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兰英
半导体材料学家。我国半导体科学事业开拓者之一。先后负责研制成我国第一根硅、锑化铟、砷化镓、磷化镓等单晶,为我国微电子和光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微重力半导体材料科学研究新领域,并在砷化镓晶体太空生长和性质研究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林兰英先后负责研制成中国第一根硅、锑化铟、砷化镓、磷化镓等单晶,为中国微电子和光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负责研制的高纯度汽相和液相外延材料达到国际先水平。开创了中国微重力半导体材料科学研究新领域,并在砷化镓晶体太空生长和性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58年秋天,林兰英研发出中国第一根硅单晶,为制造出无位错硅单晶,林兰英又投入研发硅单晶炉。她仔细考察、分析了苏联封闭式硅单晶炉,发现了不足,开始研究设计中国式硅单晶炉。1961年的深秋,由林兰英主持设计加工的中国第一台开门式硅单晶炉制造成功。1962年春,林兰英依靠国产第一台开门式硅单晶炉,正式启动拉制工作。中国第一根无位错的硅单晶拉制成功,无位错达国际先进水平。
谢希德
谢希德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创始者和奠基者,同时她也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谢希德主攻表面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的研究理论,曾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并是这些方面科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
1949年,谢希德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她把握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机遇,为复旦大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和前任校长苏步青开创了复旦辉煌的“苏谢时代”,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物理学科研就够的建立和发展,科教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以及物理学会的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苏姿丰
提到半导体行业的重量级女性人物,大部分人必然会想到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
她获得了半导体界的诺贝尔奖——罗伯特·N·诺伊斯奖,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华裔获奖者。
苏姿丰是AMD第四任首席执行官,也是科技界为数不多的女性首席执行官之一。在最初选择加入AMD时,她曾表示,“我知道自己想在半导体行业长足的发展,我也明白这一切的基础是一家真正有技术的公司,AMD是拥有少数知识产权和强劲技术实力的公司之一。我当时希望能带领AMD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和更多创新的产品。”
何庭波
何庭波是华为半导体业务发展的重要人物。
她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和半导体物理专业,并与1996年加入华为。
在华为的20多年中,曾担任芯片业务总工程师、中研基础部总监、海思研发管理部部长、海思常务副总裁等重要职务,现任为海思总裁、2012 实验室副总裁。
何庭波是华为手机和芯片业务发展的见证者。她曾带领团队完成了无线芯片、3G无线网络芯片、麒麟芯片、海思芯片的研发工作,经历了芯片从0.5微米到0.35、0.25,再到28、16、10、7纳米演变的过程。
何庭波首次接到海思半导体研发任务是在2004年,当时任正非对她说:“每年给你4亿美元的研发费用,给你2万人,一定要站起来,减少对美国芯片的依赖。”虽然感到压力巨大,但她还是选择了迎难而上,从零开始了就从零开始了“麒麟芯片”研究。
历经十年,2014年海思手机芯片终于开始进入主流市场。据悉,当年,海思发布四核麒麟910T,首次搭载于华为P7,陆续又发布了八核芯片麒麟920、64位8核芯片麒麟930以及搭载在mate9上的芯片麒麟960,不到三年就取得了出货破亿的好成绩。
董明珠
除了格力集团董事长外,董明珠还是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创始人。
2018年8月14日,格力电器以10亿人民币设立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据媒体报道, 此前的中兴危机让董明珠意识到,家电企业同样依赖于芯片支持,包括变频空调、变频冰箱等,即便格力“掌握核心科技”,但最关键的芯片IGBT需要进口。
对于造芯一事,2017年在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曾表示,格力一年需要的芯片要40多亿元,接近50亿,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进口的,现在格力在造芯上已经小有成效,争取明年的格力空调上能够用上自己的芯片。
2018年12月,格力电器发布公告透露,公司将投资30亿元间接入股安世半导体,这也是这家空调巨头迄今为止最大一笔对外投资。
徐秀兰
徐秀兰是中美矽晶公司董事总经理、半导体硅片厂商环球晶圆(GlobalWafers)董事长。她与环球晶结缘还要追溯至1997年,彼时徐秀兰任职的华强科技与中美晶(即环球晶的前身)有业务往来,后者的大股东孙铁汉注意到了徐秀兰出色的经营管理能力,次年她接受招募担任中美晶的业务协理,很快就升至副总经理。
根据《今周刊》、《哈佛商业评论》等媒体的报道,徐秀兰近十余年的工作作息十分规律,每日凌晨3点58分准时起床处理紧急事务,5点从台北家中出发,6点15到达竹科办公室,直到晚上10点半下班,每天工作18个小时,春节期间亦是如此。
徐秀兰曾成功主导三起收购案。 第一起是2012年以234.64亿日元(约合2.0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排名第六、以东芝陶瓷为前身的Covalent Materials(现为CoorsTek)的半导体硅晶圆业务,获得了8英寸及12英寸硅晶圆产品以及领先同行的尖端核心技术。
