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芯光纤的综合性能评价

#学习笔记

#参考Advances in low-loss, large-area, and multicore fibers

前言

为了从较长波长的较低损耗中获益,长距离传输技术从850 nm多模光纤系统发展到1310 nm单模光纤系统,再到1550nm单模光纤系统的一段。单模光纤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在1550 nm窗口中的低损耗使得能够通过波分复用(WDM)进行多波长信道传输,增加了系统容量。

标准单模光纤设计用于1310 nm传输,几乎为零色散。当传输系统移到光纤损耗较低的1550 nm窗口时,1550 nm窗口中的高色散(B17 ps/km nm)成为高数据速率系统的限制。为了减少1550 nm窗口的色散,提出了色散位移光纤(DSF)的一段。DSF的色散被设计为在1550 nm波长处大约为零,这对于在1550 nm处的单信道传输是最佳的。然而,这种光纤不适合WDM传输,因为当色散为零时,四波混频的非线性效应导致的串扰代价最大。为了克服四波混频效应,提出了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NZDSF的色散为35 ps/nmkm,这足够高以减小四波混频效应,但又足够小以最小化色散损失。

在WDM发展的同时,每个波长信道中的数据速率也得到了提高,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信道数据速率已经从2.5 Gb/秒增加到10 Gb/秒,然后使用强度调制和直接检测增加到40 Gb/秒。随着信道速率的不断提高,相干技术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相干检测允许以两个自由度对信息进行编码,这增加了每个通道的信息量。它还允许将数字信号处理(DSP)功能集成到相干接收机中。利用相干检测技术,已经提出了诸如BPSK、QPSK、8 PSK、16 QAM等高级调制格式和更高级的调制格式,这些调制格式已经将信道容量推到100 Gb/秒及以上。相干检测与DSP相结合可以补偿色散和偏振模色散对传输的影响。这种新的系统技术已经将光纤设计方向转向具有更低损耗和更大有效面积的光纤,以减轻非线性传输损伤。

尽管传统光纤技术的持续改进将在短期内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单模光纤的传输容量正迅速接近其基本香农极限。为了克服这一限制,将需要使用空分复用(SDM)的新技术来提供未来容量增长的解决方案存在两种用于空分复用的方法。一种是使用多芯光纤(MCFs),另一种是使用少模光纤(FMFs)

MCF可分为非耦合和耦合两种类型。对于使用耦合多芯光纤和少模光纤的空间分集复用传输系统,需要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来处理模式耦合效应,这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而对于基于未耦合多芯光纤的空间分集复用传输系统,则不需要MIMO DSP,因为每个芯都表现得像一根独立的光纤。因此,未耦合多芯光纤在空间分集复用系统中更容易实现。

然而,随机耦合的多芯光纤已被证实其性能优于等效的单模光纤束,并且由于其超低损耗和超低模间色散特性,有望成为下一代超长距离海底传输光纤的有力候选者。

##############################################部分注释

单模光纤(SMF)& 多芯光纤(MCF)& 少模光纤(FMF)

1)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 SMF):单模光纤是一种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允许光以单一基模(HE11)传输的光纤。其芯径较小,通常在8~9微米之间,确保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单一模式。

2)多芯光纤(Multi-core Fiber, MCF):多芯光纤是一种在共同的包层区中存在多个独立纤芯的光纤。每个纤芯都可以独立地传输光信号,从而实现空分复用,提高通信容量。

3)少模光纤(Few-Mode Fiber, FMF):少模光纤是一种纤芯面积足够大,能够利用几个独立的空间模式传输并行数据流的光纤。其模式数量介于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之间,通常支持低于十个模式。

其他类型光纤:

4)多芯少模光纤(Multi-core Few-mode Fiber, MC-FMF):多芯少模光纤是一种结合了少模光纤和多芯光纤特性的光纤。它可以在同一光纤中同时实现模分复用和纤芯空分复用,进一步提高传输容量。

5)空芯光纤(Hollow-core Fiber):空芯光纤是一种新型传输媒介,其中心部分为空心,光线通过空心的部分进行传输。它以空气为传输介质,替代传统以“玻芯”作为传输媒介的光纤。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是一种放大微弱的输入光信号而不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光信号放大器,通过在光纤中掺入铒离子(Er³⁺)并利用泵浦光进行激励,从而实现光信号的放大。当泵浦光通过掺铒光纤时,铒离子的电子被激发到高能级,形成激发态。随后,当信号光通过掺铒光纤时,激发态的铒离子会向信号光发射光子,发生受激辐射现象,使得信号光的能量增加,从而实现信号光的放大。EDFA具有输出功率大、能量转换效率高、工作带宽大、耦合效率高、增益特性稳定、噪声低等特点。与其他光纤放大器相比,EDFA的波长范围广泛,可以覆盖C波段和L波段,适用于各种光通信系统。同时,由于铒离子在玻璃中相对稳定,EDFA还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高的成本效益。

