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中代码的执行机制

一直以来都是光知道写js,但其实对这东西并不怎么了解,只是知道用而已,稍微略深入的就不知道了。这个是介绍js在页面上的执行顺序的,挺不错的,转载一下。

---------------------------异常美丽的分割线

-------------------------------------------------------------------------------------------------------------------------------------

上一节是从JavaScript引擎的解析机制来探索JavaScript的工作原理,下面我们以更形象的示例来说明JavaScript代码在页 面中的执行顺序。如果说,JavaScript引擎的工作机制比较深奥是因为它属于底层行为,那么JavaScript代码执行顺序就比较形象了,因为我 们可以直观感觉到这种执行顺序,当然JavaScript代码的执行顺序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在深入JavaScript语言之前也有必要对其进行剖析。

1.6.1 按HTML文档流顺序执行JavaScript代码

首先,读者应该清楚,HTML文档在浏览器中的解析过程是这样的:浏览器是按着文档流从上到下逐步解析页面结构和信息的。JavaScript代码 作为嵌入的脚本应该也算做HTML文档的组成部分,所以JavaScript代码在装载时的执行顺序也是根据脚本标签<script>的出现 顺序来确定的。例如,浏览下面文档页面,你会看到代码是从上到下逐步被解析的。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script>

2. alert("顶部脚本");

3. </script>

4.

5. <html><head>

6.

7. <script>

8. alert("头部脚本");

9. </script>

10.

11.<title></title>

12.

13.</head>

14.

15.<body>

16.

17.<script>

18. alert("页面脚本");

19.</script>

20.


21.</body></html>

22.

23.<script>

24. alert("底部脚本");

25.</script>

如 果通过脚本标签<script>的src属性导入外部JavaScript文件脚本,那么它也将按照其语句出现的顺序来执行,而且执行过程是 文档装载的一部分。不会因为是外部JavaScript文件而延期执行。例如,把上面文档中的头部和主体区域的脚本移到外部JavaScript文件中, 然后通过src属性导入。继续预览页面文档,你会看到相同的执行顺序。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script>

2. alert("顶部脚本");

3. </script>

4.

5. <html>

6.

7. <head>

8.

9. <script src="head.js"></script>

10.

11.<title></title>

12.

13.</head>

14.

15.<body>

16.

17.<script src="body.js"></script>

18.

19.</body>

20.

21.</html>

22.

23.<script>

24.

25.alert("底部脚本");

26.

27.</script>

1.6.2 预编译与执行顺序的关系

当JavaScript引擎解析脚本时,它会在预编译期对所有声明的变量和函数进行处理。所以,就会出现当JavaScript解释器执行下面脚本时不会报错: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alert(a); // 返回值undefined

2. var a =1;

3. alert(a); // 返回值1

由于变量声明是在预编译期被处理的,所以在执行期间对于所有代码来说,都是可见的。但是,你也会看到,执行上面代码,提示的值是 undefined,而不是1。这是因为,变量初始化过程发生在执行期,而不是预编译期。在执行期,

JavaScript解释器是按着代码先后顺序进行解 析的,如果在前面代码行中没有为变量赋值,则JavaScript解释器会使用默认值undefined。由于在第二行中为变量a赋值了,所以在第三行代 码中会提示变量a的值为1,而不是undefined。

同理,下面示例在函数声明前调用函数也是合法的,并能够被正确解析,所以返回值为1。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f(); // 调用函数,返回值1 2.

3. function f(){

4. alert(1);

5. }

但是,如果按下面方式定义函数,则JavaScript解释器会提示语法错误。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f(); // 调用函数,返回语法错误 2.

3. var f = function(){

4.

5. alert(1);

6.

7. }

这是因为,上面示例中定义的函数仅作为值赋值给变量f,所以在预编译期,JavaScript解释器只能够为声明变量f进行处理,而对于变量f的值,只能等到执行期时按顺序进行赋值,自然就会出现语法错误,提示找不到对象f。 虽然变量和函数声明可以在文档任意位置,但是良好的习惯应该是在所有

JavaScript代码之前声明全局变量和函数,并对变量进行初始化赋值。在函数内部也是先声明变量,然后再引用。

1.6.3 按块执行JavaScript代码

所谓代码块就是使用<script>标签分隔的代码段。例如,下面两个<script>标签分别代表两个JavaScript代码块。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script>

2. // JavaScript代码块1

3. var a =1;

4. </script>

5.

