],内存,磁盘,网卡等硬件。
第二步:在VM中选择配置的电脑,安装系统。
1. 配置电脑
1.1 进入VM,创建电脑
1.2 自定义新的虚拟机
选择自定义安装,可以安装自己的需要安装虚拟机。
1.3 解决虚拟机兼容
直接点击下一步,会自动测试。
1.4 选择操作系统
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点击下一步
1.5 选择虚拟机将来需要安装的系统
因为不同的操作系统需要解决不同的兼容性问题,所以需要选择将来用什么系统,提前做适配。
1.6 配置电脑名与安装位置
给自己配置电脑取个名字,并设置物理机的安装位置。
这里设置虚拟机名称为module,安装位置在C:\Linux\module目录。
注:
-
虚拟机名字:可以任意起,最好是全英文。
-
安装位置 :为了以后加载速度快,建议放在固态磁盘。(如果C盘是固态且存储已满可以更换磁盘)
1.7 配置CPU个数
有个原则就是选满(跟物理机的CPU个数相同,但是不能超过)
1) 查看物理机(本机)CPU个数(Windows10为例)
右键任务栏选择任务管理器--》选择性能中的打开资源监视器--》选择cpu查看
注: 资源监视器右侧进度条拉倒最下边,能看到CPU后是带数字的,并目CPU后的数字是从0开始的。表示这台电脑是4核的处理器,一共有4个CPU。
2) 设置虚拟机处理器的数量
处理器数量与内核数相乘的积不能超过物理机的cpu总个数。
注意: 处理器数量最小为2。
上边已经查看CPU为4,这里就配2和2。
1.8 设置虚拟机的内存
内存大小有一定要求,物理机16G内存建议最大设置4G,不能给太多,因为虚拟机的内存也占物理机的内存,后期会有多台虚拟机同时启动,如果内存设置过大没开两台虚拟机内存就满了。
这里配置的是模板机不安装什么软件,就只配置1G的内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
1.9 选择虚拟机上网方式
1. 查看物理机的网络连接方式 (Windows10为例)
a)打开"网络和Internet"设置
右击电脑右下角的网络图标-->选择打开"网络和Internet"设置
b)点击“更改适配器选项”
c)没有VMware之前物理机的网络适配器信息(每个人不同,这里只有3个)
d)安装VMware之后物理机的网络适配器信息(会多两个vmnet1和vmnet8)
注:vmnet8是虚拟机使用NAT模式上网的网卡
2. 选择NAT方式
1.10 选择文件系统的IO方式和磁盘类型
都选择推荐即可。
1.11 选择磁盘的种类
方便以后分配磁盘使用
1.12 选择虚拟机的磁盘大小
磁盘用于存储虚拟机的所有文件,最小设置20GB。但是不是直接占用物理机的磁盘,一般用多少占多少。
1.13 虚拟机文件的存放位置
文件的存储目录可以选择一个磁盘空间比较大的磁盘存储。
注意: 可能需要安装多台虚拟机,注意文件的规划,先创建一个大目录Linux,然后在该目录下创建一个以刚才虚拟机名称命名的文件(例:module),存储所有虚拟机运行时产生的文件。
1.14 电脑配置完毕
浏览一下框选的几个配置,一般不需要修改。
2. 安装系统(CentOS)
下面就是刚才创建好的虚拟机电脑
安装成功的虚拟机电脑
注意:在安装系统之前需要检查自己虚拟机的bios的虚拟化是否打开,该设置需要在开启状态。
(大部分的电脑都是打开的,可以先尝试直接安装,如果出错再去调试,没有就不用管了)
2.1 查看虚拟机bios是否开启
(1)window10
(2)window7里面看不到(得去bios里面看)
(3)如果发现bios虚拟化没有开启怎么办,重启电脑,在加载界面时按f1-f10,或者电脑旁边一个
小洞,具体怎么进入得去查一下(按照自己电脑的型号去查)
(4)修改虚拟化为开启(thinkpad为例)找到security 里面的VT并改成enabled
注:如果虚拟化没有开启报的是以下错误
2.2 选择cd/dvd的方式安装系统
2.3 系统安装引导界面
你得需要将鼠标点击进入界面中,但是鼠标会消失,你此刻得用键盘的上下键来控制选项,图标变
白了表示当前选中的是哪个选项,然后敲回车,表示执行所选选项。
注意:如果这个时候你需要鼠标可以使用ctrl+alt一起按呼出鼠标
1)开启虚拟机
2)使用键盘上下键选择Install CentOS 7
注意: 选项为白色时才是选中状态。
耐心等待它的安装
3) 会自动跳转下面的界面
设置语言
2.4 需要定制化的内容
主要配置一下框选的几项,其中注意网络和主机名的配置。
1)时间和日期,调整时差
2) 软件选择
选择系统的安装方式:无界面安装与有桌面安装
这里选择的是无桌面安装,如果想使用桌面可以选择GNOME桌面选项。
3)安装位置
对磁盘的配置,进行磁盘的分区。