波分复用(WDM)& 空分复用(SDM)& 模分复用(MDM)

1)波分复用(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是一种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携带各种信息)在发送端经复用器(亦称合波器)汇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的技术。在接收端,经解复用器(亦称分波器或称去复用器)将各种波长的光载波分离,然后由光接收机作进一步处理以恢复原信号。

2)空分复用(SDM, 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空分复用技术是指利用空间的分割实现复用的一种方式。在光纤通信中,它通常指的是将多根光纤组合成束实现空分复用,或者在同一根光纤中实现空间分割复用(如多芯光纤)。

3)模分复用(MDM, M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或 MDM, Multi-M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模分复用是一种在光纤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复用技术,它利用了光纤的多模性质,将不同的光纤模式用于不同的通道,从而实现了在同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路数据的目的。

色散位移光纤(DSF)&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

1)色散位移光纤(DSF)是一种单模光纤,其型号为G.653。它的设计目的是将光纤的零色散点从普通单模光纤的1.31μm移至1.55μm波段,以利用该波段的低损耗特性进行长距离通信。DSF在1.55μm波长处具有极低的色散和损耗,这使得它在长距离、高速率的光纤通信系统中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当在一根DSF上同时传输多波长光信号并采用光放大器时,会在零色散波长区出现严重的非线性效应,这限制了波分复用(WDM)的应用。

2)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是指符合ITU-T G.655建议的一类光纤,其工作波长在1550nm附近且色散不为零。具体来说,NZDSF的零色散点被移至1540~1565nm范围内,在此区域内色散值较小(1.04.0ps/(nm*km)),但并非完全为零。NZDSF通过保留适量的色散来抑制非线性效应(如四波混频、交叉相位调制等),从而支持波分复用(WDM)技术的应用。同时,NZDSF还具有较低的损耗和较高的有效面积,有利于长距离、大容量传输。

四波混频的非线性效应

四波混频(Four-Wave Mixing, FWM)的非线性效应是非线性光学中的一种重要现象,主要发生在光纤等非线性介质中。当两个或三个不同波长的光波在非线性介质中相互作用时,它们会产生两个或一个新的波长,这一过程就是四波混频,而这些新光波的频率是原有光波频率的线性组合(如和频、差频等)。

多输入多输出(MIMO)

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是一种在无线通信中广泛应用的先进技术,它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显著改善通信质量,并通过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技术来提高无线信道的利用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

数字信号处理(DSP)

数字信号处理(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技术是一种通过微处理器或专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件,以数字形式对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它将模拟信号(如声音、图像等)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一系列的数字运算和处理,再转换回模拟信号或输出为数字形式的结果。


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光纤(Low-loss and large effective area fibers)

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光纤(Low-loss and large effective area fibers)是光纤通信领域中的一种重要光纤类型,它结合了低损耗(Low-loss)和大有效面积(Large Effective Area)两个关键特性。低损耗意味着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的衰减较小,可以支持更长的传输距离;而大有效面积则有助于降低光纤中的光功率密度,减少非线性效应的发生,从而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

一、传输系统中光纤损耗和有效面积的品质因数(Figure of merit of fiber loss and effective area on transmission systems)

对于相干传输系统,可以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来补偿由光纤色散和偏振模色散效应引起的传输损伤。这不仅大大简化了光学系统设计,也简化了光纤设计。对于光纤设计而言,大容量长距离传输最重要的光纤参数是光纤衰减和有效面积。

光纤的有效面积(Effective Area)和衰减(Attenuation)是影响传输系统光信噪比(Optical Signal-to-Noise Ratio, OSNR)的关键因素。OSNR是衡量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噪声干扰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系统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给定传输链路和距离的情况下,决定OSNR的主要因素包括每个跨段(Span)的信道发射功率、光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每个跨段的损耗以及链路中的跨段总数。其中,与光纤参数直接相关的因素是信道发射功率和跨段损耗跨段损耗则包括光纤的传输损耗和总熔接损耗。在当前熔接技术下,熔接损耗对跨段损耗的贡献相对较小,因此主导因素是光纤的传输损耗。

对于线性光学传输系统,信道发射功率主要受限于激光器的输出功率。然而,光纤是一种非线性传输介质,因此信道发射功率还受到光纤非线性效应的限制,如四波混频(Four-Wave Mixing, FWM)、自相位调制(Self-Phase Modulation, SPM)、交叉相位调制(Cross-Phase Modulation, XPM)以及布里渊散射(Brillouin Scattering)和拉曼散射(Raman Scattering)。光纤的非线性通过其非线性系数来描述:

