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机网络原理
一、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三网”

网络类型 传输介质 提供服务
电信网络 电话线、光纤 电话、电报以及传真等服务
有线电视网络 同轴电缆 电视节目
计算机网络 双绞线、光纤 传送数据文件、从网上获取图像、视频等文件
1.2 因特网概述
网络的网络

(1)**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2)网络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3)互联网(internet)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

(4)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host)。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段 网络名 用途 协议 更多
第一阶段 ARPANET(单个分组交换网) 军用 TCP/IP 无
第二阶段 NSFNET(国家科学基金网) 科研 TCP/IP NSFNET是一个三级结构的因特网,此时美国军网(MILNET)诞生
第三阶段 Internet(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商用 TCP/IP 出现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即网络运营商
1.3 因特网的组成
因特网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两大块

(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手机、PC、服务器等)组成。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

三种交换方式

交换方式 特点 应用
电路交换 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有线电话
报文交换 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存储转发) 电报、物流
分组交换 单个分组(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Internet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994年4月20日我国用 64 kb/s 专线正式接入因特网
1.5 计算机的类别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自己理解):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台计算机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就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系统。

网络的分类

网络类型 简称 作用范围
个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 PAN 10 m左右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 1 km左右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550 km左右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AN 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千米
把用户接入因特网的网络就是接入网AN(Access Network),它又称为本地接入网或居民接入网。(ISP的出现)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速率

(1)比特(bit)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

(2)网络技术中的速率指的是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

(3)速率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

(4)速率的单位是b/s(比特每秒,或bit/s)。

带宽(band width)

(1)指信号所占据的频带宽度;在被用来描述信道时,带宽是指能够有效通过该信道的信号的最大频带宽度。对于模拟信号而言,带宽又称为频宽,以赫兹 (Hz)为单位。对于数字信号而言,带宽是指单位时间内链路能够通过的数据量。例如ISDN的B信道带宽为64 kbps(kb/s)。

吞吐量(through put)

(1)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2)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时延(delay或latency)

(1)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1.7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OSI七层协议体系结构

OSI层次 封装单位 地址标识 设备 主要协议 主要功能
7 应用层 数据报文 进程号 网关 HTTP、FTP、DNS 应用层包含用户应用程序和协议
6 表示层 数据报文 进程号 SNMP、TELNET 数据加密与数据压缩、语法表示与连接管理
5 会话层 数据报文 进程号 SMTP、POP3 会话链接的恢复与释放、对会话进行分段、同步等
4 传输层 数据报文或数据段 端口号 TCP、UDP 提供端到端之间可靠透明的数据传输,分段与重组、差错控制及流量控制,保证数据传输正确完整性
3 网络层 数据包或数据分组 IP地址 路由器 IP、ICMP 路径的选择、网络连接的多路复用、差错的检测与恢复、排序与流量控制、服务选择
2 数据链路层 数据帧 MAC地址 交换机、网桥 IEEE802系列、PPP、HDLC 把不可靠信道变为可靠信道,将比特组织成帧,在链路上提供点到点的帧传输,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1 物理层 比特流 bit流 中继器、集线器 IEEE802系列 提供物理通路、二进制数据比特流传输,定义机械/电气特性和接口
TCP/IP体系结构

层次
4 应用层
3 传输层
2 网络层
1 网络接口层
二、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1)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2)源系统包含源点(source)【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源点又称源站,或信源】和发送器。

(3)目的系统包含接收器和终点(destination)【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来的数字比特流,然后把信息输出】。

(4)模拟信号(连续信号):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5)数字信号(离散信号):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1)通信的三种基本方式

通信方式 特点 应用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 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寻呼机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也不能同时接收) 对讲机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 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手机
(2)基带调制和带通调制【考曼彻斯特编码(1:先高后低,0:先低后高)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1一样,0相反)】

信道的极限容量

(1)信噪比(dB)= 10lg(S/N)(dB)

(2)香农公式:(信道极限传输速率)C = Wlog2(1+S/N)(b/s)【W为信道的带宽(以Hz为单位)】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1)传输媒体可分为导向传输媒体(有线)和非导向传输媒体(无线)

(2)导向传输媒体

传输介质 名词解释
无屏蔽双绞线(UTP) 一种由四组两条一对地互相缠绕并包装在绝缘管套中的铜线所组成的广泛用于数据传输的铜质线材
屏蔽双绞线(STP) 一种由四组两条一对地互相缠绕并包装在绝缘管套中的铜线组成,同时外面加上一层用金属丝编织成的屏蔽层的广泛用于数据传输的铜质线材
同轴电缆 由内导体铜质芯线(单股实心线或多股综合线)、绝缘层、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也可以是单股的)以及保护塑料外层所组成,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被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
光缆 光纤通常由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拉成细丝,主要由纤芯和包层构成双层通信圆柱体,而光缆则是由一捆光纤组成
2.4 信道复用技术
频分复用(FDM)