第二起是2016年5月宣布以3.2亿丹麦克朗(约合4862万美元),收购丹麦Topsil旗下半导体事业群,取得FZ (Float Zone) 技术和中子照射超纯硅晶圆技术,成功从CZ跨入FZ半导体晶圆领域,并新增欧洲两个现代化半导体厂。
同年8月,徐秀兰宣布了第三起并购,即以总计6.83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排在全球第四位的美国 SunEdison Semiconductor (SEMI),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当时12英寸硅晶圆月产能可到75万片,8英寸硅晶圆月产能超过100万片,6英寸硅晶圆以下月产能是83万片。此外亦一并取得SOI晶圆的技术和产能。收购SEMI以后,环球晶从全球第六一跃成为第三大硅晶圆厂商,前两名分别是日本的信越化学和胜高。
丁术季
丁术季现任美国杜邦公司电子与成像集团中国战略发展总经理。
丁术季形容“半导体人都是天才与疯子”——不服输、爱死磕,永远保持着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追求,时刻准备自我更新,保持敏锐的对产业和市场的洞察力,而这种精神也是她的真实写照。
在半导体电子材料领域工作25年,丁术季不断突破“天花板”,领导陶氏化学光刻胶全球事业部(光刻胶是集成电路,显示器,光伏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性原材料)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业务成长幅度远高于产业的增长速率,年利润翻了五倍。
2018年9月, 术季所在的陶氏化学公司与杜邦公司——两家全球最大的化学“百年老店”成功完成对等合并,称为“陶氏杜邦”,该集团拥有三大事业部:材料科学、农业、特种产品。按照当时两家公司的市值,陶氏杜邦合并后的市值超1500亿美元,一举超过当时化工行业市值最大的德国巴斯夫公司,成为化工企业新的全球老大。
20年前刚刚入行时,半导体工艺节点还在180nm 以上,丁术季一路走来见证了半导体工艺的一点点推进,直到现在7nm、5nm,她相信将来还会有3nm。
丁术季说,半导体高端技术的创新挑战巨大,对工艺品管及其他各方面的要求都极端苛刻,这种追求完美和极致的过程十分辛苦,但半导体人就是这样不知疲倦地努力地推进着一代又一代新技术节点的发展,一干就是一辈子。
骆薇薇
骆薇薇是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2018年在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上,骆薇薇团队以“高性能8英寸硅基氮化镓外延、功率器件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主体赛创业组一等奖。
据了解,这是当时全球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外延与芯片量产生产线,打破了国外知名半导体公司在氮化镓功率芯片设计和生产制造领域对中国市场、甚至全球市场的垄断。
英诺赛科成立于2015年12月,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及销售自产的半导体材料、器件及设备。目前公司有26项科技成果获得国际专利,并有其他40多项成果正在申请国际专利。
这是骆薇薇创办的第三家公司,此前,她还创办了两家以新材料为核心业务的高科技公司。
据了解,骆薇薇毕业于新西兰梅西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她曾在美国宇航局(NASA)工作了15年,之后选择回国创业。
徐昀
她是Cadence DesignSystems中国区女掌门人。
Cadence 是一家专门从事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软件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Automation)、半导体技术解决方案和设计服务供应商。
徐昀自2015年8月开始担任Cadence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在Cadence任职期间,徐昀在销售和市场团队中曾任多个领导职务,担任亚太区群总监期间,她带领亚太技术销售团队、业务管理团队以及市场团队,全面加强Cadence在亚太地区的市场地位和业务管理,拓展Cadence在华业务。
徐昀在半导体和EDA行业拥有近20年的丰富经验,此前在有关“如何助力中国AI芯片事业发展?”的提问中,她曾表示,“我很看好国内在AI领域的发展,中国是全球第二大AI经济体,包括投资、公司数目、专利数目等。
王来春
王来春是深圳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4年,王来春在深圳创办立讯精密。2020年,现年53岁的她以83亿美元财富位列2020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35名。
据了解,王来春最早是富士康在中国大陆招聘的首批149名员工之一。她曾在台湾鸿海精密下属富士康线装事业部工作近10年,这十年间,她多次晋升达到了当时大陆员工在富士康的最高级别。
1999年,王来春从富士康离职,与哥哥王来胜共同出资购买了香港立讯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与富士康基本一致:研发、生产、销售各种电子连接线、连接器。在战略布局上,王来春紧密围绕富士康发展,对其进行贴身配套与服务。2009年,立讯精密获得富士康旗下的富港电子4000万投资。2010年在这笔资金支持下,立讯精密得以上市。
公司上市后,王来春身家暴涨达到了23亿元。当时《潮商》杂志曾评价称,“深圳的上市公司已有一两百家,打造出的深圳富豪不可胜数,但是正宗打工妹出身而创业成功却极为罕见,王来春终于填补了这一空白。”
除了业界的优秀女企业家们,女性在半导体前沿研究领域同样发挥了重要力量。(转自芯通社)
5.RISC-V CTO: 我们不会像 Arm 和 x86 那样左右芯片的设计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版权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支付稿酬或者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