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与情绪

山水与情绪

山水的三种境界:
山是山,水是水;
山非山,水非水;
山亦山,水亦水。
 
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宋,杨万里

诗解说:
下山的时候很轻松,感到欢喜。这是“山是山”的境界,第一重境界。
虽然是下山,但“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栏”,前面还有不知几座山呢,顿时那股高兴的劲儿没了。这是“山非山”的境界,第二重境界。
前面还有山是没错,但下山轻松,不比上山艰辛,感到高兴也是应该的。这是“山亦山”的境界,第三重境界。

“山水”解说:

“山是山,水是水”:笼统的概念,“正”
山就是山啊,水就是水啊:最初的概念输入。

“山非山,水非水”:接触本质,“反”
山不过是一堆石头土块,石堆、土堆也是山吗?
水遇冷而凝结成冰,冰遇热而熔化成水。水是冰吗?冰是水吗?

“山亦山,水亦水”:统一本质与表象,“合”
虽然石堆、土堆也分别由石头、土组成,但山与土堆还是不同:有的不是很高,只是一般的山;有的高不可攀;有的高耸入云,山顶常年积雪……山还是山。
水与冰的化学成分相同,但分子的排列不同,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也不同,如水是液态而冰是固态等。所以,水还是水。
 
如果把“山”看成人生历程中的经历与挑战,人生其实就是在万山中。

山水变迁:情绪反应
为什么?
原来如此
本来如此

从“山是山,水是水”到“山非山,水非水”,是“为什么”的过渡阶段。这个过渡阶段是对原来认知的质疑、反思:前面还有山拦着,下山有什么好高兴的。
而到了“山非山,水非水”的状态,质疑、反思的思维已成常态,思考问题、看待人事时带有“反”的色彩,同时也更接近本质:一直在山里呢,有什么好高兴的呢。此时的感情基调,很像拨开重重迷雾,见到事实真相时的“原来如此”,充满了惊讶。
再上升到“山亦山,水亦水”的阶段,不仅肯定了第一重“正”,也肯定了第二重“反”:既肯定了一直在山里,同时也肯定了下山比上山轻松,值得高兴。此时的心境,是一种“本来如此”的平静。

认知的基本规律,也正是这样一个“正反合”的过程。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些“正反合”的过程中,怎样面对情绪反应,怎样解决每一次蜕变对思想的冲击。
在现实中,“正”与“反”总是遇到。

“正”总是像我们被告知的那样,先入为主,或者由“已知”在我们的头脑中填补“未知”的印象,使我们在新的情形中不知不觉就以主观代替了客观,发现不一致时就感到困惑,甚至遭受挫折,失败,被实际情况无情的打击。
 
这些主动、被动的质疑、反思不可避免,遇到挫折、打击、伤痛也是经常,带给我们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哀伤,向我们提出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面对所有种种悲伤。

然而正是经由这些伤痛,挫折,不断提升,成为一个成长的人。每次蜕变,也未必只有伤痛,更有新生的喜悦,更高的视角,更圆满的智慧,更稳健的心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