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建模三步骤: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概念模型就是在了解了用户的需求,用户的业务领域工作情况以后,经过分析和总结,提炼出来的用以描述用户业务需求的一些概念的东西。如销售业务中的“客户”和“定单”,还有就是“商品”,“业务员”。 用USECASE来描述就是:“业务员”与“客户”就购买“商品”之事签定下“定单”。(此时可以不包含属性,只有实体集,联系集的分析结构)   逻辑模型就是要将概念模型具体化。要实现概念模型所描述的东西,需要那些具体的功能和处理那些具体的信息。这就到了需求分析的细化阶段。还以销售业务为例:“客户”信息基本上要包括: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地址等属性;“商品”信息基本上要包括:名称,类型,规格,单价等属性;“定单”信息基本上要包括:日期和时间属性。并且“定单”要与“客户”,“业务员”和“商品”明细关联。       系统需要建立几个数据表:业务员信息表,客户信息表,商品信息表,定单表。
              系统要包括几个功能:业务员信息维护,客户信息维护,商品信息维护,建立销售定单 。
              以上这些均属于建立逻辑模型,这些说明只表明系统要实现什么,但怎样实现,用什么工具实现还没有讲,后者属于物理模型范围。
      物理模型就 是针对上述逻辑模型所说的内容,在具体的物理介质上实现出来。如:数据库使用SQLServer2000,这样就可以编写具体的SQL脚本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将数据库建立起来。其中包括业务员信息表,客户信息表,商品信息表,定单表。客户端使用VS开发工具,那么在工作站上用VS建立起功能菜单,包括:业务员信息维护,客户信息维护,商品信息维护,建立销售定单等功能,并用工具将每一个功能编码实现。
              这三个过程,就是实现一个软件系统的三个关键的步骤,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不断细化完善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的过程。

数据库建模:在设计数据库时,对现实世界进行分析、抽象、并从中找出内在联系,进而确定数据库的结构,这一过程就称为数据库建模。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确定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对约束建模。

1.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
 
 E-R图主要是由实体、属性和联系三个要素构成的。在E-R图中,使用了下面四种基本的图形符号。
 
  2.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
  系统分析阶段建立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建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利用系统分析阶段建立的数据字典,并对照数据流程图对系统中的各个数据项进行分类、组织,确定系统中的实体、实体的属性、标识实体的码以及实体之间联系的类型。
 
 在数据字典中“数据项”是基本数据单位,一般可以作为实体的属性。“数据结构”、“数据存储”和“数据流”条目都可以作为实体,因为它们总是包含了若干的数据项。作为属性必须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也就是说在属性中不能包含其他的属性。
 
  3.确定局部(分)E-R图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画出部分实体-联系图。
 
 在这些实体中有下画线的属性可以作为实体的码,这几个实体之间存在着1:1、l:n和m:n几种联系。
 
  4.集成完整(总)E-R图
 
 各个局部(分)E-R图画好以后,应当将它们合并起来集成为完整(总)E-R图。在集成时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1)消除不必要的冗余实体、属性和联系。
 
  (2)解决各分E-R图之间的冲突。
 
  (3)根据情况修改或重构E-R图。
 
  6.2.3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建立的基本E-R图,按选定的管理系统软件支持的数据模型(层次、网状、关系),转换成相应的逻辑模型。这种转换要符合关系数据模型的原则。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是要解决如何将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并确定这些关系的属性和码。这种转换一般按下面的原则进行:
 
  (1)一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2)一个联系也转换为一个关系,联系的属性及联系所连接的实体的码都转换为关系的属性,但是关系的码会根据联系的类型变化,如果是:
 
  1:1联系,两端实体的码都成为关系的候选码。
 
  1:n联系,n端实体的码成为关系的码。
 
  m:n联系,两端实体码的组合成为关系的码。



总结:

概念数据模型设计与逻辑数据模型设计、物理数据模型设计是数据库及数据仓库模型设计的三个主要步骤。  

在数据仓库领域有一个概念叫conceptual data model,中文一般翻译为“概念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是最终用户对数据存储的看法,反映了最终用户综合性的信息需求,它以数据类的方式描述企业级的数据需求,数据类代表了在业务环境中自然聚集成的几个主要类别数据。  

概念数据模型的内容包括重要的实体及实体之间的关系。在概念数据模型中不包括实体的属性,也不用定义实体的主键。这是概念数据模型和逻辑数据模型的主要区别。  

概念数据模型的目标是统一业务概念,作为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确定不同实体之间的最高层次的关系。  

