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系统精讲Java源码及大厂真题 - 21 DelayQueue 源码解析

21 DelayQueue 源码解析

 

 

引导语

之前我们说的阻塞队列,都是资源足够时立马执行。本章我们说的队列比较特殊,是一种延迟队列,意思是延迟执行,并且可以设置延迟多久之后执行,比如设置过 5 秒钟之后再执行,在一些延迟执行的场景被大量使用,比如说延迟对账等等。

 

1 整体设计

DelayQueue 延迟队列底层使用的是锁的能力,比如说要在当前时间往后延迟 5 秒执行,那么当前线程就会沉睡 5 秒,等 5 秒后线程被唤醒时,如果能获取到资源的话,线程即可立马执行。原理上似乎很简单,但内部实现却很复杂,有很多难点,比如当运行资源不够,多个线程同时被唤醒时,如何排队等待?比如说在何时阻塞?何时开始执行等等?接下来我们从源码角度来看下是如何实现的。

 

1.1 类注释

类注释上比较简单,只说了三个概念:

  1. 队列中元素将在过期时被执行,越靠近队头,越早过期;
  2. 未过期的元素不能够被 take;
  3. 不允许空元素。

这三个概念,其实就是三个问题,下文我们会一一看下这三点是如何实现的。

 

1.2 类图

DelayQueue 的类图和之前的队列一样,不多说,关键是 DelayQueue 类上是有泛型的,如下:

public class DelayQueue<E extends Delayed> extends AbstractQueue<E>
    implements BlockingQueue<E> {

从泛型中可以看出,DelayQueue 中的元素必须是 Delayed 的子类,Delayed 是表达延迟能力的关键接口,其继承了 Comparable 接口,并定义了还剩多久过期的方法,如下:

public interface Delayed extends Comparable<Delayed> {
    long getDelay(TimeUnit unit);
}

也就是说 DelayQueue 队列中的元素必须是实现 Delayed 接口和 Comparable 接口的,并覆写了 getDelay 方法和 compareTo 的方法才行,不然在编译时,编译器就会提醒我们元素必须强制实现 Delayed 接口。

除此之外 DelayQueue 还大量使用了 PriorityQueue 队列的大量功能,这个和 SynchronousQueue 队列很像,大量复用了其它基础类的逻辑,代码示例如下:

图片描述

PriorityQueue 中文叫做优先级队列,在此处的作用就是可以根据过期时间做优先级排序,让先过期的可以先执行,用来实现类注释中的第一点。

这里的复用的思想还是蛮重要的,我们在源码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思想,比如说 LinkedHashMap 复用 HashMap 的能力,Set 复用 Map 的能力,还有此处的 DelayQueue 复用 PriorityQueue 的能力。小结一下,如果想要复用需要做到哪些:

  1. 需要把能遇见可复用的功能尽量抽象,并开放出可扩展的地方,比如说 HashMap 在操作数组的方法中,都给 LinkedHashMap 开放出很多 after 开头的方法,便于 LinkedHashMap 进行排序、删除等等;
  2. 采用组合或继承两种手段进行复用,比如 LinkedHashMap 采用的继承、 Set 和 DelayQueue 采用的组合,组合的意思就是把可复用的类给依赖进来。

 

2 演示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写了一个演示的 demo,演示了一下:

public class DelayQueueDemo {
	// 队列消息的生产者
  static class Product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final BlockingQueue queue;
    public Product(BlockingQueue queue) {
      this.queue = queu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log.info("begin put");
        long begin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queue.put(new DelayedDTO(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2000L,beginTime));//延迟 2 秒执行
        queue.put(new DelayedDTO(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5000L,beginTime));//延迟 5 秒执行
        queue.put(new DelayedDTO(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1000L * 10,beginTime));//延迟 10 秒执行
        log.info("end pu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log.error("" + e);
      }
    }
  }
	// 队列的消费者
  static class Consum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final BlockingQueue queue;
    public Consumer(BlockingQueue queue) {
      this.queue = queu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log.info("Consumer begin");
        ((DelayedDTO) queue.take()).run();
        ((DelayedDTO) queue.take()).run();
        ((DelayedDTO) queue.take()).run();
        log.info("Consumer end");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log.error("" + e);
      }
    }
  }

