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基础总结(七)
存储过程和函数
存储过程
概念 一组预先编译好的SQL语句集合(有点类似于批处理文件),比较适合做pill插入和更新
作用
- 提高代码的重用性
- 简化操作
- 减少编译次数,提高效率
存储过程的创建
语法
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参数列表>)
begin
<存储过程体(其实就是一组SQL语句>
end
注意
1. 参数列表包含三部分: <参数模式> <参数名> <参数类型>
2. 如果存储过程只有一句话,那么begin end
可以省略
3. 存储过程体中每条SQL语句结束必须加;
4. 存储过程的结尾需要使用 结束标记 ,结束标记需要在定义存储过程之前声明,例如:
delimiter $ #声明结束标记为 "$"
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参数列表>)
begin
<存储过程体(其实就是一组SQL语句>
end $ #使用结束标记结束
注意
1. 不要写成delimiter $;
(后面不有加;
),如果在这条语句后面加;
,那就成了将$;
这两个符号作为结束符,而不是$
2. 在使用delimiter $
之后,就已经将当前会话的结束符换成了$
,所以接下来的所有SQL语句的结束符都要用$
-
参数模式
- in
该参数可以作为输入,即需要传入值
- out
该参数可以作为输出,即返回值
- inout
该参数可以作为既可以作为输入,也可以作为输出
-
参数名自定义就可以
-
参数类型,即MySQL字段的类型,如
int
,varchar()
等
储过程的调用
call <存储过程>(<实参列表>);
举例 1 (空参列表) 插入到user表中五条记录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test1()
begin
insert into `user`(`name`,`password`) values('aaa','111'),('bbb','222'),('ccc','333'),('ddd','444'),('eee','555');
end $
调用
call test1()$
举例 2 (带有in
模式的参数列表) 根据男生的名字,查询其女朋友的信息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test2(In boyname varchar(20))
begin
select girl.*
from 女生表 girl
join 男生表 boy
on girl.姓名=boy.女朋友姓名
where boy.姓名=boyname;
end $
调用
call test2('小明')$
举例 3 (带有in
模式的参数列表)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检测用户是否登录成功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login(in username varchar(20),in password varchar(20))
begin
#声明一个result变量,默认值设为""
declare result int default 0;
#查询符合用户名和密码的数据,将结果赋给result变量
select count(*) into result
from 用户表 u
where u.用户名=username
and u.密码=password;
#输出result结果
select if(result>0,'登录成功','登录失败');
end $
调用
call login('小明','123456')$
举例 4 (带有out
模式的参数列表) 根据男生的名字,查询其女朋友的信息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test4(in boyname varchar,out gfinfo varchar(20))
begin
select girl.* into gfinfo
from 女生表 girl
join 男生表 boy
on girl.姓名=boy.女朋友姓名
where boy.姓名=boyname;
end $
调用
#先定义一个变量接收out 的值
set @gfName
#调用存储结构
call test4('小明',@gfName)$
#查看结果
select @gfName
注意
其实set @gfName
这一句可以不写,直接在调用存储结构时,在参数列表里写上@gfName
,会自动创建该变量
举例 5 (带有inout
模式的参数列表) 传入a和b两个值,返回a和b乘2之后的结果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test5 (INOUT a INT, INOUT b INT)
BEGIN
SET a=a*2;
SET b=b*2 ;
END $
调用
#先定义2个变量
set @m=10$
set @n=20$
#调用存储结构
call test5(@m,@n)$
#查看结果
select @m,@n$
存储过程的删除
drop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称>;
注意
1. 存储过程一次只能删除一个,不能一次性删除多个
2. 存储过程不支持修改,如果想要修改存储过程,必须删掉重建
查看存储过程的信息
show 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
函数
概念 同存储过程,只不过函数只能有一个返回值,且不能没有返回值,比较适合处理数据之后返回一个结果值
作用 跟存储过程差不多
- 提高代码的重用性
- 简化操作
- 减少编译次数,提高效率
函数的创建
create function <函数名> (<参数列表>) returns <返回类型>
begin
<函数体>
end
注意
1. 参数列表包含三部分: <参数名> <参数类型>
2. 函数体一定要有return语句,如果没有会报错,如果return没有放到函数体的最后,也不会报错,但是不建议这么写,因为没有意义
3. 函数体中如果只有一句SQL语句,则可以省略begin end
\
4. 跟存储过程一样,使用delimiter
语句设置结束标记
函数的调用
select <函数名> (<参数列表>)
举例 1 (无参) 返回公司的员工个数
delimiter $
create function func1() returns int
begin
#定义一个变量作为返回值
declare c int default0;
#执行查询语句
select count(*) into c
from 员工表;
#返回
return c;
end
调用
select func1()$
举例 2 (有参) 根据员工名返回他的工资
delimiter $
create function func2(empName varchar(20)) returns double
begin
#定义一个变量,除了定义局部变量,也可以定义一个用户变量
set @sal=0;
#查询
select salary into @sal
from 员工表
where 员工姓名=empName;
#返回
return @sal
end $
调用
select func2('小明')$
举例 3 创建函数,实现传入两个float,返回二者之和
delimiter $
create function func3(num1 float,num2 float) return float
begin
declare sum float default 0;
set sum = num1 + num2;
return sum;
end
调用
select func3(1,2);
查看函数
show create function <函数名>;
删除函数
drop function <函数名>;
入两个float,返回二者之和
delimiter $
create function func3(num1 float,num2 float) return float
begin
declare sum float default 0;
set sum = num1 + num2;
return sum;
end
调用
select func3(1,2);
查看函数
show create function <函数名>;
删除函数
drop function <函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