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HB总线学习
1. AHB总线结构
如图所示,AHB总线系统利用中央多路选择机制实现主机与从机的互联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HB总线结构主要可分为三部分:主机、从机、控制部分。控制部分由仲裁器、数据多路选择、地址和数据多路选择及地址译码器组成。主机首先需要向仲裁器提出使用总线的请求hbusreq信号,仲裁器通过仲裁(多主机使用总线的优先级)授权(hgrant)给某一主机(注意:一个周期内只能有一个主机接入总线),此时,主机就可以开始进行AHB传输了。主机首先发出地址和控制信号。这些信号主要提供地址信息、传输方向、带宽及burst类型(burst传输并非本文重点,故不作讨论)。由于AHB总线统一给每个从机分配地址,译码器可以根据主机发出的地址选择哪个主机与从机进行互联。
2、AHB总线基本传输
AHB总线的一次传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地址段(开始传输的第一个周期)和数据段(传输开始后的周期)。在hclk上升沿来临时,获得授权的主机驱动地址和控制信号到AHB总线上,在hclk下一周期的上升沿时,slave开始采样地址和控制信息。获取地址和控制信息的slave会返回hresp(回应信号)给master,而在hclk的第三个时钟上升沿hresp被master采样,与此同时,master与slave间完成数据的第一次读写操作。
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若从机没有准备好接收下一个数据iketongg将hready信号拉低来插入一个空闲周期,等下一周期hready重新为高时再接收数据。主机在当前周期发送完部分数据,而在下一周期没有准备好发后面的数据,可通过加入BUSY状态来延缓传输。
二、基于AHB总线的读写设计
1、输入输出接口
在设计某个模块时,首先需要理清它有哪些输入输出,从而对设计进行一个整体了解。由于本文的读写模块设计属于比较基础的AHB传输,不涉及突发传输、锁定传输和从机的分块传输。本设计的输入有:hclk_i、irst_n、hgrant_i、hrdata_i、hready_i,输出有:hwdata_o、htrans_o、hwrite_o、haddr_o、hbusreq_o。
1、状态机设计
状态机的设计比较重要,本设计的主状态机是:空闲状态、读状态、写状态,从状态机分为读状态机(rd_fsm_r)和写状态机(wr_fsm_r),读状态机和写状态机的状态转移图如图所示。
根据AHB总线地址段和数据段的特性,可将其分为:空闲状态、请求总线状态、地址段状态、读/写数据状态和读/写最后一个字节状态。注意:在状态机中,何时有效很重要,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状态的触发条件都有hready_i信号(由于hready_i信号是一直在变化的,可能前一个状态hready_i信号为高,但后一个状态会变低,不能使用软件思维去思考。),其次,何时开始读/写数据,何时数据读/写完成,这都是由计数器计数来决定的。
2、设计时序图
读写过程比较类似,时序图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址与数据并非在同一周期(AHB总线的特性)。当前周期的地址,存储的数据在下一周期才会出现。这种地址和数据交叠出现使总线能进行高性能操作的同时,给从机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来响应传输。
3、基本代码
(1)状态机逻辑
module ahb_test(hbusreq_o,haddr_o,htrans_o,hwdata_o,hwrite_o, hclk_i,irst_n,hgrant_i,hready_i,hrdata_i,we_i,re_i); input hclk_i,irst_n,we_i,re_i,hgrant_i,hready_i; input [31:0] hrdata_i; output hbusreq_o,hwrite_o; output [31:0] hwdata_o; output [1:0] htrans_o; output [31:0] haddr_o; reg [1:0] main_fsm_r; reg [2:0] rd_fsm_r; reg [2:0] wr_fsm_r; reg [31:0 haddr_r; reg [2:0] rd_cnt_r; reg [2:0] wr_cnt_r; parameter data_size = 4; //读写4个字节数据 parameter rd_base_addr = 'h1A00; parameter wr_base_addr = 'h1B00; //the status of main fsm parameter S0 = 'd0; para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