6. <script>

7. // JavaScript代码块2

8. function f(){

9. alert(1);

10.}

11.</script>

JavaScript解释器在执行脚本时,是按块来执行的。通俗地说,就是浏览器在解析HTML文档流时,如果遇到一 个<script>标签,则JavaScript解释器会等到这个代码块都加载完后,先对代码块进行预编译,然后再执行。执行完毕后,浏览器 会继续解析下面的HTML文档流,同时JavaScript解释器也准备好处理下一个代码块。

由于JavaScript是按块执行的,所以如果在一个JavaScript块中调用后面块中声明的变量或函数就会提示语法错误。例如,当JavaScript解释器执行下面代码时就会提示语法错误,显示变量a未定义,对象f找不到。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script>

2. // JavaScript代码块1

3. alert(a);

4. f();

5. </script>

6.

7. <script>

8. // JavaScript代码块2

9. var a =1;

10.function f(){

11. alert(1);

12.}

13.</script>

虽然说,JavaScript是按块执行的,但是不同块都属于同一个全局作用域,也就是说,块之间的变量和函数是可以共享的。

1.6.4 借助事件机制改变JavaScript执行顺序

由于JavaScript是按块处理代码,同时又遵循HTML文档流的解析顺序,所以在上面示例中会看到这样的语法错误。但是当文档流加载完毕,如 果再次访问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例如,把访问第2块代码中的变量和函数的代码放在页面初始化事件函数中,就不会出现语法错误了。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script>

2. // JavaScript代码块1

3.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页面初始化事件处理函数

4. alert(a);

5. f();

6. }

7. </script>

8.

9. <script>

10.// JavaScript代码块2

11.var a =1;

12.function f(){

13. alert(1);

14.}

15.

16.</script>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一般在页面初始化完毕之后才允许JavaScript代码执行,这样可以避免网速对JavaScript执行的影响,同时也避开了HTML文档流对于JavaScript执行的限制。


注意

如果在一个页面中存在多个windows.onload事件处理函数,则只有最后一个才是有效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所有脚本或调用函数都放在同一个onload事件处理函数中,例如: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window.onload = function(){

2. f1();

3. f2();

4. f3();

5. }

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改变函数的执行顺序,方法是:简单地调整onload事件处理函数中调用函数的排列顺序。

除了页面初始化事件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交互事件来改变JavaScript代码的执行顺序,如鼠标事件、键盘事件及时钟触发器等方法,详细讲解请参阅第14章的内容。

1.6.5 JavaScript输出脚本的执行顺序

在JavaScript开发中,经常会使用document对象的write()方法输出JavaScript脚本。那么这些动态输出的脚本是如何执行的呢?例如:

[html] view plaincopy

1. document.write('<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2. document.write('f(); ');

3. document.write('function f(){ ');

4. document.write(' alert(1); ');

5. document.write('} ');

6. document.write('<\/script> ');

运行上面代码,我们会发现:document.write()方法先把输出的脚本字符串写入到脚本所在的文档位置,浏览器在解析完 document.write()所在文档内容后,继续解析document.write()输出的内容,然后才按顺序解析后面的HTML文档。也就是 说,JavaScript脚本输出的代码字符串会在输出后马上被执行。

请注意,使用document.write()方法输出的JavaScript脚本字符串必须放在同时被输出的<script>标签 中,否则JavaScript解释器因为不能够识别这些合法的JavaScript代码,而作为普通的字符串显示在页面文档中。例如,下面的代码就会把 JavaScript代码显示出来,而不是执行它。

[html] view plaincopy

1. document.write('f(); ');

2. document.write('function f(){ ');

3. document.write(' alert(1); ');

4. document.write('); ');

但是,通过document.write()方法输出脚本并执行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不同JavaScript引擎对其执行顺序不同,同时不同浏览器在解析时也会出现Bug。 Ø 问题一,找不到通过document.write()方法导入的外部JavaScript文件中声明的变量或函数。例如,看下面示例代码。

[html] view plaincopy

1. document.write('<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test.js">

2. <\/script>');

3. document.write('<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4. document.write('alert(n); '); // IE提示找不到变量n

5. document.write('<\/script> ');

6. alert(n+1); // 所有浏览器都会提示找不到变量n

7. 外部JavaScript文件(test.js)的代码如下:

8. var n = 1;

分别在不同浏览器中进行测试,会发现提示语法错误,找不到变量n。也就是说,如果在JavaScript代码块中访问本代码块中使用 document.write()方法输出的脚本中导入的外部JavaScript文件所包含的变量,会显示语法错误。同时,如果在IE浏览器中,不仅在 脚本中,而且在输出的脚本中也会提示找不到输出的导入外部JavaScript文件的变量(表述有点长和绕,不懂的读者可以尝试运行上面代码即可明白)。

Ø 问题二,不同JavaScript引擎对输出的外部导入脚本的执行顺序略有不同。例如,看下面示例代码。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2. document.write('<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test1.js">

3. <\/script>');

4. document.write('<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5. document.write('alert(2);')

6. document.write('alert(n+2);');

7. document.write('<\/script>');

8. </script>

9.

10.<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11.alert(n+3);

12.</script>

13.