在有些数据模型的设计过程中,概念数据模型是和逻辑数据模型合在一起进行设计的。  

在数据仓库领域有一个概念叫logical data model,中文一般翻译为“逻辑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反映的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对数据存储的观点,是对概念数据模型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逻辑数据模型是根据业务规则确定的,关于业务对象、业务对象的数据项及业务对象之间关系的基本蓝图。  

逻辑数据模型的内容包括所有的实体和关系,确定每个实体的属性,定义每个实体的主键,指定实体的外键,需要进行范式化处理。  

逻辑数据模型的目标是尽可能详细的描述数据,但并不考虑数据在物理上如何来实现。  

逻辑数据建模不仅会影响数据库设计的方向,还间接影响最终数据库的性能和管理。如果在实现逻辑数据模型时投入得足够多,那么在物理数据模型设计时就可以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法。  

在数据仓库领域有一个概念叫physical data model,中文一般翻译为“物理数据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是在逻辑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各种具体的技术实现因素,进行数据库体系结构设计,真正实现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放。  

物理数据模型的内容包括确定所有的表和列,定义外键用于确定表之间的关系,基于用户的需求可能进行发范式化等内容。在物理实现上的考虑,可能会导致物理数据模型和逻辑数据模型有较大的不同。  

物理数据模型的目标是指定如何用数据库模式来实现逻辑数据模型,以及真正的保存数据。

  • 11
    点赞
  • 7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数据库系统(四) 数据库系统(四)---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及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及E-R图 图 1、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是⼀类采⽤关系模型作为逻辑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遵从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 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的运⾏和维护等阶段。 概念结构设计与逻辑结构设计是关系数据库整个设计过程的关键。 2、关系数据库设计过程与各级式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的不同阶段,会形成数据库的各级式。   1)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户的应⽤需求;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形成独⽴于机器特点、独⽴于各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的概念式;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将 E-R 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持的关系数据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式,然后根据⽤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 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必要的视图,形成数据的外式;   4)物理结构的设计阶段,根据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物理存储安排,⽴索引,形成数据库式。 3、 概念结构设计⽅法   关系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通常采⽤⾃顶向下法,它通过两个步骤来完成概念设计,⾸先⽴局部信息结构,然后将局部信息结构合成为全局信 息结构并优化,使⽤ E-R 图作为概念模型的描述⼯具。 1)局部信息结构设计   局部信息结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报告中标明的不同⽤户视图范围所⽴的满⾜该范围内⽤户需求的信息结构,称为局部信息结构。   局部信息结构设计的步骤包括:确定局部范围;选择实体;选择实体关键字; 确定实体间联系;确定实体的属性。 2)E-R 图的表⽰⽅法   概念结构设计就是将需求分析得到的⽤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的过程,通常使⽤ E-R 图来作为描述现实世界的⼯具。E-R 图提供了表⽰信息 世界中实体、属性和联系的⽅法。   1.实体型,⽤矩形表⽰,写明实体的名称;   2.属性,⽤椭圆形表⽰,并⽤⽆向边将其与其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3.联系,⽤菱形表⽰,写明联系的名称,⽤⽆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向边旁标注联系的类型(1:1、1:N 或 M:N),如果⼀个联系 具有属性, 则这些属性也要⽤⽆向边与该联系连接起来。   两个实体型之间、两个以上的实体型之间以及单个实体型内的联系,都会存在如下关系: ⼀对⼀联系(1:1) ⼀对多联系(1:N) 多对多联系 (M:N) 3)全局信息结构设计   全局信息结构设计是将上述步骤中产⽣的所有局部信息结构合并成为⼀个全局信息结构。 各局部 E-R 图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   3.1).属性冲突:属性域冲突和属性取值单位冲突。   3.2).命名冲突:同名异义和异名同义。   3.3).结构冲突:     同⼀对象在⼀个局部 E-R 图中作为实体,⽽在另⼀个 局部 E-R 图中作为属性;     同⼀实体在不同的 E-R 图中属性个数和类型不同;     实体之间的联系在不同的 E-R 图中是不同的类型。   