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的信号互不干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这样就保证了各路信号互不干扰(条件之一)。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的信号以并行的方式工作,每一路信号传输时可不考虑传输时延。

时分复用(TDM)

高速信道根据时间划分成多个时隙供多个低速信道轮流使用,在一个时隙内,只能有一个低速信道占有高速信道的资源。

波分复用(WDM)

波分复用技术就是光的频分复用,将不同的光波光纤划分为一些不同的通信通道,利用光波来将通信的信号传输到终端的接收器,再将这些信号合并起来运用光纤进行传输到接收的终端,再在接收终端将光所载的光波分开进行利用的复用方式。其特点是使用光纤来同时传输多个频率很接近的光载波信号,使得光纤的传输能力成倍的提高。

码分复用(CDM)【码分多址(CDMA)】

采用扩频通信技术,各个低速信道可以在同一个地方同时使用相同的频率进行通信,不同的低速信道通过采用不同的地址码复用整个频段。

2.5 宽带接入技术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把上行(用户到ISP)和下行(ISP到用户)带宽做成不对称的,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把普通的电话线分成了电话、上行和下行三个相对独立的信道,从而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干扰。

三、数据链路层
3.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

(1)链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而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链路只是一条路径的组成部分。

(2)数据链路:除了必须有一条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 数据链路。

点对点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以OSI参考模型的观点),它通常用在两节点间创建直接的连接,并可以提供连接认证、传输加密以及压缩。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①一个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②链路控制协议LCP

③网络控制协议NCP

3.2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1)以太网(Ethernet)(802.3标准)

(2)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

​ ①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

​ ②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

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协议:使用CSMA/CD协议的以太网不可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进行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10BASE-T

(1)10:数据率(Mbps)

(2)Base:基带或宽带(Base / Broad)

(3)T:介质或段最大长度(百米)【T:双绞线(100米) F:光纤 X:同轴电缆(粗同轴电缆:500米,细同轴电缆:200米)】

以太网的MAC层

(1)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MAC地址(因为这种地址用在MAC帧中)

3.4 扩展的以太网
多接口网桥——以太网交换机(switch hub):是一种多接口的网桥,在数据链路层使用MAC地址转发数据。
四、网络层
4.1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1)虚电路服务:先连接,再通信(面向连接,网络提供可靠交付)【连接:非物理连接(逻辑连接) 应用:ATM(协议),帧中继FR(协议)】

(2)数据报服务:无连接,不可靠【通信之前无需连接,两端主机提供可靠交付】

4.2 网际协议IP
虚拟互联网络

(1)间接交付:网络地址 直接交付:主机地址

分类的IP地址

(1)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

(2)各类IP地址

类别 网络号字段和主机号字段
A类地址 前1位是0,net-id为8位,host-id为24位
B类地址 前2位是10,net-id为16位,host-id为16位
C类地址 前3位是110,net-id为24位,host-id为8位
D类地址 前4位是1110,用于多播(一对多通信)
E类地址 前4位是1111,保留为今后使用
(3)0.0.0.0——①当前主机 ②默认路由

(4)IP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1)地址解析协议ARP:是一种通过解析网络层地址来找寻数据链路层地址的网络传输协议,其基本功能为透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 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2)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是一种网络协议,使用与ARP相同的报头结构,作用与ARP相反。RARP用于将MAC地址转换为IP地址。

(3)ARP和RIP不能封装在IP报文中。

(4)常用协议与字段值

协议名 协议字段值
ICMP 1
IGMP 2
TCP 6
EGP 8
IGP 9
UDP 17
IPv6 41
OSPF 89
4.3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计算
子网分组转发
构造超网
4.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4.5 内部网关协议RIP
4.6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4.7 虚拟专用网VPN
五、运输层
运输层协议概述

(1)TCP和UDP

(2)常用端口号

应用程序 熟知端口号
FTP 21
TELNET 23
SMTP 25
DNS 53
TFTP 69
HTTP 80
SNMP 161
SNMP(trap) 162
传输控制协议TCP

(1)套接字 socket = (IP地址:端口号)

(2)TCP的连接建立

六、应用层
DNS、FTP、TELNET
URL的一般形式:<协议>://<主机>:<端口>/<路径>
七、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通信面临的四种威胁

(1)主动攻击:篡改、申断、伪造

(2)被动攻击:截获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