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模型和TCP/IP模型

OSI七层参考模型

OSI标准将网络划分为七层,主要是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这七层组成。同一节点内各层次(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次(对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同等层之间的通信。
每个层次收到上层传送过来的数据后将本层次的控制信息加入数据单元的头部,一些层次还将校验和等信息附加到数据单元的尾部,这个过程叫做封装。
当数据到达接收段时,每一层读取相应的控制信息根据控制信息中的内容向上层传递数据单元,在向上传递之前去掉本层的控制头部信息和尾部信息,此过程叫做解封。

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模型中的低层,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为数据链路层提供连接。传送数据单元(比特流)。物理层采用串行传输,传输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物理层的四个特性:

  1. 机械特性:各种规格的接口插件都有严格的标准化规定。
  2.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范围。
  3.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任何种意义。
  4. 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传输媒体:

  1. 导向传输媒体(有线传输)
    (1)双绞线
    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
    (2)同轴电缆
    (3)光缆
    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2. 非导向传输媒体(无线传输)
    (1)紫外线
    (2)无线电微波
    (3)短波通信(主靠电离层反射)

信道复用:

  1. 频分多路复用:通信时始终占用这个频带,同样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2. 时分多路复用: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帐,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3. 波分多路复用:同时传送多个不同的光波信号。
  4. 码分多路复用:共享信道的频率,共享时间。

设备:中继器,集线器,modem

数据链路层

把从物理层来的原始数据打包成帧,负责帧在计算机之间的无差错传递,使相邻节点间的链路对网络层呈现为一条无差错的链路。
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数据帧)。同时它还负责数据链路的流量控制、差错控制。

通信方式:

  1. 点到点(PPP协议)
  2. 广播(CSMA/CD协议)
    (1)使用集线器的星型拓扑结构
    (2)IEEE802.3标准
    (3)单播,组播,多播,广播

设备:网卡,网桥,二层交换机

网络层

负责网络中主机之间数据交换,由于通信过程中可能要经过许多个节点,也可能经过多个通信子网,所以该层的功能是:1.选择适合的路径将信息送到目的站,这就是路由选择。2.进行流量控制,以防网络拥塞引起的网络功能下降。

网络层的核心任务就是控制通信子网的运行。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络互连。

传送单位为分组(或称为数据包)

设备: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传输层

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以及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机制。它传送的单位称为报文(或数据包,或数据段)。
传输层是资源子网域通信子网的接口和桥梁。
设备:网关

会话层

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表示层

为异种主机通信提供一种公共语言。它包括数据式交,数据加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应用层

它是计算机网络与最终用户间的接口,负责管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应用层为用户提供直接的服务,包括虚拟终端,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网络管理等大量的网络协议。

TCP/IP模型

TCP/IP将网络划分为四层,主要是有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这四层组成。

网络接口层

传世经网络互联层处理过的信息,并提供一个主机与实际网络的接口,而具体的接口关系则可以由实际网络的类型所决定。
该层主要是由因特网,Fiber,无线网络,帧中继网络或是PPP(点对点网络)等,其最重要的任务是传输和接收实体网络所传输的光电信号。

网络层

定位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采用路由方法决定数传输路径,将数据传输到正确的目的方法。
主要功能是负责将源主机的报文分组发送到目的主机,源主机与目的主机可以在一个网上,也可以在不同网络上。
该层的协议有I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ICMP协议,IGMP协议。

传输层

用于定义数据传输方法,传输层主要定义了两种通信协议。

  1. TCP协议
    可靠的,面向传输协议。(不会丢失)

  2. UDP协议
    无面向,不可靠的传输协议。(会丢失)

应用层

使用协议定义客户端与服务端的数据交换方法。
该层的主要协议有SMTP,FTP,DNS,SNMP,DHCP,HTTP,Telnet,POP3协议。

相同点

  1.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都采用了层次模型的结构。
  2. 都能够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通信服务机制。

不同点

  1. OSI模型是七层模型,TCP/IP是四层结构。
  2. TCP/IP协议是在网络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依据这个协议的TCP/IP模型则建立在已有的协议基础上,协议和模型相当吻合。OSI模型的建立并不侧重于任何特定的协议。
  3. 实际市场应用不同,OSI模型只是理论上的模型,并没有成熟的产品,而TCP/IP已经成为“实际上的国际标准”。
  4. TCP/IP建立之初就遇到网络管理问题并要加以解决,所以TCP/IP协议具有较强的网络管理功能。OSI模型在后来才考虑这个问题。
  5. OSI模型定义并规范了服务、接口和协议的概念,使它们相互不混淆。TCP/IP协议在这方面区分不清楚。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