其中A_{eff}是光纤有效面积,n_{2}是非线性折射率。在基于二氧化硅(Silica)的光纤中,非线性折射率n_{2}变化不大,这意味着通过改变光纤材料的非线性特性来显著降低非线性系数是不可行的,因此降低光纤非线性系数的唯一途径是增加光纤的有效面积。较大的有效面积可以降低光纤中的光功率密度,因为光功率被分布在更广泛的区域内,从而减少了非线性效应的发生。这种设计策略在需要高功率传输或长距离传输的应用中尤为重要,因为高功率和长距离都会增加非线性效应的风险。

在相干传输系统中,为了量化不同光纤设计的性能,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系统模型,该模型基于高斯噪声模型理论来分析非线性干扰的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并将其作为光纤参数的函数进行研究。通过将非线性干扰视为额外的噪声因素,可以推导出一个广义的光信噪比(OSNR)公式,用于预测能够最大化OSNR的最优信号功率。基于这个模型,提出了一个光纤品质因数(Fiber Figure of Merit, FOM)作为比较不同光纤设计及其性能的手段。该FOM已经通过实验验证,并与实验结果保持了极好的一致性。为了量化大有效面积和低损耗对OSNR的益处,给出了FOM的一个简化版本,如下列公式所示,其中FOM是相对于某个参考光纤来定义的:

其中,A_{eff}\alphan_{2}L_{eff}D分别是目标光纤中光功率分布的有效横截面积、衰减系数(目标光纤中光信号单位长度上的功率损失)、非线性折射率、有效长度(目标光纤中非线性效应的有效作用距离)和色散(描述了光纤中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以不同速度传输的现象,影响光脉冲的展宽和信号质量)。

A_{eff,ref}\alpha_{ref}n_{2,ref}L_{eff,ref}D_{ref}分别为参考光纤中光功率分布的有效横截面积、衰减系数、非线性折射率、有效长度和色散。 L为跨距长度,是两个放大器或中继器之间的光纤长度。

上图展示了在100公里的光纤跨度长度下,不同衰减系数的光纤的有效面积与其光纤品质因数(FOM)之间的关系。这里使用的参考光纤参数是典型的标准单模光纤,其衰减系数为0.2 dB/km,有效面积为82 μm²。假设衰减系数高于0.175 dB/km的光纤采用掺锗芯,其非线性折射率n_{2}值为2.33×10-20 m²/W,而衰减系数低于0.175 dB/km的光纤则采用纯石英芯,具有较低的非线性折射率n_{2}值,为2.13×10-20 m²/W。

上图表明,光纤的FOM可以通过增加光纤的有效面积或降低光纤的衰减来提高对于不同衰减系数的光纤,有效面积对FOM的影响几乎是相同的。具体来说,如果有效面积从82 μm²增加到150 μm²(这被认为是当前有效面积的上限),FOM将大约提高1.8 dB。另一方面,衰减对FOM的影响更大。在给定有效面积的情况下,当衰减从0.2 dB/km降低到0.15 dB/km时,FOM将改善约3.2 dB。

通过结合低衰减和大有效面积的优势,当使用衰减为0.15 dB/km且有效面积为150 μm²的光纤时,FOM可以提高超过5 dB。对于更长的跨度或未中继的长距离链路,超低损耗和大有效面积变得尤为重要。

二、光纤损耗机理及降低光纤损耗的途径(Fiber loss mechanism and approaches for lowering fiber loss)

低损耗光纤是由基于二氧化硅的玻璃材料制成的。对于基于二氧化硅玻璃的光纤(silica-based glass materials),光纤的总衰减是固有损耗和外在损耗因素的总和,如图1.3所示。固有损耗是由于构建光纤纤芯和包层所使用的玻璃材料的基本特性(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glass materials)造成的,包括瑞利散射、红外吸收和紫外吸收。外在因素包括由OH离子和过渡金属引起的吸收、由波导不完善引起的散射,以及由光纤弯曲效应引起的损耗。

在制造过程中,通过优化光纤的化学成分和制造工艺,可以减少或消除这些损耗因素。例如,通过控制光纤制造环境中的湿度和温度,可以减少OH离子的含量,从而降低由此引起的吸收损耗。此外,优化光纤的几何结构和折射率分布,可以减少波导不完善引起的散射损耗,并改善光纤对光的约束能力,从而降低弯曲损耗。

对于外在因素,由诸如过渡金属和OH离子等污染物引起的吸收,在当前的光纤制造过程中,通过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如OVD、VAD、MCVD和PCVD)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波导不完善损耗是由于纤芯和包层边界处的几何波动造成的。这种波动导致光在前向方向上发生散射。由于散射被限制在小于10度的角度内,因此由波导不完善引起的损耗也被称为小角散射(SAS)。边界波动主要是由于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所致。残余应力取决于纤芯和包层之间粘度差的大小以及光纤拉制张力。通过匹配纤芯和包层的粘度,可以减少应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