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Mysql 5.5 安装以及配置(详细)

本文详细指导了MySQL的安装过程,包括选择安装类型、自定义目录,以及配置步骤,如设置服务类型、并发数、编码模式等。重点介绍了如何修改root账户密码并确保配置生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MYSQL的安装

1、启动安装程序

打开下载的mysql安装文件,双击运行mysql-5.5.40-win32.msi。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选择安装类型,

有“Typical(默认)”、“Complete(完全)”、“Custom(用户自定义)”三个选项,选择“Custom”,按“next”键继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选择安装类型

在“Developer Components(开发者部分)”上左键单击,选择“This feature,
and all subfeatures, will be installed on local hard drive.”,即“此部分,及下属子部分内容,全部安装在本地硬盘上”。在上面的“MySQL Server(mysql服务器)”、“Client Programs(mysql客户端程序)”、“Documentation(文档)”也如此操作,以保证安装所有文件。点选“Change…”,手动指定安装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自定义安装目录

填上安装目录,我的是“E:\software\install\mysql\”,也建议不要放在与操作系统同一分区,这样可以防止系统备份还原的时候,数据被清空。按“OK”继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确认一下先前的设置,如果有误,按“Back”返回重做。按“Install”开始安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插曲

正在安装中,请稍候,安装完成后会出现成功界面,点击成功“next”之后,出现以下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询问是否继续配置MySQL数据的参数,勾选上,然后点击“Finish”

二、MYSQL的配置

1、进入配置向导

安装完成了,出现如下界面将进入mysql配置向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选择配置方式

选择配置方式,“Detailed Configuration(手动精确配置)”、“Standard Configuration(标准配置)”,我们选择“Detailed Configuration”,方便熟悉配置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选择服务类型

选择服务器类型,“Developer Machine(开发测试类,mysql占用很少资源)”、“Server Machine(服务器类型,mysql占用较多资源)”、“Dedicated MySQL Server Machine(专门的数据库服务器,mysql占用所有可用资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选择数据库用途

选择mysql数据库的大致用途,“Multifunctional Database(通用多功能型,好)”、“Transactional Database Only(服务器类型,专注于事务处理,一般)”、“Non-Transactional Database Only(非事务处理型,较简单,主要做一些监控、记数用,对MyISAM数据类型的支持仅限于non-transactional),按“Next”继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选择网站并发数

选择网站并发连接数,同时连接的数目,“Decision Support(DSS)/OLAP(20个左右)”、“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OLTP)(500个左右)”、“Manual Setting(手动设置,自己输一个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网络连接模式

是否启用TCP/IP连接,设定端口,如果不启用,就只能在自己的机器上访问mysql数据库了,在这个页面上,您还可以选择“启用标准模式”(Enable Strict Mode),这样MySQL就不会允许细小的语法错误。如果是新手,建议您取消标准模式以减少麻烦。但熟悉MySQL以后,尽量使用标准模式,因为它可以降低有害数据进入数据库的可能性。按“Next”继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选择编码模式

就是对mysql默认数据库语言编码进行设置(重要),一般选UTF-8,按 “Next”继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选择安装服务

选择是否将mysql安装为windows服务,还可以指定Service Name(服务标识名称),是否将mysql的bin目录加入到Windows PATH(加入后,就可以直接使用bin下的文件,而不用指出目录名,比如连接,“mysql.exe -uusername -ppassword;”就可以了,不用指出mysql.exe的完整地址,很方便),我这里全部打上了勾,Service Name不变。按“Next”继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修改root账户密码

询问是否要修改默认root用户(超级管理)的密码。“Enable root access from remote machines(是否允许root用户在其它的机器上登陆,如果要安全,就不要勾上,如果要方便,就勾上它)”。最后“Create An Anonymous Account(新建一个匿名用户,匿名用户可以连接数据库,不能操作数据,包括查询)”,一般就不用勾了,设置完毕,按“Next”继续。
用户名和密码统一设置成:
用户名:root
用户密码:root

10、确认设置生效

确认设置无误,按“Execute”使设置生效,即完成MYSQL的安装和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遇到下面这种情况可以等待一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注意

