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海量数据的处理问题

一、海量数据,为高效查询,如何处理?分库分表会带来哪些副作用?可能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目前经常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如 MySQL、SQL Server 等,都是以“行”为单位进行存储,为了快速检索,也都采用了B树或其他索引技术。

1️⃣从原理上来讲,表中的数据越多,索引树的范围越大,磁盘读取也越多,性能也就越低。
2️⃣从实践角度来看,一般以百万到千万作为一个表的存储量级,超出该范围之后,性能就会下降,需要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解决。

【读写分离】
首先想到的就是能否将读和写分离,主数据库用于写入,读数据库(多个)用于对外提供查询,通过数据复制的方式将主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读库。该架构提升了数据库的读写能力,但对于主数据库的写入能力依然没法扩展。

【分库分表】
其次,依据数据库分区的思路,可以将不同的数据分散到不同的库中,每个库存储的数据都不同,这样就可以将单一库的压力分散到多个库中,从而提升整个数据库的服务能力,这就是所说的分库分表技术。这样做解决了数据存储容量的问题,但也带来了诸多弊端。

二、分库分表,数据拆分的逻辑是什么?分库分表之后如何跨库/表join查询?

1️⃣垂直分库:多种业务的表拆分到不同的库,通过微服务的方式提供服务。按照“字段(列)”分区,每个库/表存储不同的的字段,即 schema 不同,就是“垂直拆分”:

2️⃣垂直分表:大表拆小表,经常使用的字段为一类和不经常使用的字段为另一类。

3️⃣水平分表:将表中不同的数据行按照一定规律分布到不同的数据库表中,这样来降低单表数据量,优化查询性能。最常见的拆分逻辑比如基于用户 id 取模、订单号哈希取模等。按“数据记录(行)”分区,每个库/表的 schema 一致,但存储的数据不同,就是“水平拆分”:

高并发的系统可以通过冗余字段、系统层面组装模型等方式尽量避免 join 查询。

三、表分区【EXPLAIN PARTITIONS】

MySQL 在 5.1 版引入的分区是一种简单的水平拆分,用户需要在建表的时候加上分区参数,对应用是透明的无需修改代码。

对用户来说,分区表是一个独立的逻辑表,但是底层由多个物理子表组成,实现分区的代码实际上是通过对一组底层表的对象封装,但对 SQL 层来说是一个完全封装底层的黑盒子。MySQL 实现分区的方式也意味着索引也是按照分区的子表定义,没有全局索引。

用户的 SQL 语句是需要针对分区表做优化,SQL 条件中要带上分区条件的列,从而使查询定位到少量的分区上,否则就会扫描全部分区,可以通过 EXPLAIN PARTITIONS 来查看某条 SQL 语句会落在那些分区上,从而进行 SQL 优化,如下图5条记录落在两个分区上:分区

1️⃣分区的好处

  1. 可以让单表存储更多的数据
  2. 分区表的数据更容易维护,可以通过清楚整个分区批量删除大量数据,也可以增加新的分区来支持新插入的数据。另外,还可以对一个独立分区进行优化、检查、修复等操作
  3. 部分查询能够从查询条件确定只落在少数分区上,速度会很快
  4. 分区表的数据还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设备上,从而高效利用多个硬件设备
  5. 可以使用分区表赖避免某些特殊瓶颈,例如InnoDB单个索引的互斥访问、ext3文件系统的inode锁竞争
  6. 可以备份和恢复单个分区

2️⃣分区的限制和缺点

  1. 一个表最多只能有1024个分区
  2. 如果分区字段中有主键或者唯一索引的列,那么所有主键列和唯一索引列都必须包含进来
  3. 分区表无法使用外键约束
  4. NULL值会使分区过滤无效
  5. 所有分区必须使用相同的存储引擎