a)选择我要配置分区--》点击完成
b)分区方案选择标准分区,点击加号开始添加分区。
c)添加/boot分区
修改文件系统为ext4(推荐xfs)
d)添加swap分区
无需修改
e)添加/根分区
修改文件系统为ext4(推荐xfs)
根目录作为存储使用,将剩下的空间都给他(20 - 4 - 1)= 15
f)3个分区都配置完毕过后可以点击完成
分区配置完毕,点击接受更改
4)KDUMP
取消勾选,关闭kdump本身虚拟机内存就不够,他会吃掉一部分内存,我们尽量省一点。
5)修改主机名
修改完点击应用,主机名才会生效。
6) 修改网络设置
a)配置IP
注意: 地址192.168.100.200其中192.168不变,100为局域网段可以自己指定一个数,200为自己主机的地址一般不设置10以内的数。(一般1用做局域网的网关,2用做物理机的地址)
b)打开网络
出现框选中的内容即为配置成功。
配置完毕点击完成
c)设置虚拟机网络
点击虚拟机右下角的小电脑,选择设置
网络适配器为NAT,网络连接选择NAT模式
d)虚拟网络编辑器
点击更改设置获取权限,即可进行修改。
(1) NAT设置
(2)设置物理机的IP地址同步
(3) 查看物理机的VMnet8的网络IP
设置物理机的IP为192.168.100.2,默认网关与虚拟机相同。
*7)开始安装*
配置完成,点击开始安装进行系统的安装。
会进入一下界面,等待时间略长,可以同时进行用户设置操作。
a)安装过程中设置root用户(必须配置)
b)安装过程中设置普通用户
密码设置成什么自己决定,但是不要忘 建议使用(123456),密码过于简单需要点两次完成。
8) 安装完成
点击重启
9)登录
a)测试网络
ping www.baidu.com
使用Crtl+C键暂停。
b)查看IP
ifconfig
查看是否与自己设置的一致。
10 )重启
查看物理机的VMnet8的网络IP,
!(images/VMWare安装ISO操作手册/image-20241021145630455.png)
启动虚拟机,进入网络配置文件目录: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然后编辑ifcfg-ens33文件:vi ifcfg-ens33。按 i 进入insert编辑模式,
修改以下内容:
-
BOOTPROTO=static 启用静态IP地址
-
ONBOOT=yes 开启自动启用网络连接
添加以下内容:
-
IPADDR=192.168.30.100 设置IP地址
-
NETMASK=255.255.255.0 子网掩码
-
GATEWAY=192.168.30.2 设置网关
注意:IPADDR不能和子网IP冲突(最后一位只要在0~255范围内随便取一个数字,这里选择100),GATEWAY即”NAT设置“里面的网关IP。
修改和添加内容后如下图:
-
按下Esc进入命令模式输入:wq!保存并退出。
(1) 、输入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重启网卡让网卡设置生效。
(2)、输入ip addr检查一下IP。
(3)、验证是否可以访问外网:ping www.baidu.com。
如果ping www.baidu.com不通,那么再测试一下百度的ip地址14.215.177.38能否ping通,如果ip能通而域名不通则说明DNS解析有误,需要设置DNS。
(4)、设置DNS(有两种方式)。
注意:DNS服务器可以只配一个,也可以配置多个,下面我用的是两个免费的DNS服务器,查看IP地址,测试联网。
----第一种是在 ifcfg-ens33 文件的后面进行添加DNS1=xxx.xxx.xxx.xxx。
注意改完后重启网卡才能生效。
----第二种方式是改vi /etc/resolv.conf或者直接echo -e "nameserver 114.114.114.114\nnameserver 223.5.5.5" >>/etc/resolv.conf。(\n是换行的意思)
使用vi命令添加的时候要注意格式:
-
nameserver xxx1.xxx1.xxx1.xxx1
-
nameserver xxx2.xxx2.xxx2.xxx2
使用echo命令则直接运行就可以了。
两种方式完成后的效果是一样的,如下图:
常用的免费DNS地址:
-
国内移动、电信和联通通用的DNS:114.114.114.114。
-
阿里:首选:223.5.5.5 备用:223.6.6.6
-
百度 :180.76.76.76
-
腾讯:首选:119.29.29.29,备用:119.28.28.28
-
谷歌 8.8.8.8
root/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