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之 “津液” 基本概念全攻略|功能考点+真题+速记口诀

声明:本次整理,为个人观点,仅作为中医学习或医学考试的参考。请不要用您的症状,轻易套用。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辨证施治。


一、核心知识点:津液的基本概念

1️⃣ 定义与特性

- 定义: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脏腑组织内的液体及其分泌物(如泪、涎、汗等),是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特性:

- 流动性:依赖气的推动与固摄,循三焦通道布散全身。

- 阴阳属性:津属阳(清稀,布散体表),液属阴(稠厚,灌注骨节脏腑)。


2️⃣ 津与液的区分

| | 津 | 液 |

|----------|-----------------------|-----------------------|

| 质地 | 清稀,流动性强 | 稠厚,流动性弱 |

| 分布 | 体表、肌肤、孔窍 | 骨节、脏腑、脑髓 |

| 功能 | 滋润肌表,化汗温养 | 濡养关节,充养脑髓 |

| 转化 | 津可转化为液(如唾液→关节液) | 液可渗入血脉为津 |


二、考研高频考点

✅ 必考重点

1. 津液代谢的脏腑调控(高频多选题):

- 生成:脾胃运化水谷(《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 输布:脾散精 + 肺通调水道 + 肾主水液。

- 排泄:汗(肺宣发)、尿(肾气化)、呼气(肺司呼吸)。


2. 津液与气血关系:

- 津血同源:津液与血相互化生(《灵枢·营卫生会》:“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 气能生津:气推动津液生成(如脾虚则口干)。


3. 病理机制:

- 津液不足:轻则伤津(口干舌燥),重则脱液(皮肤干瘪)。

- 津液停滞:痰饮、水肿(《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三、历年真题精选

1️⃣ 选择题

> “主司津液输布的脏腑是?”

> A. 脾肺肾 B. 肝脾肾 C. 心肺肾 D. 三焦膀胱

> 答案:A(脾散精、肺通调、肾主水)。


2️⃣ 名词解释

- “津血同源”:津液与血同源于水谷精微,可相互转化(失血者忌发汗,大汗者忌放血)。

- “燥湿相济”: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共同维持津液平衡。


3️⃣ 论述题

> “试述肺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 答题要点:

> - 肺主宣发肃降 → 输布津液至体表、下达膀胱。

> - 肺为水之上源 → 水肿治肺(如提壶揭盖法)。


四、必背口诀与条文

速记口诀

- “津液三源脾胃肺,肾气蒸腾三焦通” → 津液代谢脏腑口诀。

- “伤津先救胃阴亏,脱液急填肝肾髓” → 津液亏虚治法。


经典条文

1. 《灵枢·决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2.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五、复习策略

1. 思维导图法:以“生成-输布-排泄”为轴心,标注关键脏腑与病理节点。

2. 真题实战:近5年考研中“津血同源”“肺为水之上源”出现率超60%,需结合病例分析(如高热伤津与长期水肿)。

3. 口诀联想:

- “津如雾,液如沤” → 津布散体表如雾露,液沉聚脏腑如沤池(联系三焦划分)。


关注我,中医基础理论加考研干货每日更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D4141393999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