3️⃣分区的类型

  • RANGE分区:基于属于一个给定连续区间的列值,把多行分配给分区
  • LIST分区:类似于按RANGE分区,区别在于LIST分区是基于列值匹配一个离散值集合中的某个值来进行选择
  • HASH分区:基于用户定义的表达式的返回值来进行选择的分区,该表达式使用将要插入到表中的这些行的列值进行计算。这个函数可以包含MySQL中有效的、产生非负整数值的任何表达式
  • KEY分区:类似于按HASH分区,区别在于KEY分区只支持计算一列或多列,且MySQL服务器提供其自身的哈希函数。必须有一列或多列包含整数值

4️⃣分区适合的场景

最适合的场景数据的时间序列性比较强,则可以按时间来分区,如下所示:

> CREATE TABLE members ( 
firstname VARCHAR(25) NOT NULL, 
lastname VARCHAR(25) NOT NULL,
username VARCHAR(16) NOT NULL, 
email VARCHAR(35), 
joined DATE NOT NULL
)PARTITION BY RANGE( YEAR(joined) ) 
(PARTITION p0 VALUES LESS THAN (1960),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 (1970), 
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 (1980), 
PARTITION p3 VALUES LESS THAN (1990), 
PARTITION p4 VALUES LESS THAN MAXVALUE);

查询时加上时间范围条件效率会非常高,同时对于不需要的历史数据能很容的批量删除。

如果数据有明显的热点,而且除了这部分数据,其他数据很少被访问到,那么可以将热点数据单独放在一个分区,让这个分区的数据能够有机会都缓存在内存中,查询时只访问一个很小的分区表,能够有效使用索引和缓存。

另外MySQL有一种早期的简单的分区实现 – 合并表(merge table),限制较多且缺乏优化,不建议使用,应该用新的分区机制来替代。

四、垂直拆分

垂直分库是根据数据库里面的数据表的相关性进行拆分。比如:一个数据库里面既存在用户数据,又存在订单数据,那么垂直拆分可以把用户数据放到用户库、把订单数据放到订单库。垂直分表是对数据表进行垂直拆分的一种方式,常见的是把一个多字段的大表按常用字段和非常用字段进行拆分,每个表里面的数据记录数一般情况下是相同的,只是字段不一样,使用主键关联,比如原始的用户表是:原始的用户表

垂直拆分后是:垂直拆分

1️⃣垂直拆分的优点

  1. 可以使得行数据变小,一个数据块(Block)就能存放更多的数据,在查询时就会减少I/O次数(每次查询时读取的Block 就少)
  2. 可以达到最大化利用Cache的目的,具体在垂直拆分的时候可以将不常变的字段放一起,将经常改变的放一起
  3. 数据维护简单

2️⃣垂直拆分的缺点

  1. 主键出现冗余,需要管理冗余列
  2. 会引起表连接JOIN操作(增加CPU开销)可以通过在业务服务器上进行join来减少数据库压力
  3. 依然存在单表数据量过大的问题(需要水平拆分)
  4. 事务处理复杂

五、水平拆分

水平拆分是通过某种策略将数据分片来存储,分库内分表和分库两部分,每片数据会分散到不同的 MySQL 表或库,达到分布式的效果,能够支持非常大的数据量。前面的表分区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库内分表。

库内分表,仅仅是单纯的解决了单一表数据过大的问题,由于没有把表的数据分布到不同的机器上,因此对于减轻MySQL服务器的压力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大家还是竞争同一个物理机上的IO、CPU、网络,这个就要通过分库来解决。

前面垂直拆分的用户表如果进行水平拆分,结果是:
水平拆分
实际情况中往往是垂直拆分和水平拆分的结合,即将Users_A_M和Users_N_Z再拆成Users和UserExtras,这样一共四张表。

1️⃣水平拆分的优点

  1. 不存在单库大数据和高并发的性能瓶颈
  2. 应用端改造较少
  3. 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

2️⃣水平拆分的缺点

  1. 分片事务一致性难以解决
  2. 跨节点Join性能差,逻辑复杂
  3. 数据多次扩展难度跟维护量极大

3️⃣解决方案

由于水平拆分牵涉的逻辑比较复杂,当前也有了不少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分为两大类:客户端架构和代理架构。

