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云专线
云专线,即:运营商为企业提供了接入到云数据中心的 WAN 专线业务。用于实现用户的异地接入到 VPC(Virtual Private Cloud,虚拟私有云)。
相对于传统专线,云专线具有以下优点:
- 不通过公网
- 直接接入(Direct Connect)VPC
- 链路独占
- 安全
- 高速
- 低延迟
- 稳定可靠
- 等
云专线的类型
目前入云专线产品主要有以下 4 大类:
- 传统物理专线(MSTP、SDH、OTN 等各种技术制式)
- VPN(MPLS VPN、IPSec VPN)
- 云专网
- SD-WAN
- 5G 云专线
物理专线
目前国内的除电信运营商外的公有云平台大多不直接提供上云物理专线服务,而是要求客户自行在市场上采购,然后再接入公有云。云商仅负责提供上云接入点的交换机端口及合规资质审核。
在国内合规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云商一般会优先推荐客户选择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联通、移动、广电、中信)提供的上云接入服务。
国内企业客户物理专线接入云商一般需要三步走:
- 申请专线端口类型及专线接入点;
- 选择合适的物理专线(简称 LL)类型及提供商;
- 物理专线进机房施工交付。
对于 IT 能力较强的企业客户这三步都没有问题,但对于很多 IT 能力偏弱的企业客户可能每一个环节都会成为其上云的瓶颈点。
国内云商一般在开服 Region 所在城市按照不同方位区域设置若干个专线接入机房(标准化成组配置对应档次的专线接入交换机设备),对外为上云企业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接入端口类型,包括但不限于:100M电/光、1000M电/光、10G电/光、40G/100G光等,企业客户可结合自身 IT 基础设施出口设备端口类型、线下云上数据交互、云上资源所在地等来评估需要申请的云商侧专线接入点和专线端口类型。
潜在的风险点:
- 云商专线接入机房覆盖有限,基本上部署在各自开服 Region 所在的城市,距离某些特定企业客户的 IT 基础设施机房较远,可能影响一些要求超低时延、高敏感应用上云。
- 对于企业客户关注的云商侧上云连接逻辑资源(如:专线接入点、NNI 合作伙伴能力及覆盖范围等)数据,大多不能直接在云商官网上直接查询获知第一手信息,影响客户选择合适的上云接入解决方案。
- 云商专线接入交换机端口类型与客户侧专线端口(百兆电/千兆电、千兆光/万兆光等)可能在实际连接时存在适配性问题,极有可能导致客户现场进线受阻。
总体而言,传统物理专线上云最大优势就是可选带宽范围较大(10M~100G)、质量相对稳定(SLA 可达到 99.95% 以上)、安全可靠性较高,很多大带宽上云的企业总部及分支机构、数据中心等会优先选择传统物理专线;但价格高(如 10G 专线带宽成本年均数十万)、实施周期长(1 周甚至数月)等痛点确实让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望而却步,希望能有轻量级、性价比高、灵活弹性的上云解决方案或产品。
5G 云专线
即:采用了 5G 网络(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相关的技术,实现的云专线业务。企业与云之间,通过 5G 网络进行承载。
从整体来看,云厂商基于运营商的 5G 网络,支持端到端的 QoS、分流等能力。
- 在无线侧:通过腾讯云自己的控制台,实现 5G RAN GBR 订购,提供空口网速保证。
- 在承载网:同样承诺了 QoS 等级,提供传输质量保证。
- 在核心网:传统方式下,数据通过 UPF 送到 DN(运营商骨干网),再送到互联网,最终到达腾讯云数据中心;而腾讯云的 5G 云专线方案下,数据从 UPF 出来之后,直接进入了腾讯的网络(图中的 TSAC,是腾讯的边缘接入与加速平台),然后进入了腾讯云的数据中心。
可见,5G 云专线的传输路径更直接,更能凸显直接接入(Direct Connect)的专线特性。
可见,这个方案本质是一种从 “云到(控制/调度)网” 的云网融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