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十年,是去杠杆大周期,全社会都没有现金流。地方政府、企业、家庭、个人,全是债。整个社会每年创造的财富还利息都不够。所以,我真心的劝大家一句:不要借钱给任何人,你借出去的钱,就像一杯水洒在沙漠上,永远都没有了 。资产配置比例为全款自住房一套+80%现金+20%(btc+mcf各一半)
帮助大家回顾一下历史,股市当年“钱荒”的时候,想必很多老股民记忆犹新,当时主力放弃了对大盘的炒作,转而攻击当时资金体量很小的创业板,而全球一体化90年周期共振下的危机,钱慌现象会惊人的突出,那全球资金会去哪里?很明显币市资金体量足够小就几千亿美金的总体量。所以,币市则成了钱荒下唯一可以去的最小体量的市场。
为此,以美国为首的华尔街推出了bakk那啥老美的sec批准的交易所已经做好了准备,脸书也想从中分一份,咱大中华也准备推出数字货币了,沃尔玛,汉堡王等企业也已经做足了功课发币了,大家同一时间做这些是偶然还是蓄意等待着什么?很明显,他们知道很快会发生什么,也知道机会在哪里,作为百姓,普通投资者应该未雨绸缪,接下来着10年,在严重钱荒的全球,只有市值最小的币市/数字货币市场/数字资产市场是唯一可以去地方。而币市,国际超级大资金会选择什么猎物目标?
同样大家可以清楚的记得瑞士银行的几十万亿美金之前都是全球具有上帝视角特权的头部人群储蓄的,而如今面临和各国交换名单,目前有几十个国家已经交换了名单,他们为啥不储蓄在自己的国家银行,而是选择瑞士银行呢?而科技技术越发达,瑞士银行的保密匿名等中心化优势特性就在被削弱,比如黑客盗取了储户数据去暗网售卖信息等恶性事件,为此上帝视角的人群从区块链技术,看到了这几十万亿美金可以继续私密匿名继续持有财富的可能性,所以小试牛刀有了2017年币圈大牛市。大家可以查阅瑞士银行关于交换各国储户相关信息名单事件和币市走势对应的时间,会有所发现。
1.共识度最高和去中心化程度最高的的btc,eth,Lch,mcf,完全去中心化没有主体对应且认可共识高意味着不会维权也无法维权,区块链本身就是解决信任问题。
普及一下,去中心化程度广义和狭义是挖矿的节点数量和持币人数分散程度决定的
共识度是指认可并使用这个东西的人的数量决定
2.机构或政府或企业分别背书发行的稳定币,当然监管是各国都规定不同,不作评价
3.代码在github上开源,大资金进来前会有网络攻击等测试是否安全
4.收集极其分散筹码的成本足够合适控盘
5.币是的通过电脑记账(挖矿)这种劳动获得,而非创建主网100%预埋的币,预埋比例属于中心化的操作,预埋高于10%国际上认为则不是去中心化的东西
6.系统主网运行的时间长短,这是评估投资标的安全的指标之一
7.代码是否有严重的漏洞而存在潜在的黑客攻击风险,包括算法,挖矿机制等,团队是否构建过全球著名业内认可的大型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