eg:   【例】设有如下实体:     学⽣:学号,姓名,性别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班级:班号,班名,     其中,每个班有若⼲学⽣,每个学⽣只可以在—个班级学习;每个学⽣可选修多门课程,每门课程可被多个学⽣选修,学⽣选修课程要记录 成绩。    1. 试画出反映上述实体关系的 E-R 图(不必画实体的属性)。          注意:学⽣选修课程之后才能有成绩,故成绩是选修(联系)的属性。 4、逻辑结构设计⽅法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是把在概念结构设计产⽣的概念模型转换为具体的 DBMS 所⽀持的逻辑数据模型,也就是导出特定的 DBMS 可以处理的数 据库逻辑结构。 通常包括三项⼯作:将 E-R 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对关系数据模型进⾏优化、设计⾯向⽤户的外式。 1)E-R 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遵循原则如下:   1. ⼀个实体型转换为⼀个关系式。   2. ⼀个⼀对⼀联系可以转换为⼀个独⽴的关系式。   3. ⼀个⼀对多联系可以转换为⼀个关系式。   4. ⼀个多对多联系转换为⼀个关系式。   5. 具有相同码的关系式可合并。  eg:   使⽤3中的⽰例,将E-R图转化为关系式,并说明主外键   (1)⼀个实体型对应⼀个关系式:    R学⽣(学号,姓名,性别)     R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R班级(班号,班名) (2)⼀个⼀对多联系可转化为⼀个关系式(中间表)     R属于(学号、班号)外键 学号 和 班号   (3)⼀个多对多联系可转化为⼀个关系式(中间表)     R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外键 学号 和 课程号   (4)R学⽣和R属于可合并成⼀张表    
1、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见 文档”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要求“ 2、该压缩包里含参考资料、部分源文件、成品3个文件夹 3、参考资料文件夹里含学习课件、相关CDM图、业务流程图、数据字典、流程图 应该怎样做的资料 实验指导书、还有些习题作业、这个实验无关的sql语句练习、 2个另外独立完整的数据库课程设计:图书馆管理系统、小型超市管理系统 4、部分源文件文件夹里含文档里画的一些流程图、CDM图之类的、还有生成的SQL脚本 5、成品文件夹只含一个完成的数据库设计。 说明: 由于自己这个数据库设计成绩只得了个中,做得实在是很简单,呵呵,所以只能给大家做个参考而已。 目录与要求: 多媒体教室申请管理系统 1.项目背景 1.1选题背景 对所选题目涉及的企业(或行业)背景和主要业务活动内容进行必要的说明,指出当前业务管理式或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对其信息化或对现有系统进行改进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 1.2系统目标和实现技术 通过初步的分析,给出未来要实现的系统功能目标,绘制系统功能目标图。并简要说明系统欲采用的软件体系结构、平台、DBMS和开发工具等。 2 需求分析 紧密围绕所确定的系统目标,展开详细的需求分析,该阶段内容主要有: 2.1业务流程分析 对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边分析边绘制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可以是BPM或VISIO等形式。 2.2数据流程分析 在业务流程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分层、概括、抽象的原则描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要求数据流程图必须分层表达,图中所出现的数据对象分类顺序编号,以便进行编写对应的详细数据字典。该部分的数据流程图应至少3张。 2.3数据字典 按照数据流程图分层和每层数据流程图数据对象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写相对应的详细的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应包含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外部实体和数据项等五个部分。 3 概念结构设计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概念模型的相关设计方法,完成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所设计的概念模型应为CDM图。 4逻辑结构设计 粘贴根据CDM图转换来的PDM图 5物理结构设计 粘贴由PDM生成数据库过程中的SQL脚本,为节省篇幅,可只保留原始脚本中的头文件和生成基本表的脚本,同时注意头文件中DBMS的名称应与项目背景介绍中的信息一致,并且注意头文件中系统时间的正确性。 6 总结 对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收获进行总结,并指出整个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或需要进行部改进的地方。 7 参考文献 如实列出对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参考了的书籍、网络文献或软件产品。 小型超市管理系统 1、项目计划 1.1系统开发目的 1.2背景说明 1.3项目确立 1.4应用范围 1.5定义 1.6参考资料 2、逻辑分析与详细分析 2.1系统功能 2.2数据流图 2.3用户类型与职能 2.4系统开发步骤 2.5系统环境需求 2.6系统安全问题 3、基于UML的 3.1语义规则 3.2 UML模型 3.3系统实现图 4、概要设计文档 5、逻辑设计文档 6、物理设计文档 7、小结 图书馆管理系统 1、项目计划 1.1系统开发目的 1.2背景说明 1.3项目确立 1.4应用范围 1.5定义 1.6参考资料 2、逻辑分析与详细分析 2.1系统功能 2.2数据流图 2.3用户类型与职能 2.4系统开发步骤 2.5系统环境需求 2.6系统安全问题 3、基于UML的 3.1语义规则 3.2 UML模型 3.3系统实现图 4、概要设计文档 5、逻辑设计文档 6、物理设计文档 7、小结