  @Data
  // 队列元素,实现了 Delayed 接口
  static class DelayedDTO implements Delayed {
    Long s;
    Long beginTime;
    public DelayedDTO(Long s,Long beginTime) {
      this.s = s;
      this.beginTime =beginTime;
    }

    @Override
    public long getDelay(TimeUnit unit) {
      return unit.convert(s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imeUnit.MILLISECONDS);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Delayed o) {
      return (int) (this.getDelay(TimeUnit.MILLISECONDS) - o.getDelay(TimeUnit.MILLISECONDS));
    }

    public void run(){
      log.info("现在已经过了{}秒钟",(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beginTime)/1000);
    }
  }
	// demo 运行入口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BlockingQueue q = new DelayQueue();
    DelayQueueDemo.Product p = new DelayQueueDemo.Product(q);
    DelayQueueDemo.Consumer c = new DelayQueueDemo.Consumer(q);
    new Thread(c).start();
    new Thread(p).start();
  }
}
打印出来的结果如下:
06:57:50.544 [Thread-0] Consumer begin
06:57:50.544 [Thread-1] begin put
06:57:50.551 [Thread-1] end put
06:57:52.554 [Thread-0] 延迟了2秒钟才执行
06:57:55.555 [Thread-0] 延迟了5秒钟才执行
06:58:00.555 [Thread-0] 延迟了10秒钟才执行
06:58:00.556 [Thread-0] Consumer end

写这个代码的目的主要想演示一下延迟执行的例子,我们大概的思路是:

  1. 新建队列的元素,如 DelayedDTO,必须实现 Delayed 接口,我们在 getDelay 方法中实现了现在离过期时间还剩多久的方法。
  2. 定义队列元素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应着代码中的 Product 和 Consumer。
  3. 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就行初始化和管理,对应着我们的 main 方法。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 demo,但实际工作中,我们使用 DelayQueue 基本上就是这种思想,只不过写代码的时候会更加通用和周全,接下来我们来看下 DelayQueue 是如何实现 put 和 take 的。

 

3 放数据

我们以 put 为例,put 调用的是 offer 的方法,offer 的源码如下: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 上锁
    lock.lock();
    try {
        // 使用 PriorityQueue 的扩容,排序等能力
        q.offer(e);
        // 如果恰好刚放进去的元素正好在队列头
        // 立马唤醒 take 的阻塞线程,执行 take 操作
        // 如果元素需要延迟执行的话,可以使其更快的沉睡计时
        if (q.peek() == e) {
            leader = null;
            available.signal();
        }
        return true;
    } finally {
        // 释放锁
        lock.unlock();
    }
}

可以看到其实底层使用到的是 PriorityQueue 的 offer 方法,我们来看下:

// 新增元素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
    // 如果是空元素的话,抛异常
    if (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modCount++;
    int i = size;
    // 队列实际大小大于容量时,进行扩容
    // 扩容策略是:如果老容量小于 64,2 倍扩容,如果大于 64,50 % 扩容
    if (i >= queue.length)
        grow(i + 1);
    size = i + 1;
    // 如果队列为空,当前元素正好处于队头
    if (i == 0)
        queue[0] = e;
    else
    // 如果队列不为空,需要根据优先级进行排序
        siftUp(i, e);
    return true;
}
//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private void siftUpComparable(int k, E x) {
        Comparable<? super E> key = (Comparable<? super E>) x;
        // k 是当前队列实际大小的位置
        while (k > 0) {
            // 对 k 进行减倍
            int parent = (k - 1) >>> 1;
            Object e = queue[parent];
            // 如果 x 比 e 大,退出,把 x 放在 k 位置上
            if (key.compareTo((E) e) >= 0)
                break;
            // x 比 e 小,继续循环,直到找到 x 比队列中元素大的位置
            queue[k] = e;
            k = parent;
        }
        queue[k] = key;
    }

可以看到,PriorityQueue 的 offer 方法主要做了三件事情:

  1. 对新增元素进行判空;
  2. 对队列进行扩容,扩容策略和集合的扩容策略很相近;
  3. 根据元素的 compareTo 方法进行排序,我们希望最终排序的结果是从小到大的,因为我们想让队头的都是过期的数据,我们需要在 compareTo 方法里面实现:通过每个元素的过期时间进行排序,如下:
(int) (this.getDelay(TimeUnit.MILLISECONDS) - o.getDelay(TimeUnit.MILLISECONDS));

