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夜闻|香港科大工学院教授获颁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关注并星标

每周阅读港科夜闻

建立新视野 开启新思维

/近日要闻一览/

1、香港科大工学院教授获颁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早前三位香港科大工学院的教授分别获国家教育部颁发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以表扬他们在科学研究与发现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杰出贡献。劳敏慈教授的获奖项目为“铁基磁性材料应用于重金属污染控制的基础研究”;张利民教授的获奖项目为“降雨诱发堆积体滑坡机理和风险控制研究”;梁坚凝教授的获奖项目为“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优化设计及工程结构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

2、中国科学院联同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等教授,研发纳米仿生机器人系统。仿自然杀伤细胞AIE纳米机器人可穿越血脑屏障,实现对脑胶质瘤的精准靶向诊疗。纳米机器人系统以AIE聚合物材料为内骨骼,以自然杀伤细胞膜为外部皮肤,保留了AIE材料在聚集态的近红外二区发光性能,亦赋予了AIE材料自然杀伤细胞免疫调节与识别的功能。经过动物实验证明,纳米机器人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通过光热治疗,能有效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


3、香港科大施凌教授:大数据隐私的重要性。香港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施凌表示,信息物理系统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亦跟大数据的隐私保护等息息相关。施凌教授与团队不断研究如何把CPS中的潜在、不安全因素识别出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系统弱点取得别人的隐私,从而维护CPS安全。施凌教授今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青年科学家,以表彰他在信息物理系统安全及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方面作出的贡献。

4、香港科大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跨学科云课堂,讲述“偏好,规范与文化:理解应对疾病大流行的框架”。香港科大跨学科课程事务处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教授从人们面对疫情的行为反应、公共卫生及传染病防治策略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等角度,分析在不同的背景和文化下,为什么不同地方的人会对疫情有不同的反应。香港科大将继续联同各国际伙伴举办线上交流活动,在科研、学术交流、知识传播上通力合作。

5香港科大9月28日开始采用混合模式授课。香港科大于9月7日向师生发电邮通知,由9月28日起,部分课堂将恢复面授教学,部分课堂会继续网上授课。校方已经就疫情制定指引和措施,在采取混合模式授课期间,如学生人数为75人以下,一般可行情况下可面授及网上教学并行,有关教师会作出相关的调整及通知。75人以上的课堂则必须维持网上授课。

 

新闻来源:各个网站平台综合整理

图片来源:网络

-end-

我知道你在看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