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正在爆发:一个AI时代的新“虚拟劳动力”风口
——从直播带货到数字员工,谁在悄悄用AI赚翻了第一桶金?
开篇导语:
“00后都在用数字人直播了,90后还在996剪片?”
曾经只是科幻片里的「虚拟角色」,如今正变成企业降本增效的新“打工人”。
从央视春晚的虚拟主持人,到小红书、抖音上的AI数字人带货主播,
从企业官网里的智能客服小姐姐,到全天候在线不请假、能说会跳的“虚拟员工”——
AI数字人,已经不只是一个技术噱头,而是一门实打实的生意。
什么是AI数字人?一句话讲透
AI数字人,又叫“虚拟数字人”或“虚拟人”,
是通过AI建模、语音合成、动作捕捉、NLP语义理解等多项技术,
打造出的可以与人类进行自然互动的拟人化数字角色。
它可以替代真人完成表演、直播、客服、导览、主持等任务,
是“AI+内容生产+交互体验”的融合体。
一句话总结:看起来像真人,听起来像真人,却永远不会迟到、不累、不辞职。
行业趋势:数字人产业正加速落地
根据艾媒咨询与百度智能云的联合报告,
2024年中国虚拟数字人核心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元,
预计2026年将超过6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
品牌营销:AI带货主播、虚拟品牌代言人
-
政务/展馆/导览:虚拟讲解员、数字导游
-
在线教育与客服:AI老师、虚拟客服
-
企业形象:数字员工、虚拟CEO、数字人年会主持
技术拆解:数字人是怎么“造”出来的?
一个高拟真的数字人,通常由以下技术模块组成:
| 技术模块 | 功能说明 |
|---|---|
| 3D建模 | 根据真人或设定角色进行高精度数字外形构建 |
| 动作捕捉 | 用AI驱动或真实动作采集,使角色流畅移动 |
| TTS语音合成 | 合成具有情感、语气变化的自然语音 |
| NLP语义理解 | 支持自然语言对话、理解用户提问 |
| 数字孪生 / AIGC | 复制真人的神态、声音,实现虚拟分身 |
简化理解:
数字人 ≈ AI建模 + ChatGPT + 动捕动画 + 语音合成 + 云部署
商业实战:谁在用数字人赚钱?
案例一:淘宝数字人“阿喵”
阿里推出的虚拟客服“阿喵”,可同时处理2000人以上的在线咨询,
节省50%以上客服人力成本,全年不下线,不请假。
案例二:东方甄选AI主播
东方甄选测试AI数字人带货,一晚直播5小时,平均GMV超过10万元,
观众80%以上未察觉其为虚拟角色,真人主播成本被显著压缩。
案例三:小鹏汽车“虚拟销售”
数字员工“鹏鹏”被部署于官网和线下展厅,支持产品介绍、试驾引导、智能问答等,
客户接待效率提升38%,优化了整条销售转化路径。
数字人≠噱头,而是企业数字化的有效入口
你是否也遇到这些难题:
-
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真人直播成本居高不下?
-
客服人员流动性大,训练周期长?
-
企业形象老旧,难以吸引Z世代用户?
数字人能成为最佳切口,不仅因为技术新潮,更是因为它“能省、能干、能进化”:
-
一人多岗
-
全天候在线
-
个性化定制
-
持续学习进化
-
可控稳定的长期成本
哪些企业更适合部署数字人?
| 企业类型 | 推荐应用 |
|---|---|
| 品牌方 | 打造虚拟品牌代言人、讲品牌故事 |
| 电商直播商家 | 用AI替代真人主播带货,低成本试错 |
| 教育/展览单位 | 虚拟讲师、数字讲解员、互动培训 |
| 政府机构 | 虚拟政务助手,提升服务亲和力 |
| SaaS/数字服务商 | 嵌入数字助手,优化客户体验流程 |
建议:现在就是入场数字人的黄金时间
过去三年,是短视频变现的红利期;
接下来的五年,将是AI+数字人内容能力全面释放的窗口期。
你可以从这些方向开始尝试:
-
接入一个虚拟客服角色,处理基础咨询问题
-
打造一个数字主播账号,测试直播带货转化
-
创建一位专属的企业数字员工,用于官网、展厅或企业直播
这些尝试,成本低、周期短、试错空间大,不需要百万预算,数千元即可试点上线。
AI不是未来,而是已经到来的现在。
结语:
AI数字人,不是替代人类,而是人类更高效的“数字助手”。
真正敏锐的公司,已经开始用它提升效率、打开新场景,而不是观望或抵抗。
当AI成为新的内容劳动力,我们每一个人和企业,都要重新思考:“如何与它协作?”
不是要不要上,而是现在就该上。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