这样便可实现越快过期的元素越能排到队头。

可以看到,新增数据时,只是使用到了 compareTo 方法,来对队列中的元素进行排序,接下来我们看下,取数据时,是如何操作的。

 

4 拿数据

取数据时,如果发现有元素的过期时间到了,就能拿出数据来,如果没有过期元素,那么线程就会一直阻塞,我们以 take 为例子,来看一下核心源码:

for (;;) {
    // 从队头中拿数据出来
    E first = q.peek();
    // 如果为空,说明队列中,没有数据,阻塞住
    if (first == null)
        available.await();
    else {
        // 获取队头数据的过期时间
        long delay = first.getDelay(NANOSECONDS);
        // 如果过期了,直接返回队头数据
        if (delay <= 0)
            return q.poll();
        // 引用置为 null ,便于 gc,这样可以让线程等待时,回收 first 变量
        first = null;
        // leader 不为空的话,表示当前队列元素之前已经被设置过阻塞时间了
        // 直接阻塞当前线程等待。
        if (leader != null)
            available.await();
        else {
          // 之前没有设置过阻塞时间,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阻塞
            Thread this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leader = thisThread;
            try {
                // 进行阻塞
                available.awaitNanos(delay);
            } finally {
                if (leader == thisThread)
                    leader = null;
            }
        }
    }
}

可以看到阻塞等待的功能底层使用的是锁的能力,这个我们在后面章节中会说到。

以上演示的 take 方法是会无限阻塞,直到队头的过期时间到了才会返回,如果不想无限阻塞,可以尝试 poll 方法,设置超时时间,在超时时间内,队头元素还没有过期的话,就会返回 null。

 

5 总结

DelayQueue 是非常有意思的队列,底层使用了排序和超时阻塞实现了延迟队列,排序使用的是 PriorityQueue 排序能力,超时阻塞使用得是锁的等待能力,可以看出 DelayQueue 其实就是为了满足延迟执行的场景,在已有 API 的基础上进行了封装,我们在工作中,可以学习这种思想,对已有的功能能复用的尽量复用,减少开发的工作量。

  • 1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Java中的DelayQueue是一个基于优先级队列实现的延迟队列。它可以用于定时任务调度、缓存过期等场景。 DelayQueue中的元素必须实现Delayed接口,该接口继承自Comparable接口,因此元素需要实现compareTo方法,以便在队列中维护元素的优先级。 DelayQueue中的元素按照延迟时间的大小进行排序,即延迟时间短的元素排在队列的前面。当从队列中取出元素时,只有延迟时间到了的元素才会被取出。 以下是一个使用DelayQueue的简单示例: ```java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DelayQueu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Delayed;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public class DelayQueu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DelayQueue<DelayedElement> queue = new DelayQueue<>(); queue.add(new DelayedElement("task1", 3000)); // 延迟3秒执行 queue.add(new DelayedElement("task2", 2000)); // 延迟2秒执行 queue.add(new DelayedElement("task3", 1000)); // 延迟1秒执行 while (!queue.isEmpty()) { DelayedElement element = queue.take(); // 取出元素 System.out.println(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 " + element); } } } class DelayedElement implements Delayed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long expireTime; public DelayedElement(String name, long delay) { this.name = name; this.expire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delay; } @Override public long getDelay(TimeUnit unit) { return unit.convert(expire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imeUnit.MILLISECONDS);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Delayed o) { return Long.compare(this.getDelay(TimeUnit.MILLISECONDS), o.getDelay(TimeUnit.MILLISECONDS));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DelayedElement{" + "name='" + name + '\'' + ", expireTime=" + expireTime + '}'; } }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DelayQueue对象,并向其中添加了三个DelayedElement元素,分别表示3秒、2秒和1秒后执行的任务。然后在一个循环中不断取出元素,直到队列为空。由于每个元素的延迟时间不同,因此取出的顺序也是不同的。 以上就是JavaDelayQueue的简单使用方法。需要注意的是,DelayQueue是线程安全的,可以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