14.外部JavaScript文件(test1.js)的代码如下所示。

15.var n = 1;

16.alert(n);

在IE浏览器中的执行顺序如图1-6所示。

图1-6 IE 7浏览器的执行顺序和提示的语法错误

在符合DOM标准的浏览器中的执行顺序与IE浏览器不同,且没有语法错误,如图1-7所示的是在Firefox 3.0浏览器中的执行顺序。


图1-7 Firefox 3浏览器的执行顺序和提示的语法错误

解决不同浏览器存在的不同执行顺序,以及可能存在Bug。我们可以把凡是使用输出脚本导入的外部文件,都放在独立的代码块中,这样根据上面介绍的

JavaScript代码块执行顺序,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例如,针对上面示例,可以这样设计: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2. document.write('<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test1.js"><\/script>');

3. </script>

4.

5.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6. document.write('<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7. document.write('alert(2); ') ; // 提示2

8. document.write('alert(n+2); '); // 提示3

9. document.write('<\/script> ');

10.alert(n+3); // 提示4

11.</script>

12.

13.<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14.alert(n+4); // 提示5

15.</script>

这样在不同浏览器中都能够按顺序执行上面代码,且输出顺序都是1、2、3、4和5。存在问题的原因是:输出导入的脚本与当前JavaScript代码块之间的矛盾。如果单独输出就不会发生冲突了。

第9 / 13页

-------------------------------------------------------------------------------------------------------------

以下出处为:http://wenku.baidu.com/view/dafd0920af45b307e8719792.html 关于作用域的问题跟注意事项:

对于从未声明过的对象,如果尝试给它赋值,会隐式的将其声明为全局对象: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function(){

2. s = "abc";

3. })()

4. alert(s);

会弹出abc

如果尝试读一个未声明的对象,则js会报错。如: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alert(a);//不会有弹出框,会报错

js报错会直接导致不继续往下运行,有时候查起来真有点麻烦

但这是个铁律,所以以下写法儿是经常容易犯的错误: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if(!a){

2. //dosomething,,,,,

3. }

有时候这样写的初衷是,如果变量a不存在就执行里边的语句,但如果a未定义,那么会报错,也不会执行里边的语句。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已经定义该对象呢?一个比较巧妙的办法是: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if(!window.a){

2. //要执行的代码

3. }

这么写的确很巧妙,因为读取一个未定义的变量会报错,而读取一个未定义的属性却不会报错!!天晓得js为啥规定了这样的语法!

第10 / 13页

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全局变量,如果是函数里的局部变量,还是用typeof去判断把: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if(typeof a == "undefined"){

2. //相关操作

3. }

所以结论就是:养成好习惯,不要在变量没有声明之前调用它。

接下来另外一个例子: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var a = "I am out";

2. (function(){

3. alert(a);

4. var a = "I am in";

5. })()

好,提问,运行这段代码弹出什么?

回答1:I am out。错,js没有块级作用域,无论var语句放在哪里,在整个函数体内他都是有定义的。

回答2:I am in。错,再看上面那句话,它只是在整个函数体内有定义,但只有在被赋值后才有值。

正确答案:undefined。是不是很晕?好好看看吧还是。

总之,再重复一遍,不要在变量声明之前调用它。

最后介绍一个我也没搞明白的问题:

在html文档里写如下这段代码:

[html] view plaincopy

1.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2. window['a']='Hi';

3. </script>

4.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out.js"></script>

5.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6. alert(a);

7. </script>

第11 / 13页

然后呢,out.js里边这么写: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if(false){

2. var a = "hello";

3. }

然后用FF跟IE6分别运行,看看得到什么。

FF中会弹出Hi,IE6会弹出undefined。

很神奇吧,按语法,无论如何a都不可能是undefined,但IE6会。

如果把这两个语句都写在同一个文件里,就不会有这个情况。如果把out.js里的var a移到if语句外边,或者把if的条件改为true,也不会有这个问题。 这个bug的危害性其实非常大,所以呢,只能给自己定一个好习惯,那就是不要在条件语句中声明变量,虽然这么做语法上并不禁止。

注明:

1.作用域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在同一个function中,js会先在function中查找是否有status的声明,如果有,则以function域中的为准,但是也有使用的先后顺序问题。

2.同时在同一作用域中变量的赋值的时候,函数的赋值要快于一般常量的赋值。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如:function b(){

2. alert(a);

3. var a = "常量";

4. function a(){}

5. }

alert的结果是function a(){}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1. 如:function b(){

2. alert(a);

3. var a = "常量";

4. }

此时,alert出来的将是undefined,这两个可以说明赋值顺序和执行顺序的问题。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第12 / 13页

1. 如:var a = "变量";

2. function b(){

3. alert(a);

4. var a="常量";

5. }

此时alert出来的也将是undefined,这个可以说明作用域的问题。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