设置完毕,按“Finish”后有一个比较常见的错误,就是不能“Start service”,一般出现在以前有安装mysql的服务器上,解决的办法,先保证以前安装的mysql服务器彻底卸载掉了;不行的话,检查是否按上面一步所说,之前的密码是否有修改,照上面的操作;如果依然不行,将mysql安装目录下的data文件夹备份,然后删除,在安装完成后,将安装生成的 data文件夹删除,备份的data文件夹移回来,再重启mysql服务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将数据库检查一下,然后修复一次,防止数据出错。

<think>好的,用户想排查微软War TNTWAR MAIN中的AutoCheckFdtUpgradeFile函数里与flash_eraseall和nandwrite相关的错误,涉及mtd3和u-boot.bin。首先我需要理解用户提到的这些命令和函数的作用。 根据提供的引用,特别是引用[1]和[2],用户可能在处理NAND Flash的烧录过程,比如擦除、写入uboot等。错误可能出在擦除或写入的参数不正确,比如地址偏移、块大小或文件路径的问题。 首先,检查flash_eraseall命令的参数是否正确。引用[1]中使用nand erase指定起始地址和长度,而flash_eraseall通常需要MTD分区号,如mtd3。需要确认是否传入了正确的分区号,或者是否存在权限问题。 然后是nandwrite命令,用户例子中的nand write需要起始地址和长度。而nandwrite命令可能需要指定选项,如-o(写入偏移)。如果uboot的存放位置在0x4000(如引用[4]),但mtd3的起始地址不同,会导致地址不匹配。需要核对MTD分区表,确认mtd3对应的起始地址是否正确。 接下来是文件路径问题,用户引用[2]中的nprog命令指定了服务器地址和文件名,可能涉及文件路径是否正确。AutoCheckFdtUpgradeFile函数中是否指定了正确的u-boot.bin路径,或者文件是否存在。 另外,引用[3]提到OOB模式改为MTD_OOB_RAW,这可能影响NAND操作。如果函数中使用了错误的OOB模式,可能导致擦写失败,需要检查代码中的相关设置。 还需要考虑硬件问题,如NAND Flash是否有坏块,或者驱动是否存在兼容性问题。软件方面,确认uboot版本与NAND芯片的兼容性,以及命令参数是否正确。 可能的错误场景包括:擦除区域不正确导致后续写入失败,文件未找到,OOB模式设置错误,地址偏移错误,或权限不足。用户需要逐步检查这些方面,使用调试输出或日志来定位具体错误点。</think>### 对TNTWAR AutoCheckFdtUpgradeFile函数中NAND操作错误的分析 #### 1. 核心命令与参数验证 根据引用[1][2][4],NAND操作需严格遵循地址偏移和分区定义: - `flash_eraseall /dev/mtd3`:需确认: * MTD3是否对应U-Boot分区(引用[4]显示U-Boot Env在0x4000-0x80000) * 操作权限是否足够(需root权限) - `nandwrite -p /dev/mtd3 u-boot.bin`:需验证: * 文件路径是否存在(引用[2]显示需完整网络路径) * 文件尺寸是否超出MTD3容量(引用[4]显示该分区64KB) #### 2. OOB模式兼容性检查 引用[3]指出OOB模式必须设为`MTD_OOB_RAW`,需检查: ```c // 示例代码段验证 if (ops.mode != MTD_OOB_RAW) { log_error("OOB模式不兼容,当前模式:%d", ops.mode); // 需与硬件规格书对比 } ``` #### 3. 硬件异常排查流程 | 步骤 | 检测项 | 工具/方法 | |------|--------|-----------| | 1 | 坏块检测 | `nanddump -bb /dev/mtd3` | | 2 | 电压稳定性 | 示波器测量VCCQ | | 3 | 时序配置 | 比对芯片手册与驱动参数 | #### 4. 典型错误场景 - **地址偏移错误**(如引用[1]使用0x4000,而实际分区从0x8000开始) - **文件校验缺失**(未执行`nand verify`步骤) - **ECC配置冲突**(引用[3]的OOB模式与硬件ECC引擎不匹配)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梦幻蔚蓝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