①客户端架构

通过修改数据访问层,如JDBC、Data Source、MyBatis,通过配置来管理多个数据源,直连数据库,并在模块内完成数据的分片整合,一般以Jar包的方式呈现

这是一个客户端架构的例子:

可以看到分片的实现是和应用服务器在一起的,通过修改Spring JDBC层来实现

客户端架构的优点是:
应用直连数据库,降低外围系统依赖所带来的宕机风险。集成成本低,无需额外运维的组件。

缺点是:
限于只能在数据库访问层上做文章,扩展性一般,对于比较复杂的系统可能会力不从心。将分片逻辑的压力放在应用服务器上,造成额外风险。

②代理架构

通过独立的中间件来统一管理所有数据源和数据分片整合,后端数据库集群对前端应用程序透明,需要独立部署和运维代理组件

这是一个代理架构的例子:

代理组件为了分流和防止单点,一般以集群形式存在,同时可能需要Zookeeper之类的服务组件来管理

代理架构的优点是:
能够处理非常复杂的需求,不受数据库访问层原来实现的限制,扩展性强。对于应用服务器透明且没有增加任何额外负载。

缺点是:
需部署和运维独立的代理中间件,成本高。应用需经过代理来连接数据库,网络上多了一跳,性能有损失且有额外风险。

4️⃣各方案比较

如此多的方案,如何进行选择?可以按以下思路来考虑:

确定是使用代理架构还是客户端架构。中小型规模或是比较简单的场景倾向于选择客户端架构,复杂场景或大规模系统倾向选择代理架构

具体功能是否满足,比如需要跨节点ORDER BY,那么支持该功能的优先考虑

不考虑一年内没有更新的产品,说明开发停滞,甚至无人维护和技术支持

最好按大公司->社区->小公司->个人这样的出品方顺序来选择

选择口碑较好的,比如github星数、使用者数量质量和使用者反馈

开源的优先,往往项目有特殊需求可能需要改动源代码

按照上述思路,推荐以下选择:

1、客户端架构:ShardingJDBC
2、代理架构:MyCat或者Atlas

兼容MySQL且可水平扩展的数据库

目前也有一些开源数据库兼容MySQL协议,如:

1、TiDB
2、Cubrid

但其工业品质和MySQL尚有差距,且需要较大的运维投入,如果想将原始的MySQL迁移到可水平扩展的新数据库中,可以考虑一些云数据库:

阿里云PetaData
阿里云OceanBase
腾讯云DCDB

六、面试题

1️⃣如何能做到数据的平均拆分,防止某一库压力过大?

开发者要结合业务特点来确定分库分表键,比如以 userID 为分库分表键,采用 hash 取模的方式将数据散列到不同的库中。

但并不是所有场景都适合用 userID 作为分库分表键的,若存在“大卖家”,则该 userID 可能有很多条记录,若简单的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拆分,则可能打爆其中一个数据库。

一般来说,会将一段时间以前的数据归档(比如某个 userID 三个月之前的数据),存放到类似 HBase 这种非关系型数据库中,以此来解决上述问题。

2️⃣分库分表之后就要求每个查询的 where 子句中必须携带分库分表键,但并非每个查询都能携带分库分表键的。

比如订单库按照订单号 hash 取模之后存储,此时分库分表键为订单号,那么想查询某位买家所有的订单,查询时就没有了分库分表键,就会出现“全表扫描”的情况。

一般在实践中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建立“异构索引表”,即采用异步机制将原表内的每次一创建或更新,都换一个维度保存一份完整的数据表或索引表,拿空间换时间。

在上面说到,订单库按照订单号 hash 取模之后存储,同时也按照 userID 维度进行 hash 取模,再存储一份数据,那么想要获取某一 userID 的全部订单时,就将 userID 作为分库分表键传进去即可,避免了全表扫描。

3️⃣大字段X(例如:text类型),该字段不常更新,以读为主,是选择拆成子表,还是继续放一起?

拆分带来的问题:连接消耗 + 存储拆分空间。
不拆带来的问题:查询性能,IO会有性能问题。

  • 0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JFS_Study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