### 回答1: 数据库系统概念是指设计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原则、规则和方法。数据库系统概念数据库领域的理论基础,它包括了数据模型数据库语言、数据库系统架构等方面的内容。 在数据库系统概念中,E-R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方法。E-R模型以实体(entity)、关系(relationship)和属性(attribute)三个概念为基础,用于描述现实世界的数据结构和数据之间的联系。 在实践中,使用E-R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抽象实际问题中的数据。首先,通过识别实体,可以将现实世界中的对象或观察到的事物转换为数据库中的实体。每个实体都具有一些属性用于描述它的特征。 其次,使用关系来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通过识别和定义关系,可以明确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如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等。关系可以通过外键和主键来实现在实体之间立联系。 此外,属性是实体的特征和属性。属性可以是简单的数据类型,也可以是复杂的组合类型。通过定义属性,可以表达实体的特征和约束,以及与其他实体的关系。 最后,在实践中,可以使用E-R模型来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约束。通过将实体、关系和属性直观地表示出来,可以方便数据库开发人员和用户理解和讨论数据库设计。在实际实施中,可以根据E-R模型生成数据库逻辑物理设计,并通过数据库系统实现和管理数据。 总之,数据库系统概念中的E-R模型是一种重要的数据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抽象实际问题中的数据。在实践中,通过E-R模型可以设计和管理数据库的结构,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 回答2: 数据库系统概念是指在计算机科学中,用于存储、管理和检索数据的软件系统。一个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应用程序组成。数据库是一组关联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软件,应用程序是使用数据库的程序。 E-R模型(实体-关系模型)是一种用于表示数据库中实体、关系和约束的图形化方法。实体是指现实世界中具有独立存在和特征的事物,关系是实体之间的联系,约束是对关系的限制条件。 实践中,E-R模型可以帮助数据库设计人员理解和分析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数据库式的表示。具体来说,实践中的E-R模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实体:根据现实世界的问题,确定需要存储的实体。例如,一个学校的E-R模型可能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等实体。 2. 确定关系:确定实体之间的关系。例如,学生和课程之间可能存在选修关系、教师和课程之间可能存在授课关系等。 3. 确定属性:确定实体和关系的属性。例如,学生实体可能有学生编号、姓名和年龄等属性,课程关系可能有课程编号和教室等属性。 4. 确定约束:确定关系的约束条件。例如,学生和课程之间的选修关系可能有选修时间和成绩等约束条件。 5. 绘制E-R图:根据以上步骤确定的实体、关系、属性和约束,绘制E-R图。E-R图是用来可视化和描述现实世界和数据库式之间关系的图形表示。 通过实践中的E-R模型,可以帮助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和优化,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同时,E-R模型也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法,使不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流更加方便和容易理解。 ### 回答3: 数据库系统概念(Database System Concepts)是数据库系统领域内的一本重要教材,由Silberschatz、Korth和Sudarshan合作编写而成。该教材涵盖了数据库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库设计、关系数据库、SQL语言、事务处理、并发控制、数据仓库等内容。它系统地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技术,是学习数据库系统的重要参考资料。 E-R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是一种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关系型数据的模型。在E-R模型中,实体(Entity)指代现实世界中的一个独立的对象,关系(Relationship)指代实体之间的联系。通过使用实体与关系之间的符号表示,并使用基本概念如实体集(Entity Set)、属性(Attribute)和关系集(Relationship Set)等来描述数据结构和约束,E-R模型可以用来推导出数据库物理式和数据库实施方案。 在实践中,E-R模型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库设计。通过分析实际业务需求,识别出相关实体和关系,然后在E-R图上进行,把现实世界数据结构化地转换为数据库模型。在立E-R模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实体间的关系以及每个实体本身的属性,还要根据需求定义实体的唯一标识(主键)和外键等。设计完成后,可以使用E-R图来传达设计意图,帮助开发人员和用户理解数据库结构。 E-R模型的实践还包括数据库应用开发。通过按照E-R模型设计的数据库式,开发人员可以使用SQL语言来进行数据库操作,包括增删改查等。同时,E-R模型也为数据库的优化提供了思路。例如,通过对E-R模型进行规范化(Normalization)可以消除数据冗余和增加数据一致性,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维护性。在实际应用中,开发人员还可以根据E-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添加索引、进行优化等操作,以满足具体的业务需求。 总之,数据库系统概念中的E-R模型数据库系统设计和实践的基础。通过E-R模型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数据库系统,提高数据管理和查询效率。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